收藏 分享(赏)

现代职业教育理念.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651083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PPT 页数:140 大小:2.7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职业教育理念.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0页
现代职业教育理念.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0页
现代职业教育理念.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0页
现代职业教育理念.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0页
现代职业教育理念.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现代职业教育:理念、背景和路径,庄西真 研究员 博士 江苏理工学院职业教育研究院 2015年8月25日,理念的力量,1,“屁股决定脑袋”,即你处在什么样的位置就说什么样的话,做什么样的事情。“脑袋指挥屁股”,有什么样的想法就会影响你说什么样的话,做什么样的事情。这就是理念的重要性。任何社会变革都是从理念的变化开始的,中国的改革也不例外。 观念的转变和人类意志的力量,塑造了今天的世界。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3,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版1367页)对“理念”一词的解释有两条: 一是“看法、思想。思维活动的结果” 二是“观念(希腊文idea)。通常指思想。有时亦指表象或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

2、括的形象。”,4,在不同的层面上,观念可以做进一步的细分:第一,观念是人们的感官由于外界事物的作用而形成的各种特定的认识。在这种意义上,观念和表象、印象是同义的,心理学界主要是在这样一个意义上使用“观念”。第二,观念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所形成的看法、认识,也就是说凡是人们对事物的看法、认识,都可称为观念。这是人们日常使用的观念概念。第三,观念专指作为社会存在反映的社会意识,其中包括人们对社会各种现象的认识、看法而形成的观念,如阶级斗争的观念、劳动观念等。历史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多在这一含义上使用“观念”。第四,观念指系统化、理论化的社会意识形态,如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思想、教育思想、

3、哲学思想等。,5,职业教育理念就是人们关于职业教育的看法、想法、观念、思想。 理念的力量是强大的,尤其是领导的理念。,6,变化中的职业教育内涵,2, “职业教育”一词产生于近代历史当中,专指面向职场需求培养中下层技能型人才,特别是为社会大众获得一技之长谋求职业赖以生存的一类教育。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人才培养都会有其特殊性,但所有专业所有层次的专业教育也都有共性。 (1)面向职场需求。面向专业教育的顾客(学生、产业、国家)的需求。专业教育培养人才类型、层次、数量和质量标准都是由职场需求来决定的,而不是由学校单方面决定的。 (2)前瞻性。当年招收的学生是若干年后职场需要的人才,所以专业教育要有前瞻性

4、,要和产业紧密合作预见职场的未来需求,提前为职场准备人才。 (3)职业性和专业性的统一。面向职场的专业教育中职业性应该起主导的作用,否则会造成毕业生难以适应职场要求。 (4)产学合作。把产业的需求作为自己的目标,把先进的职场文化环境作为教育的环境,充分利用职场资源接受产业对教育质量的评估和检验。,国际社会对职业教育理解的变迁 多年来,国际上对职业教育的概念和内涵一直争执不休。传统的提法 是“职业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英文缩写为VE)或“职业技术教育”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VTE)。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

5、)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用“技术与职业教育”(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TVE) 国际劳工组织(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简称ILO)的提法是“职业教育与培训”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VET) 世界银行(World Bank Group)和亚洲开发银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开始使用“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TVE

6、T)的概念。, 197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行的第18届全会上,通过了关于技术和职业 教育的建议,“技术和职业教育”成为对这一类教育世界公认的称谓。 198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了技术和职业教育术语一书,该书并列 有“技术和职业教育”、“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三个条目。认为技术和职 业教育是“一个综合的术语”(a Comprehensive term),有比较“宽广的教育目 标”(the Broad educational goals),也可将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分别使用; 职业教育“通常在中等教育后期进行”,“通常着重于实际训练”,培养“技能 人员”(Skilled personnel

7、);技术教育则是“设置在中等教育后期或第三级教 育(高中后教育)初期,以培养中等水平人员(技术员、中级管理人员等);以及大 学水平的,以培养在高级管理岗位的工程师和技术师。技术教育包括普通教育, 理论的、科学和技术的学习以及相关的技能训练。由于培养的人员类型和教育层 次不同,技术教育的组成可有很大变化。”,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将职业教育定义为引导学生掌握在某一特定的职业或行业或某类职业中从业所需的实用技能、专门知识和认识而设计的教育。 1999年教科文组织在汉城召开的“第二届国际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上,其正式文件中首次使用了“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TVET)的提法。上述情况表明,国际上已经用“

8、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替代了传统的职业技术教育或职业教育。,2005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技术与职业教育广义的定义为:“在普通教育之外,研习科技与有关科学,以习得和经济与社会生活各部门职业有关的实用技能、态度、理解与知识之教育历程”(UNESO,2005),并将技术与职业教育和培训界定为下列三种范围:一、职业生活教育(普通教育中的技职教育):以启发小学至中学前期所有学生对科技世界及工作世界的广泛认识为重点。二、职业准备教育:旨在协助中学至大专阶段的学生习得走入工作职场所需的能力为主。换句话说,指进入某一行、职业领域就业前的准备教育,通常著重该领领域的专业理论与工作技能的学习。三、职业继续教育

9、:以促进成人学员在终身教育体系下继续增进职业能力的发展为主。 摘自技术及职业教育教育季刊编辑小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技职教育”之定义,技术及职业教育季刊(台湾),2011年第1卷第1期第100101页,职业教育这一概念内涵的变化,反映了技术变化、教育变革、促进就业之间的传导 机制与协同化趋势。而在现实活动中则具体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职业教育与培训 模式的转变 。包括由供给驱动向需求驱动的转变,由为就业而培训向提高就业能力的转 变,由专攻一种技能向寻求多种技能的转变,由教育与培训的分离向连贯化乃至持续终身 学习体系的转变,由正规教育培训部门为主向正规与非正规部门并重转变。其次是产业界 与职

10、教界的互动性在增强。例如日本企业,主要通过三种途径直接参与到学校专业人才培 养的过程中,一是通过向学校投资,使学校按企业的要求生产人才;二是企业与学校在人 员上互相交流,信息上互相沟通;三是科研上的互为支持,共同研究一些项目。再次是教 育与就业管理体制上的一体化,像法国政府扩大了由国民教育部领导的职业教育咨询委员 会的作用;在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和瑞典,教育部门和就业部门和工业部门共同协作 来制定职业资格;1995年7月,英国将教育部与就业部合并成立了教育和就业部,成为继澳 大利亚之后第二个把教育和就业由一个中央部门来领导的发达国家。,在中国,是这样看待职业教育的:辞海职业教育:给予学生或在

11、职人员从事某种生产、工作所需的知 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分就业前和就业后两类。18世纪末产生于欧洲。中国职 业教育体制确立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称“实业教育”。1917年黄炎培 等创办中华职业教育社,改称实业教育为职业教育。建国后,实施职业教育的为 中等技术学校、中等师范学校、技工学校、职业中学和农业中学等。中国的教育大辞典把职业教育定义为:传授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知识 与技能的教育。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质改革的决定中把普通高等教育以外的所 有培养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工人,以及其他城乡劳动者的学校和培训机构,统称 为职业技术教育。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将职业技术教育

12、称为职业教 育。类别上是职业教育、技术教育和培训的总称,层次上分初等、中等和高等三 个层次。,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中等职业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 以能力为本位的新观念,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 人才。他们应当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良 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 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 实践能力、立

13、业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2000年),“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反映了中等职业教育与经 济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综合职业能力”是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核心内 容。生产、服务一线”反映的是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和就业领 域。“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反映的是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定 位,培养技能型人才是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典型特征。定位于技能 人才而不是技术人才是中等职业教育区别高等职业教育的关键。面对我国 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要求,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提出了“高素质劳动者” 的任务

14、,这是时代和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赋予的重任,也体现出职业教育 的社会功能,“高素质”的内涵比较丰富,概括来讲主要包括良好的职业 心理素质、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熟练掌握、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团队合 作精神,以及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17,习近平的职业教育理念,2014年6月23-24在北京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习近平作重要指示 (417个字):他强调,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 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习近平指出,要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 和技术技能

15、人才。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努 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职业 教育支持力度,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习近平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 置,更好支持和帮助职业教育发展。,6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见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代表,李克强的职业教育理念,2014年02月26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无疑是为即将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作准备、定基调,充分表明加快发展现代

16、职业教育已经取得多方面的共识,正式列为国务院工作中的重要事项。 会议对职业教育的重大意义、现代职业教育的含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途径、动力、保障等方面都有新的表述.,发展职业教育的重大意义: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转变经济方式、调整产业 结构和民生改善的战略举措。以改革的思路办好职业教育,对提升劳动大军 就业创业能力(人力资源)、产业素质(生产要素)和综合国力(战略地 位),意义重大。职业教育的发展动力:必须坚持以提高质量(教育功能)、促进就业(个人价值)、服务发展(社会作用)为导向,发挥好政府引导、规范和督导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吸引更多资源向职业教育汇聚。 现代职业

17、教育的内涵:现代职业教育是与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相适应(动态性),产教深度融合(依赖性)的职业教育。 现代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数以亿计的工程师(这是在官方的表述中第一次将工程师纳入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高级技工(制造业)和高素质职业人才(服务业),为广大年轻人打开通向成功成才的大门,提高中国制造和中国装备的市场竞争力(“制造”只能是“世界车间”,“装备”才能成为“世界工厂”),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举措: 牢固确立重要地位: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不可替 代性),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

18、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不可轻视性),激发 年轻人学习职业技能的积极性。 创新职业教育模式:扩大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和调整、人事管理、教师评聘、收入 分配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放权才有活力)。建立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横向衔接),打 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纵向贯通)。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 技术型高校转型(职业院校新的构成,与培养工程师目标相对应)。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大力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服务性)、课程内容与职业标 准(职业性)、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实践性)“三对接”,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 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做到学以致用。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

19、点 (培养方式),鼓励中外合作。完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担任专兼 职教师的政策(师资结构)。, 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积极支持各类办学主体通过独资、合 资、合作等形式举办民办职业教育(调动社会力量);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 所有制职业院校,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 权利(汇聚社会资源)。探索公办和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相互委托管理和 购买服务的机制(改革体制机制)。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与公办职业院校 具有同等法律地位。推动公办和民办职业教育共同发展。强化政策支持和监管保障:各级政府要完善财政投入机制,分类制定和落 实职业院校办学标准,加强督

20、导评估。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 度,完善资助政策,积极推行直补个人的资助办法(打开入口)。健全就业和 用人政策(畅通出口)。让职业教育为国家和社会源源不断地创造人才红利。,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前接见参加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全体代表并讲话:他强调要加快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为推动经济发展和保持比较充分就业提 供支撑。他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职业教育取得长足发展,培养了大规模的技能人才, 为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李克强强调,职业教育大有可为,也应当大有作为。要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 神高度融合,不仅要围绕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社会公共服务要求和扶

21、贫攻坚需要, 培养大批怀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而且要让受教育者牢固树立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等职业 精神,让千千万万拥有较强动手和服务能力的人才进入劳动大军,使“中国制造”更多走 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使中国服务塑造新优势、迈上新台阶。李克强要求,要用改革的办法把职业教育办好做大。统筹发挥好政府和市场作用,既 要加大政府支持,又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更多促进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多元化的 职业教育发展格局。要走校企结合、产结融合、突出实战和应用的办学路子,依托企业、 贴近需求,建设和加强教学实训基地,打造具有鲜明职教特点、教练型的师资队伍。各级 党委和政府要推动社会各方形成合力,让现代职业教

22、育助推经济社会取得更大更好发展。,职业教育观念受经济社会现实影响,3,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是一种动态关系,职业教育,劳动力,就业,生产,经济发展,二、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一、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的制约 (1)社会经济对职业教育的规模、速度和质量的影响 社会经济发展 劳动力总量不变(或负变化)但专业结构和程度要求增加 影响职业教育内部质的变化 社会经济发展 劳动力数量需求 职业教育规模和发展速度 (2)社会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结构的影响 产业结构在劳动力人数上的比例决定了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就业人数的比例,但三大产业就业人数比例并不直接决定职业教育为三大产业培养人

23、才的相应比例。 (3)社会经济体制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所有制结构与职业教育 经济运行机制与职业教育 财政体制和国民收入状况对职业教育经费来源也有影响,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职业教育起着建设技术人员和产业工人队伍的作用; 职业教育传播技术、推广技术. (1)职业教育能提高劳动力配置效益 职业教育不仅有培养人才的功能,还有选拨、分配人才的作用; 职业教育还可以通过专业机构调整以及继续职业教育,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 职业教育还可以作为劳动力的储存器减轻社会就业压力,间接促进经济的发展。 (2)职业教育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 职业教育通过培养劳动力的专业素质,发展劳动力的智慧,塑造其品德、人

24、格,传授生产技术来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平均技能水平可以解释1960到1995年间OECD国家超过55%的人均GDP增长差异。技能短缺确实阻碍经济增长、生产力发展和技术革新。低技能约束技术革新速度,而且约束采用更有生产力的劳动组织。,职业教育对个人收益贡献更大 (1)据1997到2003年17个OECD国家的统计,人均受教育程度多一年,相当于增长3到6个百分点的GDP。 (2)取得高职学历资格(college-level qualification)普遍能够带来收入增加,德国、意大利和匈牙利达到收入增加20%到40%。 (3)获取后义务教育事实上已经成为取得城市制造业及服务业

25、高薪工作的必备条件。根据世界银行贫困评估(2007),成年劳动者享受过9-12年教育的家庭,只有2.5%的生活在贫困线(每天1美元)以下,而劳动力受过不足6年教育的家庭,则有16%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4)职业教育明显提高个人收入,在部分发展中国家,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每一年额外教育平均提高个人月收入5%。 Moock, P. R., Patrinos, H. A., & Venkataraman, M. (2003). Education and earnings in a transition economy: The case of Vietnam(越南). Economics of

26、 Education Review, 22, 503-510,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表明: 在制造业,职工受教育年限每提高1年,劳动生产率就会上升17。如果企业职工全部由初中以下学历的职工构成,改善为全部是高中学历的话,企业劳动生产率可以提高24,如果再进一步改善为全部是大专学历的话,企业劳动生产率可以再提高66。此外,教育深化对劳动者个人的收益也是巨大的,这意味着可以调动家庭投资于教育的积极性。研究表明,如果城乡劳动力受教育年限水平提高至12年,即完成高中教育,城镇劳动力教育收益可提高17.0,农村劳动力提高21.1。如果受教育年限进一步提高至14年,带来的教育收益增加幅度对城镇劳动力为4

27、1.2%,对农村劳动力为43.3。,1人口,自古以来,人口因素就是一个国家政治、军事、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的最重要、最根本保证之一,正因如此,历史上许多国家都曾制订专门政策,以促进人口繁殖,或吸引外来人口。人口越多,劳动力就越多,不论农业、工业经济时代,这都是至关重要的经济发展前提和基础 根据国家统计局实时数据,截至2015年5月8日我国大陆总人口1369亿人。2014年年末江苏省全省常住人口7960.06万人。 年龄结构: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末,我国0-15岁(含不满16周岁)人口为23957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17.5%。16-59岁(含不满60周岁)人口为9

28、1583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67.0%。60周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1242万人,占总人口的15.5%,比上年末增加;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3755万人,占总人口的10.1%,比上年末增加。据预测,本世纪中叶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峰值,超过4亿。,二、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新趋势,2014年末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014岁人口为1052.09万人,1564岁人口为5942.44万人,65岁及以上 人口为965.53万人。说明: 0-14岁人口数量说明我国劳动力供给将面临缺口。 15-64岁人口为5942.44万人,较2013年末的5967.5万人减少25.06万人。我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占全部

29、人口的比重自2010年以来连续5年下降,劳动年龄人口数量自2012年以来连年下降,当年净减少205万人,2013年和2014年又分别减少244万人和371万人。 2014年60岁及以上人口占16.24%,这说明我国已经进入“老年社会”(一般把65岁人口占比超过7%或者60岁人口占比超过10%作为老龄社会的标志)。,二、社会变迁是什么,按照联合国人口基金会的数据,世界上人口超过10亿的国家只有两个,分别是人口 13.54亿的中国,和12.10亿的印度;人口在5-10亿间的国家一个也没有;人口在2-5亿间的 国家有3个(美国3.15亿,印尼2.37亿,巴西2.00亿);人口1-2亿间的国家有12个

30、,除菲 律宾外,还有巴基斯坦(1.81亿)、尼日利亚(1.70亿)、孟加拉国(1.61亿)、俄罗斯 (1.41亿)、日本(1.27亿)和墨西哥(1.07亿)。 这12个“1亿人口大国”中,面积在100万平方公里以上的有俄罗斯(1018万平方公 里,世界第一)、中国(960万平方公里,世界第三),美国(936万平方公里,世界第四 )、巴西(851万平方公里,世界第五)、印度(298万平方公里,世界第七)、墨西哥( 191万平方公里,世界第十四)、印尼(190万平方公里,世界第十五),共7个,还有5个 “1亿人口大国”,国土面积不到100万平方公里(尼日利亚92.3万平方公里,巴基斯坦88 万平方

31、公里,日本37.7万平方公里,菲律宾30万平方公里,孟加拉国14.4万平方公里)。,二、社会变迁是什么,人力资本结构:目前农民工平均受教育年限刚好达到义务教育的9年要求,与第二和第三产业劳动密集型岗位是匹配的。产业升级后则需要大约12年教育的劳动者。也就是说,今天的人力资本与未来的产业需求有至少3年的教育差距。“百年树人”这句老话是教育发展特点的真实写照。1990-2010年,有“普九”和高校扩招这样的引擎,二十年间我国成年人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才增加了2.7年。 光明日报2015-07-22(15),二、社会变迁是什么,来自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893%(120亿人)

32、;具有高中文化程度(含中专)的人口占14%(188亿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占3881%(520亿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占2679%(359亿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为8930人。” 也就是说每100人中仅有9人具备大学文化程度,而加拿大100人中51人受过高等教育,100人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以色列是46人,日本是45人,美国是42人,韩国是40人、英国是38人;再看从业人口中接受高等教育者的比例,中国就业人口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仅为5%左右,发达国家普遍在40%以上,就连印度、

33、巴西、印尼等发展中国家,该指标也超过6%。与上述国家比较,不管是总人口中,还是从业人口中,接受高等教育者的数量,我们的差距都很大。 叶檀.中国不缺人口红利EB/OL. http:/ 目前我国有2.6亿农户,户均耕地不到7.5亩。如果按照习总书记所说北方地区户均规模120亩、南方两季地区户均规模60亩的标准,仅需要农业劳动力4300万人。 那么剩下的近2亿农户就需另谋出路。 美国有24.5亿亩土地,不到300万农民,而中国只有20亿亩土地,近一半人口是农民。即使按宽松的口径,那么将来有5000万农民就足够了。,2011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农村从事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约为2.62 亿,但官方并没有说明

34、这2.62亿农村劳动力中,究竟有多少是全职从事 农业劳动,多少是兼职。我们可以从农民纯收入的构成看,有接近40%的 收入是工资性收入,可见有很多被纳入“第一产业劳动人口”的实际上 主要是从事非农职业,而这部分人的数量约有8,000万。我的计算结论 是,目前中国农村主要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口大约只有1.6亿,而未来农村 可向城镇转移的劳动力数量大约只有4,000到6,000万。 唐薇,于华杰,“城镇化之路”,21世纪经济报道2012、12、10.,城市化是中国发展的大趋势,不可逆转 研究表明,我国合理的城镇化水平应该接近60%,而中等收入国家的城市化率一般在65%以上,与之相比,我国现阶段的城市化率

35、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一些西方国家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实现城市化至少用了百余年的时间,而日本和韩国的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仅用了几十年的时间。1920年,日本的都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仅为18%,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的高速增长促进了其城市化的发展,到1955年日本都市人口比率达到56%。韩国则是在19601980年的经济起飞中,使城市化水平从27%迅速提高到59%,实现了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化质的飞跃。,2012年日本和美国居住在100万人口以上的都市区的人口比重分别为51%与48%;全球各国100万以上大城市人口占整个城市人口的比重为72%,而中国只有45%。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在第一产业比重没有下降

36、到5%、劳动力就业比重没有下降到10%之前,还处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快速转移期。因此,各国的经验表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生产率高的产业部门聚集是各国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规律。据统计,2011-2015年平均每年有653万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出来。据预测,2016-2030年平均每年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依旧多达540万人。,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3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全文3万多字,共计30多章,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

37、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缩小2个百分点左右,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城镇化率近年来每年增长1.3%每年相应增加城镇人口1800万人,但每年新增就业岗位不到1200万个。,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发201425号7月30日,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下简称意见),指出将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落实放宽户口迁移政策。意见明确规定,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城区人口500万以上的城市将改

38、进落户政策,建立完善积分落户制度。意见指出,人口管理上要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和由此衍生的蓝印户口等户口类型,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体现户籍制度的人口登记管理功能。,在由传统农业国家向现代工业化国家转变的过程中,伴随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许多农业大国都曾经历过务农人群老龄化、女性化、低文化程度化等现象。现代农业发展,离不开农业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人民日报2014-03-14(23)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共同趋势。各国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内容,都已经或正在发生着变化,而变化的共同指向,就是构建并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构建新型农业经营

39、体系,是增强农业发展动力和活力的需要。而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一是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专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产品生产和加工龙头企业,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二是重视尖端农业创新技术的重大突破和普及应用,增加科技投入,推进农业技术创新。三是要培养高素质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群体。经济日报2013-11-28(10),人的现代化也是和技能、知识同等重要的事情:一个国家或企业即使有先进的制度和技术,但如果缺乏能赋予这些制度和 技术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这些现代制度和技术 的人自身还未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那么, 就会导致制度和

40、技术的畸形发展甚至失败。再完善的现代制度和管理方式,再先 进的技术工艺,也会在一群“传统者”手中变为废纸一张。这就是著名的“英格 尔斯效应”。,英格尔斯提出的人的现代化的十二条标准 1.乐于接受新鲜事物。 2.准备接受社会的改革和变化。 3.思路广阔,头脑开放。 4.注重现在和未来,守时,惜时。 5.强烈的个人效能感。 6.有计划的生活和工作。 7.尊重知识。 8.有可依赖性和信任感。 9.重视专门技术。 10.选择离开传统所尊敬的职业,敢于提出挑战。 11.相互了解、尊重和自尊。 12.熟悉生产过程。,英克尔斯等人的基本理论是:人们是通过他们的特殊生活经历而变成现代人的。这一理论还特别强调人

41、的工作经历对其成为现代人的作用。“我们首先强调工厂是培养现代性的学校。我们也认为,城市生活以及同大众传播媒介的接触会产生可以同工厂相提并论的影响。”同时,“我们没有忽视教育,更早的研究表明教育是个人现代性的一个有力的预报器。”即工厂经历、大众传播媒介、城市生活和学校教育使人具有现代性,使传统人变为现代人。,职业教育要使受教育者感受城市的跳跃节奏、学习城市的行为习惯、接受城市的秩序规则,不断调适和改变自己。使学生们有更强接受和学习能力;使他们的思维和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化,对现代文明和城市文化有更多向往和期待;使他们处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社会转型的新阶段,有能力维护自己的权利。,3产业和就业,就业结

42、构的变化1978年,我国第一、二、三次产业产值结构为28.148.223.7;1978年我国的就业结构是70.517.312.2。2013年,我国第一、二、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为10.043.946.1(日本1993年的时候这个比例23662),与发达国家1971年的水平基本相当,也和当前东南亚国家的结构基本相当。2013年的我国就业结构为31.430.138.5 。2013年,江苏省三次产业的比例是6.149.244.7。2013年,靖江市三次产业的比例是3.054.942.1。,中国三个产业产出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近期完成了“我国职业结构变迁研究”, 研究发

43、现,当前我国就业人员最集中的职业类别是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所占比重为48%,其次是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所占比重为23%,排名第三位的职业类别是商业服务业人员,所占比重为16%,上述三类职业类别占所有职业就业人口比重的87%,其余职业类别人口约占13%。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这一职业门类中,种植业生产人员占绝大比重,达到了94.63%。这种职业分布与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的行业属性有关,更是我国产业结构的传统农业性质以及我国就业结构过多地集中于农村地区所决定的。人民日报2013-03-27,在美国,生产性服务业是指其50%以上产品必须是中间产品,60%以上员工是具有较高技能者。根据

44、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的分类标准,生产性服务业包括以下行业:出版业(包括软件);电影和录音产品;广播和电信;信息和数据服务,包括联邦储备银行、信贷中介和相关活动的服务;证券、商品契约和投资服务;保险公司相关服务;租赁服务以及出租者提供的无形资产;法律服务;电脑系统设计与相关服务;各种专业的科技服务;公司与企业管理等。有专业人士认为,生产性服务业还应包括批发贸易、运输和通信等行业。美国劳工部就业统计局将生产性服务业的员工归为以下类别:管理、商业与金融操作、销售及相关业务、办公室职员及管理支持、电脑与数学、建筑与工程、生命、物理和社会科学、法律、艺术、设计和媒体等。 经济日报2014-07-03(1

45、3),2013年我国三产占GDP比例为46.1%,二产占43.9%,三产第一次超过了二产,今年一季度继续保持了这种趋势。这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成果,也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标志。服务业包括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发达国家服务业占GDP的比例达到70%左右,在服务业中生产性服务业占了近六成。我国目前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比例偏低是不争的事实,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生产性服务业包括哪些?除交通运输业、部分金融业外,更多是二产的延伸、扩展和分离。比如研发、设计服务,故障诊断、维护检修、检测检验、远程咨询、仓储物流、电子商务、在线商店等

46、专业服务和增值服务。李毅中,“大力推进制造业服务化”,人民日报2014-06-24,人民日报2014-07-13(5),预计未来10年内,我国就业人口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的趋势仍将继续。这意味着更多人口参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进程并分享发展成果。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现代化和工业化进程中,2013年人均国民收入刚达到6750美元,这个时候制造业和建筑业以及与此相关的服务业市场需求量大,就业吸纳能力强,这些行业主要是企业。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中职毕业生在第一产业就业的52.39万人,占就业总数的11.00%;在第二产业就业的149.39万人,占31.37%;在第三产业就业的274.

47、43万人,占57.63%。,就业转型正当时 变化之三:人力正从资源向瓶颈转变。随着劳动年龄人口逐步达到峰值,劳动力的数量优势日渐减弱,素质瓶颈却日益凸显。新兴产业和改造提升产业普遍面临人才瓶颈,首先是缺乏具有实战经验的行业发展领军人才;二是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的新型复合型技能的劳动者还没有相应的培养机制;三是高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毕业生进入企业还需要再培养,很多企业开始自办大学培养人才;四是高技能人才常年供不应求,这些年所有相关行业全线短缺焊工,一些职业薪酬过万也招不到人。企业反映,最缺一线的技能劳动者,最不缺的是文秘、管理人员。由于劳动力的素质不适应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使得劳动生产率难以在较短

48、时期内大幅提高,因而不可能支撑较高的劳动报酬,人力越来越制约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光明日报2012-12-04,适应新技术才能不被淘汰 近日,欧洲罗兰贝格咨询公司对法国700种职业进行评估后得出结论:随着科学技术进步,数字化和自动化将深刻改变现有就业市场。一些职业正蓄势升起,另一些则面临消亡。接受评估的700种职业中,42%都面临消亡风险。其中,最易受影响的职业包括税务咨询师、钟表匠、电影放映师、不动产工作人员等。另外一些职业在未来则难被替代,比如人力资源总监、软件工程师、博物馆管理员、心理分析师、销售工程师、生产线主管等。机械重复的制造业及服务行业面临着新兴技术的巨大冲击。评估认为,未来的就业市场将呈现出“两头大、中间小”特征:维修、监护、家庭护理等低技术含量的人工行业和特殊专业技术的职业会愈发抢手。“最有增长潜力的职业”将集中在环境、公共关系、管理、技术及医学等领域。此外,未来处于潮流前沿的职业还需精通客户关系和网络技术,如社交媒体社区管理经理、资金筹集经理、高级商业数据分析员等。时代进步的脚步不会停歇,个体只有不断适应新形势,才可能不被淘汰。 人民日报2014-08-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