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常见修辞方法及其作用,(1)定义: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 (2)构成: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 (3)分类 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 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
2、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借喻。,1、比喻,注意:1、不是有“好像”的句子就一定是比喻的句子。有时候,好像并不是连接本体和喻体的词语,而是表示推测、估计。2、比喻的句子里,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不同的事物!,例、1、妹妹的脸蛋红扑扑的,像个红苹果。2、霎时间,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海。,请分别说出比喻的类型和句中的本体、喻体和喻词!,练习:,判断,是比喻的打“”。 1、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 2、看他的样子,好像有什么喜事似的。( ) 3、蜻蜓在飞来飞去,小猫就像没看见似的。
3、( )4、春天的江南大地仿佛铺上了一块绿地毯。( )5、她长得很像我邻居的小妹妹。( ) 5、天无边无垠的,几朵绒毛似的白云轻轻地掠过去。( ) 6、这个地方我似乎已到过了。( ),2、拟人 (1)定义: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情感或行为。例:稻子笑完了腰。,判断,1、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 2、行道树就像一个个站岗的士兵。( ) 3、星星快活地眨着眼睛。( ),你发现了比喻和拟人的区别了吗?,区别: 1、比喻有本体、喻体和喻词。 2、拟人是直接写出事物具有人的言行、情感等行为。没有“好像”、“仿佛”等词语。,3、夸张,(1)定义: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
4、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浮夸。(2)分类: a、扩大夸张。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缩小夸张。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c、超前夸张。例如: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4、排比,定义: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 例、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完整无瑕的翡翠。,5、反问,定义:反问的特点也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句
5、末一般打问号,有的也可打感叹号。 例、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6、设问,定义:设问 是“无疑而问”。往往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要确定答案。目的是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进行思考。例如:白色的花含有什么色素呢?白色的花什么色素也没有。,7、对偶,定义:对偶就是“对对子”,也称“对仗”。它必须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例1、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例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判断下列语句使用的修辞手法。 1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 ) 2垂柳把溪水当做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 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4像绒毛,像棉絮,像芦花一般的雪从天空中纷纷扬扬地飘落下 来。( ) 5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反问,比喻,夸张,排比、 比喻,设问,判断修辞手法,1、桂了花开,十里飘香。( ) 2、春雨贵如油。( ) 3、公共汽车里挤得连根针也插不下。( ) 4、田野里,小虫为他演奏。( ) 5、冬风生气地吹掉了老鸦的住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