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虾蟹类的养成技术.ppt

上传人:kpmy5893 文档编号:5587388 上传时间:2019-03-09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80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虾蟹类的养成技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虾蟹类的养成技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虾蟹类的养成技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虾蟹类的养成技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虾蟹类的养成技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三章 虾蟹类的养成技术,主要的养成模式 池塘的条件与改造 苗种的选择与放养 科学的投饵方法 养殖水环境的调控 病害的预防,主要的养成模式,粗放养殖:鱼塭养殖/人工生态系养殖/半蓄水养殖 池塘养殖:潮差纳排水/淡水添加/覆膜高位池/封闭式循环过滤养殖 工厂化养殖 网箱或围拦养殖 池塘综合养殖,虾类池塘“健康养殖”模式,池塘条件和旧塘改造: 虾蟹养殖场场地选择: 地势平坦、开阔,海水洁净无污染,水质良好; 淡水水源丰富; 底质以沙地或泥沙地为佳; 交通、电力便利; 周边养殖面积不超过海区生态承受能力。,虾池的条件:,面积、水深与形状: 养成池:面积0.331hm2;水深22.5m,保水1.8m以

2、上;形状以长方形,长宽比3:2为佳。 暂养池:面积100200m2,水深11.5m。 贮水池:面积25hm2;水深22.5m。用于沉淀、消毒、蓄水。 池堤:以抗台风、抗历史最高潮位和保水为原则。 外堤(防护堤):石或混凝土建造,高度应能防30年最高水位加最大台风波高为限。 内堤:采用水泥护坡,防崩塌和渗漏,进排水系统:养殖场建立独立的进排水沟渠;每口池塘有呈对角排列的进排水口,尽可能自动排干。 池底:一般要求覆沙,厚度30cm以上。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覆膜或硬底结构,防止池底泛酸或渗漏。 旧塘改造:传统虾塘的弊端:面积大、蓄水浅、堤坝简陋、池底积淤厚、进排水系统合一、抗风能力差等。 改造遵循的原

3、则: 改小改深。没有条件的地方可开挖环沟和中心沟; 加固堤坝、闸口; 分离进排水系统; 清除底泥或采用翻耕、嚗晒、化学药物方法处理。,池塘进排水系统,北,南,池塘的准备,工作步骤:干塘晒池清塘安装闸网进水施肥植藻肥塘 清塘: 目的:改善池塘底质/清除杂藻(刚毛藻、浒苔、沟草)和有害生物(野杂鱼虾、底栖和底埋动物、细菌及病毒) 常用药物: 生石灰 100kg/亩,撒播后翻耕池底; 茶粕(1015%茶皂素)1012kg/亩或12*10-6 鱼藤精 0.51*10-6 氯制剂 (强氯精、漂白粉、ClO2 等)有效氯6*10-6 硫酸铜 78*10-6,或五氯酚钠34* 10-6;对虾对茶粕比鱼能忍受

4、40倍的剂量;对鱼藤精比鱼能忍受20倍的剂量,进水: 时间:放苗前810天开始进水,不得太早或太迟。过早入水,易生浒苔等藻类;太迟入水肥水时间不够均影响放苗存活率。初次入水深度5060cm。 过滤:从海区直接提水时,须用6080目的筛绢网袋过滤。从健康养殖角度,进入养殖池塘的海水最好是经过沙滤或沉淀、消毒处理过的,保证进水时不携带有害生物。,海区进水渠及泵站示意,肥塘与基础饵料的培养,基础饵料的种类:天然虾蟹类一般以底栖小型动植物为食,常见的有藻类(底栖硅藻、蓝藻等);原生动物(有孔虫);甲壳动物;多毛类;昆虫幼体;贝类幼虫。其中后四种为对虾的重要饵料。 施肥:施肥的目的是培育底栖动物,肥水的

5、好坏应以控制底栖丝状藻类“土皮”生长为前提。一般入水后应马上施肥,保持水体透明度在3050cm为宜。即保证光能透入底部有利于底栖动物快速生长,又能控制青苔等丝状藻类的疯长,,肥水的原则: 水色: 养成池放苗前水色控制茶色(红棕色)、淡绿、翠绿、浓绿(绿豆青)为佳。暗绿、白浊、黄色、酱油色为老化水或异常藻类生长状况,应重新培水或换水。 刚毛藻(青苔)、浒苔、沟草喜在清澈的虾池中生长,若大量繁殖,对虾苗放养存活率有很大的影响,放苗前应采用药物清除或控制水的透明度。,肥塘与基础饵料的培养:,施肥的种类:以无机肥为主,氮肥(尿素、硝铵、碳铵)12kg/亩;磷肥0.51kg/亩。可辅施消毒处理过的鸡鸭粪

6、肥3050kg/亩。 饵料生物的移植与培养:在虾池中移植有益和优质的饵料生物,对早期虾苗的放养有利。移植生物包括藻类(波吉卵囊藻、角毛藻、等鞭金藻等)、端足类(蜾蠃蜚)、拟沼螺、海蝇蛆、线虫等。,苗种的选择与放养,虾苗的选择: 质量鉴别: 个体粗壮,规格整齐,体色透明鲜艳,无畸形; 身体及附肢干净不挂污,鬍角虾不可选用; 第一触角并拢,或遇惊时偶尔张开; 游泳力强,弹跳好,附壁快; 腹节长,尾扇张开,胃肠饱满; 不带可检测出的病毒(如WSSV、IHHNV etc)。,虾苗的规格和中间培育,放养虾苗规格:对虾苗放养规格要求11.2cm为宜,斑节虾P10P20的“红筋”或“黑壳”苗;南美白对虾P1

7、2P17尾节中间有线条“青筋”苗。 虾苗的中间培育(标粗): 培育池面积50100m2,或单列或利用养成池围一个塘角。培育密度12万尾/m2,采用优质的高营养饵料(如鱼糜、蛋羹等)进行强化培育。培育时间1015天,24小时连续增氧。 淡化养殖必须经过标粗过程,采用逐步淡化的方式将虾苗淡化到适宜的盐度并培育到23cm时,才可进入养成阶段。,放养密度,依据不同的养殖模式、养殖技术、配套设施、管理水平,虾类放养密度差异较大。 放养11.2cm规格的虾苗,一般来说:潮差纳排水池:0.51万尾/亩;普通增氧池 :14万尾/亩;高位池 :615万尾/亩;封闭式循环过滤池: 1020万尾/亩。 近年来,虾苗

8、放养参照台湾的养殖方法,常规池塘放到26万尾/亩,高位池有的放苗高达3040万尾/亩。“以密度保产量”弊大于利。高密度放养虾易产生应激反应,环境难控制;虾生长速度下降;成活率低;病害的蔓延等。,饵料与投喂,对虾的摄食习性: 对虾神经系统简单,对外界刺激无明显的条件反射; 视觉差,主要靠嗅觉觅食,觅食能力差; 摄食通过取食器官螯足掠食,颚足抱持,不能摄食粉料; 争食能力差,有明显的嗜食性; 对虾有明显的昼夜摄食节律,昼伏夜出; 浅滩摄食习性。,饵料的种类: 鲜活饵料:低质的贝类、小型鱼虾类等 商品饲料:颗粒饲料、饼类、麸类等 颗粒饲料的质量标准: 营养成份:蛋白质3045%,动物蛋白不少于1/3

9、; 脂类 46%,碳水化合物1620%;无机盐1020%。蜕皮需要:无机盐钙磷2%,钙/磷=1:11:2。一般需添加甲壳粉、海藻粉等;诱食需要:甘氨酸、牛磺酸、乌贼粉等添加 造粒成型,保持水中2小时不溶散。不能用粉料,粒径随个体的增大而改变。,投饵管理: 投饵量: 按中国对虾日摄食鲜活蛤肉量(F)计算:F=0.06132 L 1.5613 (cm)F=0.6301 W 0.5119 (g)配合饲料日需求量大约为鲜活蛤肉的2530%,合理投饵的判断依据: 看肠胃:每次投喂后11.5hr,2/3的虾饱胃为宜; 残饵观察:1米水深处的饲料台23hr无残饵; 看天象:水温高于3234C或低于1218

10、C少投;大潮多投、小潮少投;晴天多投、大风雷雨天少投; 看生长:生长比速0.81mm/d为一般生长状况,1.21.5mm/d为快速生长状况; 看水质:水色发黑、发臭应减少投喂; 投饵系数:以11.5为佳。,投饵工具,投饵次数:虾类具有连续摄食的特点,一般摄食后45小时空胃,因此尽可能保证以 “少量多次”为原则。据试验报道,中国对虾每天6次投喂比2次投喂的生长速度快72%。一般来说,早期24次/天、中后期58次/天比较合适。早晚多投,投饵占日投饲量的60%以上。 投饵地点:全池均匀投饲;H水1m的区域应多投(早期0.30.5m,中期0.51m,后期11.5m) 原则上坚持二十四字方针:“少量多次

11、、日少夜多、均匀投撒、合理搭配、先粗后精、交替使用”,养成池水环境的调控,虾类养殖主要环境指标: S=534(1028),变幅 4 mg/l 氨氮0.6 mg/l H2S 0.01 mg/l COD 6 mg/l S d =3060cm 弧菌数105/ml,水质调控: 添水和换水:早期(3cm以下)采用逐步添加海水,中后期不定期换水控制水质,原则上尽量减少换水。 下列情况可以换水: 海区水质良好 台风或暴雨前后 虾池水质严重恶化 淡化养殖的需要,底质的改善: 虾蟹类属底栖动物,一般在池底活动和觅食,底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其生长。高密度放养条件下,残饵、粪便、死亡的生物有机体等沉积池底,厌氧条件下,

12、分解产物对虾蟹生长极为不利。 调控方法: 人工排污 定期施入底质改良剂:沸石粉2030kg/亩;麦饭石50100kg/亩;膨润土50100kg/亩;双氧水1020 * 10-6,池底深施。每1520天施入一次。,水循环与增氧: 虾池水的循环和充足的溶氧对水质调控有重要的意义。高温季节虾池水的垂直循环有利于光合作用和有机物的分解作用,同时对稳定水环境有积极的作用。 增氧器械: 增氧机 罗茨鼓风机 造浪,生物净化:依赖生物的分解、富积、摄食等作用降低虾池有机物的负荷,对水质调控作用重大。 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微生物包括PSB、硝化细菌、硫化细菌等,一般微生物制剂含菌数在18亿个菌体/ml(g)辅以特

13、定的酶类、酵素,分解有机物的能力很强。 植物净化:虾类与高等水生植物混养。 动物的滤食作用:虾池少量混养滤食性和杂食性鱼类、双壳贝类,通过动物的滤食降低水中腐屑含量。 人造海草的作用,病害与防治,对虾主要疾病及危害: 病毒病:对虾杆状病毒(BP)、白点症病毒(WSSV)、桃拉病毒(TSV)、传染性皮下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HNV)、微小病毒(HPV)等。 细菌性:红腿病(弧菌、单胞杆菌);白斑病(弧菌);烂鳃病(弧菌);黑斑病(弧菌、单胞杆菌) 。 真菌病:肿鳃病、水霉病 其它:肌肉白浊病(未知);固着纤毛虫病(钟虫、聚缩虫、累枝虫);软壳病(营养不良)。,对虾发病的原因: 病原体的传播:垂直

14、潜伏和感染;水平传播。 虾类的易感性:如南美白对虾易感桃拉病毒(TSV)、斑节对虾易感对虾杆状病毒(MBV)、中国对虾易感微小病毒(HPV)、日本对虾易感中肠腺坏死病毒(BMN); 虾的体质强弱; 养殖水环境的突变。,蟹类的养殖,蟹类养殖的主要方式: 粗放养殖(浅型草型湖泊/海水内湾海草场) 池塘养殖(土池/水泥池) 围拦或围栅养殖 吊养或笼养 水泥构件沉箱养殖 瓦罐养殖,锯缘青蟹的池养技术,场地选择 场地选在风浪不大的内湾沿岸, 夏季要有淡水注入,能根据生产的需要控制水位,以保证蟹的生长和成活率; 底质最好为含沙质较多的土壤; 养殖池水盐度以1830、pH以7.59、水温以2530为宜。,池

15、塘构造 池塘为长方形,面积0.20.6hm2,水深0.61.0m。 堤面内侧以石块或水泥护坡,堤身竖桩筑50cm高的围拦,材料要求光滑,在注排水口筑坚固的木质闸门,由数块联成,以防蟹外逃。 池内四周埋藏竹节或聚氯乙烯管(长50cm、口径15cm) ,作为锯缘青蟹的隐蔽场所。 池底铲平,沿堤2-4m设环沟,既可作蟹的隐蔽场所和寻找食物的场所,干池时让蟹入沟,便于集中捕捉。,池塘准备 清塘 排干池水,曝晒两周,直到泥土裂开。 用硫酸氨和熟石灰(15) 50g/m2处理塘底; 使用鱼藤根(5%鱼藤酮) 0.52.0g/m3;茶仔饼12g /m3 (S15)清除鱼类、杂草等。 沿底部埋置长5070cm

16、的竹片。坝顶设50cm高的塑料条或片,防止锯缘青蟹越栏。 在池塘中部筑土墩或用旧轮胎作为隐蔽物,其高度要露出水面。 检查池塘闸门的滤网,防止其它生物进入池内。 用培养浮游生物的方法繁殖池塘中的天然饵料。,蟹苗放养 放养密度 稚蟹的规格为3040g/只(头胸甲宽510cm),放养500010000只/hm2,放养时将稚蟹分散于池塘四周。 稚蟹放养入池前,先放在盆内用池水洒淋30min,或洒淋至稚蟹完全被水淹没为止,使之适应水温差。 放养时间 清晨或傍晚凉快时为宜。,饲料与投饲量 饲料选择 锯缘青蟹以动物性食料为主,有时也摄食一些植物性食料。常用饲料有小杂鱼、小型低值贝类、动物内脏等。对饲料种类的

17、要求不是很严格,但必须新鲜。有些饲料要经过处理才能投喂,如大的鱼和内脏须切碎后投喂,壳厚的贝类应打碎后投喂。 饲料投喂量 先期为体重的10%,以后减至6%,投饲前须检查蟹的觅食情况,然后酌量增减。投饲量过少会影响蟹的生长,过多则浪费饲料,败坏水质。,饲料投喂次数 每天投饲两次,清晨和傍晚各一次(切忌在高温时的中午投喂)。每次投喂再分前后两次,使体质强和弱的蟹都得到摄食机会。 饲料投喂地点 饲料投在池的四周水位线上坡地,不能投在池的中央,也不能投在环沟内。投食要均匀,以避免青蟹因争食而引起伤害,亦便于检查摄食情况和清除残饵。,饲养管理养成期间的管理工作很重要,严格管理才能高产、高质。 定期换水

18、水量是否适当和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蟹的生长。为此要做到定期换水。每一大潮周期换水10%30%。 坚持巡塘检查 巡塘检查的目的是防止青蟹潜逃。检查的对象主要是闸门、堤基、网箱和栏栅等,如有破旧或开袭要及时修补,尤其在闷热天气,蟹更易逃走。,注意天气变化 天气突变对蟹的威胁很大,特别在暴雨时,池内盐度、pH值发生变化,有时会造成青蟹大量死亡。因此要经常注意天气变化,监测水的pH值、盐度和温度等,以保证蟹的正常生长。 防止同类残杀 蟹性凶好斗,常发生同类间弱肉强食现象,尤其在蜕壳期间(软壳蟹)被硬壳蟹剥食或伤害,影响成活率。预防措施是投足饲料,青蟹饱食后不会互相残食;还可在蟹池中预先放入人造隐蔽物,利

19、于蟹蜕壳时躲藏,可减少被强者(硬壳蟹)侵害剥食的可能。,定期抽样检查 为掌握青蟹的生长和性成熟情况,应定期抽样检查。抽查方法:利用涨潮开闸后青蟹喜集中在闸口戏水的习性,用抄网捞取样品,然后测量其头胸甲长度、宽度和体重。性腺成熟度的检查方法是将蟹放在阳光下,透过甲壳观察卵巢的轮廓,了解其发育程度。,中潮带低坝围网养蟹,养殖场地选择 半封闭港湾,海区受台风影响小。根据海区自然条件及滩涂状况划块筑坝围网。面积50200亩,分成10亩至20亩不等。 筑塘坝宽5m、高1.5、坝坡1:2。 塘内离坝5m处挖宽4m、深1m的环沟,环沟挖出的泥用以筑坝。 坝上四周围网,网以聚乙烯材料编结的16目网片缩结而成。

20、网高4m,周围用直径10cm以上的毛竹支撑,下端插入坝中1.5m、毛竹间距3m,每根毛竹内外攀绳,以防风浪冲击。,环境条件 常年海水比重1.0081.018、PH 88.5,养殖期间塘内平均水温2428C,最高水温30 C 。4月-10月的养殖期每潮汛可自然纳潮进水12天-15天。水体交换好,水质清新, 少受台风影响,塘坝及围网设施能保证安全无损。,放养前准备工作 建造蟹岛:根据锯缘青蟹养殖技术要求,在塘内中滩位置每隔10m开宽3m、深1m的沟,用挖取的泥筑成蟹岛,以便于锯缘青蟹掘洞与栖息。 清塘:在放苗前一个星期,利用小水潮未能自然纳潮之机,每亩用15kg漂白粉制成悬浮液全塘泼洒,以杀灭塘内

21、敌害生物。 苗种放养:选择自然海区捕获的越冬苗放养,锯缘青蟹苗种平均放养规格5080只/kg,放苗密度200500只/亩,可配养对虾、遮目鱼或江篱。,养成管理 饲料投喂:自锯缘青蟹苗种开始放养当日即投喂兰蛤,整个养成期内以投兰蛤为主,偶投一些鱼虾与配合饲料。每天投喂兰蛤1次,投喂量为蟹体重的20%左右,有时晚上增投鱼虾或配合饲料。投喂量视蟹的摄食情况及池水环境状况而定。 水体交换:因采取低坝围网养殖,每半个月有12天15天可自由进排水,水体交换良好。塘内滩面水位保持0.6m以上。,巡塘检查:每次潮退后立即巡塘检查围网、塘坝以及蟹虾的活动情况,发现漏洞及时补堵。由于老鼠常在网脚与塘坝交接处咬网,

22、巡塘时必须仔细观察,尤其在夜间巡塘要特别细心,严防网破虾蟹逃逸。 中期清塘除害:养殖期间主要敌害生物有四指马鲅、虾虎鱼、海鳗等,会捕食软壳蟹,所以及时清除敌害生物是一项重要的管理措施。养殖中期两次选择大潮水期间,待潮涨进水前1小时用事先浸泡好的茶子饼浸出液进行全塘泼洒,用量1012g/m3,以清除敌害生物,同时也能促进锯缘青蟹蜕壳。,蟹的疾病: 河蟹抖抖病(未知或病毒); 黄斑病/烂肢病/水肿病(多种细菌引起); 蜕壳不遂病(缺氧引起)/白芒病(盐度突然降低)/红芒病(盐度突然升高); 寄生虫病(聚缩虫、丝状藻、蟹奴、茗荷儿、藤壶、海鞘等); 脊尾白虾,虾蟹类综合养殖,概述 : 意义: 传统养殖的弊端凸现(病害、高密度、海区污染等)。 合理的生物群落组成与结构对池塘人工生态系统的平衡维持的作用。 生态灶的合理利用。 综合养殖的原则: 利用鱼虾贝藻等互补性,开展综合养殖应考虑对象选择:无相互捕食关系;饵料和空间上无竞争性;对虾塘环境的适应性;生长性能和经济价值。,综合养殖的模式,虾蟹类与双壳贝类的混养: 常见混养的双壳贝类有缢蛭、牡蛎、文蛤、扇贝、泥蚶等。 虾蟹类与鱼类的混养:常见混养的鱼类包括滤食性和杂食性鱼类,如遮目鱼、鮻鱼、鲻鱼、鲷科鱼类、罗非鱼等。 虾与蟹的混养:主要是青蟹与对虾的混养和轮养 藻类与虾蟹的混养:常见混养的藻类有江蓠、石莼、大叶藻、褐指藻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教学研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