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虾稻共作模式技术.pdf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581102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539.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虾稻共作模式技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虾稻共作模式技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虾稻共作模式技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虾稻共作模式技术.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虾稻共作模式技术.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文件编号: HB/DX-JS01-A/0 湖北百禾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虾 稻 共作模式 技术 发布日期 : 2016 年 03 月 10 日 实施日期: 2016 年 03 月 15 日 湖北百 禾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现代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湖北 百 禾 生态 农业 科技 有 限 公司 技术 操作 规 程 文件总代 号 BH/DX-JS01-A/0 第 版 第 0 次修订 共 11 页 标题: 稻 虾 共 作 模式 技术 实施日期 2016 年 03 月 15 日 1 虾 稻 共作模式 技术 (此方案根据市水产局余飞和市农业局马建国课件整理而成) 为了提高稻田综合种养经济效益,探索 “ 虾

2、稻 共作” 高产高效 可持 续发展 新摸 式,特制 定 本技术方案。 一、 虾稻共作技术 “ 虾稻共作 ” ,它属于一种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即在稻田中养殖两季小龙虾并种植一季中稻,在水稻种植期间小龙虾与水稻在稻田中同生共长。具体的说,就是种一季中稻,养两季虾,即每年的 8月至 9 月中稻收割前投放亲虾,或 9 月至 10 月中稻收割后投放幼虾,第二年的 4 月中旬至 5 月下旬收获成虾,同时补投幼虾, 5 月底、 6月初整田、插秧, 8、 9 月收获亲虾或商品虾,如此循环轮替的过程。 (一)养虾稻田环境条件 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水、电、路三通,保水性能好的稻田,面积一般以 50 亩为宜。 (二)

3、稻田改造 1、挖沟。沿稻田田埂外缘向稻田内 7m 8m 处,开挖环形沟,堤脚距沟 2m 开挖,沟宽 3m 4 m,沟深 1m 1.5m。稻田面积达到 50湖北 百 禾 生态 农业 科技 有 限 公司 技术 操作 规 程 文件总代 号 BH/DX-JS01-A/0 第 版 第 0 次修订 共 11 页 标题: 稻 虾 共 作 模式 技术 实施日期 2016 年 03 月 15 日 2 亩的,还要在田中间开挖 “ 一 ” 或 “ 十 ” 字形田间沟,沟宽 1m 2m,沟深 0.8m,坡比 1:1.5。 2、筑埂。利用开挖环形沟挖出的泥土加固、加高、加宽田埂。田埂加固时每加一层泥土都要进行夯实。田埂

4、应高于田面 0.6m0.8m,埂宽 5 6m,顶部宽 2m 3m。 3、防逃设施。稻田排水口和田埂上应设防逃网。排水口的防逃网应为 8 孔 /cm(相当于 20 目)的网片,田埂上的防逃网应用防逃塑料膜作材料,防逃网高 40cm。 4、进排水设施。进、排水口分别位于稻田两端,进水渠道建在稻田一端的田埂高处,进水口用 20 目的长型网袋过滤进水,防止敌害生物随水流进入。排水口建在稻田另一端环形沟的低处。 (三)移栽植物和投放有益生物 虾沟消毒 3 5 天后,在沟内移栽水生植物,如轮叶黑藻、马来眼子菜、水花生等,栽植面积控制在 10左右。在虾种投放前后,沟内再投放一些有益生物,如水蚯蚓(投 0.3

5、 0.5kg/m2)、田螺(投8 10 个 /m2),河蚌(放 3 4 个 /m2)等。既可净化水质,又能为小龙虾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 (四)养殖模式 1、投放亲虾养殖模式。每年的 8 月底,中稻收割前 15 天往稻田的环形沟和田间沟中投放亲虾,每 667 m2 投放 20 kg 30kg。 湖北 百 禾 生态 农业 科技 有 限 公司 技术 操作 规 程 文件总代 号 BH/DX-JS01-A/0 第 版 第 0 次修订 共 11 页 标题: 稻 虾 共 作 模式 技术 实施日期 2016 年 03 月 15 日 3 ( 1)亲虾的选择 雌、雄性亲虾应附肢齐全、无损伤,无病害、体格健壮、活动

6、能力强,颜色暗红或深红色、有光泽、体表光滑无附着物。 个体大,雌雄性个体重应在 35g 以上,雄性个体宜大于雌性个体。 ( 2)亲 虾投放 亲虾来源:亲虾应从养殖场和天然水域挑选。 亲虾运输:挑选好的亲虾用塑料虾筐按雌雄分装,每筐上面放一层水草,保持潮湿,避免日晒,运输时间越短越好。 亲虾投放:亲虾按雌、雄比 2 3:l 投放。投放时将虾筐反复浸入水中 2 3 次,每次 l 2 分钟,使亲虾适应水温,然后投放在环形沟和田间沟中。 2、投放幼虾养殖模式。如果是第一年养殖,错过了投放亲虾的最佳时机,可以在第二年 4 5 月投放幼虾,每 667m2(亩)投放规格为 2 3cm 的幼虾 1 万尾左右。

7、如果是续养稻田,应在 6 月上旬插秧后立即酌情补投幼虾。 (五)饲养 管理 1、投饲。 8 月底投放的青虾去自行摄取稻田内天然饵料外,宜少量投喂动物性饲料(如:花白鲢),每月宜投一次水草,施一次腐熟的农家肥,水草用量为 150kg/亩,农家肥用量为每 100 kg 150kg/湖北 百 禾 生态 农业 科技 有 限 公司 技术 操作 规 程 文件总代 号 BH/DX-JS01-A/0 第 版 第 0 次修订 共 11 页 标题: 稻 虾 共 作 模式 技术 实施日期 2016 年 03 月 15 日 4 亩。每周宜在田埂边的平台浅水处投喂一次动物性饲料,投喂量一般以虾总重量的 2 5为宜,具体

8、投喂量应根据气候和虾的摄食情况调整。当水温低于 12时,可不投喂。翌年 3 月份,当水温上升到 16以上,每个月投二次水草,施一次腐熟的农家肥,水草用量为 100kg/亩,农家肥用量为 50kg 100kg/亩,每周投喂一次动物 性饲料,用量为 0.5 kg/亩 1.0kg/亩。每日傍晚还应投喂 1 次人工饲料,投喂量为稻田存虾重量的 1 4。可用的饲料有饼粕、麸皮、米糠、豆渣等。 2、经常巡查,调控水深。 11 月至 12 月保持田面水深 30cm 50cm,随着气温的下降,逐渐加深水位至 40cm 60cm。调控水深的方法是:温度回升时,水可浅些;温度下降时,水应深些,以免水温下降,促使水

9、温更适合克氏原螯虾的生长。 3、防止敌害。放养前用生石灰清除稻田生物,每亩用量 75 公斤;对于鸟类、水禽等,主要办法是进行驱赶。 (六)水稻栽培 1、水稻品 种选择 养虾稻田一般只种一季稻,水稻品种要选择叶片开张角度小,抗病虫害、抗倒伏且耐肥性强的紧穗型品种。 2、施足基肥 对于养虾一年以上的稻田,由于稻田中已存有大量稻草和小龙湖北 百 禾 生态 农业 科技 有 限 公司 技术 操作 规 程 文件总代 号 BH/DX-JS01-A/0 第 版 第 0 次修订 共 11 页 标题: 稻 虾 共 作 模式 技术 实施日期 2016 年 03 月 15 日 5 虾,腐烂后的稻草和小龙虾粪便为水稻提

10、供了足量的有机肥源,一般不需施肥。而对于第一年养虾稻田,可以在插秧前的 10 15 天,亩施用农家肥 200 300kg, 45%复合肥 40kg,均匀撒在田面并用机器翻耕耙匀。 3、秧苗移植 秧苗一般在 6 月中旬开始移植,采取浅水栽插,条栽与边行密植相结合的方法,养虾稻田宜提早 10 天左右。无论是采用抛秧法还是常 规栽秧,都要充分发挥宽行稀植和边坡优势技术,移植密度以 30cm l5cm 为宜,以确保小龙虾生活环境通风透气性能好。 (七)常见疾病及防治 1、甲壳溃烂病。症状:初期病虾甲壳局部出现颜色较深的斑点,然后斑点边缘溃烂、出现空洞。防治方法:避免损伤;饲料要投足,防止争斗;用( 1

11、0 15) kg/667m2 的生石灰兑水全池泼洒,或用( 2 3) g/m2 的漂白粉全池泼洒。但生石灰与漂白粉不能同时使用。 2、纤毛虫病。症状:纤毛虫附着在成虾、幼虾、幼体和受精卵的体表、附肢、鳃等部位,形成厚厚的一层 “ 毛 ” 。防治方法: 用生石灰清塘,杀灭池中的病原;用 3 5%的食盐水浸洗虾体, 3d 5d为一个疗程;用 0.3mg/L 四烷基季铵盐络合碘全池泼洒;投喂克氏原螯虾蜕壳专用人工饲料,促进克氏原螯虾蜕壳,脱掉长有纤毛虫湖北 百 禾 生态 农业 科技 有 限 公司 技术 操作 规 程 文件总代 号 BH/DX-JS01-A/0 第 版 第 0 次修订 共 11 页 标

12、题: 稻 虾 共 作 模式 技术 实施日期 2016 年 03 月 15 日 6 的旧壳。 (八)捕捞 l、成虾捕捞 a、捕捞时间和工具。 第一季捕捞时间从 4 月中旬开始,到 5月中下旬结束。第二季捕捞时间从 8 月上旬开始,到 9 月底结束;捕捞工具主要是地笼( 2.5-3.0cm 网目); b、捕捞方法。开始捕捞时,不需排水,直接将虾笼布放于稻田及虾沟之内,隔几天转换一个地方,当捕获量渐少时,可将稻田中水排 出,使小龙虾落入虾沟中,再集中于虾沟中放笼,直至捕不到商品小龙虾为止。 2、亲虾种留存 由于小龙虾人工繁殖技术还不完全成熟,目前还存在着买苗难、运输成活率低等问题,为满足稻田养虾的虾

13、种需求,我们建议:在 8 9 月份成虾捕捞期间,前期是捕大留小,后期应捕小留大,目的是留足下一年可以繁殖的亲虾。要求亲虾存田量每亩不少于 15 20kg。 二 、 水稻集中育秧与机械插秧技术 (一) 工厂化育秧基地建设。合作社经营模式,占地 50 亩。建设连栋温室一个 2000m2,中棚 20 个(每个约 330 m2), 自动 播种线 1条,秧盘 2 万张, 育秧基质, 秧架 等设备 。 湖北 百 禾 生态 农业 科技 有 限 公司 技术 操作 规 程 文件总代 号 BH/DX-JS01-A/0 第 版 第 0 次修订 共 11 页 标题: 稻 虾 共 作 模式 技术 实施日期 2016 年

14、 03 月 15 日 7 (二) 适合于机插的秧苗标准 。 要播种均匀,出苗整齐;根系发达,营养土和根层厚 2-2.5cm,盘结成毯状;苗高适宜 15-20cm,茎粗叶挺色绿,矮壮秧块长 58cm,宽 28cm,秧块每平方厘米秧苗数,常规稻 1.5-3 株,杂交稻 1-1.5 株,叶龄 3 叶一心。 (三) 技术总目标:提高播种质量(防漏播、稀播),提高成秧率(防烂种、烂芽、烂秧死苗),提高秧苗素质(旱育秧,早炼苗) 。 (四) 基地选址: 选择离大田较近,运输方便,水源方便地势中等的旱地作苗床,苗床与大田比例为 1:100。如采用智能温室 ,多层秧架育秧,苗床与大田之比可达 1: 200 以

15、上。如用稻田作苗床,年前施有机肥和无机肥腐熟培肥土壤。 (五) 选用钢架拱型中棚较好,以宽 6 8m,中间高 2.2 3.2m为宜,棚内安装喷淋水装置,中棚采用南北走向,以利采光通风,大棚东南西三边 20m 内不宜有建筑物和高大树木。中棚管应选用 4 分厚壁钢管,顺着中棚横梁,每隔 3m 加一根支柱,防风绳,防风网要特别加固。中棚四周开好排水沟。耕整秧田:秧田干耕干整,中间留1.2m 操作道,以利运秧车行走,两边各横排 4 6 排秧盘,并留 30cm厢沟。 (六) 选用“日清 牌 ”育秧基质 。 (七) 安装“自动化育秧生产线” 。 (八) 中稻亩大田备足硬(软)盘 20 张,杂交中稻种子 1

16、.5公斤。选好品种:选择 优质、高产、抗倒伏性强品种, 如 晶 两优 华占 。湖北 百 禾 生态 农业 科技 有 限 公司 技术 操作 规 程 文件总代 号 BH/DX-JS01-A/0 第 版 第 0 次修订 共 11 页 标题: 稻 虾 共 作 模式 技术 实施日期 2016 年 03 月 15 日 8 该品种由湖南亚华 种业和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 2015 年通过湖南审定,作中一季晚栽培,生育期 126.5天,特别适宜 虾稻 共作模式。 (九) 种子处理: 1、晒种,清水选种:种子催芽前先晒种 1-2 天,可提高发芽势 ,用清水选种,除去秕粒。 2、种子消毒:种子用 “ 适乐时 ” 浸种

17、,可防治恶苗病、立枯病等病害。 3、浸种催芽。 杂交中稻一般种子浸种 12 小时, (十) 催芽: 种子放入全自动水稻种子催芽机或催芽桶内催芽,温度调控在 35 度档,一般 12 小时后可破胸,破胸后种子在油布上摊开炼芽、凉干 6-12 小时待播种用。 (十一) 机械播种: 安装好播种机后,先进行播种调试,使秧盘内底土厚度为 2 2.5cm;调节洒水量,使底土表面无积水,盘底无滴水,播种覆土后能湿透床土;调节好播种量, 杂交中稻每盘播干谷 75 克,以芽谷计算,乘以 1.3 左右系数;调节覆土量,覆土厚度为 3-5mm,要求不露籽。 (十二) 采用电动播种设备一小时可播约 450 盘左右 (

18、1 天约播 200 亩大田秧盘),每 条生产线需工人 8-9 人操作。播好的秧盘及时运送到温室。 (十三) 温室育秧 : 秧盘摆放:将播种好的秧盘送入温室大棚或中棚,堆码 10-20 层盖膜,暗化 2-3 天,齐苗后送入温室秧架上或湖北 百 禾 生态 农业 科技 有 限 公司 技术 操作 规 程 文件总代 号 BH/DX-JS01-A/0 第 版 第 0 次修订 共 11 页 标题: 稻 虾 共 作 模式 技术 实施日期 2016 年 03 月 15 日 9 中棚秧床上育苗。 (十四) 温度控制: 单季稻视气温情况适当加温催芽,齐苗后不必加温;当温度超过 25时,开窗或启用湿帘降温系统降温。

19、(十五) 湿度控制:湿度控制在 80 90。湿度过高时,打开天窗或换气扇通风降湿 。湿度过低时,打开室内喷灌系统增湿 。 (十六) 炼苗管理:秧苗一叶一心时开始通风炼苗,棚内温度控制在 20 25为宜 ,超过 25时,及时通风降温。盘土应保持湿润,如盘土发白、秧苗卷叶,应及时喷水保湿。大棚前期基本上不喷水,后期气温高,蒸发量大,一天喷一遍水。 (十七) 预防病害:齐苗后喷施一遍 “ 敌克松 ” 500 倍液,一星期后喷施 “ 移栽灵 ” 或 “ 碧生 ” 防病促发根,移栽前打好送嫁药,喷施 “ 康宽 ” 防蓟马 等虫害 。 (十八) 适时移栽。 由于机插苗密度大、秧龄弹性小,必须做到田等苗,不

20、能苗等田,适时移栽。 中稻秧龄 15-17 天时移栽为宜,叶龄 3 叶一心,株高 15-20cm,备栽秧苗要求苗齐、均匀、无病虫害、无杂株杂草、卷起秧苗底面应长满白 根,秧块盘根良好(剔除不合格秧盘)。 (十九) 起秧移栽时,做到随起、随运、随栽 。合理安排车械、劳力,做好与农户衔接和管理工作, (二十) 机插秧大田管理技术 1、平整大田 施足底肥 。用机械耕 整 稻田 , 做到 田平草净,土壤湖北 百 禾 生态 农业 科技 有 限 公司 技术 操作 规 程 文件总代 号 BH/DX-JS01-A/0 第 版 第 0 次修订 共 11 页 标题: 稻 虾 共 作 模式 技术 实施日期 2016

21、 年 03 月 15 日 10 软硬适中 ,基肥:大田亩施配方肥 (N21P9K15)37 公斤或复合肥( N15P15K15) 50 公斤,大粒锌 200 克,大粒硅 4 公斤,整田时施入田间。 机插前先澄 1-2 天,机插时大田 1cm 瓜皮水。由于机插秧苗秧龄弹性小,必须做到田等苗,提前把田整好。 2、机械插秧 :行距统一为 30cm,株距可在 12-20cm 内调节,相当于可亩插 1.4-1.8 万蔸,防栽插过稀。 中杂 2-3 苗,漏插率要求小于 5%,漂秧率小于 3%,深度 1cm。 3、大田管理 : ( 1)湿润立苗。不能水淹苗,也不能干旱,及时灌薄皮水 。 ( 2)及时除草。整

22、田时没有用除草剂封杀的田块,秧苗移栽 7-8天活蔸后,亩用尿素 5 公斤加 钾肥 5 公斤加 “ 天福一号 ”15kg 撒施,水不能淹没心叶,同时防治好稻蓟马。 ( 3)分次追肥。分蘖肥作两次追施,第一次追肥后 7 天追第 2次肥,亩用尿素 5 公 斤 加钾肥 5 公斤 ,一季稻看苗轻施穗肥。 ( 4)多次轻晒田。机插苗返青期较长, 返青后分蘖势强,高峰苗来势猛,可适当提前到预计穗数的 70%-80%时自然断水落干搁田,反复多次轻搁至田中不陷脚,叶色落黄褪淡即可,以抑制无效分 蘖并控制基部节间伸长,提高根系活力。切勿重搁,以免影响分蘖成穗。 ( 5)防治好病虫害。 水稻大肚期用康宽加井冈霉素加

23、 吡蚜酮防治一次病虫害,齐穗以后 用以上药剂再防治一次。 施药时放水让小龙虾落入周围沟中。小龙虾对许多农药敏感,能不用药坚决不用,需要湖北 百 禾 生态 农业 科技 有 限 公司 技术 操作 规 程 文件总代 号 BH/DX-JS01-A/0 第 版 第 0 次修订 共 11 页 标题: 稻 虾 共 作 模式 技术 实施日期 2016 年 03 月 15 日 11 用药选用高效低度农药或生物农药。施药时要求喷到水稻叶面,喷药宜在下午进行,保持田间水层 20cm。严禁使用菊酯类有机磷杀虫剂。 (本资料 仅供公司内部使用,不得外传,否则由此引起一切损失本公司概不负责 ) 虾稻共作模式技术 HB/DX-JS01-A/0 * 归口管理部门: 湖北百禾生态农业技术有限公司 现代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实施日期: 2016 年 03 月 15 日 内部版权资料 严禁外泄翻印 HB/DX-JS01-A/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