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540安装皮带输送机安全技术措施.doc

上传人:myw993772 文档编号:5578922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26.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40安装皮带输送机安全技术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540安装皮带输送机安全技术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540安装皮带输送机安全技术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540安装皮带输送机安全技术措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540安装皮带输送机安全技术措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540 皮带巷安装 3#皮带运输机安全技术措施第一部分 概述应矿生产调度安排,我队将在 540 皮带巷进行安装皮带输送机作业,为保证作业顺利进行,特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如下:一、主要作业内容:1、540 皮带巷安装 1.4m 皮带输送机 1 部,长度分别为 1800m。2、皮带输送机的试转、移交。二、施工总负责人:乔保军 卢科帆三、现场安全负责人:跟班队干及当班班组长。四、作业人员的操作要求:1、了解所需安装设备的技术性能、安装说明书和安装质量标准化,熟悉安装工作环境,进出路线、避灾路线及相关环节的配合关系。2、下井前要由施工负责人向有关工作人员传达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讲清工作内容,步骤、人员分工

2、和安全注意事项,并进行考试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3、按当日分工和工作需要情况选择合适的起重用具,安装工具,器械等,检查起吊梁、吊具、绳套、滑轮、千斤顶等起重设施和用具是否符合技术要求,确认安全可靠后方可使用。4、对安装的设备、器材等在下井前及运到安装位置后,均应设专人按施工图纸及有关技术文件要求,逐件点清数量、检查质量、效核尺寸,对需要分部件运输的设备,应由专人作好明显标记、编号装车,对部件结合面用软质材料妥善保护。第二部分 皮带输送机的安装方法1、作业前的准备:(绞车固定地点见附图)1、将 540 皮带巷车场的杂物人工清理装车运出。2、在皮带输送机机头及机尾处分别固定 1 部 20t 双速

3、绞车和 1 部 10t 双速绞车,采用“四压两戗一将军法”固定或地锚牢固,用于皮带机头货及移变的带放车及起吊、拖运。3、将皮带机头浮煤清理干净,确保皮带机头部件的正常拖运。4、作业前必须先对所有轨道进行详细检查,对影响设备运输的所有杂物进行集中清理,1确保作业道路畅通,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输。二、施工工艺皮带机头的安装顺序:卸载臂卸载滚底座主动滚大帮电机减速器主动滚转向装置涨紧部分皮带输送机各部件的卸车1、皮带机头各部件的卸车皮带机头各部件卸车的具体动作:由运搬三队将装有皮带机头货的车辆放到 540 皮带巷 1#贯眼,我队人员利用 1#绞车将装有皮带机头货的重车带至卸车地点,待车辆停稳后打好双轨阻

4、车器,人工利用倒链或绞车在在起吊梁下进行起吊卸车作业,利用 1#绞车配合变向轮将皮带机头货拖运安装地点进行安装,对滚动性强的物件卸车后要及时采取支垫措施,防止物件滚动伤人。皮带机头在卸车过程中可能导致的伤害:卸车过程中连接环、链断裂,造成起吊物脱落砸伤作业人员,损坏设备。车辆停车位置不合理,起吊设备时出现斜拉设备现象,造成设备起吊过程中出现摆动现象,碰伤作业人员。起吊设备过程中绞车钢丝绳断,造成起吊物掉落,砸伤作业人员。卸车过程中各作业人员互相协调配合不利,造成作业过程中挤伤,碰伤作业人员。绞车拖运机头货过程中,人员站位不合理,在钢丝绳绳道两侧停留或作业,造成作业人员被挤伤。开工作业前作业地点

5、杂物没有清理干净,造成作业过程中人员被挤伤或被绊倒。皮带滚筒卸车后未及时采取支垫措施,导致滚筒滚动伤人。对卸车过程中可能造成伤害采取的预防性措施:在每班开工作业前,当班验收员必须提前对工器具进行全面检查,严禁使用带伤的工具作业。当运输设备的车辆停稳后,班组长要负责对车辆停放地点进行检查,确认起吊设备重心与起吊梁在同一直线的情况下,方可进行起吊作业。物件起吊后,作业人员严禁站在起吊物正下方 3m 范围内,现场安全员负责对工作面所有作业人员站位情况进行全面落实,发现站位不合理的地方要及时进行更正。开工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要相互协调配合好,要口号一致。在绞车拖运机头货过程中,“四位一体”作业人员要全

6、面负责对作业点人员站位进行落实,特别是钢丝绳绳道两侧的人员站位,要及时进行更正。2每班开工作业前,作业人员要对工作面所有杂物进行全面清理,经验收员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开工作业。皮带机头物件卸车后,当班班组长负责派专人对滚动性强的物件及时采取合理的支垫措施,并及时对支垫质量进行验收,确认无任何问题后方可开工作业。2、皮带输送机机尾及中间货的卸车皮带输送机中间部分及皮带机尾卸车的具体动作:由运搬三队将装有皮带货的花车或矿车带放到回风巷 1 与 540/3#皮带 1#贯眼处的指定地点,待车辆停稳后,人工将皮带货进行卸车,摆放到皮带巷非行人侧,保持 3m 一组中间架,中间部分要全部按规定摆放整齐,不得影

7、响过往车辆的正常行驶。皮带运输机中间部分卸车过程中可能造成的危害: 卸车过程中作业人员未将车辆固定牢固造成跑车伤人。卸车过程中,作业人员未等车辆停稳就采取卸车作业,造成车辆运行过程中碰伤作业人员。卸车过程中抬放皮带中间货时,作业人员相互配合不默契,造成抬放物件时挤伤手脚。在车辆运行过程中作业人员站位不正确,在道心逗留或在车辆下坡方向作业,造成人员伤亡。在卸车作业过程中,卸车地点杂物太多,给抬运作业带来安全隐患。对可能造成的隐患采取的有效安全措施: 卸车作业前,班组长要首先对车辆的固定情况及作业地点的支护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无任何安全隐患的前提下方可开工作业。在卸车作业过程中跟班队干负责对作业全过

8、程进行安全监护,在车辆运行过程中,要严格控制任何作业人员进入卸车地点,进行卸车作业。只有等车辆停稳后,经跟班队干允许的情况方可进行卸车作业。卸车抬运中间货时作业人员,要事先观察抬运物件所走路线是否畅通,在抬运过程中作业人员要相互打好招呼,口号一致、同肩安全抬运。在车辆运行过程中“四位一体”人员要负责对作业地点所有作业人员的人员站位进行详细落实,严禁站在车辆下坡方向,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也要提高自身安全意识,密切注意车辆动向,发现异常情况要马上选择安全有掩护地点进行躲避。在开工作业前当班班组长要派专人对皮带巷所有可能影响作业的所有杂物进行全面清理,确保作业地点行走路线畅通。33、皮带机移变的卸车

9、皮带机移变的卸车:由运搬三队将装有移变的车辆带至回风巷 1 与 540/3#皮带 1#贯眼处的指定地点,我队人员先利用绞车将车辆带至移变小硐,待车辆停稳后打好双轨阻车器,人工利用倒链在起吊梁下将移变卸车。皮带机移变在卸车过程中可能导致的伤害:卸车过程中连接环、链断裂,造成起吊物脱落砸伤作业人员,损坏设备。车辆停车位置不合理,起吊设备时出现斜拉设备现象,造成设备起吊过程中出现摆动现象,碰伤作业人员。带车过程中绞车钢丝绳断或车辆停稳后阻车器打设不合格,造成跑车伤人。卸车过程中各作业人员互相协调配合不利,造成作业过程中挤伤,碰伤作业人员。开工作业前作业地点杂物没有清理干净,造成作业过程中人员被挤伤或

10、被绊倒。对卸车过程中可能造成伤害采取的预防性措施:在每班开工作业前,当班验收员必须提前对工器具进行全面检查,严禁使用带伤的工具作业。当运输设备的车辆停稳后,班组长要负责对车辆停放地点进行检查,确认起吊设备重心与起吊梁在同一直线的情况下,方可进行起吊作业。物件起吊后,作业人员严禁站在起吊物正下方 3m 范围内,现场安全员负责对工作面所有作业人员站位情况进行全面落实,发现站位不合理的地方要及时进行更正。开工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要相互协调配合好,要口号一致。每班开工作业前,作业人员要对工作面所有杂物进行全面清理,经验收员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开工作业。利用 2#绞车带车时,只准带一辆,且严禁在坡上停放车

11、辆。皮带机头的安装方法1、 驱动部分:(电 机 减 速 器 、 卸 载 滚 筒 、 主动滚筒)电 机 减 速 器 、 卸 载 滚 筒 、 主动滚筒安装方法:利用 1#绞车将皮带机头部件拖运至指定地点,在驱动部分所在区段的专用起吊梁上,利用倒链将设备吊稳后,人工再进行组 装 。安装驱动部分过程中可能造成的伤害:安装电机减速器、主动滚筒过程中,联接链、环断裂造成人员伤亡。操作倒链人员站位不当,设备滑落,造成伤人。对 安装驱动部分过程中可 能 造 成 危 害 的 预 防 性 措 施 : 安 装 驱 动 部 分 各 部 件 作 业 前 , 要 由 专 人 对 所 使 用 的 工 器 具 进 行 全 面

12、 的 检 查 , 确4认 无 任 何 隐 患 后 , 方 可 进 行 起 吊 作 业 。 操 作 倒 链 人 员 , 必 须 站 在 被 起 吊 物 件 运 动 趋 势 后 方 3m 范 围 外 , 进 行 起 吊 作 业 。2、贮带部分:大 帮 : 卸 车 后 , 利 用 绞车配合变向轮将其拖运至安 装 地 点 , 利 用 倒 链 进 行 安 装 。跑 车 : 卸 车 后 , 利 用 绞车将其拖至安装地点,然后利用倒链将设备进行组装。a、安装贮带部分过程中可能造成的伤害: 人 工 对 接 连 接 件 过 程 中 操 作 不 当 , 造 成 人 员 挤 伤 手 指 。 绞车拖运过程中,钩头连接

13、件不完好,造成脱钩伤人。拖运过程中,人员站位不合理,造成人员伤亡。绞车拖运过程中负荷过大,造成钢丝绳断开伤人。b、 对 安装贮带部分过程中可 能 造 成 危 害 的 预 防 性 措 施 :人工组装连接件时,必须规范操作,使用工具必须完好,严禁使用带病工具进行作业。人工抬运物件时,要配合一致协调好。利用绞 车 拖 运 时 , 作 业 人 员 要 先 检 查 钢 丝 绳 及 钩 头 、 绳 头 、 绳 卡 是 否 完 好 , 严 禁使 用 不 完 好 连 接 件 。作 业 时 , 人 员 严 禁 站 在 被 拖 物 件 前 方 及 钢 丝 绳 两 侧 , 确 需 观 察 时 , 要 站 在 距 被

14、 拖物 件 后 5 米 以 外 。3、涨紧部分的安装:涨 紧 跑 车 安 装 : 卸 车 后 , 用 绞 车 将 设 备 拖 运 至 安 装 地 点 进 行 安 装 。异 形 帮 安 装 : 卸 车 后 , 利 用 绞车配合变向轮将其拖运至安 装 地 点 进 行 安 装 。a、安装涨紧部分过程中可能造成的伤害: 人 工 对 接 连 接 件 过 程 中 操 作 不 当 , 造 成 人 员 挤 伤 手 指 。 人 工 抬 运 异 形 帮 时 , 人 员 配 合 不 协 调 , 造 成 人 员 摔 倒 、 挤 伤 手 指绞车拖运过程中,钩头连接件不完好,造成脱钩伤人。拖运过程中,人员站位不合理,造成

15、人员伤亡。绞车拖运过程中负荷过大,造成钢丝绳断开伤人。绞车起吊过程中,钩头连接块不完好,物体坠落伤人。b、 对 安装涨紧部分过程中可 能 造 成 危 害 的 预 防 性 措 施 :人工组装连接件时,必须规范操作,使用工具必须完好,严禁使用带病工具进行作业。5人工抬运物件时,要配合一致协调好。利用绞 车 拖 运 时 , 作 业 人 员 要 先 检 查 钢 丝 绳 及 钩 头 、 绳 头 、 绳 卡 是 否 完 好 , 严 禁使 用 不 完 好 连 接 件 。作 业 时 , 人 员 严 禁 站 在 被 拖 物 件 前 方 及 钢 丝 绳 两 侧 , 确 需 观 察 时 , 要 站 在 距 被 拖物

16、 件 后 5 米 以 外 。 起 吊 时 , 人 员 严 禁 站 在 起 吊 物 正 下 方 , 确 需 观 察 时 , 要 站 在 距 被 吊 物 件 后 3 米以 外 。4、皮带机头底座、大帮的安装方法:先由人工将底座浮煤清理干净。大帮人工配合绞车拖运至安装地点利用倒链进行安装,在利用绞车配合倒链将底座进行对接,人工上紧连接螺丝。绞 车 司 机 要 密 切 观 察 绞 车 负 荷 , 发 现 异 常 , 应 即 停 车 进 行 处 理 。5、皮带中间部分的安装:1、作业前的准备工作机架在安装作业前必须全部摆放到位。作业前必须将作业地点的积水进行抽放,沿途杂物要清理干净,保证皮带中间部分的正

17、常对接。作业前将皮带提前展开并在作业过程中注意对皮带的保护,防止划伤皮带。2、正常作业人工由机尾至机头方向立好撑杆、小架、上好上、下托辊。各处螺栓及紧固件必须上齐并紧固,所有机架对起后均要用水平仪检测水平量,必要时采用支垫措施。3、安全措施对接中间部分时要先保证皮带中间部分的对接质量多人抬扛物件时要注意相互配合同肩抬运。对接中间部分过程中要各作业人员要注意相互配合严禁私自蛮干。对接完毕好要将作业地点文明生产达标。在安装硬架时,硬架两边必须有两人将硬架扶住,防止倾倒伤人。第三部分 高压电缆的敷设方法一、高压电缆的敷设路线:643/2#变电所43 三下山南辅皮62 分煤巷移变小硐二、电缆的敷设方法

18、:1、由专职电气管理员到矿电气科办理用电申请。2、地面准备完好电缆下至作业地点,人工对电缆进行敷设。3、对于高压电缆每 15 米安排一名作业人员。三、敷设电缆期间的安装注意事项:1、拖电缆过程中要注意新老工人的搭配,要口号一致同肩安全拖运。2、拖运电缆过程中要严格听从当班电气维护工的指挥,只有在确保作业人员全部准备好的情况下,方可进行电缆的拖运。3、电缆卸车过程中要注意车辆的支设,车辆下坡方向必须打好双轨阻车器。4、拖运电缆过程中遇拐弯时,要有一到两名老工人专门负责拐角处电缆的拖运,同时拐角内侧严禁有人。第四部分 安全技术措施一、共性安全措施:1、在开工作业前“四位一体”作业人员要负责对作业点

19、所有地方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不处理不得开工作业。2、开工作业前验收员要严格落实人员站位和使用工具的完好情况,坚决杜绝不合格的人员站位和带病的工具投入使用。3、作业完毕后要及时为下一班作业人员创造好作业条件。4、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要注意相互配合,作业时要先联系好后方可进行作业。5、拖运设备时严禁将设备叠放在一起进行拖运,必须依次拖运,防止物件下滑。6、作业前,作业人员要事先准备好安装设备所用的吊、拖、运构件、及第二道安全护绳,要对所用工器具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确保其完好可靠,符合标准,满足使用要求,如有损坏、变形或不符合规定标准的工具必须进行更换。7、进行吊、拖、运等特殊作业时使

20、用的连接部件必须要保证能够进行封闭连接,专用起吊绳套以及第二道安全护绳必须使用具有 6 倍以上安全系数的装置与固定设施连牢,各工具、设施如有损坏或变形等现象,必须及时更换或处理。8、作业前,由现场安全负责人在开工前组织全体作业人员对本措施相关部分内容进行现场贯彻学习和签字,并严格遵照执行。9、在设备起吊、装卸车、拖移时,都要使用专用起吊绳、链、环,不得随意用其它器7材代替,严禁使用不经审批私制或不合格的工器具及器材,严禁超负荷、超等级使用,同时必须采用专用起吊绳设置第二道安全护绳。10、在起吊、拆卸、安装设备过程中,要严密监视设备动态,及时采用调整设备起吊工器具位置等方法,避免出现设备的大幅度

21、摆动。在进行更换作业之前,要提前明确设备的摆放位置,在设备有运动趋势时,要及时栓系,确保设备(部件)不发生摆动。11、作业中所倒链和千斤顶的吨位应与所牵引的设备重量相匹配。12、在运输设备空间不够时,严禁将周围支护随意回掉,如果必须,则必须采取临时支护,以保证安全,当设备通过后,立即恢复原支护,并要确保其余支护完好可靠。13、大件起吊需在专用起吊站上进行,严禁用锚杆、钢带等巷道支护作为起吊站进行起吊。14、多人抬扛物件时要注意相互配合同肩抬运。15、拖运、起吊时所有连接部件均要保证封闭联接,以防脱落。16、人工进行抬、运操作时,严格执行岗标、规程及矿有关规定,以防伤人事故发生。17、作业过程中

22、必须设立警戒区和正确使用好二道防线,作业过程中非作业人员严禁进入警戒区。18、起吊设备过程中要注意先试吊一次,找准重心后方可起吊。19、起吊作业时应由专人指挥,指挥人员应站在距离起吊物 3m 左右的地方,起吊作业人员不得站在起吊物下方,同时必须躲开起吊设备运动趋势方向。20、严禁在运行钢丝绳变向区域的内侧站立。21、严禁在顶板及支护不完好的区域站立。22、严禁在有跑车危险的区域站立。23、严禁在打锤方向的对面站立。24、检修电气设备时,操作人员应站在设备正前方不小于 50mm 的地方。25、检修接地装置时,人员身体距离电气设备不得小于 200mm。26、作业前,必须严格按照本队制定的吊、装、拖

23、、运安全技术专项措施及岗标相关要求作业。27、严格执行“四位一体”开工制度,作业现场由跟班队干监护安全、班组长统一指挥、验收员、安全员严格把关,共同指挥监督。28、在安装硬架时,硬架两边必须有两人将硬架扶住,防止倾倒伤人。29、硬架安装时,要安完一片再安另一片,严禁同时安装两架。30、在组装电机、减速器、卸载架等设备的连接螺丝时,必须先用倒链吊住,人工配合8将螺丝拧紧后再松倒链,防止脱落伤人。31、穿皮带时,人员不得站在主动滚上和硬架片上拖皮带,防止挤伤人员。32、所有使用倒链起吊物件,倒链固定均采用专用起吊工具,用马蹄环进行连接,用M16 螺丝封口。所有起吊设备均用 5 分钢丝绳套,绳头一正

24、一反打设 5 分绳卡不少于 3 付,绳卡间距不小于 200。33、起吊物件悬空后,必须始终保持倒链吃劲,待物件支垫牢固,螺丝紧固齐全或吊挂牢固后方可慢慢松开倒链;34、起吊物件时,作业人员必须站在起吊物件无滑落趋势的地点进行作业,拉小链要匀速稳拉,操作中注意观察周围支护情况、倒链与小链联接情况及各部受力状况,要稳拉稳放,严禁硬拉硬拽。其他人员远离起吊地点监护作业;35、在斜坡起吊大件设备时,必须使用双股 8#铅丝将物件拴于斜坡上方的钢带上,防止物件滚落伤人,物件在斜坡上停放时必须将物件支垫稳固,在物件滑落趋势的下方严禁有人。36、使用倒链起吊物件时,倒链挂钩必须用 8#铅丝封口,确保起吊作业时

25、不脱钩。二、绞车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项:1、使用过程中绞车司机要严格听从作业人员的指挥严禁私自开动绞车。2、使用绞车过程中绞车司机要注意力集中密切注意绞车负荷,若拖移时发现负荷太大或有偏移方向等异常情况,必须立即停机、松绳、检查、处理,严禁强拉硬拽。3、绞车司机必须持证上岗,开工作业前先对绞车完好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处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严禁将隐患遗留到作业过程中。4、作业人员在指挥绞车司机作业时要事先对绞车绳头、钢丝绳连接情况,马蹄环上丝情况,进行详细检查,确保每一步骤安全的情况下方可开工作业。5、作业人员在给绞车司机发信号开车前必须事先躲避到安全地点,严禁在设备周围逗留或观察设备。6、每班开

26、工作业前必须设置安全警戒线,对所用绞车、钢丝绳、绳头、绞车开关、按扭、压戗柱等进行检查,确认完好后方可开机作业。7、拖移大型设备时,若巷道崎岖不平,要在拖移区段巷道地面上并排平放多根工字钢,以减少阻力。8、绞车服务长度超过 30 米时,要配备完好的声光对打信号。9、绞车钢丝绳必须与拖移设备连接牢固,采用专门起吊链,环连接可靠,并栓设有第二道牢固的安全防护绳后,方可开机。910、拖移设备时,绞车司机要站在戗柱后侧安全地点进行操作。11、拖移设备过程中需要打设变向轮时,要设专人对变向轮进行看护,该人站在有掩护的地方,严禁在变向轮的正后方,变向轮必须加防飞装置。第五部分 行走路线及避灾路线1、作业人

27、员上下班行走路线:地面副立井电机车运输巷胶轮车大巷联络巷540 胶带机运输大巷作业地点二、避灾路线:(如图所示)避 灾 原 则 : 作 业 地 点 发 生 火 灾 或 水 灾 事 故 时 , 所 有 人 员 应 尽 快 撤 出 。火 灾 : 工 作 面 发 生 火 灾 , 作 业 人 员 应 视 灾 情 大 小 , 首 先 利 用 现 场 器 材 进 行 灭 火 , 同时 电 话 汇 报 调 度 室 , 若 无 法 扑 灭 时 , 应 逆 风 沿 以 下 避 灾 路 线 撤 退 。作业地点540 胶带机运输大巷联络巷胶轮车大巷电机车运输巷副立井地面水灾:工作面发生水灾时,作业人员应镇定,电话汇

28、报调度室,并沿以下避灾路线向无水威胁高地撤退。作业地点540 胶带机运输大巷联络巷胶轮车大巷电机车运输巷副立井地面队长:乔保军编制:胡叶丰10内审意见:1、每班开工作业前跟班队干要认真向作业人员强调安全要点,确保当班安全生产。2、设备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对设备的保护,严禁碰、压、挤现象的发生。3、现场作业过程中必须由“四位一体”人员到齐现场,严格验收确认无安全隐患的情况下放可开工作业。4、作业过程中跟班队干要及时更正作业过程中人员的不合理站位。5、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本专项措施的有关规定,严禁私自蛮干。6、开工作业前必须先检查使用工具的完好情况,严禁工具或设备带病作业。内审时间:201

29、4.9.25内审地点:队长办公室内审人员:乔保军 卢科帆 马红岩 叶 雷 张小岗 张东敏 刘成平 胡叶丰王 松11编号:ZGWC2014540 皮带巷安装 3#皮带运输机安全技术措施安装二队二一四年十月审 批 人 员 签 字科 室 签 字 科 室 签 字安 全 副 总 机 电 副 总运 输 副 总 总 工 办安 技 科 设 备 科运 输 科 电 气 科审 核 队 长编 制现 场 调 研 报 告时间 2014.9.22 地点 540 皮带巷 作业形式 安装皮带机主要作业项目1、540 皮带巷安装 1.2m 强力皮带输送机一部,长度为 350m。2、皮带输送机的试转、移交。编制重点1、职业危害的辩

30、识、识别及控制。2、皮带机头的卸车方法。3、皮带机安装过程中的相关安全注意事项。4、各类安全注意事项。存在问题1、需将 1#贯眼内及沿途杂物清理装车外运。2、需将 4#贯眼皮带回收并进行拉底。参加人员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控制表队 组 : 安 装 二 队 填 写 人 : 胡 叶 丰 状 态 时 态序号部 位 ( 地 点 ) 活 动 产品 、 服 务 和 工 作危 害 因 素 可 能 导 致 的 后 果正 常 异 常 紧 急 过 去 现 在 将 来管 理制 度涉 及 人 员相 关信 息1 班 前 会 身 体 状 况 不 佳 下 井 人 失 误 导 致 人 员 伤 害 或 设 备 损 坏 有 全 部

31、下 井 人 员2 班 前 会 心 理 状 态 不 佳 下 井 人 失 误 导 致 人 员 伤 害 或 设 备 损 坏 有 全 部 下 井 人 员3 设 备 拖 运 连 接 件 不 合 格 脱 钩 伤 亡 有 所 有 作 业 人 员4 装 卸 车 人 员 站 位 不 当 人 员 伤 亡 有 所 有 作 业 人 员配 合 不 当 人 员 伤 亡 有 所 有 作 业 人 员5 安 全 设 施 失 灵 人 员 伤 亡 有 所 有 作 业 人 员6 起 吊 作 业 人 员 站 位 不 当 人 员 伤 亡 有 所 有 作 业 人 员工 器 具 不 完 好 人 员 伤 亡 有 所 有 作 业 人 员捆 绑

32、不 合 格 人 员 伤 亡 有 所 有 作 业 人 员7 抬 扛 作 业 不 同 肩 、 口 号 不 一 致 人 员 伤 亡 有 所 有 作 业 人 员现 场 杂 物 清 理 不 干 净 绊 到 作 业 人 员 使 人 员 摔 伤 有 所 有 作 业 人 员8 绞车运行 负荷大 损坏设备 有 现场作业人员断绳 损坏设备伤人 有 现场作业人员咬绳 损坏设备 有 绞车操作人员9 煤 墙 片 帮 人 员 伤 亡 有 所 有 作 业 人 员10 顶 板 冒 落 人 员 伤 亡 有 所 有 作 业 人 员11 作 业 现 场 火 灾 发 生 人 员 伤 亡 或 设 备 损 坏 有 所 有 作 业 人 员水 灾 发 生 人 员 伤 亡 或 设 备 损 坏 有 所 有 作 业 人 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