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详细知识点(珍藏复习版)一,教育学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2、我国春秋木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 、“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 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 规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
2、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 劳动技术教育。14、“双基 ”是指系 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27、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 边活动。28、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心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29、教学过程是教学信息反馈和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学中教 师起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包办代替。30、
3、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学校培养未来人才的蓝图 。31、编写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应遵循的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 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稳定性和时代性结合;系统性和可接受性结合。32、知识不等同于智力,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能标志智力 发展的水平。教学过程中要把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结合起来,只重视能力培养的形式教育论(英国洛克) 和只重视知识传授的实质教育论(英国斯宾塞)都是错误的。33、赫尔巴特提出了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 律。34、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激发学习动机;(2)感知教材,形成表象;(3)理解教材,形成概念,这是中心环节;(4)巩固知 识;(5) 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35、主要
4、的教学原则:(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3)直观性原则;(4)启发性原则; (5)循环渐进原则;(6)巩固性原则;(7)因材施教原则。36、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是启发式和注入式。我们应 当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37、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课堂教学。38、常用的教学方法:(”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演示法;参观法。(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法。(4)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 发现法。(5)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 欣赏教学法; 情境
5、教学法。39、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备课;(2)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 环节) ;(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40、一节好课的基本要求:(”教学目的明确。(2)内容正确。突出重点,难点,抓住关键。(3)结构合理。上课有高度计 划性、组织性、效率高、效果好。(4) 方法恰当。(5)语言艺术。(6)板书有序。(7)态度从容自如。41、德育教育一般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 质教育四个基本方面。42、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提高的过程。知、情、意、行是品德心理的四要素。行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否的关键,也是衡量一个人思想品德水平高
6、低的主要标志。德行过程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顷序发展的,但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可以作为品德培养的开端,即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多端性,即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教师应“晓之以理、动 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 。43、活动与交往是形成学生思想品德的源泉和基础。44、德育原则: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 则;知行统一的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45、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理论: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 合的原则。46、德育的途径:思
7、想政治课是特别的重要途径,其它各科教学是最 经常、最基本途径。47、陶冶教育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三种。48、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49、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有效地进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 础。其中观察法是一种最基本的了解方法。50、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培养正确的集体 舆论和优良的班风,这是衡量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二、心理学5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 动,它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52、心理过程:(”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2)情绪、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53、个性心理:
8、(”个性心理动力( 倾向),包括需要、动机、 兴趣、信念、世界观等;(2)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54、心理是人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人的心理的实质 :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映象。67、创设问题情境的理论基础是成就动机理论。68、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 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综合整体的反映。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整合。69、生物钟现象:人体内的一切物理变化和化学都是有节 律的,这些节律性的变化就是所谓的“生物钟” 的机制。70、知觉的特性: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71、注意的的特点:指向性、集中性、心理活动的组
9、织特性。72、注意的种类: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 、随意注意(有意注意 )、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73、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的间接、概括的反映。 间接性与概括性是思维的两大基本特征。74、思维的种类:(1)根据凭借物与思维形态划分: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2)根据是否遵循逻辑规则分:非形式 逻辑思维、形式逻辑思维。(3) 根据指向性和答案不同分:集中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 维) 。75、思维的过程: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系统 化与具体化。76、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判断、推理。77、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1)提出问题( 发现矛盾的过程)。(2) 明确
10、问题(找出主要矛盾的过程)。(3)提出假设(以假设形式找到解决问题方案) 。(4)检验假设( 通过理论和实践形式检验假设)。78、启发是从其它事物能够看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对解决 问题起到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做原型。79、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心理倾向亢又称心向。88、遗忘: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与回忆,或者表现为错误 的再认与回忆。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遗忘进程不均衡,有“先快后慢” 的特点。89、联想的种类与规律:接近性联想(空间、时间上的接近)、相似性联想(性质上相似) 、对比律(性质上、特点上形成对 比) 、因果律(因果关系) 。90、良好的记忆品质有: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准
11、备 性(指能否及时地从记忆中提取出所需的知识,是提取的应用特性)。91、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练习 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92、知识为活动提供定向依据,而技能控制活动的执行。93、高原现象:在操作技能练习到中期,会出现成绩进步的 暂停顿现象。94、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特征。知 识、技能达到迁移程度,能“举一反三” 、“ 熟能生巧”,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103、心理咨 询:精神分析法 弗洛依德;行为矫正法 华生;人本主义 y:f 法 罗杰斯;理性情绪疗法 艾利斯。104、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原则:自然、适度。5、新课程的内容选择:淡化“ 双基”,精选
12、对学生终身学习 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改变目前课程内容繁、难、多、旧的现象。新课程改革方案明确了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低年级综合,高年级分科) 、均衡性(多种类型的课程和多种与现实社会生活及学生自身生活密切联系的科目)、选择性( 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三个原则。6、新课程的结构有了调整:(1)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 教育课程。高中课程设置应体现层次性、多样性、选择性。(2)逐步走向课程综合化。一是学科 领域的综合化;二是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3)适当减少国家课程在学校 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将 1
13、0一 12的课时量给予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形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并行的类型结构。7、新课程的教学策略:(1)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突出教学改革 对课程建设的能动作用。(2)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持续发展的过程。(3)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4)实现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合理 应用。8、新课程从“文本 课程”走向“体验课程” 。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与互惠性。9、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改变过去的那种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10、新课程的评价体系,要求既关注结果,更重视过程
14、的 评价,要以促进发展为核心,发挥评价的检查、诊断、导向、反馈、激励等功能。要求评价内容标准要体现多样化、多维化。11、新课程在管理政策上:(1)构建“三级课程”的管理框架( 国家、地方、学校)。(2)开辟“自*F 而上”的课程管理渠道。提倡一种以“ 自上而下”为主、以“ 自下而上”为辅助的课程管理方式。(3)采取“抓大放小”的原则。12、教师要成为课程的执行者、设计者、创造者。13、新课程突出学习方式的变革,切实加强创新精神与实 践能力的培养。1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了每个孩子的 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15、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16、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
15、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17、新课程从“精英教育” 走向“大众教育” 。18、新型的师生关系 平等、理解、双向。建立的途径 师生间的双向交流。19、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 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20、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2l、教学活动设计要求:(1)教学目标的多重性,不仅 是知识与技能,而且还有过程与方法,还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教学资源的构建性,要求根据教材提供的 资源与建议,重新组织课程资源;(3) 教学过程的生成性,即要考虑到教
16、学过程中有创新的成分,不可预见的成分;(4)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提倡求疑、创新。22、传统的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主流的,其设计思想主要是以行 为主义作为基础的。23、研究性是一种学习方式,是指教师或其他人不把现成 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24、研究性学习:问题为载体、探究为核心、综合为特征。问答题:1、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素养?(1)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 修养。(2) 精深的专业知识。(3)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2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是什么?(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 合的规律。(2) 教师主导作用
17、与学生主体作用相 统一的规律。(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 一的规律。(4) 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 统一的规律。3、遗忘的规律与特点有哪些?(1)不重要和未经复习的舆容易 遗忘。(2)机械识记比意义识记、无意 识记比有意识记易遗忘。(3)遗忘有“先快后慢”的特点。(4)消退说认为不经复习强化的内容,逐 渐完全遗忘;干扰说认为主要由前摄抑制、倒摄抑制引起遗忘。(5)遗忘还受动机和情绪的影响。4、怎样在教学过程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1)注意唤起学生的随意注意,提高学 习的自觉性。明确教学的目的任务;创设“ 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正确组织教学,严格要求学生。(2)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
18、教学,教学环境的布置应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教学方法丰富多样,有吸引力,防止单调死板。(3)引导学生几种注意交替使用。5、试论述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1)加强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法 论的训练,学会全面地、发展地、实事求是地看问题。(2)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 维的积极性、主动性。(3)加强言语训练。(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抑制定 势的消极作用。(5)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 维品质。6、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什么? 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有哪些?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一种人际关系。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 尊师爱生。(2) 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7、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
19、和具体方法各是什么?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班主任工作的具体方法是: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与家庭社会教育密切配合,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8、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是什么?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协调;性别角色分化;社会适应良好;情绪积极稳定;人格结构完整。9、简述马斯洛的人格理论?(1)自我实现。(2)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10、依据有关的学习动机理论,提出在日常教学中激发学生学 习动机的 些具体措施。(1)利用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新 颖性,引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直接兴趣,调动学
20、生的学习积极性。(2)实施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 情境,激发认识兴趣和求知欲。(3)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 动机水平。(4)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 进行奖惩,(5)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 组织学习竞赛。(6)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进 学生继续努力。11、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1)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 发展;(2)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 发展的基础和可能;(3)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 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途径。12、教学过程中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有哪些基本要求?(1)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年 龄特点恰当地选择直观手
21、段。(2)直视手段的运用必须与教 师的讲解密切配合。(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教师 要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掌握知识。13、试论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1)教学过程既要有教师的主 导作用,又要有学生的主体作用。(2 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起主导作用。(3)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 发挥其学习主动性。(4)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 调动学生的自觉积极性正确地结合起来。14、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智力技能?(1)确立合理的智力活动原型;(2)有效进行分阶段练习;(3)在练习过程中应注意激发 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适应培养阶段的要求,正确
22、使用语言;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15、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1)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培养 创造动机;(2)培养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 相结合的能力;(3)培养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 的能力;(4)促进创造性的活动,培养 创造性的个性品质。16、注意有哪些品质特征?它可以分为哪几类?注意的品质特征有: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注意可分为: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 );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后注意( 有意后注意)。17、良好的记忆品质表现在哪些方面?(1)记忆的敏捷性。这是记忆 的速度和效率特征。(2)记忆的持久性。这是记忆 的保持特征。(3)记忆的准确性。这是记忆 的正确和精
23、确特征。(4)记忆的准备性。这是记忆 的提取和应用特征。18怎样帮助学生1)考试焦虑是考试时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如果面临重要的考试,而学习者又不是十分有把握,往往就会产生强烈的不安和担忧。(2)考试焦虑有一个最佳值, 处于这个值时,考试效果最好,过低或过高,都会使学习受到抑制,最常见的问题是过度考试焦虑。考试焦虑的矫正可通过以下方法。自信 训练。 让学生正确认识考试的重要性,摆正考试的位置,不要把考试看成是至高无上的东西。进行放松 训练 或系统聪敏等,放松训练有意念放松法和肌肉放松法。考试 焦虑还 可用想像系统脱敏法降低。19、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
24、的活 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 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 师。20、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能力结构?(1)必须具备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表 现在善于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案,组织教学,与家庭、社会配合等方面;(2)具备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语 言应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和启发性,并善于结合姿态、表情、手势,使语言更具表现力;(3)具备组织管理能力,表现 在善于组织和管理班集体,对学生和班级日常工作良好地组织管理方面;(4)具备自我调控能力,对于出 现的新情况,教师能及时分析调整,使工作达到最优化的程度。21、论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德
25、育原则。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和发扬学生品德中的积极因素,限制和克服消极因素,扬长避短,因势利导,使学生思想品德不断进步。要用一分 为 二的观点,找出学生思想品德中的积极和消极因素;善于 创造条件使 积极因素健康成长,并逐步使这一因素成为学生思想因素中的主导力量;要培养学生的进取心,启发他们自我教育,发扬优点,克服缺点。22如何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来培养学习 需要?(1)学习动机通过直接制约学 习积极性,影响学习效果;(2)由于学习效果所产生的成 败体验,反作用于学习动机;(3)掌握评分的艺术,使每个学生体 验到成功感;(4)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技能, 获得真正的成功。23什么是注意?怎
26、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或对象的指向性与集中性。良好注意品质的培养:要培养学生广泛而稳定的兴趣;要加 强意志力的 锻炼,培养“ 闹中求静”的本领;要养成 严肃认 真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注意习惯;要考 虑学生的个 别差异有针对性地培养良好注意品质。24影响印象形成的因素有哪些?(1)自然特征:包括社会刻板 现象和晕轮效应(2)社会特征:人们能说明其在正式社会 结构中明确位置的信息,确定其社会角色,然后再从他的社会角色来预言其行为,确定其对于我们的意义,确定我们行为的适当性。(3)心理特征:我们是依据具有社会 评价意义的人际关系特征和智力特征来对别人进行归类,并据此为自己的行为进行明确的方向。25请阐述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发展特点,并谈谈如何对青少年 进行人际交往教育?青少年的人际关系的发展:朋友关系在青少年生活中非常重要;在情感、行为、观点上与父母逐渐脱离,父母的榜样作用也弱化了;在师 生关系方面,他 们开始评价教师的好坏,有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教师。青少年的人际交往的教育:人际 交往的基本原 则:互相接纳,社会交换,维护自尊,情境控制。人际 关系的建立:第一印象,主动交往,移情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