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自制教具进行细胞膜教学目前在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形势下,对生物教师的自身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素质教育要求生物教师在工作上必须开拓创新;在业务上要功底深厚;在事业上要有满腔的热情;在思想上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神圣的使命感才能培养教育出跨世纪的新型人才。高中生物很多知识都很抽象,为了向学生说清楚讲明白,教师要付出很多很多我为讲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没有少打比喻、没少费劲。然而在高二上本节课时,我用废弃的塑料泡沫板和分子模型球作材料,制成细胞膜的结构模型用于教学,效果很好。 做法是将厚度适宜的塑料泡沫板切割成 30cm 宽、45cm60cm 长,再用分子模型球若干个作磷脂分子头部。将一部
2、分塑料泡沫切割成长短不一的多个圆柱状,用砂纸打磨好形状用作蛋白质分子。准备好后再组装。将分子模型球插上两根铁丝穿插在泡沫板上,铁丝用来表示磷脂分子中的脂肪酸长链,每两个铁丝两端连接两个小圆球。再安装一些准备好的蛋白质分子,安装时一定要注意书中说的:“许多蛋白质分子以不同的深度镶嵌或贯穿在磷脂双分子层中,或者覆盖在磷脂双分子层的表面。 ”然后在细胞膜切面的泡沫上贴上宽度合适的纸,以便用笔画出双层磷脂之间的脂肪酸长链。简单、形象,直观。有利于学生对 DNA 结构的认识和理解。浅谈自制教具的意义和作用.自制教具是普及实验教学的需要所谓“教具达标”是某一单位或集体按照上级机关根据教学大纲、教材以及当地
3、实际情况制订的教学仪器配备标准,配全配齐所要求的仪器和设施,就称之为该单位教具达标。因此,教具达标只能说给普及实验教学奠定了基础,并不等于实验教学已经普及。虽然普及实验教学的要求很多,但主要是实验教学的开展,是要在开齐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课程、开足每个实验的课时的同时,上好每节实验课。要上好每节实验课仅靠“一个模式”的配备和“一刀切”的仪器教具是不可能的,必须开展自制教具。从广义上讲,无论是哪一类教育,也无论是哪一级学校只要有教学活动、有教学过程,就一定要使用教具。凡是使用教具的地方就必须讲究教具与教材的匹配,教具与教法的吻合,教具与教学效益的高低,教具与教学目的的实现等问题。不能报以“拿来
4、主义”的态度,而应根据教材的需要,教学方法的改变,教学对象的不同来调整已有的教具,改造已有教具,更新已有教具,创制新的教具。这样,在教学使用中,才能得心应手。正如李正道博士所说的那样:“自制的教具,永远比买的好”。据说发达国家没有教学装备管理系统,其各级各类学校自制教具早已蔚然成风,不单是中小学开展自制教具,就是幼儿园、大学也是如此。据参观过瑞士苏黎世高工的知名人士讲,这是一所世界上著名的大学,不少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就是出自这所学校,如爱因斯坦等。他们的照片都挂在原来工作过的实验室里,实验室内的设备、仪器大多数是本校教师和学生自己制作的,拆装、使用非常方便,在市场上根本无法买到。并且,随着教学和
5、科研的进展,实验室的设备仪器不断被自制新作所替换。综上可见,凡是使用教具的地方,就必须有教具自制。换言之,自制教具是教学过程之一,是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是普及实验教学的需要。.自制教具是教学研究的需要随着社会上“向科技要效益”等口号的出现,教育战线内也有了“向教研要质量”的提法,这是很自然的。目前,地方性的教学研究工作头绪较多,任务也比较重,这是众所周知的,但其主要任务应是研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当前,中小学教学大纲是统一的,教材也基本统一,但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甚至五花八门,真可谓:“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同一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讲授,就会取得不同的教学效益。同时,不同的教
6、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讲,就需要不同的教具。因此,研究不同教学方法的同时,就伴随着研制不同的教具。换言之,不同教具的研制成功,也就带来了不同教法的成熟。进而言之,新教具的成功和新教法的成熟,又推动教学研究向更新层次发展。实际上,自制教具的过程,就是教学研究的过程,一件成功的自制教具的诞生,就是一篇高价值的教研论文的诞生。.自制教具是实施素质教育需要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这里指的“转轨”,我认为就是要由单一的为了考试获高分而一味的知识传授,转向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遵循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各种能力的培养,
7、从而提高学生全面素质。要实施素质教育,首先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自制教具活动的广泛开展,是培养提高师资队伍素质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制作一件好的教具,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知识水平,丰富的教学经验,对教学大纲和教材有深刻的理解,并且要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不是所有教师都能制作好一件教具。一件成功的自制教具的诞生,是教师(或教师群体)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是教师经过较长的时期的教学经验积累,产生对某一教具改进或创新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构思设计,在反复研究、实验的基础上开始试制,经过多次改进和反复调试后,再在教学中试用,直至成功。教师在其制作过程中,思想和意志得到磨炼,知识得到升华,能力得到检验,教师应有的素质
8、得到培养和提高。实际上,一所学校自制教具的多寡和优劣,就可以反映出该校的教学水平,也反映出该校师资素质的高低。同时,自制教具也有利于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自制教具的本身就包含着“学具”的自制。实践告诉我们,很多教学用具学生是可以参与制作的,或在教师的指导下制作,或与教师一起共同制作。学生通过参与自制教具活动,可以改变心理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巩固基础知识,启迪思维,培养动手能力,陶冶爱科学、爱劳动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在自制教具的过程中,学生首先是要弄懂教材内容,“消化”课本知识,方能想象出所要制作的教具的轮廓,设想出教具的雏形,然后才能进行具体的设计、试制。即使是因旧利废仿制某种教具,
9、学生也必须从不同的角度去反复观察、思考,去用心探索仿制某种教具的方案与路径。在具体制作中,学生还要经受动手技能的锻炼,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要经受多次失败的考验,从而使学生的某些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身心得到良好的陶冶,各种素质得到培养和提高。师生制作的大量教具、学具,既弥补了教仪的不足,又克服了一定的经费困难,为更好、更快地普及实验教学打下了基础,同时,也给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条件。随着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级领导和广大师生永远勿忘自制教具。自制教具因其兼有教育性、直观性、趣味性和创新性,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新课程实验中的地位
10、、作用更加重要和突出。本文从实例出发,探讨自制教具在化学教学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关键词:自制教具 新课改 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对实验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在新的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 ”、 “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培养师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关心社会、热爱自然的科学素养,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一大目标。自制教具所取材料,都是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品或一些废弃物,对这些物体的“再创造”,培养了学生具有变废为宝、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热爱自然、关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素养,让学生在教育教学中自然而然的感受到爱护环境就在身边。必修 1 实验探究 7 是 氨 与 氯 化 氢 反 应
11、 实验,此实验是用两根玻璃棒分别蘸取浓氨水和浓盐酸,然后将这两根玻璃棒接近,观察现象。由于浓氨水、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会造成空气污染,危害学生的健康;并且产生的白烟向空气中扩散,不利于观察,现象不明显。如果对实验做如下改进(如图所示):在实验通风橱中,将浓氨水、浓盐酸分别装入两个青霉素药瓶并盖好瓶盖。将注射器 A 插入装有浓盐酸的青霉素瓶,缓慢抽动活塞吸入 0.4ml 液体,拔出注射器将其插入集气瓶,推动活塞将浓盐酸注入瓶中,稍微振动使浓盐酸充分挥发。将注射器 B 插入装有浓氨水的青霉素瓶,缓慢抽动活塞吸入 0.4ml 液体,拔出注射器将其插入集气瓶,推动活塞将浓氨水喷入瓶中。立即看到有一股白烟
12、产生,并沿着瓶壁向上翻滚迅速使整个瓶中充满浓浓的白烟,静置片刻白烟逐渐消失,在瓶壁上出现氯化铵白色固体。图 4(一)自制教具,表达了教师的教学独创性自制教具是教师在把握了深入理解教材,充分了解学生,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这三者联系后的产物,是满足教学需要的工具,是教学效果的有效支撑和补充。例如 氨 与 氯 化 氢 反 应 实验中,利用废弃医用塑料注射器自制教具,对演示实验进行教学改进。使该实验操作简便、现象明显,安全有效,更利于学生理解。自制教具中涵盖着很大创造因素,它在设计、取材、局部结构等方面都渗透着教师的心血,体现着教师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上课前选定自己的教学方法,运
13、用自己做的教具,针对性强,容易在最需要使用的时候,发挥它的作用,加以口头启发,道理讲的清楚,学生容易理解。总之自制教具不但对提高教学质量有好处,而且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和人的素质培养也有好处。(二)自制教具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用生活中易得的材料、物品或废旧材料充当实验器材或稍作简单加工制成教具、仪器,并应用于教学之中,这本身就是潜在的对学生进行创作教育。由于熟悉所用的自制教具,自制教具所体现的“一物多用、废物利用、借用它物”等思想,正是启迪智慧、开拓思路、调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钥匙。教师若能有意识地、经常地对学生进行开拓引导,他们的创造性就会得到较好的训练和开发。自制教具、仪器
14、一般都比较简单,其特点是就地取材、易制易修。这一特点决定了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大可以放心地让学生充分接触;还有“不怕学生弄坏”。教师包办的成分就少,学生动手的机会就多。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因此会不断积累直接经验,增长实践才干,提高实践能力。 (三)自制教具在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作为化学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担当起提高全民族环保素质的教育任务,从学生抓起,不失时机地寓环保教育于化学教学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中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化学实验。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严格规范实验操作,尽可能减小污染。因此,化学实验教学中要力求利用最少的实验药品,获得最佳的实验效果,最大限度的减少废
15、弃物;创新改进实验,减少环境污染。例如:在上述实验中,通过自制教具对实验重新改进,实验在封闭环境中进行,可防止有毒气体进入空气,这样对环境无污染,对学生健康无危害,使实验绿色化、安全化。因此在化学教学中,用绿色化学的思想来指导,更能有效地防止污染。(四)自制教具可以补充实验课程资源通过实验能再现人类探索的漫长历程,认识人类探索的途径、方法和结果。研究表明:中学生获取信息的过程常常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作为自然学科的探究更是如此。可是,在现今中学理科实验配备中,能适应新课程改革教育理论的仪器设备并不多。新课程的综合性和生活化、整体化、情景化的特点为老师专研教材教法、潜心实验教学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
16、求。课程资源无处不在,只有用心探索,悉心教研,制作更多、更精良、更实用的教具,以弥补现有教材和教具的不足,才能体现新教材、新课程的优势。(五)自制教具可以弥补教具经费的不足自制教具的特点之一就是不花钱、少花钱。利用工业边角料和日常生活用旧品制作或改制成有用的教具,自然就会成为低成本教具或称为廉价教具。在教育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弥补教育经费之不足。这种节省开支的情况,对我国的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来说,更具有现实意义。就是经济发达地区,因为自制教具往往要比购买的教具既实惠、又省钱,仍然受到青睐。总之,提倡自制教具并不完全是针对实验条件的需要而言的,从深层次来讲,它是针对教育和教学的需要,对促进学生智慧、情感、态度、价值和社会适应性的全面提高和谐发展的作用而言的。因此自制教具应该成为基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动手自制教具,促进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