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课标教案设计篇一:草原 新课标教学设计 草原教案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年版教学内容来源:五年级下册的第一组走进西部的第一篇课文草原 。教学主题:草原 课时:第二课时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设计者:五年级老师目标制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目标确定的依据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1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联系上下文,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3 )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2教材分析本文作为“走进西部
2、 ”的第一篇课文,目的一是引导学生感受充满诗意的草原风光与民族风情,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对民族团结的赞颂之情;二是在阅读中体会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并积累语言;三是走进西部,通过这一篇课文的学习,引发学生对西部了解的欲望,激起对西部探讨的兴趣。 草原这篇散文记叙了老舍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骑马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表现了蒙古族同胞的纯朴、热情好客,以及蒙汉两族人民团结互助的深情厚谊。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
3、之间的团结。3学情分析学生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了解了草原的风光,能够抓住文章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情感,关于民族风俗学生也没有切身的经历,因此课文中对蒙古族人民热情欢迎远客,应该在不断的读中引导学生去体会“民族间的团结互助” 。学习目标:(1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结合搜集的资料或生活体验,抓住文中优美的语句,通过品读、课件展示、角色扮演、想象画面,感受草原的民族风情以及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激发了解西部的兴趣。(2 )联系上下文,通过揣摩优美的语句,讨论交流,体会作者把具体的景、人、物与所要表达的情感结合起来的写作特点。 评价任务评价任务一:画出文中感受深刻的语句,交流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4、评价任务二:从整体上把握课文,通过品读文中情感与描绘的景物紧密交融的语句,了解并学习课文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过程1、初入草原,那就是草原的风景之美,请同学们回忆一检查上节课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草原。的学习情况,人情美) 活动二: 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草原人民的热情好为下一环的客?(热情迎接 激情相见 盛情款待 尽教学做铺垫。情联欢 深情话别) 让学生自读课文第二节,找出文中相关语句,并通过感情朗读环节一、活动三:回忆旧 引入:草原风光旖旎,令人陶醉,而草原来升华对句知,学习的民族风情,更让人难忘,车在辽阔的草原意的体会新课。走了一百五十华里了,此时此刻,就要和蒙(评
5、价目标古同胞见面了,作者的的心情会是怎样呢?一) (为即将到来的见面而感到激动。 ) 体会“激动” 。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作者的激动之情?篇二:解读新课标 写好教学设计 赵长发解读新课标 写好导学案薛店一中九年级品德 赵长发新课改,新课标,新理念,只有解读好新课标,掌握新的教学设计,出好学练测,才能准切把握好课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我们学校在导学法的基础上,推行 “三环四部教学法” 。坚持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师生和谐发展的理念。在课堂中贯穿预习、研讨、检测三个环节,通过老师的导学、释疑、训练、把关,学生的自学、探讨、练习、检测为环节,实现课堂教学的质的飞跃。这一方法与新课改的理念相符,要想达到
6、最好的教学效果,就要设计好教学设计。这包括教案和学练测。教案理清上课的思路,设计好上课的各个环节。学练测引导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组织课堂教学,因此好的教学设计关乎新方法的运用,关乎课堂质量,必须认真写好教学设计,才能为实现课堂质量飞跃做好铺垫。经过长时间的探索,我觉得教学设计与学练测编写需要对新课标有准确的把握和理解,课堂教学要在有限的时空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优质高效地达到预定目的,完成预期任务,需要精心细致的设计和周密的安排。面对新课改,特别是思想品德教材,许多老师习惯于传统教学方式和手段,对于新教材,该如何开展课堂教学,找不到感觉,这主要是课堂教学设计的问题。教学设计是在分析学习者的特点、
7、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条件以及教学系统组成特点的基础上,统筹全局,进行构造和选择具体教学方案的过程。这就要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互动、合作为导向,以能力、方法为主线,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设计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抓住起点教学设计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教材或从老师假想的问题出发.从问题出发设计教学,关键之处在于把握学生固有认识与新现象新事物的矛盾,在于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或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发现这一矛盾, ,这样才会引发真正有效的学习活动,才能真正学有所思.因此在教学中要做到:以学生的角度来关注社会生活,选取社会生活中有价值有意义的事物或
8、人物与学生共同讨论.对于社会生活有意义的事件有争议的话题,老师应按照学生特点 及教学时间的安排,做一定的改造加工,使之能够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规律符合,也能与学生的接受能力及心理发展相符合.赋于学生已有经验和意义.进入初中以前 ,学生的经验已很丰富,我们要利用这一经验.老师要正确理解自身在思想品德教学及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的地位,正确处理主导和主体的关系,做到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只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环节,才能抓准教学的真实起点。二、设计要讲究教法,灵活运用“教学有法而无定法。 ”要根据教材的需要和学生的特点,运用有效载体,通过情境体验、小组讨论等,体现教学方法的层次多样性和形
9、式灵活性。教师既要熟练掌握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等单一的传统教学方法,更要根据学科特点,实施自主参与、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分层发展的学习策略。无论哪种教学方法都要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做到注重过程教学,发展学生潜能。在个教学过程中,我不仅注重了学生的体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加深了学生的思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切实有效。三、设计要借助情感,以情促知。孔子提出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观点,情感是主体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所产生的态度体验。当客观事物符合主体需要时,就产生满意、愉快、渴望、欢乐等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应创设给学生积极
10、情绪体验的条件。把教学活动变成一种充满乐趣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之乐、认知之乐、发展之乐,以真切的情感调动学生参与认知的主动性。学生达到情感共鸣,真正实现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教育原则.四、设计要抓住课眼,画龙点睛。课眼就是能深入浅出地把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表达清楚。在课堂实际教学中,面对不同的学生,重点、难点也会有所变化。教材是新课标的重要载体,教材内容仅是教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教学中如果过分拘泥于教材,如只把着眼点放在理顺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上,这会使上课产生沉闷的气氛。事实上,教学内容主要来源于教材,但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根据重点,可对教材内容有所选择,有所加工。同样的
11、教材内容,同样的学生基础,由于教师对教材的不同处理,教学效果就不一样。画龙点睛的教学环节,能开发学生智力,使课具备生动性、形象性。五、设计要有新意,要有高潮。导入要引人入胜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教师一定要先声夺人,组织好一堂课的开端,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激发学习兴趣。通过 设计使思品课教育更富有感染力,让教学活动变成一种充满乐趣的活动。途中要有高潮。在课堂教学中要能调节学生情绪,动静交替,运用评价,激励向上,形成高潮。在优美和谐的氛围中让学生积极思维,尽情进行审美想象,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六、设计要精选资料,活用课件课堂资料要精心选择,不能任意堆积,在精选资料时,里要注
12、意以下原则:首先,博览精选,厚积薄发。教师应是一个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爱好广泛的复合型人才。他既应精通本学科的业务知识,还要掌握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使教师在选用资料和举例时信手拈来灵活运用。其次,消化吸收,贵在创新。对教辅资料既不能机械照搬,更不能喧宾夺主, 而应将其作为开拓思路的工具,依据教材内容灵活选择,科学渗透。重在消化吸收,贵在用活创新。再次,引入教学资料的内容应该与时俱进,符合时代潮流和教改方向。对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发展有积极作用。避免陈腐、消极、过时、无用的内容重复再现根据资料,科学制作课件。要使一堂课鲜活起来,教师要本着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
13、原则在备课中挖掘和发挥不同教学课件在教学中的协作互补作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优化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教学改革和学生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空间。六、设计要培养能力,提倡合作。在课堂教学的每个基本步骤中应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能力。应放手让学生自己练习,自己讨论,设计要面向全体,提倡合作学习。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力量能促进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的形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合作学习中要树立课堂教学交往观,教学是通过师生之间的交往实现的.总之,课堂是小天地,不能替代现实世界;课堂又是大天地,可以再现现实生活。生活赋予了思想品德教
14、学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使我们的思想品德教学从课堂单调如一的枯燥乏味到精彩纷呈,生机盎然。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我们应该具备一双“慧眼” ,善于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挖掘富有思想性和知识性的生活素材,把生活引进课堂,让思想品德课堂奏响生活的乐章,让思想品德课成为学生所(转自:wWw.bdF 千 叶帆 文摘:新课标教案设计)喜欢的课程,让思想品德教育在欢乐愉快中收成丰硕。篇三:新课改下的教学设计理念及策略新课改下的教学设计理念及策略新 课程改革提出的根本任务是“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要完成这一任务,落脚点在课堂教学。课程改革如果不能把改 革的理念和思想融进课
15、堂教学,并以此统摄和改造教学过程,再好的课程也只能是空中楼阁;而课堂教学如果不能从根本上顺应课程改革的趋势,也只能是无本之 花。传统的课堂教学的特点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单向平面地讲授教科书的活动,“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是这种传授活动的金科玉 律。 ”在这种理念下,教师崇尚钻研教材,视处理好教材、教好教材为教学艺术。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的特点具有开放性、创造性、不确定性。这就要求教师根 据课程标准的规定,创造性地开发教学资源、开放性地规划教学过程,以达到生成性实施课程的目的。要达到以上的目的,首先要搞好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这里我不论述什么是教学设计及其基本程序,单单讲
16、其以下几个基本理念:创设“学习环境”新课程所指的学习环境,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四要素:“教师” 、 “教材” 、 “学生”和“媒体” 。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三个要素。 情境:新课程所说的学习情境特指一种真实而复杂的问题情境,并要求把学习任务全部置于情境中。 协作:新课程特别强调特定情境中学习活动的交往、合作和互助,协作在更高层次上促进个性的经验、方式和信念的内化和提升。 资源:新课程作为教学活动的五大学习资源:一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资源(教材) ;二是教师与教师的帮助;三是学习环境中特定的问题情境和合作性学习;四是将与学生个性相对的学生群体;五是学习活动中的所有因素、事物、人物,尤其是学生的课堂活
17、动。 整合教学目标新 课程的价值追求,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有机结合。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强调教学过程,强调学生的“经历”和“体 验” ,使学生既能掌握知识又学会反思、评判,并有所创新。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强调认识与情意的统一, “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它 给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因而引起了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学习。 ”这就是说,课堂教学要成为充满情趣的活动,培养学生 积极的情感和意志。新课程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要素,并赋于它新的内涵: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是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
18、的丰 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和责任,更是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及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科学价值、人类的价值,更强调个人的 价值与科学的、人文的、人类的价值的统一,使学生确立对真善美的追求。 构建互动课堂人 是开放性、创造性的存在,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因此,我们可以说,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决不能拘泥 于某些程式化的设计,我们的教学要强调实施过程中开放性地吸纳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及意料之外的体验,鼓励即兴创造,超越预定目标要求。对教学而言, 交往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
19、着心态开放、主体性凸现,个性张扬,创造性得到释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 与学生一起分享理解,意味着角色定位的转移,是自己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实现自我的过程。教学的预设性要求,导致了教学运行体系的相对封闭。传统的教学因 为过分预设和封闭,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生气和乐趣,使师生无法在课堂上焕发生命的活力。 转变学习方式本 次课改的具体目标之一就是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习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
20、性上的状态,使学习 成为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生成、发展、提升的过程,成为人发自内在的精神解放运动。 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评价要从“甄别选拔”到“育人为本” 。 评价要关怀学生的成长:促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提高和发展。而不是制定等级,扩大差距,强化选优功能。评价要理解和体谅学生、真诚地帮助学生。 评价要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参与评价,通过主体参与的评价,促进自我意识的成熟和主体精神的觉醒,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增强发展信心、形成发展的动力。 引导学生相互评价:课堂教学就是在学生的相互评价的过程中不断走向深入的。 提倡即时、即地、即兴的评价。二、教学策略 以问题为中心课堂教学
21、的成效高低,其评价的着眼点主要在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并充分注意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思路和方法。这就提醒我们课堂教学应“以问题为中心” ,采取问题探究法:1激疑。教师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促使学生产生科学的问题。2探究。教师引导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推理,或指导学生之间相互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3释疑。让学生通过所设计选择的方案,进行逐步探讨得出结论。 从学生的体验出发“从学生的体验出发。 ”实现这一理念,至少做到以下几点: 走向“主人”- 体验的主体。学习化社会确信教
22、育正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扩展到它的真正领域-整个人的整个方面。在学习化社会中,教学活动的重心在于“学习” ,而非传统意义上的接受。“教” 和“学”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学生感知、感受、感悟的过程,过程是重要的,过程属于学生,也属于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应该处于主体的地位。但这个主体地 位不是老师给的,而是应该尊重的。走向主人,应该表现为学生在先,即让学生先看、先想、先说、先问、先练,给学生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创造的自由。误 区:新课程实施了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教师便以为要把教学的舞台全部交给学生,自己便不自觉地由教学的“中心”走向教学边缘,甚至退出当观众。分析:学 生怎样真正实现主体参与,在某种
23、意义上说,不仅仅取决于舞台让给学生,而在于教师如何成功地引导、组织和帮助。学习科学研究揭示,学生参与的实现主要经 历三个过程:参与意识的产生过程;自主学习的启动过程;积极探索与发现的过程。学生正是通过这种过程实现着主体性的一次又一次的重构与发展,教师必 须紧紧抓住这些过程,认真研究每个过程的基本规律,并按规律办事,才能实现学生主体的真正参与。策略:做一个成功的引导者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教给学生探索、发现的方法,让学生会探索、会发现。 不断引发学生思维碰撞,把学生推到一个又一个思维的波峰浪尖,学生的探索和发现也因此而深入。 走向“活动”-体验的方法。新课程追求的是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
24、要教学方式,要让学生自己去设计活动和组织活动,自己去评价活动的效果,活动会使课堂充满磁性。 走向“生活”- 体验的情境。“以本为本”一直被认为是教学法规, “以本为本”就是将教学内容局限于书本和课堂,造成了教学内容的单调、乏味。大教育观认为:“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 ”因此我们倡导:“课程应植根于现实” “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 “课堂应融合鲜活、丰富的社会生活,学生才有体验的情境和乐趣学设计是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作出的战略性规划融人新课标理念的物理课堂教学设计,就是以物理课程标准界定的基本理念为指导,
25、规划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转为学生的学习方式,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以下是笔者探索出的几种设计策略一、以问题讨论为主线,设计探究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是以问题的讨论为主线来组织教学,围绕问题的解决,实现学生的主动探究这种教学方式的一般程序是:依据教学进程创设问题情境一学生自主发现,提出问题一自主探究,解决问题一发现新问题一解决问题?得出多个结论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一次物理学知识的“再发现” ,因此,探究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是学生进入探究状态的“导火索” ,问题哪里来?问题应由学生在学习中自主发现因此,设计探究式教学关键在于不断培养学
26、生的自主问题意识,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内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应作好多方面的引导第一,是营造平等的心理氛围,鼓励学生勇于提问;第二,是创设问题情境,激励学生勤于提出问题;第三是点拨提问技巧,引导学生善于提出问题概括起来讲,即让学生有提问的胆量、有提问的习惯、有提问的技巧课堂教学中,引发学生产生问题的策略有多种:“捕捉新奇出问题” 物理学领域有许多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新奇的,像“纳米技术” 、 “信息高速公路”等,学生首次接触到这些名词时可能会问“什么是纳米?” “信息高速究竟有多快?”等问题,以这些问题为中心展开讨论,有助于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摄取新
27、信息的能力;“发现矛盾出问题” 物理学中有许多新知识初看起来与原有知识互相矛盾,学生就因此产生了许多问题,借助问题的讨论,不仅化解了疑点,而且增长了实践知识;“追根溯源出问题” 物理学中好多知识都是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追根溯源,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纵横比较出问题”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相似概念、规律的比较,可以产生新的问题,并进行讨论,可以加深对某些知识点异同点的理解当然实际教学中,教师诱导的不仅仅是一个问 题,大多数情况下,教师激发的是一组环环相扣的问题,寻求问题的解决实施探究式教学,学生建构了新知识,发展了科学探究能力二、以场景再现作依托,设计情境式教学情境式教
28、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创设或引入与教学内容相呼应的具体场景或教学资源,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情境教学 以培养兴趣为前提,以情感共呜作基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减轻学习负担;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感受性,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愉悦,享受学习的快乐 创设情境可以从两个维度上来进行设计,一是进行功能设计,二是进行方法设计。所谓功能设计,就是创设情境,服务于不同的教学需要常见的有:引发内容通过创设情境,简捷明快地导入教学内容,使物理学概念、原理的学习水到渠成引发情感用强烈的情感语言创设情境,把情感传给学生,触动学生心灵,在知识构建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引发思维创
29、设情境不但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还能引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所谓方法设计,就是以不同的手段来创设情境常见的有:模型展示法即利用物理模型来创设情境画图再现法即利用课本插图或多媒体课件来创设情境,此法的优点是能突破时空限制语言描绘法即利用语言来描述物理现象及物理过程等。丰富生动的语言是一种优良的情境创设手段实验演示法即利用实验的现象、结果来创设情境三、以平等交往为前提,设计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就是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一主题,讨论交流,实现师生多边互动,发挥学生的群体效应,使学生在交往中学习物理学知识、培养学习兴趣和合作的意识 互动式教学过程中,由于师生双方能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因而能达成共识、共享、共进的目标,实现教学相长物理学互动式教学设计应以“平等交往”作为前提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中的交往不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是人人参与的平等对话、合作交流的意义建构要实现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平等交往,教师应主动转换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为现代的物理学学习的促进者,由物理学课堂的“主宰”转为“平等中的首席” 如此的互动交往才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弘扬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学生的创造潜能物理学互动式教学设计应以“思维互动”作核心课堂上教师不能仅以活动频繁作为互动的标志,不能仅以气氛活跃作为互动的尺度,师生互动的本质应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