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节 两极世界的形成,1、课标要求: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2、重点: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难点:“冷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一)原因: 1、国际力量对比变化: 2、矛盾激化: 3、体制框架:,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上,英国首相丘吉尔说过一句话:“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说明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国际舞台上的几个大国的力量和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二战后,西欧衰落,美苏实力增强,势均力敌。,国家利益,社会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冲突使美苏矛
2、盾激化。,二战前后,形成了美苏二分天下 的雅尔塔体制。,(一)原因: 1、国际力量对比变化:2、矛盾激化:3、体制框架:,1944年夏天,44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签订了几个协定,主要内容有:35美元稳定等价于1盎司黄金,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的汇率基本固定(黄金美元其他国家货币),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货币体系,从而操纵了国际金融,确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的霸主地位。,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事会通过决议,指责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是“侵略者”纠集了15个国家的军队,组成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进攻朝鲜北部。,美一度把联合国置
3、于其控制操纵之下,使之成为推行全球扩张的工具。,1945年,美国军队人数达到1200多万,拥 有30艘航空母舰和1000多艘其他战舰,战后初期,美国在全世界50多个国家建立了近500个军事基地。,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垄断原子弹,苏联是二战中抗击德军的主要力量,战后初期,苏军总兵力接近美国,还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工业,仅作战飞机年产量就达4万架,苏军驻扎在欧亚许多地区,在战争中苏联大大扩展了疆土,解放了大片东欧领土,社会主义力量从一国到多国。,苏联在军事、政治上与美国抗衡,(二)过程,什么是美国的“冷战”政策?,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
4、对抗形式。,美国为什么要实行冷战政策?,(1)战后美国意欲称霸世界(根本原因) (2)苏联和各国人民的革命力量日益壮大,妨碍他实现称霸计划,因此必须把这股力量压制下去 (3)苏联在军事政治上能与美抗衡,使美国又不敢贸然越过战时美苏划定的势力范围界限。 (4)兵戎相见并不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也为刚刚饱尝战争之苦的世界人民所反对。,“冷战”就成为一种现实的选择。,如何推行“冷战”政策,(1)政治上杜鲁门主义,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宣读一篇咨文,他说:“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核心是干涉别国内政是美国在全球扩张势力的宣言书,也是对苏联发动
5、全面冷战的宣言书。,面对美国杜鲁门主义的政策,苏联作出怎样的反应?,东欧在建立和巩固人民民主国家的过程中苏联起了哪些作用?,战后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发展中最大隐患是( ),A、同苏联的关系不稳定 B、国内强大的旧势力残余 C、西方国家的经济渗透 D、照搬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D,(二)过程,对抗,(2)经济上马歇尔计划,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任何政府诚意协助复兴工作的,必会得到美国政府的全部合作,任何政府勾心斗角阻挠他国复兴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们的援助。马歇尔1947年6月在哈佛大学的演说,观察左图,图中站着的人是医生,躺着的是病人,医生正在给病人治病,
6、病人身上贴着药片,药片上的“$”是美元的标志。该图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与欧洲的关系,试结合“二战”后初期的有关史实回答:,1.图中“医生”给“病人”开的“药”具体指什么? 2.“医生”所开“药”的目的和实质是什么?,根据马歇尔计划,到1950年,美国共拨款援欧130多亿美元,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马歇尔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西欧和土耳其渡过了经济困难时期,防止了革命的爆发,巩固了欧洲的资本主义秩序。,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作用,受援国被纳入美国的势力范围,成为美国商品的输出市场,不仅在经济上,而且在政治上和军事上都受美国的控制。,如果说杜鲁门主义是“冷战”政策的指导思想,马歇
7、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的运用,实质是控制西欧。,(二)过程,对抗,分化,(3) 军事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二)过程,对抗,分化,对峙,(2006江苏历史,21)下列关于两极格局形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美苏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矛盾冲突加剧是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 B、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极格局的基础 C、北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D、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C,美苏的“冷战”对当时国际关系产生怎样的影响?,(三)影响,被铁丝网隔开的西柏林市民,(2006上海,31)1989年11月柏林墙开放不久,民主德国边防兵把一个小孩抱到墙上,让他看一眼西柏林
8、市景。此景反映( ) A、两极格局形成 B、两个德国出现 C、两德统一在望 D、 美苏冷战结束,C,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一触即发,美苏冷战造成了国家的分裂和许多世界纠分,如德国分裂、朝鲜半岛分裂。 东西方长期冷战,使人类始终面临着战争危险,局部冲突不断,国际危机频繁,局势难以真正缓和,如古巴导弹危机.,东西方长期冷战加深了社会主义 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对立.,(三)影响,由于冷战是建立在美苏两国势均基础上,两国都不想诉诸可能使双方都陷入毁灭的大规模战争,因而避免了世界大战的重新发生. 在长期维持东西方冷战状态基础上,各种制止战争,有利于和平与发展的因素逐渐积累壮大,推动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
9、向发展.,两极格局对中国的影响,【延伸】,小结:,一、选择题 1、美国推行的“冷战”政策最显著的特 征是( ) A、帮助欧洲复兴,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B、支持希腊发动政变,组织共产党夺权 C、组织北约加强同苏联抗争的实力 D、遏制共产主义,但不诉诸战争 2、2006徐州下列对二战后初期国际关系论述,不正确的是( ) A、雅尔塔体系的确立 B、两极格局的形成 C、冷战时代开始 D、欧洲开始走向联合,【巩 固 练 习】,D,D,3、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声称希腊和土耳其正面临着“极权主义”的威胁,“美国必须支持这些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其中的“武装分子”指( ) A、
10、希腊和土耳其的金融资产阶级 B、欧洲的法西斯势力 C、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跨国公司 D、社会主义苏联和其他各国共产党 4、美国与其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北约组织的直接目的是( ) A、遏制苏联,防范社会主义 B、维护资本主义的统治秩序 C、镇压人民革命 D、防止法西斯势力东山再起,D,A,5、下列各项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杜鲁门主义 “铁幕”演说 马歇尔计划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A、 B、 C、 D、 6、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对欧洲产生的影响是( ) 欧洲一些国家的经济得到恢复 欧洲资本主义秩序得到稳定美国对西欧的控制加强 美国对欧洲的争夺更趋加强 A、 B、 C、 D、,B,D,7、华沙
11、条约组织的建立说明东欧国家开始( ) A、纳入苏联与美国对抗的战略轨道 B、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D、与西欧国家联合,A,教材对比要注意的问题: “热战”是针对“冷战”中的“不包括战争”而言的,“热战”是在“冷战”的大环境中采取的军事行动,相同的是“热战”的目的仍然是遏止社会主义。所以它不是“冷战”的结束,而是一种扩大。,二、非选择题 8、从二战后期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苏关系变化的趋势如何?试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这种变化导致了什么国际格局的出现?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何影响?,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战后初期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情况呈现出一种迥然不
12、同的格局。此种格局使帝国主义国家的关系出现了新的倾向,美国抛弃了孤立主义,全面地干预欧洲国家及国际事务,充当世界宪兵的角色,帝国主义对外政策基本上被纳入美国的外交战略之中,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固有矛盾虽未消除,但也没有发展到军事对抗的程度,因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没有战争,相互之间的关系也比较平衡。 材料二 社会主义力量越出了苏、蒙两国范围,在欧洲涌现出一批新的社会主义国家,正是由于社会主义力量的存在和发展,使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利益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内得到调和。战后初期的社会主义力量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很自然地都团结在苏联的周围。 材料三 战后初期,民族解放运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蓬勃发展。新兴国家都对反映大国强权政治需要的旧国际政治经济极其不满,要求改变此种不合理 (1)材料一中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出现了什么新特点?据材料一、二分析其原因.(2)材料 二所说的战后初期社会主义力量都团结在苏联周围的历史和地理的。(3)材料三所反映问题的实质是什么?简要分析其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4)指出材料三在客观上的历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