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马基模拟试题2.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529364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基模拟试题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马基模拟试题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马基模拟试题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马基模拟试题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马基模拟试题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 B一、单项选择题(20 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唯心主义的主要错误是( )A 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B 主张物质和意识都是世界的本原C 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D 抹煞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2、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 )A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 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C 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 D 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观点3、 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 ”这段话表明人的意识具有( )A 能动性 B 客观性 C 对象性 D 任意性4、 “坐地

2、日行八万里,隔天遥看一千河” ,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A 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 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时空有限性的统一C 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 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5、久旱缺雨时,下雨对庄稼生长有好处;雨涝成灾时,下雨对庄稼生长有害。这说明( )A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 B 事物的联系是现实的、具体的C 事物的运动是客观的、绝对的D 事物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引起事物的运动D、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观点6、在自然界,没有上,就无所谓下;在社会中,没有先进,就无所谓落后;在认识中,没有正确,就无所谓错误。这说明( )A 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 B 矛盾双方

3、是相互渗透的C 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的 D 矛盾双方是相互转化的7、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提出“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A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B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C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D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关系8、 “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 ”这句话说明(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9、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万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请指出该联所蕴含的哲理( )A 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相同的B

4、 外因是通过内因才起作用的C 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D 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10、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A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B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C 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D 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的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11、社会形态是( )A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B 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统一C 国体和政体的统一D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12、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并决定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经济规律是 ( )A 价值规律 B 剩余价值规律C 社会基本经济规律 D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13、不同的商品之所

5、以能按一定的量的比例相交换,其原因在于它们 ( )A 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B 可以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C 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 D 都凝结了一般人类劳动 14、商品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 ( )A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B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使用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C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基础D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基础,价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 15、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一劳动时间内所形成的价值总量将 ( )A 不变 B 增加C 减少 D 无法确定16、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所获得的平均利润必须分割为 ( )A 利息和企业

6、利润 B 租金和企业利润C 工资和剩余价值 D 利息和超额利润 17、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 ( )A 生产经营的国际化 B 市场交换的国际化C 资源配置的国际化 D 社会消费的国际化18、从资本形态上看,资本输出可分为 ( )A 私人资本输出和国家资本输出 B 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C 国家资本输出和借贷资本输出 D 私人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1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 )A 消灭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 B 实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根本变革C 代表个别垄断资本的特殊利益 D 符合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 20、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 ( )A 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

7、有制形式 B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C 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 D 实现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和全面发展二、多项选择题 (10 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选出二至四个正确的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1、社会的物质性表现为( )A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B 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C 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历史的一般过程D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精神生活过程2、古语说:“奢糜之始,危亡之渐。 ”这句话是说,奢侈逐步发展会导致危亡。其中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A 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 B 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C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

8、准备 D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3、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挫折和反复,这表明( )A 新生事物的成长不是一帆风顺的B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螺旋式的C 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不是不可以改变的D 历史有时会向后作巨大的跳跃4、1999 年,中美两国加入 WTO 达成了“双赢”的协议,它将对两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这在辩证法上的启示是( )A 矛盾的双方在相互斗争中获得发展B 矛盾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某种发展为条件C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发展D 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而使自身获得发展5、科学家对 1994 年夏发生的彗星撞击木星的天文现象进行了准确的预报和大量的观察研究,这一事实表明( )A 世界是

9、可以认识的B 人类已能预测一切自然现象C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化D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无止境的6、下述有关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中,属于唯物史观的有( )A 人人创造历史B 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C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D 人们总是在既定条件下创造历史7、 二战以来,对世界经济和国际经济秩序影响最大的国际经济组织有 (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世界银行 C、欧洲联盟 D、世界贸易组织 8、剩余价值是 ( )A 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中创造的价值 B 雇佣工人创造的新价值中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部分C 商品价值中补偿劳动力价值后的剩余部分D 商品价值中补偿资本消耗后的剩余部分9、资本主义积累过程总

10、是伴随着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直接后果是( )A 个别资本增大 B 对劳动力需求减少C 生产资料优先增长 D 平均利润率下降10、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要求是( )A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B 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C 商品交换必须实行等价交换D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三、简答题(6 题,每题 5 分,共 30 分。 )1、简述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及其基本特征。2、怎样正确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3、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源泉分别是什么?4、简述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5、谈谈你对“抓住重点”就是一点论, “二者兼顾”就是均衡论的理解。6、马

11、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四、论述题(2 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 )1、 用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观点,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的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在实践中坚持群众观点,做到以人为本。2、 如何理解马克思所说的“空想社会主义的意义是同历史的发展成反比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 B 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C 2 B 3 A 4 D 5 B 6 A 7 B 8 B 9 C 10 D 11 A 12 D 13 D 14 A 15 B16 A 17 C 18 B 19 D 20 D二、多项选择题:1 ABCD 2 CD 3 ABD 4 ABC 5 ACD

12、6 BCD 7 ABD 8 ABC 9 BCD 10 ABC三、简答题:1、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如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生产率;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体系,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国家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不可避免

13、。”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两个必然”。后来,马克思在序言中又提出了“两个决不会”,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有着内在的联系,应该结合起来加以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对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必然性以及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的全面论述。前者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是根本的方面;而后者讲的是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它告诫我们,“两个必然”的实现需要相应的客观条

14、件,而在这个条件具备之前决不会成为现实。全面准确地学习和把握“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既有利于坚定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心,同时也有利于人们坚持科学态度,充分尊重客观规律,在当前艰苦的实践中坚定地为共产主义的实现而奋斗。3、 在 生 产 使 用 价 值 的 过 程 中 , 劳 动 、 资 本 、 土 地 、 技 术 是 不 可 缺 少 的 , 马 克 思 肯 定 各 种 生 产 要 素 在 财 富生 产 中 同 等 的 重 要 性 , 他 说 : “劳 动 并 不 是 它 所 生 产 的 使 用 价 值 即 物 质 财 富 的 唯 一 源 泉 。”正 如 威 廉 配 第所

15、说 : “劳 动 是 财 富 之 父 , 土 地 是 财 富 之 母 。”具 体 劳 动 和 各 种 生 产 要 素 共 同 构 成 了 使 用 价 值 的 源 泉 。价 值 则 不 同 , 价 值 是 凝 聚 在 商 品 中 的 无 差 别 的 人 类 劳 动 , 抽 象 劳 动 是 形 成 价 值 的 实 体 , 劳 动 是 价 值 创造 的 唯 一 源 泉 。 物 质 元 素 仅 仅 是 价 值 创 造 的 物 质 条 件 , 它 不 创 造 任 何 价 值 原 子 。 具 体 劳 动 创 造 商 品 的 使 用 价 值 , 但 劳 动 并 不 是 使 用 价 值 的 唯 一 源 泉 ,

16、 使 用 价 值 有 两 个 源 泉 , 即 生 产资 料 和 人 的 劳 动 。 如 果 根 据 使 用 价 值 的 生 产 离 不 开 生 产 资 料(劳 动 工 具 和 劳 动 对 象 )这 一 点 , 认 为 商 品 的价 值 也 有 两 个 源 泉 , 认 为 生 产 资 料 和 劳 动 者 都 创 造 了 价 值 , 从 认 识 上 讲 , 这 是 混 淆 了 使 用 价 值 和 价值 这 两 者 不 同 的 属 性 , 进 而 也 混 淆 了 具 体 劳 动 和 抽 象 劳 动 。所 谓 价 值 、 抽 象 劳 动 体 现 的 是 人 与 人 之 间 的 经 济 关 系 , 凡

17、是 社 会 物 质 财 富 , 都 经 过 人 的 劳 动 才 能 形成 。 正 是 在 这 种 意 义 上 , 我 们 说 价 值 的 实 体 是 人 类 抽 象 劳 动 , 价 值 的 唯 一 源 泉 是 劳 动 。 不 承 认 劳 动是 价 值 的 唯 一 源 泉 , 是 企 图 掩 盖 资 产 阶 级 利 用 其 对 生 产 资 料 的 占 有 而 无 偿 占 有 别 人 劳 动 这 种 剥 削 的 实 质 。4、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两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相对真理不断向绝对真理转化,真理是一个过程,它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

18、发展中。5、 抓住重点是指在考察复杂事物的过程中,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但同时承认非重点的存在,并非一点论。二者兼顾是指既要研究主要矛盾,又要研究次要矛盾,既要研究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研究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有重点的兼顾,并非均衡论。6、人的本质不是天赋的,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只有立足于一切现实的社会关系总和这一基点上,才能真正把握人的本质的具体性和社会性。四、论述题:1、 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历史的创造者。按照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必须相信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全心全意

19、为人民服务。2、当前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儿女读书问题、住房问题、就医问题、低保问题,物价问题、贫富不均问题、腐败问题等。3、在实践中,我党制定了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免除农业税,减免农村中小学学杂费,推广农村公费医疗,稳定高校学杂费,加大大学生助学金覆盖面和额度,稳定销房价格,建立安居房,建立和扩大城乡低保户范围并提高其标准,提高务工工资标准,保证农民工工资发放;平抑物价,解决民生问题,加大惩治腐败力度等,都是党的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4、作为大学生,必须树立群众观点,自觉地依靠群众,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确立以人为本、全心全意

20、为人民服务的宗旨。2、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意义做出的评价。马克思和恩格斯充分肯定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在历史上曾经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马克思主义认为,空想社会主义存在着严重缺陷:第一,空想社会主义没有发现资本主义的规律和资本主义雇佣劳动的本质,他们是从道德情感出发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的;第二,空想社会主义不承认无产阶级是变革资本主义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社会力量,宣扬天才论和唯心史观;第三,空想社会主义不懂得阶级斗争的意义,否认暴力革命的必要性,因而无法找到变革社会的现实道路。马克思主义认为,当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尚未激化,无产阶级尚未觉悟时,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具有解放人们的思想、启发人们的觉悟的积极作用。当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激化,无产阶级革命已经付诸实践时,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局限和缺陷就日益暴露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试题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