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水浒中有这样一类人,他们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统治阶级的赏析。这一类人有时候得到的结果与自己想要的完全相反。他们被迫走了“梁山”,加入到“好汉”中。杨志就属于这一类人。让我们走进“智取生辰纲”的故事中。学习目标1、了解施耐庵和水浒传。2、鉴赏小说的故事情节,分析文章是如何体现智取 的,把握波澜起伏的情节,体会作者构思的巧妙。3、品味人物描写刻画细致的方法,把握杨志的个性特征,分析其失败的原因。4、培养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知识汇总1、作者简介水浒传是明代长篇小说,它的作者,明代人说法不一,有的说是施耐庵和他的学生罗贯中合作,现在大都认为是施 耐庵所作。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世传其为钱塘(今
2、浙江杭州市)人。其生平事迹,旧籍记载很少,传说亦多不一。兴化县续志载明代王道生撰写施耐庵墓志,说他原籍苏州,后迁淮安,元朝至顺年进士,卒于明朝洪武初年,时七十五岁。研究者对此持怀疑态度,因无定论。 2、关于水浒传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又称水浒,是在长期流传的宋元话本(说书人的底本)基础上加工创作而成的长篇小说。全书以描写农民战争为主要题材,塑造了李逵、武松、林冲、鲁智深等众多的英雄人物,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残暴和腐朽,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矛 盾。此书故事情节曲折,语言生动有力,人物性格鲜明,具有高度的艺术成就。但作品表现出只反贪官,不反皇帝,鼓吹“忠义”的思想局限。此书在流传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
3、本子,主要有一百回本(写宋江招安后,有“征辽”和“征方腊”等情节),一百二十回本(插增征田虎、王庆的情节),后清人金圣叹将此书删改,砍去宋江招安及招安以后事,称七十回本(实为七十一回)。3、字音趱行(zn) 恁地(nn) 晌午(shng) 勾当(gu) 忒认真(tu)行货(hng) 窥望(ku) 嗔怒(chn) 聒噪(gu) 怨怅(chng)怄气(u) 朴刀(p) 面面相觑(q)4、多音字ch 差错 o 拗口差ch 差不多 拗o 拗断c 参差 ni 执拗5、解词【趱行】赶路。【端的】真的,确实。【干系】责任。【 做大】摆架子。【吹嘘】嘴里吹气。【恁地】这 样地,如此。【巴到】奔到,赶到。【兀的
4、】怎么。【兀自】尚且,还。【逞辩】卖弄口舌。【喏喏连声】恭敬地连连答 应。【面面厮觑】 互相望着发愣。【聒噪】打扰,对不起。6、古今异义词(1)杨志这一行人要取六月十五日生辰。(古:赶今:拿走)(2)这厮不值得便骂人(古:有必要今:做某事有意义)(3)这里正是强人出没的去处(古:强盗今:能独当一面,坚忍不拔、有所作为的人)(古:地方今:去的地方,也有地方的意思)(4)只见对面松林里影着一个人(古:遮蔽、躲藏今:影子)(5)你理会得甚么!(古:懂、知道今:理睬)(6)一般还你钱(古:付给今:借了钱归还别人)(7)五贯便依你五贯,只饶我 们一瓢吃(古:(买卖场合)多给,让人占点便宜今:宽恕、饶恕)
5、(8)我们胡乱也买他这桶吃(古:索性、干脆今:任意、马虎、随便)(9)连累我们也吃你说了几声(古:被今:吃东西)(10)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古:计策今:计算比较、争论)内容分析内容研读课文选自水浒传第十六回,这一回的题目是: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课文题目是编者所加,“纲”是古代成批运输货物的组织,“生辰纲”即运输庆贺生日财物的组织。所选课文涉及的前后故事情节梗概是:大名府留守(留守,官名,是地方长官兼镇守京城之官)梁士杰要把十万贯财宝送到东京(开封),给他岳父蔡京庆贺生日。而梁士杰前一年就曾送十万贯宝物给蔡京,半路被人劫去。此次他选派精明能干的杨志押送这批财宝。“自幼飘荡江湖”的刘唐
6、把这个消息告知晁盖,随后联络了吴用、公孙胜、阮氏三兄弟和白胜等人聚义举事,决定劫取这不义之财,并由吴用谋划了智取策略。“智取生辰纲”之后,杨志被逼到二龙山落草,后上梁山。而晁盖等人抗击朝廷的武装镇压,打得官军落花流水,最后上了梁山。这段故事表现了劳动人民面对压迫的可贵的反抗精神和高超的斗争智慧。情节结构根据故事情节,课文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第 1 自然段到第 4 自然段):杨志押送生辰纲,酷热赶路,众人怨怒。第一部分 开头写酷热杨志催赶路(第 1 自然段),于是众人恼怨杨志(第 2 自然段)。接着写六月初四大热行路(第 3 自然段),其后众人累全倒黄泥冈,杨志责打招怨怒。第一部分既叙述情节
7、之发展“押送生辰纲至黄泥冈”,又为“智取生辰纲”做好了铺垫。因为杨志“押送生辰纲”和晁盖等好汉“准备智取生辰纲”几乎是在同时进行着,只不过“杨志押送”是明线所写,而“准备智取”是暗线所为而未道出(从后文“智取”可以推知),明线、暗线在“黄泥冈”相交“押送”被“智取”。第二部分(第 5 自然段到结尾):黄泥冈麻倒杨志一伙,晁盖等好汉智取生辰纲。第一部分先写杨志见到七人,自说贩枣客(第 5 自然段),于是杨志稍放心歇凉(第6 自然段)。而后见挑酒汉,军汉欲买酒吃,杨志阻拦(第 7、8 两自然段)。其后贩枣七人吃酒,挑酒汉抢回半瓢倒桶中(第 9 自然段),于是杨志容许军汉买酒吃(第 10 自然段),
8、后来杨志一伙被麻倒,贩枣七人装了金宝去(第 11 自然段)。最后说出七人及“智取”之巧妙(第 12 自然段)。第一部分详细写了“智取”经过,明线、暗线在黄泥冈相交,“押送”被“智取 ”,也是故事结局。“智取”过程描述,正见计谋之巧妙,与实行之周密,方能使谨慎精明的杨志中计,写得错综多变,极其引人回味。人物形象联系水浒传内容,课文在刻画杨志这个人物形象上很突出,生动形象的言行描写和心理描写非常成功。杨志由于出身三代将门,所以一心想当官而“封妻荫子”,为了当官,他甘心为贪官污吏效力,接受押送生辰纲的危险差使。为了防被劫,他装成客商,显出他的精明老练。押送途中他怕被劫不管天气酷热,强迫军汉赶路,动辙
9、打骂,这既写出了他的谨慎精明,也写出了他专横的性格特点。在黄泥冈“智斗”中,杨志更显出其精明机警之性格;等军汉要买酒,马上想到蒙汗药而禁止;直看到贩枣客喝了酒后没事,他才让军汉买酒吃。杨志如此谨慎精明,还是中了“智取”妙计,通过对这个人物的刻画,衬托吴用等人智谋的高妙,对表现主旨起到了重要作用。线索故事线索有两条:杨志押送生辰纲,晁盖等好汉准备智取生辰纲。前者为明线,后者为暗线,两条线索相交于黄泥冈。这样的安排既使故事叙述干净利落,又吸引人耐人回味(暗线内容可由结局而推知),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行文特点1、故事叙述中层层渲染矛盾冲突节选课文前面写道:“北京大名府梁中书收买了十万贯庆贺生辰礼物完
10、备,选日差人起程”,这便隐蓄了“押送”与“劫取”生辰纲的矛盾冲突。梁中书犯了个“用人相疑”的错误,教老督管并两个虞候和杨志一同去,名为派人领路,实为“监督”。埋下冲突。上路后,天气太热,路难走,杨志只是一味地打骂军健们,愈发加剧了杨志与众军健的矛盾冲突。 最后,发展到杨志与虞候、老都管的冲突:终于挑起了老都管对杨志的不满。2、悬念设置故事开始写道:“吴用笑道,我已安排定了圈套,如此,如此。只看他来的光景,力则力取,智则智取。我有一条计策,不知中你们意否?”吴用定计之后,读者关心的是吴用所说的“如此,如此”的具体内容。但作者却偏偏让读者在那里悬想着,转而去写那些似乎与“如此,如此”无关的事件。直
11、到最后方晓。3、细致的心理刻划吴用所以能智取生辰纲,就因为洞悉并利用了杨志众人的心理。其一,以惶惶然的惧盗姿态,去解除杨志的防盗心理。其二,以陶陶然的争相畅饮之状,去强化杨志众人求酒的焦渴心理。其三,以欲擒故纵的故弄玄虚手段,去诱使杨志喝下蒙汗药酒。4、明暗线的映照在情节结构上,杨志的防范行动是“明”线,而吴用的智取是“暗”线。在叙述方法上,杨志押送生辰纲多用直笔实写的方法,吴用智取生辰纲多用曲笔虚写,显得影绰飘忽。问题思考1、杨志是怎样一个人物,他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三代将门出身决定杨志一心只想当官 。为了当官,他甘心依附贪官污吏,接受押运生辰纲的危险差使。为了防范“强人”,伪装成商客。这些都
12、显示他的老练和精明。在黄泥冈上,也可以看出他的谨慎和精明。在押运途中,他不顾天气酷热、山路难行和担子沉重,强迫禁军 赶路,不许歇凉,不许喝酒,一意孤行,动辄打骂,显得十分横暴。虐待禁军,激化矛盾,是构成杨志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另一个重要因素,则是杨志得罪了梁中书派来暗中监视他的老督管。当老督管和虞侯、军健站到一起来反对他时,他就彻底孤立了。2、“智取生辰纲”的“智”表现在什么地方?吴用等人也巧妙地扮作小贩,来个“智取”。他们充分利用押运队内部的不和,以假对假,以智斗智,紧密配合,机智地采取麻痹对手、引诱对手、迷惑对手、动摇对手、瓦解对手等一连串的攻心战术,使杨志一伙终于进入圈套,而不费一刀一枪,夺得十一担金珠宝贝,获得全盘胜利。 3、这篇小说的自然环境描写起到了什么作用?课文中自然环境的描写主要表现为对天气炎热的描写。故事中许多情节都是由炎热的气候条件决定的。吴用用蒙汗药智取的计策,就是根据炎热的气候条件设计的。写炎热,才能使故事情节的发展顺理成章。这种环境描写,不仅烘托气氛,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更重要的是直接推动故事情节的开展。课文中对天气炎热的描写正是为“智取“服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