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信息及其特征案例分析与反思湖北省老河口市第一中学 章士菊信息及其特征是高一信息技术必修教材中的第一节内容,理论性较强,在实际开课中,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法,就容易把此课内容上得枯燥乏味,使高一学生从一开始就对此科目大失所望,兴趣全无。因而如何在整体上紧扣新课改的理念,从实处做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而不是流于口号、形式,我在本节课中进行了如下方面的探索并取得了比较良好的成效:一、活用教学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来自于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兴趣越大,则学习的动力越大,学习的效果就越好。比如:在新课导入中,我借助一幅神奇的动态图片-“舞动的女郎
2、 ”这一视觉媒体,围绕“女郎究竟是在顺时针旋转还是逆时针旋转”这一问题展开观察和讨论,甚至很多学生进行了激烈的争论。这一过程不仅让学生对上课内容产生了巨大兴趣,同时也使他们产生了很多疑问,同一幅图像每个人通过观察所获得的信息竟然不完全相同,甚至是完全相反的,青少年是比较喜欢追求变化性和不确定性的 信息的这种变化性和不确定性恰恰符合了他们的年龄特点,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探索欲望。二、 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本节内容,在探讨信息的定义时,联系生活实际,准备恰当的教具(比如纸张,醋等) ,设置游戏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或游戏中积极的参与,利用眼睛看,鼻子闻,
3、耳朵听,手触摸等方式,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去感知,获得体验,并结合经验信息,自己总结归纳信息的定义,从而很好地完成了自主探究的任务。并在此过程中获得了探究事物的能力和科学思考的精神。通过自己亲身实践、探究而自主获得的理论知识才能真正内化为素养,转变为能力。三、搜集经典素材,巧妙设计教学活动,打造高效课堂在备课过程中,我认真钻研教材,确定本节知识点的重点,难点,一一罗列好后,打好知识点框架图,围绕相应的知识点,借助网络平台,搜集一些经典素材,分别为重点和难点巧妙地设计教学活动,将活动的目标设计的明确、合理、科学,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突破知识点的每一个重点、难点。比如:在探讨信息的定义时,我考虑到信息的定
4、义一方面比较抽象,另一方面还没有确切的定义,这恰好是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实践自主探究事物的锲机。于是我与学生一起做了一个游戏- 对一张纸的变形,并在此游戏中让学生细心观察,勤动脑思考,自己总结归纳了信息的定义,接下来在把自己总结的定义与专家的定义进行比较时,我考虑到:如果仅从文字上去分析比较是比较困难的,收效也不会好,于是我准备了“一小瓶醋”这一教具,并组织了“探究醋(学生提前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到底是什么”的活动,通过明确而合理的引导让学生很容易的理解了信息的每种定义,以及这些定义各自的亮点和不足,成功突破了这一重点内容。四、创设和谐氛围,推进分层教学很多信息技术老师认为:目前的信息技术教学由于
5、没有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也没有多少考试作为评价标准,学生就没有压力,不能自觉主动地学习这门学科。其实我认为:正因为这门课没有高考的压力,也由于没有诸多考试作为标尺,学2生心中少了功利,少了负担,多了轻松,多了自由。在这中心理状态下,老师只要注意创设和谐氛围,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时,多用表扬、鼓励的言辞;在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不高时,多鼓励和点拨,在学生有抗拒情绪时,在课后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帮他找出原因,给予关心帮助,创设和谐氛围,针对基础不同的学生给出不同的期望和不同的帮助,将更容易实现让学生在无压力状态下自主的学习,使他们更容易产生持久的兴趣和自信心。教学的实践让我懂得,坚持鼓励和诱导相结合,排除
6、学生学习中各种心理障碍,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是保持他们学习情趣的有效手段,使所有的学生各得其所。五、加强教学评价,多肯定和鼓励学生 教学评价要适时地应用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我对学生的观点及时给与点评,同时有恰当的表扬和鼓励;另一方面,我也鼓励学生对他人的观点或结论进行评析 ,尽力发现别人的闪光点,并用鼓掌、语言称赞等方式欣赏、鼓励自己的同学。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学生更主动地学习,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掌握教学内容,达到良好教学效果。也使学生更客观地评价别人的观点。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活动中都能有所发挥和创新。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根据环境,注重知识应用的综合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
7、务水平和教学水平,不断摸索总结,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进而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的总体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适应时代的要求! 当然在本节教学后,我经过认真反思及与学生课后的沟通交流也发现了很多不足之处,主要有如下几点:1. 课堂容量有点大,给予学生自由讨论、思考的时间比较匆忙,在实现深入的探讨和思考这方面有些地方是没达到效果的。比如探讨信息的定义过程中,探讨各位专家的定义时,我本来给各小组还分发了其它一些物品:质地坚硬的鹅卵石,柔软的棉花(封装在精美的小袋里),乒乓球等,学生在拿到这些物品时是充满好奇和期待的,探索的兴趣也很浓,因时间的关系,我没有做过多的引导和深入的探讨,而是顾及后面内容
8、的完成而做了匆匆了结。所以在整节课的结构中,我需要稍微删减该节课的容量,有老师给我提出:信息的定义应该点到为止。而我觉得我这节课的亮点就是在对信息定义的探究上,因而我认为:在讲信息的地位时,两个实验可以删减一个或合并精简。这样既不影响整个内容的完整性,又可留下几分钟给信息定义的探讨。2. 在驾驭课堂方面,要做到游刃有余,我还需要历练。在教学中完全让老师跟着学生跑或者让学生完全跟着老师跑都是不合理的,如何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课堂上既不让学生的探讨偏离主题,又能做到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融洽,教师心中是必须有一根“线”的,教师如何才能灵活自如地放开这条线,又能适时地收紧这条线,这将对老师的综合素质提出更严峻地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