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1.4 从不同方向看 第一课时 教案(北师大七年级上).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469623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4  从不同方向看  第一课时 教案(北师大七年级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1.4  从不同方向看  第一课时 教案(北师大七年级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1.4  从不同方向看  第一课时 教案(北师大七年级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1.4  从不同方向看  第一课时 教案(北师大七年级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1.4  从不同方向看  第一课时 教案(北师大七年级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4 从不同方向看教材分析从不同方向看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我们生活在图形世界中,准确地说我们生活在三维空间中因此,新教材一改老教材从平面几何到立体几何的知识体系,第一章就采用身边的几何体丰富的图形世界入手来研究图形这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学生在丰富的现实情景中,通过各种数学活动,发展直觉思维和空间观念,逐渐形成自己对空间和图形的认识学生分析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与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只有两个月的差异,但老教材却有让他们无法适应的巨大变化,而新教材则注意了学生的年龄特征,修改了学生不喜欢的“字母游戏”,采用他们更乐意参与的活动、游戏等形式,给他们空间

2、和时间,给他们释放表演欲望、展现青春活力的舞台因此,新教材这种“在玩中学”更适合他们七年级的学生对身边的事物已有了一定的观察、鉴别、分析能力,他们已能将简单的物体抽象成简单的几何图形,能根据直觉用笔画出自己的感觉,而且他们更乐意用自己的方式来研究世界,用自己的手操作,用自己的嘴表达,用自己的身体去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因此,教师要百般珍惜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每一个变化,调动一切积极性,尊重每一个观点,给予激励性的评价和引导设计理念1能利用新课程多元化的教学目标来设计教学,以教材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把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作为教学的最终目的和价值追求2抛弃旧的知识传授型的教学模式,创设多种生活中

3、的数学情景,引导课堂实践,通过观察比较、小组讨论、集体评价和动手操作等多种形式,有效地组织教学3充分考虑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课堂导入所用的诗和结尾的评价都是点睛之笔;充分满足学生的表演欲望,力求在课堂中体现艺术性和人本主义思想,以期达到课程目标中关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要求教学目标1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一样的结果,从而了解为什么要从不同方向看,并发展空间思维2能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合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3能识别简单物体的三视图,会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培养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得出结论的能力4渗透

4、辩证唯物主义价值观:从观察几何体拓展到观察生活中的人、事、物,进行人文教育教学重点:经历活动过程,加强与他人交流,发展思维能力教学难点:画立方体及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教学目标能较好地体现新课程多元化的目标和价值追求按数学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把教材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达到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这是对新课程的正确理解】教具准备1投影片,录像2水壶、杯子、乒乓球3圆柱、长方体各两个,正方体、四棱锥模型各一个教学过程师:同学们,谁知道苏东坡的题西林壁?欧阳彪: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师:多美的山,多美的诗!(打出投影 1:诗与画)诗情画意来自作者苏东坡从多个

5、角度对庐山的仔细观察从哪些角度呢?金超:横看,侧看,远看,近看,在山中看师:不愧是语文课代表,回答得非常好!可能有些同学会纳闷,今天老师上数学课怎么会念起古诗来?其实,苏东坡通过作这首诗,教给了我们观察祖国大好山河的方法:从多个角度仔细观察,才能发现庐山奇妙、壮观的美丽景色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从不同方向看看什么呢?看生活中熟悉的物体和数学中熟悉的简单几何体下面同学们能否通过观察和抽象思维来回答问题?(打出投影 2)【跨越学科界限,让苏东坡的一首题西林壁把同学们带入了一个如诗如画的境界,再从诗歌中提炼出隐含的教学知识这样,不但增强了学生的人文意识,还使学生体会到了数学中的“美”】师:看

6、投影片,请指出下列各幅图分别是哪位同学看到的?例 1 桌上放着一个茶壶,四位同学从各自的方向进行观察请指出下面四幅图分别是哪位同学看到的巢文标:第一幅图是乙看到的,第二幅图是丁看到的,第三幅图是丙看到的,第四幅图是甲看到的师:完全正确!同学们应用生活经验解决了问题下面请三个同学做一个小实验,谁愿意?生:我愿意!(学生纷纷举手,体现了强烈的参与意识)师:(老师摆好道具)请杨吴健、金丞燕、季晨皎同学上来(按不同方位站好)请告诉大家,你们分别看到了什么?杨吴健:我看到了一个小正方体和一个水壶金丞燕:我看到了一个水杯和一个水壶季晨皎:我看到了一个小正方体、一个水壶、一个水杯师:讲台上明明摆着同样的东西

7、,但他们三个人的回答却不一样,是怎么回事呢?施卓:因为他们站的角度不同,看到的东西就不一样了师:现在请杨吴健、金丞燕两位同学调一下位置,看看是不是这么一回事杨、金:是的师:谢谢你们的合作确实经过同学们的实验、观察发现了生:发现了从不同方向看,看到的东西可能不一样【学习的目的在于从身边的事物入手,去探索发现规律教师用生活中的两个小例子采用丰富的呈现形式,创设了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情境,便于学生用生活经验解决问题,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课程标准理念这种学习方式大大突破了传统的说教,增强了学习的体验、兴趣和信心师:下面我们把书翻开到第 15 页,看图,想一想,哪幅图是小华看到的,哪幅图是小彬看到

8、的?庄家园:第二幅图是小华看到的,第四幅图是小彬看到的师:回答得真不错!如果想同时看到杯子和乒乓球,那么他们应该站在什么位置?谢鹏:从上面看,从正面看,稍微斜一点看师:刚才我们做了、看了,现在你能不能举一些生活中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对象的实例呢?胡博:从不同的方向看一个人,看到的五官不一定相同刘小琳:美术课,老师叫我们去写生,从不同方向画同一个物体或景色杨丹萍:达芬奇画鸡蛋,他从不同的方向看,画出来的鸡蛋不一定相同生:师:太精彩了!师:老师请同学们看两段录像(放录像)世界杯赛上欧文是假摔吗?羽毛球出界了吗?【此时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气氛异常热烈,说明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确实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关键

9、是教师如何从中提炼数学内涵为我所用也说明学生的体验活动效果明显这段师生举例较好地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体现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知识真正成为了多元目标的载体,新课程的理念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师:同学们说的这些现象都很好,并且都体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要从不同的方向看,才能全面看清某件事物现在让我们继续来观察一下数学中我们熟悉的简单几何体打开书第 16页,用自己做的几何体搭一搭,摆一摆四人小组围坐交流,边看边记录下面的五幅图是从什么方向看到的?生:老师,怎么摆啊?师:从左到右依次为生:依次为长方体,四棱锥,正方体师:对了,这样大家再来看一看【从生活自然过渡到数学,

10、一学生问“怎么摆啊”,体现出了真正的课堂民主这一活动设计既能指导学生读书、引发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小组讨论解决问题,又给学生创设了交流的机会,引导他们学会合作、探究师:有答案了吗?第一幅图请叶春兰回答叶春兰:从后面看到的师:相对于后面的叫什么呢?叶:正面师:所以也可以说是从背面看到的结果第二幅图呢?生:从上面看到的结果师:第三幅图呢?奚丹枫:从左面看到的师:从左面就能看到这样的结果吗?生:从左侧正对着长方体看到的师:第四幅图呢?施华传:从前面,也就是正面看到的师:回答得很完整最后一幅图呢?刘晓琳:从右侧看到的师:吸取第三幅图的教训刘:从右侧正对正方体看到的结果师:这样才正确了无论是生活中的

11、物品,还是数学中的简单的几何体,我们从不同方向看或观察同一物体时,可能看到不同的图形请问:我们要从几方面才能把一个物体看完整呢?奚丹枫:要从六个方面:上、下、左、右、前、后师:还有人有不同意见吗?陈艳:还有侧面呢师:那至少要从几个方向看呢?许佳慧:三个就对了因为数学中的几何体可以认为是对称的师:今天,所有同学表现得都棒极了,说的答案都很有道理在数学上,我们把从观察者的角度,正面看到的图叫做主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叫做左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叫做俯视图接下来,我们来看正方体的三视图【要完成知识目标,解决本课的重点,先表扬一下全体同学,创造性地应用了评价原则三视自概念此时出现,真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12、生:都是正方形施卓:三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师:你还能不能举一个几何体,它的三视图都为同一个图形呢?生:球体师:摆出两个正方体,变化图形,三个,四个,五个(生上黑板画,略)师:为了巩固一下刚才所学的知识,同学们有没有信心考考自己?生:有师:请做课本第 18 页第 2 题2桌上放着一个圆柱和一个长方体请说出下面的三幅分别是从四个方向看到的谢鹏:它们分别是左视图、俯视图、主视图师:对吗?看清题目,审题要清,立意要明谁能帮谢鹏的答案设计一个问题?陈如彬:请指出这个图的三视图分别是什么?师:书上题目的答案是什么呢?马健:分别是从左面、上面、前面看的师:谁知道圆柱的三视图俞杭:两个长方形,一个圆施华传:不是

13、长方形,底下的边是弧师:为什么他们看到的不一样呢?俞杭:我远他近师:请大家再看投影,你看到了什么?生:长方形师:同样,我们用远看或投影的方式来观察一个圆锥的三视图呢?【施华传同学出现了问题教师马上设计了远看和投影两种方式让他感悟,而不是抛出问题的结论】生:两个三角形,圆和圆心师:长方体的三视图呢?看着你的模型把它们画出来(学生画图)师:这些视图的线段之间有关系吗?与长方体比较张浩:主视图的长、俯视图的长相等,就是长方体的长;主视图的宽、左视图的宽相等,就是长方体的高;俯视图的宽、左视图的长相等,就是长方体的宽师:你的回答太精彩了,语言流利,条理清晰掌声响起!师:看书第 18 页第 3 题的练习

14、,请一位同学上黑板画(纪成娇上黑板画,老师点评)【应用不同几何体的形状、位置的变化,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师:同学们掌握得还不错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有何收获?金超:我学到了从不同方向看同一个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结果陈艳:我还学到了什么叫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杨吴健:我还学到了正方体、长方体、圆锥的三视图师:说得很好!你学习了从不同方向看,对你做人有何启示?金超:我觉得,不仅看物体是如此,看每个人、每件事也是如此,要全面观察师:太好了!你真聪明,想了这么多,而且很有道理老师也有同感,从不同角度观察一件事或一个人,所得的结果也不一样我作为一个老师,也会全面地评价每一个学生同时也希望同学们今后看物、看

15、人、看事要多角度、多方向分析观察,这样我们就会发现许多美好的闪光的东西,从而感受生活是多么的美好【如此小结,画龙点睛之笔,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使本课主题得以升华,而且教师也自我评价了一番,这又是对课堂评价的再发展,说明教师角色的真正转变】课后总结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课堂教学的最高艺术是看学生,而不是看教师,看学生能否在课堂中焕发生命的活力本课按课程标准要求完成了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创设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关注了学生的心理需求,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动机,鼓励了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重视了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意识,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创造性地应用了课堂教学评价原理,恰当地运用了现代教育技术,展现了一个平等、互动的民主课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