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3 第二框 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 教案3(人教版七年级下).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458546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3 第二框 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 教案3(人教版七年级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3 第二框 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 教案3(人教版七年级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3 第二框 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 教案3(人教版七年级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教案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分析依赖的危害,深化对自立的含义和表现的认识,帮助学生摆脱依赖心理,掌握自立的方法,使之初步形成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同时,为使学生成为自强的人做好准备。 教学重点: 1、自立和自主的关系。 2、多实践多锻炼。 教学难点: 自立和自主的关系。 教学方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 在上节课我们一同学习了自立的含义、表现以及意义。在此基础上,老师在我们班做了一次家务劳动的调查,情况如何呢,大家想知道吗?老师从调查的十三项中抽出六项做成图表。从图表中同学们可以看出我们在做家务上存在什么现象? 结果出乎人的意料、令人堪忧。

2、从调查结果看同学们的自立能力还有待提高,那么要怎么样才能提高自己的自立能力,成为一个真正自立的人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教授新课)一、不能再有依赖 现在我们先来看看丁蔡妹和闵睿同学给我们带来的小品小凡的一天 (事先安排学生准备) 小品内容: 早晨 7:30。妈妈来到小凡的卧室。 “小凡,该起床了。 ” 小凡睁开睡眼,看了一眼表,立刻大叫起来:“你怎么才喊我,我迟到到了就怪你!” 妈妈赶紧递过衣服,将鞋子拎来,打来洗脸水把热腾腾的牛奶、鸡蛋放在桌子上。小凡匆匆吃过两口,抓起书包冲出门去小凡缺乏必要的自理能力,让我们一起帮他走向自立。 如果小凡是你的朋友,你将对他说安排学生起来发言 同学们

3、,从刚才两位同学对小凡说的话中老师看出了大家渴望自立的愿望与热情,这是好现象。可是大家想想我们的父母又是怎样培养我们的自立能力的呢?经过上节课的学习之后老师还给大家发了一份有关外国父母是怎样么培养孩子自立的资料,并且让同学们回去对照自己的父母思考中外父母在培养孩子自立上有什么不同? 由于中外父母培养孩子自立能力的观念上的不同,很自然的中外孩子在自立上也会形成不同的想法:中国的孩子更多的认为遇到问题靠父母解决是理所当然的,而外国的孩子则认为遇到问题应该靠自己解决。针对这两个不同的观点我们不妨来一场自由辩论,由同学们你们自己来得出结论。正方:遇到问题应该靠自己解决;反方:遇到问题应该靠父母解决。

4、(小结)可以说两种做法各有利弊。从遇到问题靠自己解决的利中我们知道是有利于摆脱依赖心理,更好地培养自立能力,甚至还可以培养自己其他一些良好的心理素质。不如说更勤奋、更勤劳、更乐观开朗、更好地承受挫折等。弊端就是可能会使我们兜圈子、走弯路,少了捷径,道路不那么平坦了。从遇到问题靠父母解决的利中我们知道父母的知识、经验较多,生活阅历也丰富,看问题全面一些。在遇到一些重大问题时主动请父母帮助自己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很有好处的。比如说我们在遇到升学、就业等重大问题时。但不利的是这样会使我们形成依赖心理,不能很好地自立起来,那么依赖心理有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呢?刚才在辩论的过程中同学都自己找出来了:1、使

5、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精神。2、使人缺乏生活的责任感,造成人格的缺陷。3、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甚至危害社会和他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划书)所以最终我们总结出:如果说幼小的时候,父母、长辈和老师给予了我们重要的帮助和指导,我们对他们有所依赖是自然的,也是必要的,那么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自立能力也随之提高,我们就不能再有依赖心理,否则我们很难真正走向自立。 二、自立与自主 好了,说到这里同学对不能再有依赖已经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了,那么要怎样才能走向自立,自立跟什么因素有关系呢?请看老师这里的一段资料:少年儿童研究杂志社曾对全国 148 名杰出青年的童年教育做过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研究分析发现,

6、杰出青年童年时的人格因素有六大特征:1、自主自立的精神;2、坚强的意志力;3、非凡的合作精神;4、鲜明的是非观;5、选择有理想和共同情趣的人做朋友;6、坚持诚实、进取、善良、自信、勤劳等做人的原则。是什么因素让这 148 名普通的儿童最终成为杰出青年的,其中摆在第一位的是哪个因素啊? 那什么是自主啊?自主,就是遇事有主见,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它不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能力。 (划书)特别是在遇到一些突发情况的时候就更加需要这种自主的能力了。下面老师给大家假设三种突发情况,看看同学们在这个时候是否能沉着、冷静、果断应对。假如你是一个住宿生,半夜时宿舍突然着火,而你又住在四楼,你怎么做?如果你放学

7、回家后发现家中被盗,你怎么做?有一天你放学回家,邻居的阿姨告诉你,你爸爸因车祸受伤被送往医院,而你妈妈这时又正好出远门了,那你怎么办? (小结)看来大家自我保护、防范侵害的意识和能力还是挺强的。从刚才大家所说的应对措施中老师看到同学们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基本上能做到自己拿主意,先自己想想办法,而不是惊惶失措。这就是一种自主的能力。 那么自主和自立之间有什么关系啊?自主是自立的前提,自立是自主的表现。一个人真正自立的人,首先应该有主见,遇事能自己拿主意;而一个人是否有主见,从这个人是否自立我们就能看得出来。 三、多实践 多锻炼(投影) 好了,我们已经意识到了不能再有依赖,知道了依赖心理会给我们带来那

8、些危害,而且了解了自主和自立的关系,也逐步树立起自立的观念,那这样我们就可以自立起来了呢?光说不做不行,要付诸行动,要在实践中去锻炼。假设我们的班主任有事要请假一个星期,而且没有代理班主任,刚好这个星期爸爸妈妈也都出差去了,家里就剩下你一个人,那你怎么处理你这个星期的学习和生活呢?大家都能做到班主任在与不在都是一样,那真是太好了,那我们初一(10)可就是一个勤奋好学而且遵守学校各项纪律的良好的班集体了。如果同学们都能在父母不在家时自己照顾好自己而且安排好学习,那么爸爸妈妈就可以放心的去工作了。我们的自立能力也得到提高了。 大家都畅所欲言了这么多,老师倒是想看看同学们的动手能力怎么样。我们来一个小小的比赛,比比谁的手巧好吗?活动:比一比谁的手巧 规则:从每组中选出一位同学,在规定的时间内比赛钉纽扣。看谁的纽扣钉得又多又牢固。 (小结)通过这个小小的比赛,老师发现同学们的动手能力还有待提高,特别是在处理自己的日常生活小事上,如果连最起码的自己生活起居都不能自理的话,就谈不上自立了。所以要告别依赖,走向自立要注意做到:首先立足于当前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其次是要大胆投身社会实践,并且要反复锻炼,才能培养自立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