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4《多收了三五斗》学案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9).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457629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4《多收了三五斗》学案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9).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4《多收了三五斗》学案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9).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八课 多收了三五斗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理清小说情节。2、品味人物对话,分析人物性格特征。3、揣摩农民群像的塑造及其表达效果。4、认识“丰收成灾”的社会根源,把握小说主题。重点:1、揣摩农民群像的塑造极其表达效果。2、认识“丰收成灾”的社会根源,把握小说主题。 难点:1、体会小说运用对话展开故事的特色。2、理解小说反映的主题思想。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品位、感悟和欣赏。1、要突出重点,应以旧毡帽朋友们的心理发展变化过程(希望-失望-愤懑产生反抗意识)作为重点,并围绕这一重点对人物群像的描写和人物之间的对话进行分析、感悟。2、要读出故事背后的意义。学习过程:请认真把课本读一读,请用正楷字书写。一

2、、自主学习(15 分钟)1、看拼音写汉字或给汉字注音b( )头 tio( )米 作 gng( ) 不 xi( )呷( ) 窠( ) 沽( ) 拗( )2、走近叶圣陶。(A)3、读了全文,感触最深的是什么?(B)二、合作探究(20 分钟)1、课文的主人公是谁?写了有关他们的哪几件事?请用最精练的语言把这几件事概括出来。(A)2、阅读“粜米”部分。、旧毡帽朋友怀着怎样的心情来粜米?他们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情?结合课文中的语句说说。、到米行一占卜,旧毡帽朋友就失望了。哪些语句写他们突然失望的心情?3、阅读“购物”部分,他们希望买得东西很多,他们的要求实现了没有?计划实现了多少呢?(B)4、阅读“船头议论

3、”部分,回到船上,他们边饮酒边谈话,从这些谈话中反映了他们的什么心情?最终会有怎样的出路?教学思路学生纠错教学思路学生纠错5、我来演旧毡帽朋友这种愤怒和辛酸、自发的反抗意识,往往是话语中体现和行为中表现出来的,今天给大家一个平台,相信你们会给我们带来惊喜。 (可采用小组比赛的形式,从语言、动作、情感、协调等方面)(C)三、达标检测 (5 分钟)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还是不要粜的好,我们摇回去放在家里吧!”从简单的心里喷出了这样的愤激的话。“嗤!”先生冷笑着,“你们不粜,人家就饿死了么?各处地方多的是洋米洋面;头几批还没有吃完,外洋大轮船又有几批运来了。”洋米,洋面,外洋大轮船,

4、那是遥远的事情,仿佛可以不管;可是,不粜那已经送到了河埠头的米,这只能作为一句愤激的话说说罢了。怎么能够不粜呢?地主那方面的租是要缴的,为了雇短工、买肥料、吃饱肚皮,借下的债是要还的。“我们摇到范墓去粜吧。”在范墓,或许有比较好的命运等候着他们,有人这么想。但是,先生又来了一个“嗤”。他捻着稀微的短髭道:“不要说范墓,就是摇到城里去也一样。我们同行公议,这两天的价钱是糙米五块,谷三块。”“到范墓去粜没有好处。”同伴间也提出了驳议,“这里到范墓要过两个局子,知道他们捐我们多少钱?就说依他们捐,哪里来的现洋钱?”1对第一段中“从简单的心里喷出了这样的愤激的话”这句话怎样理解?答: _。2“地主那方面的租是要缴的”,“借下的债是要还的”这两句话说明了_。3“你们不粜,人家就饿死了么?各处地方多的是洋米洋面;头几批还没有吃完,外洋大轮船又有几批运来了。”米行老板的这番话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答: 。4“我们同行公议”一句,反映了旧中国怎样的现实?答:_ 。5“到范墓要过两个局子,知道他们捐我们多少钱?”这句话说明什么?答: _ 。6选文部分主要运用了 描写,这样的描写反映了什么?答: _ 【 盘点收获 】 (希望大家能对本课时所学加以总结,并能结合实践予以拓展。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