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1年3月第29卷第1期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Llmal of Shaan菇Normal Unive商ty(Social Sd朗ce)Mar2001V0129 No1【周秦汉唐文化研究】山海经与先秦神话研究卫崇文(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政史系,山西长治046011)摘要:在先秦神话研究中,学者们多认为山海经中的半人半兽之神是原始图腾的发展,是原始宗教的显现,其实并不尽然。实际上山海经中的许多半人半兽之神是在战国中后期历史神话化运动的影响下由神仙方士造作而成的,是他们游说诸侯、宣传不死思想的资料汇编。关键词:山海经;方士;先秦神话中图分类号:K928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2、号:1000一5293(2001)01011904山海经是一部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品,自古号称奇书,全书虽然只有31 000多字,由于内容丰富,记述诙怪,历代研究者对其莫衷一是:汉书艺文志把它列人数术中的形法之首,隋书经籍志将它列于地理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则认为是“小说之最古者”。鲁迅先生认为山海经“记海内外山川神祗异物及祭祀所宜,以为禹益作者固非,而谓因楚辞而造者亦未是;所载祠神之物多用糈(精米),与巫术合,盖古之巫书也。”1(P18_19)袁珂先生认为:“山海经非特史地之权舆,亦乃神话之渊府。”2(P1)总之,山海经一书由于其内容极为复杂,很难给它下一定语,本人不揣冒昧,叙说浅见,以就教于前辈
3、方家。一、半人半兽神的合理化解释关于山海经所记之神,人们最关心的是那些半人半兽之神。袁珂先生认为山海经中诸如羊身人面、龙身人面的半人半兽的组合“显现了原始宗教(巫教)自然崇拜的特色”。3李景江先生则明确指出:“我认为半人半兽神是幻想的产物,但它是原始人这个主体在一定历史阶段的幻想。”4李先生认为半人半兽神是原始人的幻想,言外之意,半人半兽神也就是原始社会的特产了,我认为并非完全如此。当然,半人半兽神的起源可能很古老,它主要是受“部落中心主义”5观念的支配而产生的。希罗多德在叙述美地亚人的生活时发现,美地亚人“最尊重离他们最近的民族,认为这个民族仅次于他们自己,离的稍远的则尊重的程度也就差些,余
4、此类推,离得越远,尊重的程度也就越差。这种看法的理由是,他们认为自己在一切方面比所有其他的人都要优越得多,认为其他的人住得离他们越近,也就越发优越。因此住得离他最远的,也就一定是人类中最差的了。”收稿日期:20000321作者简介:卫崇文(1965一),男,山西运城人,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政史系讲师,历史学硕士。119万方数据6(P134)这种种族优越感在世界各民族中是普遍存在的。先秦时期,诸夏视四夷为禽兽的现象极为常见。国语周语:“夫戎狄,冒没轻馋,贪而不让,其血气不治,若禽兽焉。”左传襄公四年:“狄无亲而贪戎,禽兽也。”周礼夏官职方氏对四夷总称之为“四夷、八蛮、七闽、九猡、五戎、六狄。”从对
5、四夷称谓字多从犬、虫旁中,即可看出诸夏把远离自己的四夷看成兽类了。“部落中心主义”观念在中国古代一些制度中也反映出来。如畿服制度、国野制度等。直到15世纪末这种观念还存在于欧洲人的头脑中:美洲的发现,使欧洲人直接见到了人类种族的繁多。最初,他们猜想这两个令人惊讶的大陆是古代传说中“怪异”种族的栖身地当欧洲人把新大陆的土著称为印度人(In出ans)的时候,他们不仅犯了地理方面的错误,也表明了他们想发现怪异生物的期望。7(P183)哥伦布在报告里表示出他的惊异而且多少有点失望。他要西班牙君主相信,这些“印度人”是“很健壮的,体态很美,面貌也很漂亮”。尽管这种如实报告的话为这些新发现的土地排除了传说
6、中的魅力,可是“怪异种族”依然存在。诗歌、民间传说和传奇文学多次讲到食人的生番、好战的亚马逊人(“无乳房的女人”,没有男人和她们共同生活,其所以有此名称,是由于她们为使挽弓更有力而割去了右面的乳房)、圆眼人(即荷马和维吉尔诗中的独眼巨人)、狗头人(用犬吠声交谈,有世齿,能喷火)、俾格米人(将长发编结成衣服,并与偷食其庄稼的野鹤搏斗)的古老故事。此外又有孤僻人(以生肉为食,长唇伸出可以当伞)、对踱人(住在地底,须颠倒身躯行走)、无嘴人(不饮不食,闻到臭味可以致死,但以嗅气过活,主要食嗅苹果香气)、布伦米人(莎士比亚称赞为“脑袋长在肩膀下面的人”)、长耳人(两只长耳用作毯子,可以伸展开来当翅膀)、
7、影足人(只有一只巨大的脚,在人体仰卧时,可以用作阳伞挡太阳)。7(P232_233)所以山海经中的犬戎国、聃耳国、聂耳国、女人国以及刑天、帝江、一足夔等怪异荒诞的形象,也应该是在“部落中心主义”观念支配下,中原诸夏对四夷的一般看法。李景江先生在同一文中还认为:“半人半兽神是图腾神的发展”。我认为亦并非完全如此,因为并非所有的动、植物神话都具有图腾的性质,只有那些“根据神话传说于某一亲属群体的成员有着特别关系,该亲属群体名称也与它有关”的动、植物,甚至矿物才能被称为图腾8(P697)。我认为山海经中所记半人半兽并非全是图腾。除了前述由“部落中心主义”观念支配产生这种怪异之神的原因外,还有一个原因
8、,就是来自人们的想象,即人们根据某人的生理、性格特征与某种动物相象,因而即以这种动物命名他。据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记载:“昔有仍氏生女,鬓黑而甚美,光可以鉴,名日玄妻,乐正后夔取之。生伯封,实有豕心,忿额无期,谓之封豕。”这是因为其人性像豕一样贪婪无厌而称其为封豕,但到山海经中,封豕则演变为双首怪兽“并封”。同样庄子天地所记:“圣人鹑居而鼓食,鸟行而无彰”,是讲“圣人随遇而安,无心求食,如鸟飞行而无迹”9(P308)的一种心态,我们怀疑山海经中的“鸟身”、“鸟喙”之类怪神就是人为据此而造作。同样,澳大利亚土著在狩猎时,土人披着鸵鸟皮,模仿鸵鸟的动作,不断地引诱或接近鸵鸟,以便有效地捕捉鸵鸟。其实,
9、北宋时已有对这些怪异之神的正确解释。据二程粹言所记:“或问:于传有言,太古之时,人有牛头蛇身者,信乎?子日:谓之人,则无是矣。或言其赋形之有肖焉,则可云尔已矣。”程子认为:说人是牛头蛇身是不正确的,若说人的某一特征像牛头蛇身则能说得过去。在神话观念支配下,这种因人类具有某些动物特征的现实,就成了由人变为半人半兽之神的最好材料。而山海经中的许多半人半兽之神,很可能就】20万方数据是在战国中后期历史神话化运动的影响下,由方士造作而成的。二、神仙思想的兴起春秋战国是一个大变动时代。平王东迁以后,王室衰微,礼坏乐崩,诸侯争霸,整个社会观念和社会风尚都发生了剧变。正是在这种社会剧变的强大冲击下,实用主义
10、思想得以弘扬,在对自然生命的追求方面,由传统的“眉寿”、保身”、“令终”,发展为“贵生”、“摄生”、“却老”,并出现许多养生之术,如导引、辟谷、行气等。另外,传统的灵魂观念在这一时期也发生了变化,亦即不死的灵魂由无形到有形,更刺激了人们对自然生命极限的突破,即由灵魂不死到肉体不死的追求。所以出现了“寿千二百岁”而“形未尝衰”的广成子;“千岁厌世,上而仙去,乘彼白云,至于帝乡”的圣人10()这些真人、圣人的形象突破了“天与地无穷,人死者有时,操有时之具,而托于无穷之间,忽然无异骐骥之过隙也”10(庄子齐物论)的人生苦短的忧虑心态。这些可以超越时空的人,就成了为无限享受荣华富贵的君主们追求的偶像。
11、秦始皇自称:“吾慕真人,自谓真人,不称朕。”正是在这些时君世主的极力倡导之下,神仙思想兴盛起来。为解决君主既能长生不死,又免受导引、辟谷之形劳,在战国中后期,不仅出现了懂得不死之道的术士,而且出现了专求不死之药的神仙方士。韩非子夕h储说左上记有“教燕王为不死之道者”;战国策楚策记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楚辞天问有:“延年不死”;吕氏春秋求人有“不死之乡”;山海经中有“不死之山”、“不死之国”、“不死之药”、“不死树”等。神仙方士为了迎合君主,一方面探研不死之道,寻求不死之药,另一方面编造成仙故事,激发君主们更大的求仙热情。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了这样一则寓言:“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日:画孰
12、最难者?日:犬马最难。孰易者?日:鬼魅最易。夫犬马,入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磐于前,易为之也。”方士正是利用了这种画犬马难,画鬼魅易的道理编造神仙故事。“益寿而海中蓬莱仙者乃可见,见之以封禅则不死,黄帝是也。”11(史记秦始皇本纪)于是,传说中的英雄人物就成了方士造神的最好原料。正是在这种神仙思想的推动之下,在战国中后期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历史人物的神化运动。我认为山海经中的许多半人半兽之神,一方面是受“部落中心主义”的观念支配而产生的;同时也是受战国后期的历史神话化运动的影响,许多历史人物由人而变成神了。三、方士与山海经山海经一书共18卷,山经5卷,海外四经4卷,
13、海内四经4卷,大荒四经4卷,海内经1卷。若详细考察,不难发现,海外四经与大荒四经多有重复,海内经与海内四经多有重复,如海外南经有“羽民国在其东南,其为人长头,身生羽”。大荒南经则日:“有羽民之国,其民皆生毛羽。”海外西经有:“轩辕之国在此穷山之际,其不寿者八百岁。在女子国北。人面蛇身,尾交首上。”大荒西经则记:“有轩辕之国,江山之南栖为吉。不寿者乃八百岁。”海外北经记:“聂耳国在无肠国东,使两文虎,为人两手聂其耳。悬居海水中,及水所出入奇物。两虎在其东。”大荒北经则记:“有儋耳之国,任姓,禺号子,食谷。”海外东经记:“君子国在其北,衣冠带剑,食兽,使二大虎在旁,其人好让不争。有薰花草,朝生夕死
14、。一日在肝榆之尸北。”大荒东经则日:“有君子国,其人衣冠带剑。”海内南经记日:“爽窳龙首,居若水中,在独狴121万方数据知人名之西,其状如龙首,食人。”“狴狴知人名,其为兽如豕而人面,在舜葬西。”海内经则日:“有寞窳,龙首,是食人。有青兽,人面,名日狴狴。”两两相对,甚为整齐,只是文辞略异。之所以产生这种情况,袁行霈先生认为大荒四经和海内经共5卷是刘秀在校订山海经时“删去的部分没有进上,逸出在山海经外,继续流传着”。刘秀之所以删去这5卷,“一是嫌其文字重复错乱,二是嫌其神话色彩太浓”。12若说大荒经和海内经5卷与海内、海外8卷在文字上重复错乱,则是事实;而认为大荒经和海内经5卷神话色彩太浓而删
15、去则不十分确切。从前引各经两两相对,可以看出,大荒经和海内经5卷所记大都较为简略,其神话色彩亦不如海内、外8卷所记的浓厚,所以刘秀删去这5卷的第二个理由似不能成立。山海经成书当在战国中后期,而这时对此类神怪异物最感兴趣的是神仙方士,山海经就成了他们游说诸侯、宣传不死成仙思想的教科书。因此,我认为山海经一书虽不是战国神仙方士所创作,但若说它是经过神仙方士的加工整理,并掺进各自所创造之神而成,则不致有错。这样,山海经中这种重复而略有异辞的疑窦自然冰释,原来它是各家方士传道时所用的不同底本汇集而成所致。同时,大荒经和海内经5卷语言特点的一致性,以及它与海内、外8卷的明显不同,更增加了我们确定这一分析
16、的信心。参考文献1鲁迅全集:第9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袁珂山海经校注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3袁珂论山海经的神话性质J思想战线,1989(5)4李景江试论图腾神与半人半兽J民间文学论坛,1987(2)5常金仑“夷夏之辩”与“以德怀远”说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6希腊希罗多德历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7美丹尼尔丁布尔斯廷发现者人类探索世界和自我的历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8吴泽霖人类学辞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9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10庄子A诸子集成z上海:上海书店,198611司马迁史记M北京:
17、中华书局,197512袁行霈山海经初探J中华文史论坛,1979(2) 责任编辑许正文A Th哪e蚰“the Book Of the Mo吼tains aIld Se嬲”锄d the PreQin MythoIo鲫WEI Con磬wen(础mb口以H缸。叫胁抛n,圯扎f,S乩fk口矗们z鼢船i Nbm越S趴Z,a谊,lg娩i,046001,凸i舰)Abstmtc:In the fomler numerous studieS of the Pre-Qin mythlogy,moSt reSearchersregarded the half-man and half-beast gods in th
18、e BClok of M0untains and SeaS aS a development ofthe primitive tot朗flSHowever,the preSent paper访erS the B00k of M6untains and SeaS aS allection of data of thoSe alch锄istScanvaSSing and p泖agating the ideaS on immortality to thelords in the middle and late days of the Wang Killgdo瑚P商odKey Words:“the B
19、o。k of M0untainS a11d se嬲”;alch锄its;the PrQin mythology万方数据山海经与先秦神话研究作者: 卫崇文作者单位: 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政史系,山西,长治,045011刊名: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 JOURNAL OF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 2001,30(1)被引用次数: 1次参考文献(12条)1.袁行霈 山海经初探 1979(02)2.司马迁 史记 19753.庄子 19864.陈鼓应 庄子今注今译 19835.吴泽霖 人类学辞典 19916.丹尼尔丁布尔斯廷 发现者-人类探索世界和自我的历史 19927.希罗多德 历史 19978.常金仓 “夷夏之辩“与“以德怀远“说 1997(01)9.李景江 试论图腾神与半人半兽 1987(02)10.袁珂 论的神话性质 1989(05)11.袁珂 山海经校注 198012.鲁迅 鲁迅全集 1981引证文献(1条)1.卫崇文 黄帝神话新论期刊论文-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2(6)本文链接: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