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附件 3北京市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申报指南为指导企业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创建及申报工作,特制定本申报指南。一、申报流程企业应按照评价要求进行自评价,填写北京市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自评价报告(见附件 3-1) ,并委托符合条件的第三方评价机构开展现场评价,填写北京市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第三方评价报告(见附件 3-2) ,评价合格的企业按照通知要求,向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提交北京市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自评价报告及第三方评价报告等相关申请材料。二、绿色供应链评价要求一、总则1.定义、目的及范围绿色供应链是将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理念贯穿于企业从产品设计到原材料采购、生产、运输、储存、销售、使用和报废处理的全
2、过程,使企业的经济活动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上下游供应关系。推行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目的是发挥供应链上核心企业的主体作用,一方面做好自身的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不断扩大对社会的有效供给,另一方面引领带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持续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改善环境绩效,实现绿色发展。绿色供应链管理范围:按照产品生命周期要求,对设计、采购、生产、物流、回收等业务流程进行管理,其中涉及供应商、制造企业、物流商、销售商、最终用户以及回收、拆解等企业的协作。2.基本要求(1)具有独立法人资格;(2)具有较强的行业影响力;(3)具有较完善的能源资源、环境管理体系,各项管理制度健全,符合国家和北京的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要求,
3、近三年无较大安全和环境污染事故;(4)拥有数量众多的供应商,在供应商中有很强的影响力,与上下游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5)有完善的供应商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的供应商认证、选择、审核、绩效管理和退出机制;(6)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销售盈利能力处于行业领先水平;(7)对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有明确的工作目标、思路、计划和措施。(二)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关键环节1.确立可持续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战略企业应将绿色供应链管理理念纳入发展战略规划,明确绿色供应链管理目标,设置管理部门,推进本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工作。要用整体系统的观点将绿色供应链融入产品研发、设计、采购、制造、回收处理等业务流程,识别能源资源、环
4、境风险和机遇,带动上下游企业深度协作,发挥绿色供应链管理优势,不断降低环境风险、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扩大绿色产品市场份额。2.实施绿色供应商管理企业要树立绿色采购理念,不断改进和完善采购标准、制度,将绿色采购贯穿原材料、产品和服务采购的全过程。要从物料环保、污染预防、节能减排等方面对供应商进行绿色伙伴认证、选择和管理,推动供应商持续提高绿色发展水平,共同构建绿色供应链。要早期介入、主动参与供应商的研发制造过程,引导供应商减少各种原辅材料和包装材料用量、用更环保的材料替代,避免或减少环境污染。定期对供应商进行培训和技术支持,传递客户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环境要求,帮助供应商将要求融入业务之中并逐级
5、传递。3.强化绿色生产企业要建立基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设计理念,整合环境数据资源,建立基础过程和产品数据库,构建评价模型,在研发设计阶段开展全生命周期(LCA)评价。不断提升绿色技术创新能力,采用先进适用的工艺技术与设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积极参与国际相关技术规范标准的制定,促进业界绿色生产水平提升,引领行业变革。4.建设绿色回收体系企业要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主动承担产品废弃后的回收和资源化利用责任。采用产品回收电子标签、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建立可核查、可溯源的绿色回收体系。生产企业可直接主导或与专业从事废旧产品回收利用的企业或机构合作开展回收、处理与
6、再利用,搭建拆解、回收信息发布平台,实现废旧产品在生产企业、消费者、回收企业、拆解企业间的有效流通。5.搭建绿色信息收集监测披露平台企业要建立能源消耗在线监测体系和减排监测数据库,定期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企业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污染物排放、违规情况等信息。要建立绿色供应链信息平台,收集绿色设计、绿色采购、绿色生产、绿色回收等过程的数据,建立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机制,实现生产企业、供应商、回收商以及政府部门、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共享。要加强对供应链上下游重点供应商的管理评级,定期向社会披露重点供应商的环境信息,公布企业绿色采购的实施成效。(三)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评价方法1.评价指标
7、体系绿色供应链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绿色供应链管理战略指标、绿色供应商管理指标、绿色生产指标、绿色回收指标、绿色信息平台建设指标、绿色信息披露指标6个方面。具体如下表所示。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 序号 二级指标 单位 最高分值 指标类型1 纳入公司发展规划 X11 - 8 定性2 制定绿色供应链管理目标 X12 - 6 定性绿色供应链管理战略 X1 3 设置专门管理机构 X13 - 6 定性4 绿色采购标准制度完善 X21 - 4 定性5 供应商认证体系完善 X22 - 3 定性6 对供应商定期审核 X23 - 3 定性7 供应商绩效评估制度健全 X24 - 3 定性8 定期对供
8、应商进行培训 X25 - 3 定性实施绿色供应商管理 X29 低风险供应商占比 X26 % 4 定量10 节能减排环保合规 X31 - 10 定性绿色生产X3 11 符合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理办法X32 - 10 定性12 产品回收率 X41 % 5 定量13 包装回收率 X42 % 5 定量14 回收体系完善(含自建、与第三方联合回收)X43 - 5 定性绿色回收X415 指导下游企业回收拆解 X44 - 5 定性绿色信息平台建设X516 绿色供应链管理信息平台完善X51 - 10 定性17 披露企业节能减排减碳信息 X61 - 2.5 定性18 披露高、中风险供应商审核率及低风险供应商占比
9、X62 - 2.5 定性19 披露供应商节能减排信息 X63 - 2.5 定性绿色信息披露 X620 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含绿色采购信息)X64 - 2.5 定性2.绿色供应链评价指数计算方法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64362154342 4132126521321 XXX XXGSCI 式中GSCI为绿色供应链管理指数。3.绿色供应链评价结果经评价绿色供应链管理指数大于80 分(含等于)的企业,认定为“卓越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4.部分指标说明(1)纳入公司发展规划:有明确的绿色供应链管理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目标、指标、实施方案等文件。(2)供应商绩效评估制度:建立供应商绩
10、效评估标准,对供应商进行分级评价和管理。(3)低风险供应商占比的基准值取80%。达到或超过80%得4分,其他分值的计算:比例值/80%*4。(4)节能减排环保合规:符合国家和北京有关环境法律和法规,近五年无较大安全、环保、质量事故;配备能源、水源监测设备及污染物监测设备(计量仪器符合GB/T 17167和GB 24789)。(5)产品回收率X41的基准值为90%,达到或超过90%得5 分,其他分值的计算:比例值/90%*5。(6)包装回收率X42的基准值为80%,达到或超过80%得5 分,其他分值的计算:比例值/80%*5。(7)指导下游企业回收拆解:具备回收拆解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拆解信息的传
11、递及产品的追溯。(8)绿色供应链管理信息平台完善:对企业及其供应商产品材质、工艺流程、能源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等信息进行有效收集与管理。(9)披露企业节能减排减碳信息:具体包括有毒有害物质使用、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污染物排放、碳排放减少量、产品回收利用率等信息。附件 3-1北京市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自评价报告申报单位:所 在 区: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制20 年 月 日填 写 说 明一、申请企业应当准确、如实填报。二、企业所属行业主要包括汽车、电子电器、通信及大型成套装备机械等。三、有关项目页面不够时,可加附页。四、自评价报告应按照规定格式填写,并使用 A4 纸打印装订。基本信息表企业名称所属行
12、业通讯地址单位性质 内资(国有集体民营)中外合资港澳台外商独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邮编注册机关 注册资本成立日期 有效期法定代表人 法人代表联系方式申报工作联系部门联系人联系电话 传真手机 电子邮箱一、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建设情况简述(1500 字)对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取得的成效和未来三年的推进计划等进行简要叙述。企业简介(主营业务、近三年经营状况、上下游供应商等方面基本情况,限 400 字)材料真实性承诺:我单位郑重承诺:本次申报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示范所提交的相关数据和信息均真实、有效,愿接受并积极配合主管部门的监督抽查和核验。如有违反,愿承担由此产生的相应责任。法人或单位
13、负责人签字: (公章)日期: 二、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自评价结果基本要求 符合 不符合第 1 年第 2 年第 3 年近三年得分情况平均分三、与本次申报相关的证明材料附件 3-2北京市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第三方评价报告企 业 名 称: 第三方评价机构名称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制20 年 月 日基本信息表一、企业基本信息企业名称通讯地址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企业性质企业法定代表人 法人代表电话联系人/职务 联系人电话电子邮件 传 真二、第三方机构信息第三方机构名称第三方机构地址机构法定代表人 法人代表电话机构联系人 联系人电话报告编制人 编制人电话报告审核人 审核人电话三、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评价结果基本
14、要求 符合 不符合 近三年评价得分第 1 年第 2 年近三年得分情况第 3 年本机构承诺,已对申请单位材料进行了全面审核,材料真实有效,第三方评价程序规范完整,结论客观公正。评价报告若存在弄虚作假,本机构愿承担责任。负责人签字: (单位公章) 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一般要求符合性评价表一般要求 是否符合 证明材料索引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具有较强的行业影响力。具有较完善的能源资源、环境管理体系,各项管理制度健全,符合国家和北京的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要求,近三年无较大安全和环境污染事故。拥有数量众多的供应商,在供应商中有很强的影响力,与上下游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有完善的供应商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的供应
15、商认证、选择、审核、绩效管理和退出机制。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销售盈利能力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对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有明确的工作目标、思路、计划和措施。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评价指标体系(20 年)一级指标 序号 二级指标 单位 最高分值 指标类型1 纳入公司发展规划 X11 - 8 定性2 制定绿色供应链管理目标 X12 - 6 定性绿色供应链管理战略 X1 3 设置专门管理机构 X13 - 6 定性4 绿色采购标准制度完善 X21 - 4 定性5 供应商认证体系完善 X22 - 3 定性6 对供应商定期审核 X23 - 3 定性7 供应商绩效评估制度健全 X24 - 3 定性8 定期对供应商进行培
16、训 X25 - 3 定性实施绿色供应商管理 X29 低风险供应商占比 X26 % 4 定量10 节能减排环保合规 X31 - 10 定性绿色生产X3 11 符合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理办法X32 - 10 定性12 产品回收率 X41 % 5 定量13 包装回收率 X42 % 5 定量14 回收体系完善(含自建、与第三方联合回收)X43 - 5 定性绿色回收X415 指导下游企业回收拆解 X44 - 5 定性绿色信息平台建设X516 绿色供应链管理信息平台完善X51 - 10 定性17 披露企业节能减排减碳信息 X61 - 2.5 定性18 披露高、中风险供应商审核率及低风险供应商占比 X62 -
17、 2.5 定性19 披露供应商节能减排信息 X63 - 2.5 定性绿色信息披露 X620 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含绿色采购信息)X64 - 2.5 定性说明:绿色供应链管理指数计算公式为: 64362154342 4132126521321 XXX XXGSCI 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评价报告(格式)一、概述主要介绍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评价的目的、依据及被评价企业的基本情况等内容。二、评价过程主要介绍评价工作安排、评价人员组成、文件资料评价情况、现场评价情况、数据收集及可靠性评估、报告编写及评价结论复核等内容。三、评价内容对照绿色供应链管理评价要求,对申报企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关键环节进行评价,包括确立可持续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战略、实施绿色供应商管理、强化绿色生产、建设绿色回收体系、搭建绿色信息收集监测披露平台。四、评价结论对申报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各指标打分后,计算出绿色供应链管理指数,得出评价结论,说明绿色供应链建设各环节中,主要做法、经验、亮点及突出优势等。五、建议对企业绿色供应链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下一步工作提出建议。六、参考文件列出报告编写过程中所使用的相关参考文件。七、第三方机构资质符合性证明材料列出第三方机构满足条件的资质符合性证明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