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 商 行 政 管 理 部 门 和 公 安 消 防 部 门 作 为 具 有 行 政 许 可 权 的两 家 单 位 ,可 以 说 是 唇 齿 相 依 ,我 们 都 知 道 任 何 企 业 或 场 所 在 营业 前 都 必 须 办 理 工 商 营 业 执 照 ,而 营 业 则 必 须 要 保 证 消 防 安 全 ,取 得 相 应 的 消 防 行 政 许 可 。换 言 之 ,工 商 跟 消 防 作 为 兄 弟 单 位 ,良好 的 沟 通 和 配 合 是 保 证 企 业 安 全 、合 法 经 营 的 根 本 保 证 ,是 工 商行 政 管 理 和 消 防 安 全 管 理 的 关 键 所 在 。全 县
2、每 年 新 增 场 所 尤 其 是公 众 聚 集 场 所 众 多 ,而 消 防 大 队 执 法 人 员 数 量 远 远 无 法 满 足 实 际工 作 的 需 要 ,若 工 商 部 门 在 实 施 行 政 许 可 前 严 格 按 照 法 律 规 定 要求 其 提 供 消 防 行 政 许 可 (公 众 聚 集 场 所 投 入 使 用 、营 业 消 防 安 全 检查 合 格 证 ),则 能 极 大 的 减 少 消 防 部 门 的 工 作 量 ,同 时 也 有 效 的 规避 了 工 商 行 政 管 理 部 门 的 安 全 风 险 。在 过 去 一 段 时 间 里 ,因 为 不具 备 消 防 安 全 条
3、 件 而 擅 自 营 业 的 场 所 最 终 酿 成 重 特 大 火 灾 的 案 例比 比 皆 是 ,尤 其 是 2002 年 3 月 1 日,南充市顺庆区府街达亨食品有限公司副食品批发市场发生特大火灾事故,造成 19 人死亡,24 人受伤, 64 户经营户 受灾。事故处理结果,谭建忠、蒲冬梅、 冯学强等五名直接责任者被追究刑事责任, 检查机关已批准逮捕;达亨有限公司经理王海棠被追究纪律责任。此外,10 名南充市的行政干部及工作人员分别受到行政降级、行政记过 、行政警告等处分, 这其中就包括我们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同志。安全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公安消防部门在审批、发证 和市场
4、准入上必须着眼大局,通盘考虑,否则必将酿成大祸,南充“31”特大火灾伤亡惨重,一个重要原因是该批发市场的一、二楼为小商品批发市场和库房,囤积有大量的易燃物品,而三楼就是茶房、娱乐厅和旅社,火灾发生后直接祸及人群较为集中的三楼。如果在审批办证时,相关部门能相互协调、严格把关,即使事故发生,也绝不至于造成如此重大的损失。下面我先就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涉及到的公众聚集场所的管理要求做简要介绍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消 防 法 第 第 十 五 条 明 确 规 定 :公 众 聚 集 场所 在 投 入 使 用 、营 业 前 ,建 设 单 位 或 者 使 用 单 位 应 当 向 场 所 所 在地 的 县 级
5、 以 上 地 方 人 民 政 府 公 安 机 关 消 防 机 构 申 请 消 防 安 全 检 查 。公 安 机 关 消 防 机 构 应 当 自 受 理 申 请 之 日 起 十 个 工 作 日 内 ,根据 消 防 技 术 标 准 和 管 理 规 定 ,对 该 场 所 进 行 消 防 安 全 检 查 。未 经消 防 安 全 检 查 或 者 经 检 查 不 符 合 消 防 安 全 要 求 的 ,不 得 投 入 使 用 、营 业 。 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第十一条明确规定 申请人取得娱乐经营许可证和有关消防、卫生、环境保护的批准文件后,方可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办理登记手续,领取营业执照。娱乐场所取得营业执
6、照后,应当在 15 日内向所在地县级公安部门备案。公 众 聚 集 场 所 ,是 指 宾 馆 、饭 店 、商 场 、集 贸 市 场 、客 运 车 站 候车 室 、客 运 码 头 候 船 厅 、民 用 机 场 航 站 楼 、体 育 场 馆 、会 堂 以 及 公共 娱 乐 场 所 等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对不具备消防安全条件被有关部门取缔的非娱乐性公众聚集场所如何处理问题的答复黑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你局关于是否可以吊 销不具备消防安全条件非 娱乐性公众聚集场所营业执照有关问题的请示(黑工商发2001133 号)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不具备消防安全条件的宾馆、商场、股票大厅等非娱乐公众聚集场
7、所,公安消防部门予以取缔的,依照消防法的规定,应属责令停止使用或停产停业行政处罚的范畴。被责令停止使用的,将直接导致该场所经营单位原有合法住所或经营场所的丧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按照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对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在领取营业执照后失去合法住所或经营场所如何处理问题的批复(工商个字2000第319 号)的意见执行。被责令停产停业的, 该场 所经营单位应依法办理注销登记, 对不按规定办理注销登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根据公司法、公司登记管理条例或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及其施行细则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理。二 00 一年十月二十五日(休息 10 分钟)现在我首先通报一下今年 19 月份全国及我县火灾
8、形势,(小丁及中队提供),接下来我跟大家共同分享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的一些防火、灭火及火场自救常识,希望对大家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有所帮助。生活中十大火灾隐患1、缺乏消防 安全常识,防火意识薄弱,如火灾发生时不会使用 灭火器,不懂及时拨打报警电话,火灾中不懂得简单的火场逃生知识。2、在装修越来越豪华的同时,大量使用易燃材料。3、违章使用电器。 家用电器成倍增加导致用 电量急剧上升,若超过原电气线路和开关的最大承载能力,极易造成打火或局部发热,从而引发火灾。另外电线长期受热、受潮、失去 绝缘能力,年久失修,绝缘层老化或破损,乱接乱拉,致使 电线短路,也极易引发火灾。在使用家用电器后,有些人只是将电
9、器机身的开关关掉,而不将电线插头从插座中拔出,使电器仍处于局部通电状态,长期蓄热引起电器故障而发生起火或爆炸; 家电插头布置过于集中,或者干脆从一个插座取用,增加了线路的接触 电阻,长此以往也极易引发火灾; 电冰箱、 空调、灯具等过于近窗帘、 沙发等可燃物;使用电 烫斗时突遇停电,却忘了拔下插头,一旦来电,也极易引发火灾。4、家庭生活用火不慎。如在烹调中使用的食用油,如果连续加热时间过长,当温度超过油的自燃点时,遇明火也会发生燃烧。5、对燃气灶具不进行定期检查,出现破损(如阀门、 垫圈、胶管破损),导致燃气泄露,或者操作不规范(如倒卧气瓶、高温烘烤、用后不及时关闭阀门等),也易引起爆炸起火。6
10、、家中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由于 摩托车、 汽车越来越多地进入居民家庭,有些人为图方便,将汽油存放在家中而不采取安全措施,埋下了火灾隐患。7、小火源处理不当,如有些人喜欢躺在床上或沙发上吸烟,特别是饮酒以后,烟未吸完,人已入睡, 烟头极易烧者被褥。8、小孩玩火或者燃放鞭炮。9、用易燃材料私搭乱建,乱接电线,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火灾。10、重防盗,轻防火。如窗 户上安装防盗护栏,住宅小区通道上设置栏杆,造成火灾发生时无法逃生和消防通道不畅。消防安全 20 条1、父母、师长要教育儿童养成不玩火的好习惯。任何单位不得组织未成年人扑救火灾。2、切莫乱扔烟头和火种。3、室内装修装饰不宜采用易燃可燃材料。4、消
11、火栓关系公共安全,切勿损坏、圈占或埋压。5、爱护消防器材,掌握常用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6、切勿携带易燃物品进入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7、 进入公共场所要注意观察 消防标志,记住疏散方向。8、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疏散通道畅通。9、任何人发现危及公共消防安全的行为,都可向公安消防部门或值勤公安人员举报。10、生活用火要特别小心,火源附近不要放置可燃、易燃物品。11、发现煤气泄露,速关阀门,打开 门窗,切勿触 动 电器开关和使用明火。12、电器线路破旧老化要及时修理更换。13、电路 保险丝(片)熔断,切勿用铜线铁线代替。14、不能 超负荷用电。15、发现火灾速打报警电话 119,消防队救火不收
12、费。16、了解火场情况的人,应及时将火场内被围人员及易燃易爆物品情况告诉 消防人员。17、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要贪恋财物。18、必须穿过浓烟逃生时,尖尽量用浸湿的衣物披裹身体,捂住口鼻,贴近地面。19、身上着火,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20、大火 封门无路逃生时,可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 塞门缝,泼水降温,呼救待援。火场自救的十种方法一场大火降临,在众多被火围困的人员中,有的人生灵涂炭,命赴黄泉;有的人跳楼丧生或造成终生残疾;也有人化险为夷,死里逃生。这固然与起火时间、地点、火势大小、建筑物内 消防设施等因素有关,还要看被火围困的人员,在 灾难临头时有没有逃生的本领。 那
13、么,在火场中如何逃生自救呢?这里向你介绍十种方法。 一、熟悉 环境法。 就是要了解和熟悉我们经常或临时所处建筑物的消防安全环境。对我们通常工作或居住的建筑物,事先可制定较为详细的逃生计划,以及进行必要的逃生训练和演练。对确定的逃生出口、路线和方法,要让所有成员都熟悉掌握。必要时可把确定的逃生出口和路线绘制成图,张贴在明显的位置,以便平时大家熟悉,一旦发生火灾,则按逃生计划顺利逃出火场。当人们外出,走进商场、 宾馆、酒楼、歌舞厅等公共场所时,要留心看一看大平门、安全出口、 灭火器的位置,以便遇到火灾时能及时疏散和灭火。只有 警钟长鸣,养成习惯,才能处险不惊,临危不乱。如 1985 年 4 月 1
14、8 日深夜, 哈尔滨市 天鹅宾馆发生特大火灾,起火的楼层住着一位日本客人。他在 18 日住进 11 层时,进房前先在门口看了看周围环境,知道了疏散出口。当夜里意识到失火后,便穿过 烟雾弥漫的走廊直往疏散通道摸去,得以死里逃生。 二、迅速撤离法。 逃生行动是 争分夺秒的行动。一旦听到火灾警报或意识到自己可能被烟火包围,千万不要迟疑,要立即跑出房间,设法脱险,切不可延误逃生良机。1989 年, 吉林省东辽县就曾发生过一位青年妇女已经逃离险境又返回火场穿衣服、抢拿财物,导致丧命火场的悲剧。一般说,火灾初期烟少火小,只要迅速撤离,是能够安全逃生的。 三、毛巾 保护法。 火灾中产生的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
15、量过 1.28时,即可导致人在13 分钟内窒息死亡。同时,燃烧中产生的热空气被人吸入,会严重灼伤 呼吸系统的软组织,严重的也可致人员窒息死亡。逃生的人员多数要经过充满浓烟的路线才能离开危险的区域。逃生时,可把毛巾浸湿,叠起来捂住口鼻,无水时,干毛巾也可。身边如没有毛巾,餐巾布、口罩、衣服也可以代替。要多叠几层,使 滤烟面积增大,将口鼻捂严。穿越烟雾区时,即使感到 呼吸困难,也不能将毛巾从品鼻上拿开。 四、通道疏散法。 楼房着火时,应根据火势情况,优先选用最便捷、最安全的通道和疏散设施,如疏散楼梯、 消防电梯、窒外疏散楼梯等。从浓烟弥漫的建筑物通道向外逃生,可向头部、身上浇些凉水,用湿衣服、湿床
16、单、湿毛毯等将身体裹好,要低势行进或匍匐爬行,穿过险区。如无其它救生器材时,可考虑利用建筑的窗户、阳台、屋 顶、 避雷线、落水管等脱险。如 1993 年 2 月 14 日,唐山市林西南路百货大楼特大火灾,死 80 人,伤 53 人。而有位叫 刘丽英的女士却死里逃生,着火时她正在三楼购物,混乱中她趴在地板上,顺着楼梯爬到二楼,从窗户跳出,得以幸存。五、绳索滑行法。 当各通道全部被浓烟烈火封锁时,可利用结实的绳子,或将窗帘、床单、被褥等撕成条,拧成绳,用水沾湿,然后将其拴在牢固的暖气管道、窗框、床架上,被困人员逐个顺绳索沿墙缓慢滑到地面或下到未着火的楼层而脱离险境。 六、低层跳离法。 如果被火困在
17、二层楼内,若无条件采取其它自救方法并得不到救助,在烟火威胁、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也可以跳楼逃生。但在跳楼之前,应先向地面扔些棉被、 枕头、 床垫、 大衣等柔软物品,以便“ 软着陆”。然后用手扒住窗台,身体下垂,头上脚下,自然下滑,以缩小跳落高度,并使双脚首先落在柔软物上。如果被烟火围困在三层以上的高层内,千万不要急于跳楼,因为距地面太高,往下跳时容易造成重伤和死亡。只要有 一线生机,就不要冒险跳楼。 七、借助器材法。 人们处在火灾中,生命危在旦夕,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会放弃生命,一定要竭尽所能设法逃生。逃生和救人的器材设施种类较多,通常使用的有 缓降器、救生袋、救生网、救生气垫、救生 软梯、救生
18、滑杆、救生滑台、导向绳、救生舷梯等等,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器材和设施,就可以火“口”脱险。 八、暂时避难法。 在无路可逃生的情况下,应积极寻找暂时的避难处所,以保护自己,择机而逃。如果在综合性多功能大型建筑物内,可利用设在电梯、走廊末端以及 卫生间附近的避难间,躲避烟火的危害。如果处在没有避难间的建筑里,被困人员应创造避难场所与烈火搏斗,求得生存。首先,应关紧房间迎火的门窗,打开背火的门窗,但不要打碎玻璃,窗外有烟进来时,要赶紧把窗子关上。如门窗缝或其它孔洞有烟进来时,要用毛巾、床单等物品堵住,或挂上湿棉被、湿毛毯、湿床袋等难燃物品,关不断向迎火的门窗及遮挡物上洒水,最后淋湿房间内一切可燃物,一
19、直坚持到火灾熄灭。另外,在被困 时,要主 动与外界联系,以便极早获救。如房间有电话、 对讲机、 大哥大,要及 时报警。如没有这些通讯设备,白天可用各色的旗子或衣物摇晃,向外投掷物品,夜间可摇晃点着的打火机、划火柴、打开电灯、 手电向外报警求援,直到消防队来救助脱险或在能疏散的情况下择机逃生。在逃生过程中如果有可能应及时关闭 防火门、 防火卷帘门等防火分隔物,启动通风和排烟系统,以便赢得逃生的救援时机。 九、标志引导法。 在公共场所的墙面上、 顶棚上、门顶处、 转弯处,要设置“ 太平门”、“ 紧急出口”、“ 安全通道” 、“火警电话”以及逃生方向箭头、事故照明灯等消防标志和事故照明标志。被困人员
20、看到这些标志时,马上就可以确定自己的行为,按照标志指示的方向有秩序地撤离逃生,以解“ 燃眉之急” 十、利人利已法。 在众多被困人员逃生过程中,极易出现拥挤、聚堆、甚至倾轧践踏的现象,造成通道堵塞和不必要的人员伤亡。相互拥挤、践踏,既不利于自己逃生,也不利于他人逃生。如 1994 年 11 月 27 日 13 时 28 分,辽宁省阜新市发生了震惊全国的特大火灾。在一幢单层的艺苑歌舞厅,有 233 人丧生,就是与被困人员拥挤、踩压有关。歌舞厅仅有一个0.83 米宽的小门,且有 5 个台阶,发现火时,所有舞池中的人立即拥向小门逃生。一人跌倒还未及爬起,后面接踵而到的人便被绊倒,呼啦一下子,逃生者就人
21、叠人地堵住了小门。灾后发现,死者呈扇形拥在门口处,尸体叠了 9 层,约有 1.5 米高,其景惨不忍睹。因此,在逃生过程中如看见前面的人倒下去了,应立即扶起,对拥挤的人应给予疏导或选择其他疏散方法予以分流,减轻单一疏散通道的压力,竭尽全力保持疏散通道畅通,以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常见消防器材及其使用(一)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社会产品极大丰富,生产、生活、用火、用 电增多,各种 化工产品在社会生活中得以大量使用。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社会生活带来许多不安全的因素,火灾事故的频繁发生,给人们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的损失。其实,只要人们掌握一定的消防常识,懂得常
22、见的 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掌握扑灭初期火灾的措施,是完全有可能把火灾扑灭在萌芽状态下的。所以我们首先要懂得一些常见消防器材的性能、适用范围以及其使用方法。那么常见的消防器材主要有哪些呢?主要有:灭火器、消防水泵、消防栓,水带、水 枪等等,今天我们就向大家一一介绍这些常见消防器材的性能和使用方法。第一章 灭 火 器灭火器是种可由人力移动的轻便灭火器具,它能在其内部 压力作用下,将所充装的灭 火药剂喷出,用来扑灭火灾。由于灭火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面广,对扑救初期火灾有一定效果,因此,在工厂、企业、机关、商店、仓库以及汽车、 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上,几乎到处可见,已成为群众性的常规灭火武器。灭
23、火器的种类很多,按其移动方式可分为:手提式和推车式;按驱动灭火剂动力来源可分为: 储气瓶式、储压式、 化学反应式;按所充装的灭火剂则又可分为: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卤代烷(例如常见的 1211 灭火器)还有酸碱、 清水灭火器等。今天我主要根据我们日常所使用的几种灭火器讲解一下泡沫、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等四种灭火器的性能、适用范围及操作使用方法。首先,我先讲一下消防行业中灭火器型号的编制方法,我们常见的灭火器有 MP 型、 MPT 型、MF 型、MFT 型、MFB 型、MY 型、MYT 型、MT 型、MTT 型, 这些字母它们所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呢?第一个字母 M表示灭火器;第二个字母 F表示
24、干粉,P 表示泡沫,Y 表示卤代烷,T 表示二氧化碳;有第三个字母 T 的是表示推车式,B 表示背 负式,没有第三个字母的表示手提式。下面先讲解一下:化学泡沫灭火器 化学泡沫灭火器内充装有酸性( 硫酸铝)和碱性( 碳酸氢钠)两种化学药剂的水溶液。使用时,两种溶液混合引起化学反应产生 CO2 泡沫,在压力作用下喷射出去进行灭火。 MP 型手提式化学泡沫灭火器1、规格及性能根据 国家标准,MP 型 手提式灭火器按所充装灭火剂的容量有 6 升和9 升两种规格,其型号分为 MP6 和 MP9。2、适用范围及使用方法a、适用范围:适用于扑救液体可可熔融固体燃烧的火灾,如石油制品、油脂等火灾,也适用于固体
25、有机物质燃烧的火灾,如木材、 棉织品等物质的火灾;但不能扑救带电设备、可燃气体、 轻金属、水溶性可燃、易燃液体的火灾。b、使用方法:手提筒体上部的提环,迅速跑到火场。应注意在奔跑过程中不得使灭火器过分倾斜,更不可颠倒,以免两种药剂混合而提前喷出。当距离着火点 10 米左右,即将筒体颠倒,一只手紧握提环,另一只手扶住筒体的底圈,让射流对准燃烧物。在扑救可燃液体火灾时,如呈流淌状燃烧,则泡沫应由远向近喷射,使泡沫完全覆盖在燃烧液面上;如在容器内燃烧,应将泡沫射向容器内壁,使泡沫沿着内壁流淌,逐步覆盖着火液面。切忌直接对准液面喷射,以免由于射流的冲击,反而将燃烧的液体冲散或冲出容器,扩大燃烧范围。在
26、扑救固体物质的初起火灾时,应将射流对准燃烧最外猛烈处。灭火时,随着有效喷射距离的缩短,使用权者应逐渐向燃烧区靠近,并始终将泡沫溅射在燃烧物上,直至扑灭使用时始终保持倒置状态,否则将会中断喷射,不可将筒底对下巴或其它人,否则出师未捷人先死。3、维护保养 a、存放时,不可靠近有高温的地方,以防碳酸 氢钠分解出二氧化碳而失效; 严冬季节要采取保暖措施,以防冰冻。并应经常疏通 喷嘴,使之保持畅通。最佳存放温度为 45 度 C。b、使用期在二年以上的,每年应送请有关部门进行 水压试验。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并在灭火器 上标明试验日期。每年要更换药剂,并注明换药时间。MPT 型化学泡沫 灭火器的适用范 围、
27、灭火方法及注意事项与手提式基本相同。另外,简单介绍一下 二氧化碳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利用其内部所充装的高压液态二氧化碳本身的蒸气压力作为动力喷出灭火。由于 二氧化碳灭火剂具有灭火不留痕迹,有一定的绝缘性能等特点,因此适用于扑救 600 伏以下的带电电器、贵重设备、图书资料、 仪器仪表等场所的初起火灾,以及一般的液体火灾;不适用扑救轻金属火灾。一、使用方法 灭火时只要将灭火器的 喷筒对准火源,打开启闭阀,液态的二氧化碳立即气化,并在高压作用下,迅速喷出。但应该注意二氧化碳是窒息性气体,对人体有害,在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达到 8.5%,会发生呼吸困难, 血压增高;二氧化碳含量达到 20-30%时
28、,呼吸衰弱,精神不振,严重的可能因 窒息而死亡。因此,在空气不流通的火场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后,必须 及时通风。在灭火时,要连续喷射,防止余烬复燃,不可颠倒使用;二氧化碳是以液态存放在 钢瓶内的,使用时液体迅速气化吸收本身的热量,使自身温度急剧下降到-78.5 度 C 左右。利用它来冷却燃烧物质和冲淡燃烧区空气中的含氧量以达到灭火的效果。所以在使用中要戴上手套,动作要迅速,以防止冻伤。如在室外,则不能逆风使用。二、维护保养1、二氧化碳灭火器应放置明显、取用方便的地方,不可放在采暖或加热设备附近和阳光强烈照射的地方,存放温度不要超过 55 度 C。2、定期检查灭火器钢瓶内二氧化碳的存量,如果重量减
29、少十分之一时,应及时补充罐装。3、在搬运过程中, 应轻拿轻放,防止撞 击。在寒冷季节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阀门(开关)开启后,不得时启时闭,以防阀门冻结。4、灭火器每隔 5 年送请专业机构进行一次水压试验,并打上试验年、月的 钢印。干粉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是以高压二氧化碳为动力,喷射筒内的干粉进行灭火,为储气瓶式。它适用于扑救石油及其产品、可燃气体、易燃液体、电器设备初起火灾,广泛用于工厂、船舶、 油库等场所。MF 型手提式干粉灭火器1、按充装的干粉重量来定,MF 型灭火器可分为:MF1、MF2、MF4、MF5、MF8、MF10 八种型号;按充装物质的不同又可分为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和 磷酸铵盐干
30、粉灭火器两种。2、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易燃、可燃液体和气以及带电设备的初起火灾;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除可用于上述几类火灾外,还可用于扑救固体物质火灾。但都不适宜扑救轻金属燃烧的火灾。灭火时,先拨去保险销,一只手握住喷嘴,另一手提起提环(或提把),按下压柄就可喷射。扑救地面油火时,要采取平射的姿势,左右摆动,由近及远,快速推进。如在使用前,先将筒体上下颠倒几次,使干粉松动,然后再开气 喷粉,则效果更佳。3、维护保养和检查a、平 时应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防止干粉受潮 变质;还要避免日光曝晒和 强辐射热,以防失效。b、存 放环境温度在 1055 度 C 之间。c、进行定期检查,
31、如发现干粉结块或气量不足, 应及时更换灭火剂或充气。d、一经打开启用,不 论是否用守,都必 须进行再充装,充装时不得变换品种。e、灭火器每隔五年或每次再充装前,应进行水 压试验,以保证 耐压强度,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推车式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与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相同。1211 灭火器1211 灭火器利用装在筒内的氮气压力将 1211 灭火剂喷射出灭火,它属于储压式一类,1211 是二氟一氯一 溴甲烷的代号,分子式为CF2C1Br,它是我国目前生产和使用最广的一种卤代烷灭火剂,以液态罐装在钢瓶高内。1211 灭火剂是一种低沸点的液化气体,具有灭火效率高、毒性低、 腐蚀性小、久 储不变
32、质、灭火后不留痕迹、不污染被保护物、绝缘性能好等优点。1211 灭火器主要适用于扑救易燃、可燃液体、气体及带电设备的初起火灾;扑救精密仪器、仪表、贵重的物资、 珍贵文物、图书档案等初起火灾;扑救飞机、船舶、车辆、油 库、宾馆等场所以固体物质的表面初起火灾。MY 型手提式 1211 灭火器1、规格 按充装灭火剂量可分为 0.5 公斤、1 公斤、2 公斤、3 公斤、4公斤、6 公斤六种型号规格。2、使用方法 使用时,首先拨掉安全销,然后握紧压把进行喷射。但应注意,灭火时要保持直立位置,不可水平或颠倒使用,喷嘴应对准火焰根部,由近及远,快速向前推进;要防止回火复燃,零星小火则可采用点射。如遇可燃液体
33、在容器内燃烧时,可使 1211 灭火剂的射流由上而下向容器的内侧壁喷射。如果扑救固体物质表面火灾,应将喷嘴对准燃烧最猛烈处,左右喷射。3、维护保养 a、应存放在通风、干燥、取用方便的地方,储存处的环境温度 为10 度 C45 度 C。b、不得存放在采暖或加热设备附近和阳光强烈照射的场所,以免变质失效。c、每隔半年 检查一次灭火器上的压力, 压力表 指针指示在红色区域内,应立即补充灭火剂和氮气。d、每隔五年或再次装灭火剂前,应进行相当于设计压力 1.5 倍的水压试验,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119”报警电话有讲究又是一年宣传日来到! “119”也成为了百姓群众茶余 饭后的一个热门话题 ,随着经济建设快
34、速发展的步伐,消防工作也正遇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从火灾扑救、抢险救援,逐步演变成为人民群众心目中的“热心” 人,于是越来越多的“橙色”背影活跃到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但,一些不着边际的“119”报警电话,着实让 接警员头疼。让消防官兵困惑的是:“119”报警学问知多少?殊不知“119”报 警电话也有讲究。 有据可查,拨打假火警电话的人,多可归为以下几种:一是小孩、学生打得多。每逢暑假、寒假、周末等 节假日以及每天中午、晚上放学期间,“119”火警电话往往响个不停,一个学生在路边的 IC 卡电话上拨了“119”,另外的学生也纷纷跟着学,而打电话者尤以小学生居多。二是年轻人出于“寻开心” 等想法 拨得
35、多。酒吃多了或者无聊 时,往往也会拨打“119”电话寻求“刺激”。三是对消防部门有不满情绪的人员趁机骚扰。一些因消防违章而受过处罚的当事人,往往存在一定的报复心理,有时便以此种方式来发泄“怨气”,让 消防队员白跑一趟,白紧张一场。在以上几种情况中,以第二、第三种情况造成的危害最大,因其是有意识地拨打,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令人难辨真伪。 而凡此种种,造成的危害十分巨大。一是假火警占了电话线路,真的火灾报警打不进去,往往痛失最佳灭火时机。二是接到假火警后,如果消防队的车辆、人员被骗全部出动,此时再有火灾发生,将会出现无车、无人前往扑救的现象,后果更是难以预料。 “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何果”
36、新闻讲究几个要素,遇到火灾拨打“119”报警电话时 同样如此,一定要把 “何地、燃烧物质、人员被困”等有关 “要素”讲清楚,以利于消防官兵迅速出警,及时排除灾情。值得注意的是,在消防官兵未到场之前,对于一些无法扑灭以及有爆炸危险的火灾,其他人绝不能逞一时勇,贸然上前扑救,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而对于拨打假火警电话的人, 消防法明确规定,谎报火警者将处警告、罚款或者十日以下拘留。对酿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行为将依法追究 刑事责任。但报假警者仍禁而难绝,万一真有火灾发生,火警电话拨不进来,容易酿成大灾。当然,假如因为假火警而酿成严重后果,那么经公安机关侦查,此类报警者也必定难逃法网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