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模块三 中国现代史,主题四 科技文化与 社会生活,第一部分 主题研究,考点1 科学技术的成就 考点2 教育事业的进步 考点3 文化艺术和体育事业的成就 考点4 新时期社会生活的变迁,考点全解,考点1 科学技术的成就12年云南28(5)题已考 2015年是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45周年,邓稼先,原子弹,“东方红”一号,杂交水稻之父,东方魔稻,863计划,【易错易混】“两弹一星”中的“两弹”指的是核弹和导弹,不是原子弹和氢弹。 【“说明”拓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学技术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党中央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广大科研工作者的辛勤钻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
2、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为科技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拓展提升,(2014云南13题)一位美国学者在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一书中写道:“他使饥饿的威胁在退却,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这位美国学者评价的是 ( ) A. 邓稼先 B. 王进喜 C. 袁隆平 D. 雷锋,C,考点2 教育事业的进步 13年大理等八地16题、13年昭通26(1)题图三已考,义务教育法,科教兴国,(2014昆明13题)为了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学技术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1995年,党中央正式提出了( )A. 实施义务教
3、育 B. 开展“希望工程”C. 恢复高考制度 D. 科教兴国战略,D,(2013大理等八地16题)“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谁提出的 ( )A. 邓小平 B. 蔡元培C. 孙中山 D. 毛泽东,A,考点3 文化艺术和体育事业的成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容国团,思考1:社会生活这么巨大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考点4 新时期社会生活的变迁,社会保险,【“说明”拓展】改革开放后,制度变迁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1)衣:色彩和样式不再单调,衣着丰富多彩,服饰不仅是御寒的工具,更是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 (2)食:食物不再匮乏、单调,人们温饱问题解决,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3)
4、住:居住条件发生改变,人们居住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4)行:改革开放前,公共汽车和自行车是主要交通工具,改革开放后,交通条件有了明显改善,铁路、公路和航线增长很快,私家车出行占一定比重。,拓展提升,(2014盘龙区二模)下列能够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乡人民生产发生巨变的有 ( ) 凭粮票、肉票、布票等票证购物自驾游成为人们休闲的一种方式吃“公家饭”、端“铁饭碗”是惯例轻松惬意地网上淘宝、购物“低碳”和“原生态”生活成为时尚 A. B. C. D.,B,(2015原创)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衣食住行均今非昔比,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不但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而且生活方式、消费观念
5、、思维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列事例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A. 衣服颜色样式单调B. 人民群众食物严重匮乏C. 在超市选购绿色食品D. 生活物资凭相应票据供应,C,(2014盘龙区一模)邓小平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下列说法与“两弹一星”有关的是 ( ),主持研究设计的科学家是邓稼先“一星”指的是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这是在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为维护国家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B. C. D.,综合演练,B,(2014达州)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继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开始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标志是 (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导弹核武器研制成功 C.“东方红”卫星遨游太空 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C,(2014抚州)九年级(2)班同学在复习某一学习主题时,其中有一项归类不当的是 ( ) A.香港回归举国庆“一国两制”首次成功运用于实践之中 B.“东方魔稻”袁隆平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C.太空奏响东方红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D.戈壁升起蘑菇云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A,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