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云南中考试题研究历史模块二主题一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共50张PPT).ppt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368936 上传时间:2019-02-24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1.8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中考试题研究历史模块二主题一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共50张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云南中考试题研究历史模块二主题一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共50张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云南中考试题研究历史模块二主题一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共50张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云南中考试题研究历史模块二主题一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共50张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云南中考试题研究历史模块二主题一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共50张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模块二 中国近代史,主题一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第一部分 主题研究,考点全解,考点1 虎门销烟 考点2 鸦片战争 考点3 第二次鸦片战争 考点4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考点5 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考点6 左宗棠收复新疆 考点7 甲午中日战争 考点8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考点1 虎门销烟,人民英雄纪念碑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纪念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革命烈士而修建的纪念碑。碑身东面起,第一幅浮雕是“销毁鸦片烟”,描述鸦片战争前夕,1839年6月3日,群众在虎门销毁鸦片的事迹。浮雕上,愤怒的群众正在把一箱箱毒害中国人民的鸦片运到海边,倾倒在放有石灰的窑坑里焚烧,一股股浓烟

2、从石灰池上升起。,人群后面,有炮台和千百只待发的战船,准备随时还击英帝国主义的挑衅。画面上人物的形象,表现出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的坚定决心。,虎门销烟浮雕,1839,林则徐,(2013德宏6题)“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他不计个人得失,上书皇帝,严禁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110多万千克鸦片。“他”是 ( )A. 林则徐 B. 关天培C. 左宗棠 D. 邓世昌,A,考点2 鸦片战争,2015年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175 周年,陈旭麓说,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写道:“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

3、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解读:1514+325=1839,这场战争是窥探虎门销烟,只有的一逞鸦片战争。然后再根据“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得出就是近代化的第一步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南京条约签订场景,1840,南京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反帝反封建,香港岛,广州,上海,南京条约,拓展提升,【巧学速记】割地、赔款、五口通商、协定关税,简称割、赔、开、商。【考点点拨】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中国开始割让土地“求安”的开始。【易错易混】近代史开始于1840年,而不是1842年。,(2014曲靖6题)有人指出:“对于中国人来说

4、,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的发动者是 ( ) A. 美国 B. 德国 C. 英国 D. 法国,C,考点3 第二次鸦片战争,2015年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和北京条约签订155周年,火烧圆明园,1860,北京条约,今圆明园远瀛观残迹,圆明园,拓展提升,【考点点拨】俄国没有直接参与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但是它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分赃者,并且侵占中国大片领土。,(2013大理等八地7题)法国文学家雨果这样谴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侵略者:“两个强盗走进圆明园,一个抢了东西,一个放了火”这“两个强盗”指的是 ( ) A. 英国、德国 B. 英国、法国

5、C. 德国、法国 D. 俄国、英国,B,考点4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2015年是太平军抗击洋枪队155周年,洪秀全,华尔,考点5 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瑷珲条约,北京条约,西北部,150,(2014云大附中一模)马克思说:“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近代史上,俄国从中国得到的最大好处是 ( ) A. 割占香港岛 B. 吞并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C. 割占台湾岛 D. 得到清政府4.5亿两白银赔款,B,考点6 左宗棠收复新疆,2015年是左宗棠受命进军新疆140周年,“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杨昌浚

6、 这首诗说的是左宗棠当年抬棺出征、收复新疆的情景,他的军队同时也是一支种树的排头兵,到处种树,种了几十万株树,后人把它叫做左公柳。,阿古柏,左宗棠,伊犁,新疆行省,12年云南8题已考,(2012云南8题)有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在前往哈密的路上,让士兵抬着棺材走在队伍前面,表明誓死抗击俄国,收复伊犁的决心。这位老人是 ( ) A. 林则徐 B. 左宗棠 C. 邓世昌 D. 曾国藩,B,考点7 甲午中日战争,2015年是马关条约签订120周年 ,黄海海战,黄海海战,邓世昌,避敌保船,1895,马关条约,致远舰,中日双方在春帆楼谈判时的场景,重庆,工厂,拓展提升,【巧学速记】马关条约:割三岛、赔两亿

7、、设工厂、增口岸。【易错易混】马关条约对中国社会进程的影响是大大加速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进程,而没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014昆明4题)“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副对联赞颂的是甲午战争中英勇牺牲的民族英雄 ( ) A. 戚继光 B. 郑成功 C. 左宗棠 D. 邓世昌,D,考点8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015年是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115周年,这中国,那一点,我还有分?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 陈天华猛回头 这里的内容体现了辛丑条约的哪一点,1900,辛丑条约,辛丑条约 签订场景,4.5,大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8、,(2014云南5题)“八国联合军队由英国海军将领西摩尔率领,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带着光绪帝逃往西安。此事件以清王朝战败,并赔款4.5亿两白银为终。”该材料所涉及的不平等条约是 (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D,拓展提升,【巧学速记】辛丑条约核心内容:赔、禁、拆、划,【异同比较】三大条约异同比较 12年云南7题已考,【认识启示】 1. 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 面对外敌入侵,要坚决反抗;落后就要挨打。 2. 林则徐、左宗棠、邓世昌的精神品质? 不畏强暴、抵抗侵略,不怕牺牲、反对分裂、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民族精神。,【“说明”拓展】 1. 西方列强的侵略与

9、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进程。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中国人民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太平天国运动、左宗棠收复新疆、邓世昌黄海激战,壮烈殉国。,课堂小结,综合演练,(2013红河9题)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列强的“坚船利炮”强加给中国一个个不平等条约。下列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是 (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D,(2012云南7题)如果把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下列表述不适合作为这一单

10、元主题的是 ( ) A. 屈辱的中国 B. 痛苦的历程 C. 辛酸的历史 D. 英勇的抗争,D,(2014云大附中一模)1902年,一茶馆里四位汉人聊天,张三说“我看过谭嗣同赴法场。”李四说:“我参加过义和团。”王五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赵六说:“我读过国闻报”他们谁在说谎 ( ) A. 张三 B. 李四 C. 王五 D. 赵六,C,(2015原创)日本是中国的邻国,中日两国在历史上曾经友好相处,但也经历了战争。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革新派以唐朝律令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从经济到政治方面进行了改革,规定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体制,并诏书公布改新的内容,律令严格划分良贱的身份制

11、,请回答:(1)材料一所说的“改革”是日本的哪一次改革?它的发布者是谁?,大化改新;孝德天皇。,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日本政府在外交上,施展伎俩,纵横捭阖表现的十分耐心而又温和化,甚至不惜卑躬屈节,用了25年时间,好不容易地摘掉了脖子上的不平等条约,并挤进了帝国主义俱乐部。伊成文、马家骏主编:明治维新史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日本是如何“摘掉了脖子上的不平等条约”并“挤进了帝国主义俱乐部”的?这一措施的主要内容有哪些?,通过明治维新;“废藩置县”“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富国强兵”。,材料三 1894年7月25日,日军以偷袭大清帝国运兵舰队为发端,不宣而战,挑起了一场蓄谋已久的大

12、规模侵华战争。从丰岛海战到鸭绿江溃败,从大连陷落到旅顺屠城,从大东沟决战到威海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再到马关条约的签订,最后以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屿、赔偿(共)2.3亿两白银而告终。-2014年1月21日解放军报,(3)材料三所叙述的“战争”是指中国近代史上的哪次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屿、赔偿(共)2.3亿战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发动这场战争的目的是什么?这一条约签订对日本和中国社会分别产生什么影响?,甲午中日战争;目的: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影响:日本:日本靠强索中国的巨额赔偿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进而脱亚入欧,跻身列强,走向了对外扩张的帝国主义之路;中国: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4)通过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对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认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落后是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我们应树立勿忘国耻、忧国忧民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结,发奋努力,振兴中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