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触觉的定义。(2)知道温度觉的定义,会实施探究活动并总结归纳。,触觉与温度觉,过程与方法:(1)通过活动“触觉敏感程度的测定实验”,学会测定触觉敏感程度的方法。(2)通过两个活动,学会观察、探究、记录、设计表格、总结归纳等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这节课的内容讲授,培养学生全面去看事物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前两课时之后对“感受器和感觉器官”内容的延续,是神经系统知识完整性的充实,学生易懂、易学。本课设计了两个活动,充分体现新课标的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思路。,学情分析,本节课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难理解,主要是活动的开展。实施活动对于初一下学期的
2、学生应该不是太难,主要是教师要善于引导总结归纳得出结论。,教学过程,一、触觉触觉的定义:,当我们身体的一定部位,与外界物体接触时,会不同程度地感觉到物体的存在,甚至可能对物体的形状、硬度、光滑程度等情况做出一定判断,这就是触觉。,活动:触觉敏感程度的测定实验,知识准备:如果皮肤上有一定距离的两个点同时受到接触刺激,引起的感觉是“两个点”;当受刺激的两个点之间的距离减小到一定值时,引起的感觉会是“一个点”。我们将触觉所能分辨的两点刺激之间的最小距离,称为触觉的“两点阈”。两点阈值的大小可以说明触觉的敏感程度;两点阈的存在也能反映出触觉感受器在皮肤上呈点式分布的情况,用两个大头针的针尖同时轻微刺激
3、皮肤上的两个邻近的点,由被试者说出来是否为“两个点”刺激;每次测试都先确定好两个针尖的距离,当被试者不能明确判断为“两点”时,此即为该部位的两点阈值。选择不同测试部位,比较测试结果。,检测方法:,要注意的问题:,避免被试者看见测试部位;每一刺激作用的时间不要持续1S以上。,?,1.准备测试用针两个、毫米直尺一把、记录用纸和笔等。两个同学一组,相互轮换做测试者和被试者。2.选择不同敏感性的测试部位:(1) 手指间;(2)手掌侧;(3)手背测。3.开始测试,先使两点距离由近及远,再由远及近,分别得出阈值后取其平均值,记为该部位阈值。4.整理实验数据,将测试结果填入下列表格:,方法步骤:,触觉两点阈
4、测试结果(被试者_ 测试者_),38mm,812mm,3040mm,总结归纳:,人体的唇,鼻尖,舌尖的触觉非常敏感,肢体的腹侧面比背侧面触觉敏感,敏感部位的触觉感受器分布密度高,为大脑皮层提供信息的机会也多。,二、温度觉温度觉的定义:,当我们接触的外界物体的温度发生变化,使皮肤和黏膜的温度也发生变化时,我们就会觉得“冷了”或“热了”,这就是温度觉。,探究活动:皮肤感受“冷”“温”刺激的实验,提出问题:,人体能感到温度的变化,离不开皮肤中的温度觉感受器。当环境温度低于皮肤温度时会感到冷;当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时会感到热。怎样利用实验的方法来体验温度觉?,1、准备三个水槽,分别记为1、2、3号水槽
5、,然后向1号水槽加入室温(25左右)水,2号加入高于室温5的水,3号加入高于室温10的水。 2、实验开始,先将左手和右手分别浸入1号和3号水槽,持续10S左右;然后将两手同时很快转入2号水槽12S,这时注意体会左、右手的感觉有何不同。 3、小组同学分别做上述实验之后,交流各自的体验,看彼此的说法是否一致。 4、记录实验结果。,方法步骤:,温,冷,冷,温,现象分析:,(1)左手皮肤温度高于冷水温度,人觉得冷;,(2)右手皮肤温度低于热水温度,人觉得温;,(3)12S后两手同时放入温水中,左手皮肤温度低于温水温度,人觉得温;右手皮肤温度高于温水温度,人觉得冷。,总结归纳:,皮肤温度感受器能够感受使
6、皮肤温度发生变化的刺激. 当刺激使皮肤温度下降时,会感觉“冷”;感受冷刺激(皮肤温度下降)的感受器叫冷感受器。当刺激使皮肤温度升高时,会感觉“温”;感受温刺激(皮肤温度升高)的感受器叫温感受器。,冷感受器和温感受器在皮肤表层中均呈点状分布,温度感受器在面部、手背、前臂掌侧面、足背、胸部、腹部以及生殖器官的皮肤比较密集。冷点多于温点,在面部的皮肤每平方厘米约有1619个冷点,温点的数目比冷点少410倍。在一定范围的温度内,两种感觉表现有一定程度的适应能力,在发生适应时,对温度刺激的敏感度明显降低。热感受器的适应只需几秒钟,但温觉的适应则需几分钟以上,可见人对温的适应并非完全决定于温感受器,而必须有中枢神经系统的适应功能参与。在热天澡盆内水温为28时,初进入时觉得冷,过一段时间后,也会发生适应,这种现象决定于人皮肤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别。所以,对于冷、温的感觉是相对的。,拓展延伸1,拓展延伸2,皮肤对体温的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