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二 科学探究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纵观淄博近五年中考,科学探究的方法中对照实验的 设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为 中考中的必考内容,在实验探究题中出现,分值一般为5 分。尤其是近几年开始出现实验中设计表格、实验变量的 控制,考查比较明确。预测2018年将继续加重学生实验能 力的检测。显微镜的使用及其常见的几个问题、动植物细,胞的观察以及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都以选择题形式考查,预测2018年也一定会涉及这方面的知识。关于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以及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常以选择题或非选择题形式出现进行考查,预测2018年对本专题的考查变动不大。,命题点一 科学探究过程 例1 (201
2、6娄底)如图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甲、乙两瓶内装有等量的同种肉汤,甲瓶煮沸,乙瓶不做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丙瓶),数日后,瓶中的肉汤也变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未打断瓶颈时肉汤变质的是乙瓶 B乙瓶和丙瓶中的肉汤变质的根本原因不相同 C此实验证明肉汤中的细菌是由空气中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D甲、乙形成了对照实验,1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 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 2科学探究的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量法 等。,3实验设计的几点注意事项: (1)要设计对照实验。 (2)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3、 (3)严格控制实验条件,需要数值时求多组的平均值,尽量减小误差。 (4)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要设计重复组或增加实验对象数量,减小实验偶然性。,命题点二 细胞的结构与观察 例2(2017宜兴)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观察到甲、乙视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一所示显微镜的最小放大倍数为26倍 B图二中,由甲换到乙需要转动转换器和细准焦螺旋 C图二中,甲视野的放大倍数比乙小,视野也较暗 D直接用手放盖玻片时,应慢慢平放下去,例3(2017淄博)小刚同学欲使用显微镜判断某临时装片 取材于动物还是植物,则( ) A对光时,应使用高倍物镜迅速找到视野 B观察时,应使用粗准焦螺旋
4、使镜筒缓慢下降,直到看清物像 C若发现细胞中有细胞壁,该装片一定取材于植物 D若未发现细胞中有叶绿体,该装片一定取材于动物,C,例4(2016东营)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体现着 形态结构和功能高度统一的和谐之美。下列有关叙述不 正确的是( ) A叶片的保卫细胞形态扁平排列整齐,有利于保护内部组织 B叶肉细胞圆柱状或不规则,含有大量叶绿体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A,C精子细胞呈蝌蚪形,有长长的尾,便于快速游动 D神经细胞有数量较多的树突和较长的轴突,有利于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神经冲动,1显微镜使用问题汇总。 (1)成像问题:显微镜所成的像是放大、倒立的物像,与玻片上的图像相比,呈180旋转,即将
5、试卷旋转180,倒过来看到的图像与显微镜下看到的图像是一致的。,(2)移动问题:由于显微镜所成的像为倒像,所以物像移动的方向与玻片移动方向相反,即偏哪就向哪移,如物像偏左上方,玻片就向左上方移动。 (3)视野亮度问题: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小光圈;光线弱时,用凹面镜、大光圈。,(4)倍数问题: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时,视野中的三变:视野变暗、细胞数目变少、细胞图像变大。,2细胞的结构功能与观察。 (1)细胞的观察: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大致经过以下几步:擦、滴、取、放、盖、染。其中植物细胞滴清水,动物细胞滴生理盐水,染色用碘液。 注意:盖的时
6、候一定要使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液滴,然后缓缓放平,避免产生气泡。,(2)动物、植物、细菌和真菌细胞结构整合:,(3)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控制物质进出,因此细胞内物质的含量及变化原因均与细胞膜有关;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与遗传有关的物质储存在细胞核内;液泡内含有细胞液,决定了细胞的颜色、气味和味道。,命题点三 细胞分裂分化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整合 例5(2017兰州)下列关于人和被子植物结构层次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人和被子植物体内储存营养的结构都属于营养组织 B被子植物的花、果实、种子构成生殖系统 C人的骨骼肌由四种组织构成,属于运动器官 D人和被子植物体表有保护作用的结构都属于保护组织,C,1生物体由小长大的原因: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细胞 分裂、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细胞分化后遗传物质不变。 2单细胞生物依靠一个细胞就可完成各种生命活动,这说 明细胞是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3(1)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2)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