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亲爱的爸爸妈妈导学案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主题; 2、体会议论和描写的作用,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 3、教育学生热爱和平,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课前延伸1、 “六一儿童节”的由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2 年 6 月,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 16 岁以上的男性公民 140 余人和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 90 名儿童押往集中营。村里的房舍、建筑物均被烧毁,好端端的一个村庄就这样被德国法西斯给毁了。 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贩子虐杀和毒害儿童,保障儿童权利,1949 年 11 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召开执委会,正式
2、决定每年 6 月 1 日为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即国际儿童节。第一课时预习检测:根据下列语句的意思判断相应词语:(1)、原指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现在也用来指丑态毕露。 ( )(2)、形容非常凶暴残忍,没有一点儿人情味。 ( )(3)、形容天气恶劣。比喻境遇悲惨凄凉。 ( )(4)、极端错误;非常不合情理。 ( )(5)、严肃而庄严。 ( )一、整体把握。1、 读引文,筛选关键词句。2、沉重的记忆“指什么?“美丽的记忆”又指什么?二、语言揣摩。1.凄风。苦雨。天昏。地暗。 (连用四个句号,起到了什么样的表达效果?这里仅仅是在描写天气吗?)2、 “他们杀孩子、老师,也杀牧师、工人、木匠、小店老板
3、、鞋匠全是纯朴勤劳的普通市民。 ”(“全是”一词强调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如何理解这看似矛盾的议论。)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怎么理解?)5.一位作家讲话之后,日本人也要讲话了。(称他为“日本人”为什么不说“作家”?)明赫白仍然双手撑着头流泪。我和安格尔走过去和他握手。许多人走过去和他握手。(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明赫白得到众人的宽恕和尊重) 第二课时拓展延伸贫穷与富有女儿曾问我:我们家有钱吗?我说:我们家没钱。她又问:我们家很穷吗?我说:我们家不穷。六周岁的她似董非董。前日,单位发起“冬季捐寒衣”活动,晚上
4、,我打理着一些我们一时穿不着的寒衣。女儿问:这些衣服给谁?我说:送给穷人。她又问:为什么? 我说:他们没寒衣,过不了冬。她点点头,一副很明白的样子。一会儿,她拿来一件小棉袄、一条围巾,一顶帽子,说要捐出去。我正想鼓励她两句,不料她一把拉下她爸爸的帽子说:爸爸,求您了,把这顶帽子也送给穷人吧!我的心一震,为女儿那小小的心。我一直以为自己富有同情心,而在这之前,我却从未想过要将自己正需要的送给别人第二天,我送她至校门口,看着她捧着那个小包裹一蹦一跳地走进校门,我的眼睛渐渐湿润。我高兴,她将比我更富有。1、文章的主人公是_ _, “我”在文中起_ _作用。2、 “将自己正需要的送给别人”体现了女儿的什么精神?3、本文篇幅短小,但有韵味,说说你从中受到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