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20.岳阳楼记(导学案).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325258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20.岳阳楼记(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20.岳阳楼记(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20.岳阳楼记(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20.岳阳楼记(导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20.岳阳楼记(导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岳阳楼记导学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朗读、背诵全文。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3、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4、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过程与方法1、熟读背诵全文并能翻译。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3、学习精炼、生动的语言,赏析精彩语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刻理解和正确评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学重难点】1、学习文章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体会文章骈散结合的句法形式。 2、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境界。【导学过程】第

2、一课时一、 导入新课。同学们,我国古代的很多名胜古迹,大多留下了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比如,我国古代的三大名楼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上面就铭刻了很多美文妙句。王勃滕王阁序 “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令人神往之至;崔灏黄鹤楼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让人回味无穷;而岳阳楼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唱不衰。 岳阳楼记成为写景状物抒情的名篇。今天,我们就来共同阅读这一名篇,看看它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二、 走进作者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著有范文正公文集等。1046 年,范仲淹的挚友藤子京谪守巴陵郡

3、,重修岳阳楼。当时,范仲淹亦被贬在邓州作官。藤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本洞庭晚秋图 。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此文。表达自己旷达胸襟和伟大的政治抱负。三、 检测预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谪守_ 朝晖_ 涯_ 楫_ 岸芷汀兰_ _薄暮冥冥_旷_ 嗟乎_ 樯_ 谪守_ 潇湘_属予_ 浩浩汤汤_ _ 霪雨霏霏_ _ 噫_ 宠辱偕忘_ 郁郁青青_ 2、解释下列加粗字的含义薄暮冥冥_ 然则北通巫峡_ 春和景明_此镇岳阳楼之大观也_ 增其旧制_而或长烟一空_ 百废具兴_ 属予作文以记之_3、找出文中的四字短语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2、齐读课文,注意掌握字、词的

4、读音。3、小组探究,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滕 子 京 谪 守 巴 陵 郡。刻 唐 贤 今 人 诗 赋 于 其 上。予 观 乎 巴 陵 胜 状此 则 岳 阳 楼 之 大 观 也。登 斯 楼 也予 尝 求 古 仁 人 之 心,或 异 二 者 之 为先 天 下 之 忧 而 忧,后 天 下 之 乐 而 乐乎。4、探究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1)政通人和 (2)锦鳞游泳 (3)居庙堂之高 (4)先天下之忧而忧 (5)越明年 (6)薄暮冥冥 (7)属予作文以记之 (8)微斯人 吾谁与归 (9)静影沉璧 (10)予观夫巴陵胜状 (11)增其旧制 (12)春和景明 (13)前人之述备矣 (14)浊浪排空 (15)

5、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五、合作探究(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2)属予作文以记之。(3)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4)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5)览物之情,得无异乎?(6)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7)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8)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9)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10)不以物喜,不以己悲(1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1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六、精读品析1、流传至今的成语: 气象万

6、千 心旷神怡 政通人和2、词类活用。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名词作动词,“做太守”。)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前”。“后”: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后”。)3、古今异义。 气象万千(气象 古义:景象。今义: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微斯人(微 古义:没有。今义:细小。)七、拓展延伸:分小组 PK 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初步解决了课文关键词和重点句子含义。今天,我们来赏析课文二、 检测预习1、解释词语(1)属予作文以记之 (2)前人之述备矣 (3)春和景明 (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2、翻译下列句子(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先天下之

7、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哪些语句记载滕子京的政绩?(用文中原句回答)2、“属予作文以记之。”中“之”指代什么?3、哪些句子写岳阳楼大观?4、第二段哪两句话引起下文情景交融?5、哪些语句是描写洞庭湖阴天景色?6、哪些语句是描写洞庭湖晴天景色?7、哪些语句是写了迁客骚人悲的感情?8、哪些语句是怎样写了迁客骚人喜的感情?9、“或异二者之为”中“二者之为”指什么?10、“古仁人之心”的内涵?11、“进亦忧,退亦忧。”中“进”、“退”各照应什么?五、合作探究1、作者的阔大胸襟,政治抱负?、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文章最后一自然段是怎样推出这个警句的

8、?六、精读品析第 2 段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同“衔”“吞”则使人产生有生命之感,把“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动人画面。如果用“连”“接”来替换,只是客观地说明三者的相对位置,画面是静止的,效果没有这样好。4、朗读第 3 段,提问: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极力渲染“悲”的气氛,因己而悲。5、朗读第 4 段,提问: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极力渲染“喜”的气氛,因物而喜。6、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

9、“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心旷神恰,宠辱偕忘”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喜”。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的主旨七、拓展延伸:1、一词多义。和: 政通人和(和乐) 至若春和景明(和煦)通: 政通人和(顺利) 北通巫峡(通向)观: 予观夫巴陵胜状(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空: 浊浪排空(天空) 长烟一空(消散)一: 一碧万顷(一) 长烟一空(全)极: 南极潇湘(尽,直通) 感极而悲者矣(极点)此乐何极(穷尽)以: 属予作文以记之(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或: 而或长烟一空(有时候)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也许)2、特殊句式。衔远山,吞长江(省略句)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状语后置)迁客骚人,多会于此。(状语后置)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定语后置)吾谁与归?(宾语前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