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必修二 经济成长历程,清明上河图,四、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 (一)商业的发展1.先秦时期,商朝的贝币,“荷马史诗”是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许多民间行吟歌手集体的口头创作,到公元前6世纪才正式写成文字。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有这样的描写:从兰诺斯岛来了一大批 载着酒的船队 其他的希腊人急忙前去购买 有的用黄铜,有的用发光的铁,有的用兽皮、牲畜或奴隶。,夏朝: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 商朝: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皂隶食职,官宰食加。”国语晋语,工匠和商人都是贵族的奴仆。政府将他们集中起来,设官统一管理,为他们提供衣食,驱使他们为政
2、府服务。,周朝,范蠡,范蠡说:“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史记货殖列传,“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 史记货殖列传,春秋,战国,四、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 (一)商业的发展1.先秦时期2.汉唐宋时期,汉代的丝绸之路,隋唐运河的繁忙景象,清明上河图,四、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 (一)商业的发展1.先秦时期2.汉唐宋时期,认 门 前 白 兔 儿 为 记,商号的标记:白兔捣药图,店铺的名字,广告文字,下方广告文字说: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北宋交子,南宋会子,与唐朝相比,宋朝的商业活动出现什么变化?,市场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商业活动不再受官
3、府的直接控制,四、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 (一)商业的发展1.先秦时期2.汉唐宋时期繁荣3.明清时期,出现新特点,工商业市镇兴起,宋至明清江南市镇数量,广泛使用白银便利商品贸易,(晚明上海)标布盛行,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计,多或数十万两,少则以万计,以故牙行奉布商如王侯,而争布商如对垒。,农产品、手工业产品大量投放市场。,区域性商人群体形成大商帮。,徽商主要经商路线图,“从太原到平阳(临汾)这一带的商人遍及全国各地” 马可波罗游记 “山西富户,百十万家资者,不一而足。” 清高宗实录 晋商的经商谚语“宁叫赔折腰,不叫客吃亏”、“诚召天下客,义纳八方财”,乔家大院坐落在山西祁县东观镇
4、乔家堡村,是清朝富商乔氏家族的宅院。乔氏家族的第一代创业人乔贵发,年轻时只身走西口,在包头苦心经营,终于发展起一家最大商号,店铺、居宅达到1000多间。到第二代乔致庸, 开始了金融业的活动,把商行、银号从包头开到 北京、天津、太原等地。现存的乔家大院,是乔 氏家族经数次扩建而成的。,乔家大院,中国第一家票号,汇票如何防伪?,山西票号主要的经营方式是票汇。其具体方法是:当汇款人缴纳汇款之后,票号开给一纸汇票,汇款人将汇票交给收款人,收款人便可凭汇票到票号取款。汇票的内容并不复杂,一般写明汇款人、汇款金额汇到地、所汇银两的平码、兑取时间、经手人姓名等。汇票的形制原本也简单,不过是白纸一张,后为防止
5、伪冒,遂日趋精密。其防伪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1.讲究印制。如平遥蔚泰厚票号其所用票号均由平遥一处印 刷,以绿线红格,并暗印“蔚泰厚”三个字。2.票纸有数。凡汇票印制成品均有数额,无论何处只要出现报废,必须寄回总号备案。3.书写固定。各处书写汇票者,均指定一人负责,其笔迹由总号传送各个分号,使各分号都能识别。4.附加暗号。一般加于汇票之后,主要是银两和月日,但是以类似密码的方式书写,并数年一变以防泄露。,山西商帮义中取利,信誉第一 徽州商帮贾而好儒,财自道生 龙游商帮海纳百川,宽以待人 洞庭商帮审时度势,稳中求胜 江西商帮广泛从业,小本经营 福建商帮自强不息,爱拼会赢 广东商帮敢想敢干,敢为人先
6、 陕西商帮追求厚利,既和且平 山东商帮重土乐安,诚实守信 宁波商帮灵活善变,开拓创新,明清十大商帮,四、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 (一)商业的发展1.先秦时期2.汉唐宋时期繁荣3.明清时期,出现新特点,(二)城市的繁荣,蓟,临淄,大梁,郑,郢,邯郸,洛阳,咸阳,政治中心,军事重镇,清明上河图中的街市,明清经济发展示意图,松江,景德镇,佛山,汉口,商业中心,南方城市的一条商业街,北京的鼓楼大街,四、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 (一)商业的发展1.先秦时期2.汉唐宋时期繁荣3.明清时期,出现新特点,(二)城市的繁荣,(三)重农抑商,材料1: 民事农则田垦, 田垦则粟多, 粟多则国富,国富则兵强。 (管子治国
7、) 材料2: 商贾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 (汉书食货志) 材料3:舍农桑,趋商贾本末何足相供?则民安得不饥寒?饥寒并至,则安能不为非?则国危矣。 (潜夫论),抑制商人的土地兼并。,这三段材料反映出古代重农抑商的原因有哪些?,重农抑商可以富国强兵。,避免大商人干预政治。,农民失去土地会导致社会不稳定。,商鞅,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奴)。 史记商君列传,战国,高祖乃令商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史记平准书,汉朝,汉武帝,汉大兴兵伐匈奴,山东水旱,贫民流徙,皆
8、仰给县官,县官空虚。(张)汤承上指,请造白金及五铢钱,笼天下盐铁,排富商大贾,出告缗令,锄豪强并兼之家。 汉书张汤传,天子既下缗钱令可告缗遍天下,中家以上大抵皆遇告。于是商贾中家以上大抵破。 汉书食货志,贾客乐唐张籍 金陵向西贾客多, 船中生长乐风波。 金多众中为上客, 夜夜算缗眠独迟。,唐宋,材料1:人们常说“士农工商”,商人位于四民之末。明太祖规定农民可以穿细纱绢、布,商贾之家只能穿布,农民之家有一人经商,全家都不允许穿细纱。明武宗下令“禁商贩、仆役、倡优、下贱不许服用貂裘”。商人贩卖货物必须取得路引,否则“重则杀身,轻则黥窜化外”。又规定商人要在城镇开铺经营必须先取得市籍,承担名目繁复的
9、商税、摊派。,明清,材料2:(明朝)陆某从苏州贩了一船灯草运往南京,灯草总共只值八两银子,可过了几个税关,商税就缴了四两,还没到南京,又遇上了税关,陆某无奈之下只好一把火烧了灯草。 材料3: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略有增加。清代税关对船户缴 税亦极为苛重,全国又缺乏统一税率,以致各关税吏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 “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清雍正帝先农坛祭祀图(局部),先农坛在北京永定门内天坛之西,建于明嘉靖年间,是明清历代皇帝祭祀先农神的地方。每年春,皇帝要亲率众臣到先农坛祭祀,祈求丰年,以表示重农思想。图为清朝雍正皇帝亲祭先农坛的情景。,农为天下之本务 ,而工贾皆其末也。 雍正帝,“船中人多上岸打一看,原来是来过的所在,名曰吉零国。原来这边中国货物拿到那边,一倍就有三倍价。换了那边货物,带到中国也是如此。一往一回,却不便有八九倍利息,所以人都拼死 走这条路”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起源早 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了社会的繁荣与进步 受重农抑商政策的束缚,发展道路曲折 是农耕经济的有益补充,但一直处于从属地位,政治稳定 政策支持 农业、手工业发展 交通发达,商业的繁荣与哪些因素有关?,市场广阔 城市建设 货币流通 经营理念,中国 重农抑商 闭关锁国,英国 重商主义 对外扩张,工业文明,17世纪以来,落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