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生学习指导手册化 学 模 块第一部分 课程执行纲要一、概述对本模块内容为三部分:揭示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之谜,探究电解质溶液的性质、剖析物质变化中的能量变化,二、学习内容和目标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能力要求 达标示例一级知识二级知识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掌握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理解电解质与导电性之间的关系。、熟练掌握常见电离方程式的书写。B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掌握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概念、理解理解强弱电解质对应的物质类别、掌握强弱电解质的电离,理解二者的差异及原因。B弱电解质电离平衡 1、巩固电离平衡的知识。、理解电离平衡的特征。、能利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移动的影响。B弱电解质
2、电离平衡 2、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度,学会一元弱电解质离子浓度的计算。、通过比较强弱电解质的性质,达到加深理解的目的。、初步理解掌握平衡常数表达式。C水的电离和溶液 PH 值、理解水的电离及其影响因素。、理解掌握水的离子积常数及其影响因素。、理解 pH 的意义,掌握 pH 其基本计算。C离子反应方程式 1、掌握离子反应的概念、理解离子反应的条件和实质、掌握电离方程式的判断和常见电离方程式的书写C离子反应方程式 2、巩固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判断、初步掌握定量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C探究电解质溶液性质14课时离子共存、巩固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与判断、进一步理解和强化离子共存问题 C三、学习安排四、学习评价: B
3、2 (1-8) 、 B3 (5) 溶解过程及其能量变化 B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B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原电池)B电能转化成化学能(电解池)B剖析物质变化中的能量变化5课时金属的腐蚀和防腐、理解金属腐蚀存在及腐蚀原因、理解掌握电化学腐蚀的原理,吸氧腐蚀与析氢腐蚀情况的异同、理解金属防护的一般方法B课时 学习内容 学习资源 说明14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概念 课本演示实验15 强弱电解质 课本演示实验16 弱电解质电离平衡 1 课本演示实验17 弱电解质电离平衡 2 课本演示实验18 水的电离和溶液 PH 值 课本演示实验19 离子反应方程式 1 课本20 离子反应方程式 2 课本21 离子共存 课本
4、32 金属的腐蚀和防腐 课本演示实验2-1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学习目标】、掌握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理解电解质与导电性之间的关系。、熟练掌握常见电离方程式的书写。【课前导学】1、电解质:凡是在 或 能 的 都是电解质。非电解质:凡是在 或 能 的 都是非电解质。2、电解质导电的条件是 或 。3、电解质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叫做 。在这一过程中主要变化是产生了能够 (运动形态)的 (微粒)。4、常见的物质类别中, 、 、 、以及活泼金属的氧化物都是电解质。5、下列物质中是电解质的有_,是非电解质的有_A、NaCl B、NaCl 晶体 C、NaCl 溶液 D、NaOH 固体 E、
5、醋酸 F、H 2SO4 G、稀硫酸、H、BaSO 4 I、H 2O J、酒精 K、CO 2 L、NH 3 M、汽油 N、石墨 O、Cu【课堂学习】1、导电性实验探究与分析:溶液导电实验装置: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食盐水、酒精、NaCl 晶体、固体烧碱、熔融硝酸钾导电性实验实验结论:所选的酸、碱、盐水溶液都 ;酒精 ;NaCl、NaOH 二种晶体 。2、分析思考:影响因素:1、内因(物质结构)2、外因(水或受热融化的作用及区别)3、电离方程式书写:H2SO4 ;Ba(OH) 2 Fe(NO3)2 ;Fe 2(SO4)3 KAl(SO4)2 ;Al 2O3(熔融) BaSO4 ;KMnO 4 4、
6、比较导体与电解质导电性:(1)导电的条件:(2)导电的微粒:(3)影响的因素:【典型例析】例 1、下列每组的四种物质,完全符合电解质、非电解质、单质、电解质溶液次序排列的是A、硝酸、乙醇(酒精) 、氨气、食盐水 B、盐酸、二氧化硫、氯气、氢氧化钠溶液C、碳酸、干冰、石墨、氨水 D、苛性钠、汽油、氯水、液态氯化氢例 2、下列各组中,导电能力均能达到较强的是A、金属汞(液态) 、NaCl 晶体、NaOH 溶液、CuB、0.5mol/L 的 H2SO4 、熔融烧碱、石墨、2mol/L 的 NaOH 和 HCl 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C、食醋、苏打水、NaOH 固体、液态的氯化氢D、NaOH 溶液、食盐水
7、、100%硫酸(液态) 、等物质的量硫酸和氢氧化钡混合所得溶液例 3、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A、H 2SO4 H+ + SO42- B、(NH 4)2Fe(SO4)2 2NH4+ + Fe3+ + 2SO42-C、Na 2S 2Na + + S2- D、K 2MnO4 2K + + MnO4-【课后巩固】基础训练1、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能导电的物质就是电解质,不能导电的物质就是非电解质B、石墨、金属单质、食盐水都能导电,所以都是电解质C、氨气和二氧化碳的水溶液都能导电,所以都是电解质D、常见的电解质包括酸、碱、盐、和金属氧化物2、 (-2)下列电解质中,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状态下都能导
8、电的是A、HCl、NaOH、NaCl B、H 2SO4、Ba(OH) 2、KNO 3C、KCl、NaOH、KAl(SO 4)2 D、HF、MgCl 2、Al 2O33、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质导电的前提是要发生电离,电离的条件是溶于水或受热熔化B、电解质不一定导电,导电的也不一定是电解质。电解质导电需要满足电离的条件C、电解质通电后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发生电离) ,然后才能导电D、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与自由移动离子浓度成正比4、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质要发生电离,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后才能够导电。B、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电解质导电能力的强弱取决于自由移动离子的数量
9、。C、电离的条件是电解质溶于水和受热熔化。D、可以用熔融状态下的导电性来区别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5、 (-3)下列变化过程导电性增强的是A、升温金属导体B、升温氯化钠溶液C、向 2 mol/L 盐酸中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氢氧化钠D、向 1 mol/L 盐酸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钠固体6、 (-1)写出下列电解质电离方程式(1)硫酸 (2)烧碱 (3)硝酸铝 (4)硫化钾 挑战提高1、下列变化过程导电性增强的是A、升温金属导体B、升温氯化钠溶液C、向 2 mol/L 盐酸中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氢氧化钠D、向 1 mol/L 盐酸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钠固体2、下列导电能力最强的是A、6mol/
10、L 盐酸 B、6mol/L 硫酸 C、食盐晶体 D、饱和石灰水思维导图 索引:酸碱盐都是电解质 溶于水(离子化合物可以是受热熔化) 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即发生了电离) 可以导电 导电能力与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成正比。思考与感悟1、我的感悟:2、新的疑惑:2-2 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学习目标】、掌握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概念、理解理解强弱电解质对应的物质类别、掌握强弱电解质的电离,理解二者的差异及原因【课前导学】1、电解质: ;电离:_ _2、导电性: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取决于溶液中 3、写出下列各物质的电离方程式(1)氢氧化钡 (2)硫酸铝 (3)氯化铵 (4)硝酸铁 4、根据电解质 把电解质分成强
11、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5、0.2mol/L 盐酸中 C(H +)为_ _ _mol/L,0.1mol/L 硫酸中 C(H+)为_ _mol/L,C(OH-)为 0.2mol/L 氢氧化钡浓度为_ _mol/L。6、相同浓度的硫酸、盐酸、醋酸三溶液中,H +的有小到大的次序是 。【课堂学习】实验探究:方法一、取浓度均为 0.1 mol/L 的 HCl、NaOH、NaCl、CH 3COOH、氨水,做导电性实验现象:分析:结论:方法二、取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盐酸和醋酸。分别与相同镁条反应。现象比较:测 PH 值大小比较:结论:推论:实验研究表明,有些电解质(如硫酸、氢氧化钠、氯化
12、钠等)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而有些电解质(如醋酸、一水合氨等)在水溶液中只能部分电离。强电解质:在 里能 电离的电解质。弱电解质:在 里能 电离的电解质。、常见的强电解质(1)强酸: ;(2)强碱: ;(3)大部分盐: (包括硫酸钡等难溶性盐类) ;(4)较活泼金属氧化物等 。常见的弱电解质(1)弱酸:HF、 。(2)弱碱:NH 3H2O、 。(3)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水的电离方程式为 。、强 、弱电解质的比较: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定 义电离程度存在形式化合物类型实 例思考 1、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强吗?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弱吗?2、难溶物一定是弱电解质吗?(溶解性与强弱电解质的联
13、系)3、区分强弱电解质的唯一标准是什么?4、分别写出 NaHSO4和 NaHCO3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 、 5、NaHSO 4受热熔化的电离方程式 例 1、下列各组物质的排列次序中,不符合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单质的次序是A、HI、HF、CO 2、O 3 B、NH 4Cl、NH 3.H2O、NH 3、N 2 C、H 2SO4、BaSO 4、H 2S、S 8 D、食盐水、氯化钠晶体、金属钠、空气例 2、下列各电离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A、 CH 3COOH H+CH3COO- B、KHSO 4 H+ + SO42- + K+ C、 H 2CO3 2H+ + CO32- D、HNO 3 H
14、+ + NO3-练习 1、完成电离方程式氯化氢 氟化氢 氢硫酸 碳酸 氢氧化钾 一水合氨 硫酸 次氯酸 【课后巩固】基础训练1、 (-1)下列物质属于弱电解质的是A、BaSO 4 B、CO 2 C、CH 3COOH D、CH 3COONH42、 (-2)下列物质容易导电的是A、熔融的氯化钠 B、硝酸钾溶液 C、硫酸铜晶体 D、无水乙醇3、(-3)在溶液导电性实验装置里,分别注入 20 mL4molL1 的醋酸和 20 mL4molL1 的氨水,灯光明暗程度相似,如果把这两种溶液混合后再试验,则A、灯光明暗程度不变 B、灯光变暗C、灯光变亮 D、灯光明暗程度变化不明显4、 (-1)下列物质中,导
15、电能力最差的是A、熔融的氢氧化钠 B、石墨棒 C、盐酸溶液 D、固态氯化钾5、 (-2)某固体化合物 W 不导电 ,熔化或溶于水都能完全电离。下列关于 W 说法正确的是 A、W 为非电解质 B、W 为强电解质 C、W 是离子晶体 D、W 为弱电解质6、 (-3)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CH 3CH2COOH B、Cl 2 C、NH 4HCO3 D、SO 27、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钠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B、强电解质溶液不一定比弱电解质的导电性强C、共价键的极性强的化合物一定是强电解质D、强、弱电解质的导电性,都主要由它们电离出离子的浓度所决定
16、8、 (-2)下列叙述中能证明某物质是弱电解质的是 A、熔化时不能导电 B、不是离子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 C、水溶液导电性很差 D、溶液中该物质的离子和其未电离的分子共存9、 (-3)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1) H2SO4 (2) Ba(OH)2 (3) CH3COOH (4) NH3.H2O (5) H2CO3 (6) Na2CO3 (7) NaHSO4 (8) NaHCO3 挑战提高1、0.05molNaOH 固体分别加到下列 100mL 液体中,溶液导电性变化最小的是A 、 自 来 水 B 、 0.5mol/L盐 酸 C 、 0.5mol/L醋 酸 D 、 0.5mol/
17、L氨 水2、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氯气水溶液导电,所以氯气是电解质 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导电,故二氧化碳是电解质。硫酸钡的水溶液不导电,但是硫酸钡是电解质。氯化钠溶液的水溶液能导电,氯化钠溶液是电解质。A、 B、 C、 D、都不正确3、 醋酸溶液中滴入稀氨水,溶液的导电能力发生变化,其电流强度 I 随加入氨水的体积V 的变化曲线是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 AgCl 放入水中不能导电,故 AgCl 不是电解质B、CO 2溶于水得到的溶液能导电,所以 CO2是电解质C、金属能导电,所以金属是电解质D、固态的 NaCl 不导电,熔融态的 NaCl 能导电,故 NaCl 是电解质5、写出下列物质在水中
18、的电离方程式(1)CH 3COOH (2)NH 3H2O (3)CH 3COONH4 (4)NaHSO 4 (5)NaHCO 3 (6)HF (7)HClO (8)H 2S (9)H 2O (10)HI 思维导图 VIOA VIOB VIOC VIOD思考与感悟 1、我的感悟:2、新的疑惑:2-3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学习目标】、巩固电离平衡的知识、理解电离平衡的特征、能利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移动的影响。【课前导学】1、根据电解质的电离程度不同,将电解质分为 和 。2、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_,属于弱电解质的是_。A、K 2SO4 B、H 2S C、CH 3COOH
19、 D、NH 3H2O E、酒精 F、稀硝酸 G、Cl 2H、NH 3 I、CO J、NH 4Cl K、Al(OH) 3 L、液态 HCl3、写出下列物质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1)CH 3COOH (2) NH3H2O (3)CH 3COONH4 (4) HClO (5) NaHSO4 (6) NaHCO3 4、电离平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当 电解质分子 的速率和 的速率 时,称为电离平衡状态。电离平衡的特征是 、 、 、 、 。【课堂学习】1、电离平衡的特点(1) “弱” 、 “动” 、 “等” 、 “定” 、 “变” 。 (可逆反应、动态平衡、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离子和分子比一定、改变
20、条件平衡将会改变) 。(2)比较化学平衡和电离平衡,形成知识系统。以醋酸为例:CH 3COOH CH3COO- + H+ 化学平衡 电离平衡可逆的含义正、逆反应同时存在体系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同时存在是一个平衡体系分子电离成离子、离子结合成分子同时存在体系中弱电解质分子和离子同时存在(以分子为主)是一个平衡体系平衡状态 动态平衡 动态平衡平衡移动 外界条件改变平衡移动 外界条件改变平衡移动表示方法 可逆反应 电离可逆特 征 等、定、动、变 等、定、动、变2、思考影响电离平衡因素:从化学平衡角度寻找可能对电离平衡产生影响的因素结论: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有 也遵循 【典型例析】例题 1:向 1mol/L
21、 醋酸溶液中加入各种物质,请按要求完成下表平衡移动方向n(H+) C(H+)C(CH 3COO )C(CH3COOH)电离程度导电能力改变原因微热电离吸热加水稀释效应加冰醋酸加固体NaOH通HCl(g)加固体CH3COONa同离子效应例 2、冰醋酸加水溶解并不断稀释过程中,溶液导电能力与加入水的体积有如下变化关系:试回答:“0”点导电能力为 0 的理由是: a、b、c 三点对应溶液的 PH 值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b、c 三点中电离程度最大的是 。若使 c 点溶液中Ac -、PH 值均增大,可采取的措施有。小 结:(1)内在因素:_ (2)外界条件: 温度:升高温度,电离平衡向_的方向移动,这
22、是因为电离的过程是_。 浓度:在一定温度下,弱电解质溶液越稀,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就越_。 同离子效应:加入含有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如盐类) ,从 而 使 弱电 解 质 的 电 离 平 衡 朝 着 生 成 弱 电 解 质 分 子 的 方 向 移 动 , 弱 电 解 质 的 电 离 程 度 降 低 的效 应 称 为 同 离 子 效 应 。化学反应:某一物质将电离出的离子反应掉而使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课后巩固】基础训练1、 (-1)下列溶液中 H+浓度为 0.01mol/L 的是A、0.01mol/L 的 CH3COOH B、0.01mol/LHCl C、0.01mol/LHF
23、D、0.005mol/LH 2SO42、(-2)下列物质的溶液中,除水的电离平衡外,存在电离平衡的是A、Ca(OH) 2 B、NaCl C、碳酸氢钠 D、氨水3、 (-1)将 1 mol 冰醋酸加入到一定量的蒸馏水中最终得到 1 L 溶液。下列各项中,表征已达到电离平衡状态的是A、醋酸的浓度达到 1 molL-1B、H +的浓度均为 0.5 molL-1C、醋酸的浓度、醋酸根离子的浓度、H +的浓度均为 0.5 molL-1D、醋酸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重新结合成分子速率相等4、 (-2)欲使醋酸溶液中的 CH3COO- 浓度增大,且能放出气体,可加入的少量固体是A、NaOH B、NaHC
24、O 3 C、CH 3COOK D、Mg5、 (-3)下列电解质在溶液中存在分子(除水外)的是A、Ba(OH) 2 B、CH 3COOH C、Ca(OH) 2 D、HCl6、(-1)0.1 molL 1 的醋酸溶液,用水稀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离程度增大 B、H +数增多 C、H +浓度增大 D、导电性增强7、 (-2)一定量的盐酸与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且不影响生成 2 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A、NaOH (S) B、H 2O C、CuCl 2(S) D、CH 3COONa8、 (-3)醋酸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A、1mol/L 醋酸溶液的氢离子浓度小于
25、 1moL/L B、醋酸能与水以任何比例互溶C、10ml 1moL/L 醋酸恰好与 10mL 1mol/LNaOH 溶液完全反应D、在相同条件(同温、同浓度)下,醋酸溶液的导电性比盐酸的弱挑战提高1、当溶液中 HS H 2O S2 H 3O 达到平衡时,欲使 c(S2 )增大,应加入A、Cu 2 B、CO C、H 2O D、HCl32、化合物 HIn 在水溶液中因存在以下电离平衡,故可用作酸碱指示剂:HIn(溶液) (红色) H+In(溶液无色) 浓度为 0.02mol/L 的下列溶液:盐酸石灰水NaCl 溶液NaHSO 4溶液Na 2CO3溶液氨水,其中能使指示剂显红色的 A、 B、 C、
26、D、3、浓度均为 1mol/L 的 CH3COOH 和 HCl 溶液中的 H+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 a 和 b,则 a 和b 的关系为 A、ab B、ab B、ab B、ab B、a7,溶液呈 ,若 pH7,溶液呈 。溶液 pH 的精确测定,可以使用 。经测定常温下某溶液的 pH = 5.3,可知实验者是使用了 测定得到的数据(填“pH 试纸或 PH 计” )3、水的电离: H 2O H+ + HO-, 在常温下,水的电离度非常小,水中电离出来的H+ 和 OH -的关系和数值是 ,所以此时水的 pH 为 。若采用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常数的关系式的方法,来表达水的电离平衡常数,(纯水浓度看做常数 1
27、),用字母 Kw 表示,可得常温下,水的 KwH + OH- ,并且把它称为水的离子积常数。由于电离是吸热的,升高温度时 Kw 的变化是将 。【课堂学习】问题探究:1、水的电离精密的科学实验表明, 25时,1L 纯水中只有 10-7 mol 的 H2O 电离,则电离产生的:水的电离方程式: = , C(H+)= Kw , C(OH -)= 2、条件对水的电离的影响,水的离子积常数随之发生变化经测定 25时,K W=110-14,100时,K W=110-12,可知,升高温度, 水的电离,Kw 。所以,Kw 只跟 有关(思考:怎样的关系?为什么?),而与溶液的酸碱性没关系。3、若向水中加入少量酸
28、或碱,水的电离平衡受到 (促进、抑制) ,由水分子本身电离出的H +和OH - (增多、减少),整个溶液中总的H +与OH - (相等、不相等)。4、精密的科学实验表明:一定温度下无论是酸性、碱性还是中性的溶液中,H +与OH -都同时存在,并且溶液中总的H +与OH -的乘积都是一个常数,25时,Kw = 110 -14。5、溶液的酸碱性与 pH呈中性:其本质是H + OH-; 若常温下,H +与OH - mol/L,pH 。呈酸性:其本质是H + OH-; 若常温下,H +与OH - mol/L,pH 。呈碱性:其本质是H + OH-; 若常温下,H +与OH - mol/L,pH 。相同
29、温度下,某溶液 pH 值越小,溶液的 越强;pH 值越大,溶液的 越强。在某温度下,一种溶液的 pH=7,该溶液所呈的酸碱性是 。典型例析:例 1、在 100时,水的离子积为 110-12,若该温度下某溶液中的 H+浓度为 110-7mol/L,则该溶液 A、呈碱性 B、呈酸性 C、呈中性 D、C(OH -)=100C(H+)例 2、在 pH=1 的硫酸溶液中,OH -的浓度为A、0 B、0.1mol/L C、10 -7mol/L D、10 -13mol/L【课后巩固】基础训练-1、90时纯水的 pH 值 A、等于 7 B、小于 7 C、大于 7 D、无法确定-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
30、25的纯水中, c(H +)c(OH )10 7 mol/L,呈中性B、溶液中若 c(H+)10 7 mol/L,则 c(H+)c(OH ),溶液显酸性C、c(H +)越大,则 pH 值越大,溶液的碱性越强D、pH 值为 0 的溶液,其中只有 H+,而无 OH-2、在相同温度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NaOH 溶液和 Ba(OH)2溶液,则两溶液 A、pH 值相同 B、Kw 相同 C、OH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1、pH=10 的氢氧化钠溶液和 pH=10 的氢氧化钡溶液,把这两种溶液进行比较,说法正确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碱性强 B、氢氧化钡溶液物质的量浓度较小 C、两溶液碱性一样强 D、两溶液中
31、 H+物质的量浓度相等-2、判断下列说法正确有是pH 小于 7 的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酸性溶液一定小于 7;纯水的 pH 一定等于7;pH=7 溶液一定是中性溶液;4纯水 pH=7;任何溶质水溶液中一定含有 H+ 和 OHA、 B、 C、 D、挑战提高1、求下列溶液的H +或OH -或 pH 0.01 mol/L 盐酸溶液。 pH= 0.5mol/LBa(OH) 2溶液。 pH= pH=4 的盐酸溶液OH - mol/L; 0.01mol/L NaOH 溶液中H + mol/L 0.5mol/L CH 3COOH( =0.2%)溶液。 OH - mol/L;pH= 。 pH=a 硫酸溶液 pH
32、= ;pH=b 的氨水溶液 pH= 。 某溶液的 pH=0,则 c(OH-)= mol/L。 某温度下,Kw = A 的中性溶液中H + mol/L;pH= 。2、下列液体 pH7 的是 A、人体血液 B、蔗糖溶液 C、橙汁 D、胃液思维导图 思考与感悟 1、我的感悟:2、新的疑惑:2-6 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1)【学习目标】、掌握离子反应的概念、理解离子反应的条件和实质、掌握电离方程式的判断和常见电离方程式的书写【课前导学】1、离子反应的概念:凡有(自由移动) 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就是离子反应。以实际参加过程 的符号表示化学过程的式子叫离子反应方程式。2、写出电离方程式:(1)NH 3H2
33、O _ _(2)NaHSO 4_ _ _(3)H 2CO3_ _(4)NaHCO 3_ _3、关于强弱电解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不存在电离平衡。B、在溶液里,导电能力强的电解质是强电解质,导电能力弱的电解质是弱电解质。C、同一弱电解质的溶液,当温度或浓度不同时,其导电能力也不相同。D、纯净的强电解质液态时有的导电,有的不导电。4、复分解反应大多就是离子反应,反应的条件是:有 、 或 生成。【课堂学习】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1、基本概念:2、书写步骤:“一写”: “二拆”: “三删”: “四查”: 3、反应实质: 。4、离子反应的类型:离子反应类型 发生的条件 实 例复分
34、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5、离子方程式的意义:【实验】稀盐酸分别与 Na2CO3、 (NH 4)2CO3 、NaHCO 3反应1、先分别写化学反应方程式_ _ 、 、 2、它们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 _3、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 【思考】1、离子方程式 CO32- + 2 H+ CO 2+ H 2O 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_ _(2)CO32- + 2 H+ CO 2+ H 2O 能否表示碳酸钠溶液和醋酸溶液反应?为什么?_(3)CO32- + 2 H+ CO 2+ H 2O 能否表示 CaCO3 与 HCl 的反应?为什么?_【小结】离子方程式不仅表示某个特定的一个反应,而且表示了_ _ _离子反应。典型例
35、题:例 1、用离子方程式表示:(1)、碳酸钙与稀盐酸或稀硝酸反应: (2)、强酸强碱溶液反应生水: (3)、可溶性碳酸盐与强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4)、金属锌投入盐酸或稀硫酸中例 2、写出一个与离子方程式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1)、Ba 2+ + SO42+ BaSO 4 (2)、CO 32-+ 2H+ CO 2+ H 2O (3)、CaCO 3 + 2H+ CO 2+ H 2O (4)、NH 4+ + OH- NH 3+ H 2O 例 3、判断下列反应属于离子反应的是A、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 B、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C、浓硫酸与 Cu 反应 D、浓盐酸与 MnO2反应制
36、取 Cl2 E、 、金属钠与水反应 F、二氧化硫通入溴水中G、醋酸溶液与氨水混合 H、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例 4、完成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NaOH+H 2SO4 (2)NaOH+ CH 3COOH (3)NH 3H2O+CH3COOH (4)Ba(OH) 2+H2SO4 (5)HCl+CH 3COONa (6)Cl 2+KI (7)NaHCO 3+HCl (8)NaHCO 3+NaOH 【课后巩固】基础训练1、 (-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SO 2通入溴水中 SO 2+Br2+ H2O4H +2 Br -+ SO42-B、硫酸铜溶液中通入 H2S 气体 Cu 2+ 2H+S2-
37、 CuS+2H +C、铁屑加入 98%的浓硫酸中,加热:Fe+SO 42 +4H+ Fe 2+ + SO2+2H 2OD、小苏打溶液和醋酸混合 HCO 3 +CH3COOH CH 3COO +CO2+H 2O2、(-2)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只能表示一个化学反应的是CO 32-2H +CO 2H 2O Ba 2+2OH-+2H+SO42-BaSO 4+2H 2O Ag +Cl-AgCl FeCu 2+ Fe 2+Cu Cl 2+H2O H+Cl-+ HClOA、 B、 C、 D、只有3、 (-1)下列不能发生离子反应的是A、澄清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 B、碳酸钡与稀硝酸C、氯化镁溶液和硫酸铜溶液 D、
38、硝酸钡溶液与稀硫酸4、 (-2)下列各组反应中,不能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盐酸分别与 NaOH、Ca(OH) 2溶液反应 B、硫酸分别与 NaOH、Ba(OH) 2溶液反应C、硝酸分别与 Na2CO3溶液、K 2CO3溶液反应 D、锌分别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5、 (-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澄清的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 Ca(OH) 22H + Ca 2+ 2H 2OB、钠与水的反应 Na2H 2O Na + 2OH - H 2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Cu2Ag + Cu 2+ 2AgD、大理石溶于盐酸的反应 CaCO 32HCl Ca 2+ 2Cl -CO 2H 2O6、 (
39、-1)下列化学反应能用离了方程式 H+ + OH- H2O 表示的有A、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B、氢氧化镁和盐酸C、醋酸和氢氧化钾 D、硫酸氢钾溶液和氢氧化钾溶液7、 (-2)只能表示一个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CaCO 3 + 2H+ Ca 2+ + CO2+ H 2O B、CO 32- + 2H+ CO 2+ H 2OC、Cl - + Ag+ AgCl D、CO 2 + Ca2+ 2OH- CaCO 3+ H 2O8、 (-3)判断下列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在括号内划“”或“” ):(1)铁跟盐酸反应: 2Fe + 6H + 2Fe 3+ + 3H2 ( )(2)将金属钠加入水中: Na + 2H 2O Na + 2OH- + H2 ( )(3)氯气跟水反应: Cl 2 + H2O 2H + Cl- + ClO- ( )(4)硫酸铵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Ba 2 + SO42- BaSO 4 ( )(5)碳酸氢钙溶液跟盐酸反应: Ca(HCO 3)2 + 2H Ca 2 + 2H2O + 2CO2( )(6)氢氧化铜中加入盐酸: OH - + H H 2O ( )挑战提高1、写出下列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