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体育场馆人员疏散时间数学模型研究_李俊.pdf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292118 上传时间:2019-02-1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98.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场馆人员疏散时间数学模型研究_李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体育场馆人员疏散时间数学模型研究_李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体育场馆人员疏散时间数学模型研究_李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体育场馆人员疏散时间数学模型研究_李俊.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体育场馆人员疏散时间数学模型研究_李俊.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27 卷 第 2 期2011 年 4 月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 Natural Sciences Edition)Vol27 No2Apr2011收稿日期 : 2009 12 10作者简介 : 李 俊 ( 1985 ) , 女 , 硕士 , 研究方向 : 体育场馆的安全疏散 体育场馆人员疏散时间数学模型研究李 俊( 华南理工大学 土木与交通学院 , 广州 510640)摘 要 : 国内外疏散时间的计算方法各异 , 同一建筑不同算法的计算结果相差较大 , 给实际工程计算带来不便 在介绍了国内外

2、常用的 3 种工程算法后 , 对各类算法的适用范围与局限性做了比较分析 ,结合广州某体育馆进行各层疏散时间的计算 , 并用 Legion 仿真软件对这 3 种算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对分析 , 得出行程时间法更符合实际情况的结论 , 建议我国建筑标准采用行程法作为疏散时间的工程计算方法 同时对日后疏散时间工程计算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思路 , 并在国内首次对 “安全区域 ”给出了具体的定义 , 具体标定了算法中的参数 , 为工程计算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 疏散时间 ; 工程计算 ; 行程时间法 ; 安全区域中图分类号 : TU11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672 0946( 2011)

3、 02 0252 05Study of calculation method on stadium evacuation timeLI Jun( School of Traffic,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40, China)Abstract: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evacuation times calculation method varies, the resultof different algorithms for calculating the same building

4、 is different, so bring inconveniencefor the actual engineering calculation Based on three kinds of algorithms, this paper makescomparative analysis to each kind of algorithms applicable scope and limitation, combiningwith a gymnasium for the calculation of evacuation time on each floor, and compari

5、ng the re-sults of the three algorithms with the simulation software Legion, the conclusion that travelingtime method is more realistic is obtained,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our country building stand-ard uses the traveling time method as engineering calculation method Meanwhile, this paperproposes

6、some new ideas for future research on evacuation times engineering calculationmethod, and gives the concrete definition on“safety zone”, demarcates the algorithm param-eter, which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engineering calculationKey words: evacuation time; engineering calculation method; travelin

7、g time method ; safetyzone体育场馆作为人流高度密集且使用时间相对集中的公共场所 , 一旦发生火灾或紧急事件 , 通常会造成严重后果 , 带来重大经济损失 如何保障场馆内人员安全 、快速 、有序的疏散是各国学者研究的焦点 大量国内外学者 , 如 Pauls、Fruin 1、刘强 、范维澄 2 5等 , 从不同理论角度出发 , 研究得到大量疏散模型 , 这些模型多从理论角度出发 , 计算复杂 ,不能满足工程计算 “简单 、快捷 、方便 ”的特点 , 不适于实际应用 , 特别是结构复杂的体育场馆 而现行各国工程计算方法不一 , 计算结果差异较大 , 因此有必要对实际工程应用

8、的疏散时间计算方法进行研究 本文介绍了国际上常用的 3 种算法 , 详细分析了各种算法的优缺点 , 并标定了相关参数 , 明确界定了安全区域定义 , 给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1 疏散时间计算方法概述疏散时间的计算对于安全疏散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 工程计算方法具有简单 、快捷 、方便等特点 ,是其它方法所无法取代的 实际应用中 , 疏散时间计算方法繁多 , 本文主要介绍现行工程上常用的 3种疏散时间计算方法 11 关键节点法我国建筑设计常用算法 :疏散时间 ( T) =观众总人数 ( N)单股人流通行能力 ( A) 人流股数 ( B). ( 1)其中 : N 为需要通过疏散通道的总疏散人数 ;

9、人流股数根据疏散出口的宽度定 , 通常取每股人流为055 m; 单股人流的通行能力根据通道形式不同而异 , 通常取平面通道为 43 人 /min, 坡面台阶或楼梯通道为 37 人 /min12 Melink 和 Booth 公式法由 Melink 和 Booth 提出的公式考虑排队等候时间与楼梯穿行时间 :Tr= ( ni = rQi) /( Nbr 1) + rts. ( 2)其中 : Tr是第 r( r 从第 1 到第 n) 层以上人员疏散下来的最短时间 ; Qi为第 i 层的人数 ; N单位宽度楼梯通过的流量 ; br 1是从 ( r 1) 层到层的楼梯宽度 ; ts是在不受拥挤情况下的

10、人员下降一层所需的时间 , 一般取 16 s13 行程时间法行程时间法是日本常用的工程算法 , 它考虑关键节点处的消散时间与建筑中的行程时间 :T = Na/fBmin+ lmax/v. ( 3)其中 : T 为疏散时间 ( s) ; f 为疏散通道的人群流动系数 ( 人 /m/s) ; Bmin为疏散过程疏散通道的最小有效宽度 ( m) ; Na为待疏散的总人数 ; lmax为疏散区域各部位疏散到指定疏散场所的最大步行距离 ( m) ;v 为人群移动速度 ( m/s) 14 参数标定141 流率单位时间 、单位通道宽度内通过的人数 ( 人 /m/s) 工程上计算疏散时间 , 通常按通道性质设

11、定人群流动系数为一经验常数 6, 如表 1 所示 表 1 流动系数经验取值出入口名称 流动系数 ( 人 m1s1) 备注走道 1. 5楼梯间出入口 1. 3 应急疏散状态下避难间出入口 1. 5142 行人行走速度人在紧急情况下的行走速度与很多因素有关 ,如表 2 所示为国内主要参考取值 7表 2 疏散预测的步行速度建筑物的用途 各部分分类 疏散方向 步行速度剧场及其他类似用途的建筑楼梯坐席部分其他部分上 0. 45下 0. 60 0. 50 1. 00143 有效宽度疏散过程中 , 行人通过疏散通道或疏散门时习惯与其边缘保持一定距离 , 因此并不是通道或门的整个宽度都能得到有效利用 , 在计

12、算中应用实际宽度减去通道边界尺寸 , 不同疏散通道的边界尺寸 10, 如表 3 所示 表 3 不同疏散通道的边界尺寸类型 减少的宽度指标 /cm楼梯间 15扶手栏杆 9走廊 20其它障碍物 10宽通道处 46门 152 三种算法的适用范围及局限性21 关键节点法的应用范围及局限性实际上我国建筑设计的疏散时间是根据建筑防火等级确定 , 公式 ( 1) 主要用来确定通道个数与可疏散人数 该算法从宏观的角度出发 , 将体育场馆所有通道作为一个总通道 , 所有观众经总通道疏散 , 没有考虑实际情况中 , 体育场馆各观众分区的人数不一样 , 疏散路径也不一样 , 而实际的疏散时间由最拥挤的疏散通道决定

13、另外该算法也没有考虑行人在场馆内的行走时间 , 因此 , 该算法得到的疏散时间为最短疏散时间 , 与实际疏散情况相差较大 , 只能做体育场馆疏散时间的粗略计算 见表 4.352第 2 期 李 俊 : 体育场馆人员疏散时间数学模型研究表 4 火灾风险等级火灾风险等级 低风险 正常 高风险发 生 火 灾的风险低火 灾 蔓 延速度慢建筑中含易燃材料等级定义火 灾 产 生的热量和烟 雾 可 忽略对 生 命 的威协小火 灾 仅 限于一个房 间 或 者起火点有 灭 火 系统 和 探 测系统建筑结构能促进火势 、热气和烟雾蔓延零售店 、餐饮设施与紧急疏散线路间没有足够的消防分区最 大 疏 散时间8 min

14、6 min 2. 5 min22 Melink 和 Booth 公式法应用范围及局限性该算法主要计算高层体育场馆的最短总体疏散时间 , 由两部分组成 , 即所有人在楼梯处的排队等候时间 ( 人流时间 ) 与穿过楼梯的时间 ( 穿行时间 ) 算法考虑两种不同情况 : 行人密度较低时 , 楼层之间的穿行时间大于人流时间 ; 行人密度较高时 , 楼层间的穿行时间小于人流时间 主要这个场馆的最短疏散时间即为 Tr的最大值 该算法假设场馆中待疏散人员均等候在出口楼梯处 , 然后开始疏散 , 离开地面层的人不会降低从上面楼层下来的人流速率 显然这一假设没有考虑行人行走到各层楼梯口的行走时间 , 也没有考虑

15、各楼层汇合处的拥挤情况 , 因此算得结果比实际情况要小 另外 , 该算法没有给出拥挤与非拥挤情形的具体量化标准 23 行程时间法应用范围及局限性行程时间法计算简便 , 特别是适合于结构复杂的体育场馆 , 且该方法同时考虑了消散时间与行走时间 , 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比较相符 但该算法没有考虑出口拥挤与非拥挤情情形的差异 , 在计算过程中有时间的重叠 , 较实际情形偏大 疏散时间由火灾探测时间 、人员反应时间和人员疏散运动时间组成 , 以上 3 种方法都没有考虑火灾探测时间与人员反应时间 , 在计算疏散运动时间时也没有明确定义安全疏散区域 , 而对于不同区域的选取 , 计算结果相差较大 3 应用实

16、例以广州某体育馆为对象 , 分别用以上 3 种方法计算疏散时间 , 考虑到行程时间法为国外计算方法 , 详细介绍其计算步骤 该体育馆看台分为首层 、包厢层和上层 3 部分 , 可容纳观众 1 8 万 首层观众通过纵向通道疏散到体育馆环廊 , 包厢观众与三层观众通过四面消防楼梯疏散 整个场馆为圆形 ,布局对称 , 取 1/4 场馆分析 , 其余部分情况与之相似 场馆平面图如图 1 所示 图 1 场馆座位 1/4 平面图31 疏散路径见图 2.图 2 疏散路径示意图32 疏散时间计算321 关键节点法按照关键节点法公式 ( 1) 分层计算疏散时间 :首层有 28 个通道 , 宽 1 2 m, 即每

17、个通道可容纳 2 股人流 , 待疏散人数 9 484 人 , 疏散时间为 458 min, 同理有其他层疏散时间 , 如表 5 所示 表 5 各层疏散时间楼层 通道数通道宽度/m股数/p疏散人数疏散时间/min首层 28 1. 2 56 9 484 4. 58包厢层 32 0. 9 32 996 0. 84三层 26 1. 8 52 7 397 3. 84452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 ( 自 然 科 学 版 ) 第 27 卷322 Melink 和 Booth 公式法按公式 ( 2) , 从第 3 层开始计算疏散时间 第 3层有观众 7 393 人 , 楼梯宽度 18 m, 则有疏散时间为 :

18、7 393/( 1 8 26) /1 3 + 3 16 = 170 s = 2 83m 各层疏散如表 6 所示 , 体育馆的疏散时间为 735 min表 6 各层疏散时间楼层 通道数通道宽度/m疏散人数疏散时间/min首层 28 1. 2 9 484 7. 35包厢层 32 0. 9 996 4. 27三层 26 1. 8 7 397 2. 83323 行程时间法行程时间法是日本建筑设计中常用算法 , 与国内算法不同 , 因此 , 本文详细介绍该算法的计算步骤 按照公式 ( 3) 分层计算 第 1 层 : 如图 1 所示 , J1通道 , 宽 1 2 m, 最大疏散人数为 211 人 , 距离

19、此通道最远坐席到环廊的距离为 18 m, 环廊到大门出口的距离为 65 m, 由以上数据可得 :最大消散时间 : 211/( 12 67) =26 m;最大行程时间 : ; 18/05 +65/10 =101 s;最大疏散时间 : 26 +101/60 =43 min同理可得该层其他通道的疏散时间 包厢层 : 观众先返回包厢 , 然后通过消防楼梯疏散到首层 如 V9通道 , 宽 0 9 m, 疏散人数为 21人 , 从此通道最远处到大厅的距离为 6 m, 到梯前室的距离为 44 m, 楼梯前室门宽 1 65 m, 楼梯长28 m, 消防楼梯到出口的距离为 41 m, 通过楼梯前室的人数为 83

20、 人 , 由以上数据可得 :最大消散时间 : 83/( 165 67) =075 min;最大行程时间 : 6/05 +44/10 +28/0 6 =103s;到达首层大厅的时间 : 0 75 + 103/60 = 2 5min;到达出口的时间 : 2 5 + 41/1 0/60 = 3 2min同理可得该层其他通道的疏散时间 三层看台 : 计算方法同上 , 各层疏散时间具体计算结果如表 6 所示 33 疏散时间结果分析由表 5 可知 , 所有人疏散结束所需时间为458 min, 由表 6可知 , 所有人疏散结束所需时间为 735 min, 根据表 7, 到达各层大厅的最长时间为 7 42 m

21、in, 到达各层楼梯前室的最长时间为 505 min, 到达首层大厅的最长时间为 9 46 min, 到达室外的最长时间为 10 14 min 为了比较 3 种算法的计算精度 , 选择首层大厅作为安全区域 , 并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仿真软件 Legion 建模仿真 , 得到结果如表 8.表 7 各层疏散时间楼层 通道到达大厅时间/min到达楼梯前室时间/min到达首层大厅时间/min到达出口时间/minJ13. 20 4. 28J26. 93 8. 01G17. 42 8. 06首层G24. 10 4. 52G33. 32 3. 76G45. 51 6. 18G56. 69 7. 48V90.

22、55 1. 28 2. 46 3. 14V100. 55 1. 15 2. 32 3. 00包厢层V110. 55 1. 06 2. 23 2. 91V120. 55 0. 93 2. 10 2. 79V130. 55 0. 87 2. 05 2. 73V140. 67 1. 01 2. 09 2. 77K14. 03 5. 05 9. 46 10. 14K23. 44 4. 09 9. 05 9. 74三层K33. 53 4. 05 8. 92 9. 61K43. 84 4. 58 9. 17 9. 86表 8 疏散时间比较疏散时间 关键节点法Melink 和Booth 公式法行程时间法仿真

23、结果首层 4. 58 7. 35 7. 42 6. 40包厢层 0. 84 4. 27 2. 46 0. 92三层 3. 84 2. 83 9. 46 8. 50总疏散时间 4. 58 7. 35 9. 46 8. 50误差百分比 /% 46. 12 13. 53 11. 30Legion 仿真软件以多智能体并行运算模型为基础 , 精确度可达到 95%, 因此由表 8 可以看出 ,关键节点法 、Melink 和 Booth 公式法的计算结果偏小 , 而行程时间的计算结果偏大 这是由于前两种方法没有考虑场馆内的行走时间 , 仅考虑节点处排队消散时间 , 后种方法没有区分拥挤与非拥挤的情552第

24、2 期 李 俊 : 体育场馆人员疏散时间数学模型研究形 , 计算上有重叠 参考英国安全指南 , 安全区域是指行人在此能免受火灾和浓烟的影响 , 因此可以可定义为走道 、楼梯前室 、大厅 、户外等 结合表 5、6、7、8 的计算结果可知 , 行程时间法能够计算行人疏散到不同安全区域的时间 , 算法同时考虑行走时间与消散时间 , 计算误差仅为 11 3%, 更符合实际疏散过程 4 结 语体育场馆作为体育竞技 、体育教学 、体育娱乐和体育锻炼等活动之用的建筑物 , 使用时间相对集中 , 一旦发生火灾 , 将造成严重的损失 , 吸引各国学者研究疏散时间模型 实际工程计算要求 “简单 、快速 、方便 ”

25、, 本文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工程算法 , 并对各种算法做了详细的比较分析 , 标定了相关参数 , 对实际工程计算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同时 , 本文首次明确界定了安全疏散区域 需要指出的是行人在紧急情况下的疏散与很多因素有关 , 如行人的组成 ( 男 、女 、老 、少 ) , 行人对建筑的熟悉程度 , 行人消防知识的知晓度 , 行人在疏散过程中的相互影响 、行人的心理因素等 未来疏散时间工程算法的研究也需在简便性的基础上适当考虑这些因素 , 提高计算精确度 参考文献 : 1 PAULS J The Movement of People in Buildings and Design So-lution

26、s for Means of Egress J Fire Technology, 1984, 20( 1) :27 47 2 刘 强 , 杨 浩 , 陆化普 , 等 运动场馆人流疏散及其模型探讨 J 土木工程学报 , 2004, 37( 10) : 92 98 3 袁理明 , 范维澄 建筑火灾中人员安全疏散时间预测 J 自然灾害学报 , 1997, 6( 2) : 28 33 4 温丽敏 , 陈 全 , 陈宝智 , 等 火灾中群集疏散的设计方法及计算机仿真 J 东北大学学报 , 1998, 19( 5) : 1 4 5 陈 涛 , 宋卫国 , 范维澄 , 等 十字路口宽度与人员阻塞的依赖关系及

27、其模拟和分析 J 自然科学进展 , 2004, 14( 4) :567 572 6 黄恒栋 高层建筑火灾安全疏散中的人流集结 _出口流出时间特性曲线 J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 1997, 19( 1) : 26 34 7 李引擎 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 M 北京 :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上接 243 页 )7%损失在配电系统中 按照锅炉效率 65%, 标准煤的热值是 8 14 kWh/kg 来计算 项目节能减排效果如表 7 所示 表 7 节能减排效果 ( t/a)系统形式 耗煤量CO2排放量 SO2排放量 NOx排放量集中供热锅炉房 + 冷水机组2 394. 3 5411 178. 6 8

28、9. 55原生污水源热泵 1 442. 6 3 260. 2 107. 6 53. 95减少耗煤量 951. 7减排量 CO22 150. 8减排量 SO271. 0减排量 NOx31495 结 语利用原生污水水源热泵空调系统技术在商业建筑中规模化应用可以有效利用低品位能源 , 大量减少一次能源的消耗 本文在探讨某一原生污水水源热泵实例的几个关键问题的基础上 , 从应用效果及经济评价等方面对该技术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分析结果可为该新型空调技术应用与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 1 尹 军 城市污水中的热能回收与利用 J 中国给水排水 ,1998, 14( 2) : 53 54 2 尹 军

29、, 韦新东 我国城市污水中可利用热能状况初探 J 中国给水排水 , 2001, 17( 4) : 27 30 3 吕 键 , 冯彦刚 城市污水低位热能回收利用的研究 J 工业用水与废水 , 2002, 33( 1) : 10 12 4 尹 军 , 韦新东 我国回收污水中热能的可行性分析 J 中国给水排水 , 2000, 16( 3) : 28 30 5 刘光远 , 陈兴华 俄罗斯热泵新技术简介 J 能源研究与利用 , 2001, 15( 3) : 17 19 6 陆耀庆 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 M 北京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2007, 244 268 7 赵荣义 简明空调设计手册 M 北京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1998, 1 41 8 陆亚俊 , 马最良 , 邹平华 暖通空调 M 北京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2002, 9 24 9 赵嵩颖 , 王有镗 , 于化伦 热泵在工业中节应用节能分析 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2010, 26( 1) : 107 110,128 10 钱剑峰 , 郭 运 , 李江丹 寒区调峰型地表水源热泵系统的供热性能研究 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2011,27( 1) : 112 116652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 ( 自 然 科 学 版 ) 第 27 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体育理论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