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数学:2.3.2《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教案(1)(新人教b版必修3).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528613 上传时间:2018-04-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2.3.2《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教案(1)(新人教b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数学:2.3.2《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教案(1)(新人教b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数学:2.3.2《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教案(1)(新人教b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数学:2.3.2《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教案(1)(新人教b版必修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数学:2.3.2《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教案(1)(新人教b版必修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说课稿一、教学目标根据课标的要求及前面的分析,结合高二学生的认知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1. 知道最小二乘法和回归分析的思想;2. 能根据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公式建立线性回归方程或根据给出的数据,应用图形计算器建立线性回归方程过程与方法:发现随机变量存在规律,经历线性回归分析过程,借助图形计算器得出回归直线,增强应用数学知识和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合作学习,养成倾听别人意见和建议的良好品质二、重点难点分析:根据目标分析,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下:教学重点:1. 知道最小二乘法和回归分析的思想;2会求回归直线教学难点:建立回归思想 三、教学

2、设计教学环节内容及说明探究:在一次对人体脂肪含量和年龄关系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获得了一组样本数据:年龄 23 27来源:学优高考网 39 41 45 49 50脂肪 9.5 17.8 21.2 25.9 27.5 26.3 28.2年龄 53 54 56 57 58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 60 61脂肪 29.6 30.2 31.4 30.8 33.5 35.2 34.6创 来源:学优高考网设来源:GkStK.Com 问题与引导设计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 理论探究 验证结论 小结提升 应用实践作业设计问题 1. 利用图形计算器作出散点图,并指出上面的两个变量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教师提

3、问,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得出散点图并回答以旧“探”新:对旧的知识进行简要的提问复习,为本节课学生能够更好的建构新的知识做好充分的准备;尤其为一些后进生能够顺利的完成本节课的内容提供必要的基础。教师引导: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散点图是研究两个变量相关关系的一种重要手段。下面,请同学们根据得出的散点图,思考下面的问题 2.问题 2. 甲同学判断某人年龄在65 岁时体内脂肪含量百分比可能为 34,乙同学判断可能为25,而丙同学则判断可能为37,你对甲,乙,丙三个同学的判断有什么看法?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可能会认为乙同学的判断是错误的;有的学生可能认为甲乙丙三个同学的判断都是对的,答案不唯

4、一该问题具有探究性、启发性和开放性。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通过设计该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注意到散点图中点的分布具有一定规律,体会观测点与回归直线的关系;进而引起学生的对本节课内容的兴趣。问题 3. 反思问题(2) ,你还可以提出哪些问题吗?小组讨论,看哪个小组提出的问题多在小组讨论的形式下和比较哪个小组提出的问题多,学生之间会充分的进行交流,提出问题通过小组讨论比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达到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效果,培养学生的学生创新思维和问题意识。情境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为什么甲、丙同学的判断结果正确的可能性较大,而乙同学判断结果正确的可能性较小?某人年龄在

5、 65 岁时体内脂肪含量百分比最可能是多少?在其它年龄时呢?这些样本数据揭示出两个相关变量之间怎样的关系呢?怎样用数学的方法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呢?每个问题都是学生“火热的思考”成果学生的问题意识得以提高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引出课题: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口述:我们知道,散点图是研究相关变量特征的重要手段引导学生思考 暴露思维过程引导学生思考来源:高考试题库培养思维品质问题 4. 再看看散点图中点的分布有什么规律吗?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注意散点图中观测数据点的分布规律新知探问题 5.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 87 页第一段,指出概念中应该注意哪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学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概

6、念培养自学能力和些问题 习线性先关、回归直线、回归方程的概念,并通过自学分析概念中应注意的问题数学阅读能力口述:如果能够求出回归方程,那么我们就可以比较清楚的了解年龄与体内脂肪含量的相关性我们应当如何具体求出这个回归方呢?启发式问题,不要求学生回答。暴露思维过程引导学生思考培养思维品质自然引出下面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的环节问题 6.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 87 页的其余内容,并思考教材中的这些方法是不是真的可行?为什么不可行?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概念培养自学能力和数学阅读能力;通过思考教材中的三个反例方案体会回归直线的特征教师总结:被已知数据确定的直线;能反映数据整体特征,即散

7、点图中的点到此直线距离最小的直线问题 7:接下来我们该思考什么问题?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思维暴露过程引导学生思考培养思维品质为了让学生提出问题而提问题,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由学生提出下面的问题 8:怎样用数学的方法刻画“从整体上看,各点与此直线的距离最小”?学生提出问题 学生的问题意识得以提高自然引出下面求回归方程的方法究介绍用待定系数法求回归方程问题 9. 下面列出的三个方案,哪个方案比较可行?方案一: 最小;1()niiy方案二: 最小1|nii提问,学生竞答 体会如何选取恰当的计算方法建立回归方程过程,方案三: 最小21()niiy进一步得出回归直线的系数公式和最小二乘法的定义,强调最小二乘

8、法的思想在统计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指导学生用图形计算器: 作出回归直线 验证得出的回归方程是否与教材一致; 利用程序功能验证回归直线系数公式是否正确 推测某人 65 岁和 37 岁时体内脂肪含量百分比可能是多少师生共同完成操作过程所得到的直线解析式比教材给出的更为精确数与形的结合让结果更有说服力前面算法的知识在本节课中得以体现;得出和教材一样的结果,顺利完成了回归分析的过程,成就感得以体现学生亲身经历应用技术进行回归分析的过程;利用GC 对教材中给的结论进行一一验证,而且 GC 得出的结果比教材的结果更精确,大大增强了学生对结论的可信度。尤其是对回归直线系数公式的验证,GC 可以调用两个相关

9、变量间的各种统计特征值,从而容易通过简单的程序验证公式,此功能是Excel 软件很难做到的。另外,GC 数与形的结合显示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尽管有了老师的操作演示作为指导,但学生不免对GC 的操作过程有疑问,通过师生互动、生生活动,学生能够克服困难,得出结论,增强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手持技术,验证结论问题得到解决,可以引导学生回答前面问题 3 自己提出的问题了及时小结1)散点图中的点整体上分布在一条直线附近时,可以应用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数据;2)回归直线是反映:“ 从整体上看,各点与此直线的距离的和最小”的一条直线,它反映了具有线性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之间的规律;对前面环节的“收”的过

10、程,教师进行小结。小结内容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目标也要注意关注学生的情感目标。提炼思想方法,深入数学本质,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理清知识脉络,提炼思想3)我们可以通过回归直线方程,由一个变量的值来推测另一个变量的值,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种方法称为回归方法4)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高效的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我们应该重视应用技术解决问题;5)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例题训练,夯实基础例 根据所给数据,应用图形计算器回答下面问题:有一个同学家开了一个小卖部,它为了研究气温对热饮的影响,经过统计,得到一个卖出的人因杯数与当天气温的对比表。 (表在教材 91 页略)(1 )作出散点图(2 )从散

11、点图中发现气温与热饮销售杯数之间关系的一般规律(3 )求回归方程(4 )如果某天的气温是 2 摄氏度,预测这天卖出的热饮杯数学生动手操作得出结论进一步熟悉回归分析的过程,深化对回归分析思想的理解和观测数据与回归直线关系的理解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 2(2 )阅读教材 89 页,课后尝试应用 Excel 软件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3 )以实验小组为单位,发现生活中的线性相关的变量,收集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完成实验报告。 基础练习,复习巩固扩展学习,体会用多种方法建立回归方程做生活中的数学,提高数学应用意识好的作业设计不仅注重对教材重点知识的复习,也应对一些学有余力的同学提出一些深入学习的建议

12、和途径,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本稿最后附板书设计四、教学学法本节课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支持下,首先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创设情境,然后教师作为引导者和帮助者,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与学生共同经历回归分析的过程。在多元智能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方式完成了一个完整的数学学习过程。五、评价分析新课标的数学教学要重创新。我个人理解,应该指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创新(2)学生学习方式的创新(3)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就在一个“新”字,结合手持技术的“新”教学手段,通过“有什么看法?” 、 “能提出哪些问题” 、 “我们该思考什么 ”这样的提问方式和实验操作、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增强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提问意识,达到提高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附:板书设计)版权所有:学优高考网(www.GkStK.com)高 考试题 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