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教师职评的弊端及改改善办法.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276839 上传时间:2019-02-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职评的弊端及改改善办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师职评的弊端及改改善办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师职评的弊端及改改善办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师职评的弊端及改改善办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浅谈中小学校职评的弊端及改善办法摘要:目前,中小学职称评定工作,已由促进教育发展,调动和鼓励教师积极性的促进因素,演变成挫伤教师积极性、妨害教育发展的绊脚石。本文通过对现行职评制度的分析,揭露其弊端、分析其危害,然后提出建设性的改善办法,使职评制度回归理性,使广大教师不再受其摧残,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又到一年职评季,看到每个为了晋升职称的教师们疲惫的身影以及为了能争取到名额而施展百般手段的愤怒和无耐的脸胧,本人深感现行的职评制度已成为中小学教师挥之不去的噩梦,它摧残了教师的心灵,败坏了教师的道德,污辱了老师的人格。职评发展到现在,已由促进教育发展,调动和鼓励教师积极性

2、的促进因素,演变成挫伤教师积极性、妨害教育发展的绊脚石。本文通过对现行职评制度的分析,揭露其弊端、分析其危害,然后提出建设性的改善办法,使职评制度回归理性,使广大教师不再受其摧残,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一、 职评制度的弊端1、 现行职评制度劳民伤财每一位参加过职评的人,都深知整理那如山般的材料的艰辛。这些材料可分为硬件和软件两大类:硬件类必须有的教师资格证、学历合格证、继续教育证,专业合格证、计算机技术合格证、专业能力合格证。还有省市级的论文若干篇;软件类的有:教育教学方面的教育叙事、一年两学期的完整教学设计及课例分析和教学反思、县级以上公开课教案案例,两次以上校际公开

3、课, 、班主任、教研组长等获奖材料介绍,3 年 6 本校本培训记录、3 年6 本听课记录(每本不少于 6 次带听评课材料) 、还有教研活动记录、示范课教案、骨干教师证明材料、城市教师支教材料等等。教育教学工作显著方面的材料有:市级以上先进教师、先进工作者、教坛新星、市级优秀班主任、先进班集体及学生管理方面的经验总结、学校教学测评达优秀等级的材料、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证明、学生转差方面的材料、培养特长生方面的的证明、职业学校教师下企业证明、获得双师证明、所带班级学生获得企业好评证明、获得劳动部门职业资格证合格率的证明、专业教师获得本专业中级以上资格的证明。教科研方面的材料有;省市级发表论文若干篇

4、,获奖教研课题等。且不说这象山一样多的材料准备出来的难度,单就其量来说,每本就能装订出达几百上千页的专著来,而且近年来,随职评“事业”的发展,要求的职评材料还在每年增加,如2007 年要求每篇教案要增加课例分析,教案后要有教学反思、2008 年进行计算机能力达标考试,2009 年增加校本培训、远程教育材料。近几年又增加农村支教材料、说课材料,今年 2013 年又增加一项专业教师专业能力的证明材料。以上列举的这些评职材料有的罗嗦重复,有的对促进教学不但不起作用,而且起相反的作用,它大大加重了老师的负担,为准备这些“重要”而又对教学无用的材料,有多少人挑灯夜战,有多少人不顾正在上课的学生而四处奔忙

5、,有多少人进行着不见阳光的幕后交易:找人或花钱代发论文、请客送礼竟争评职指标,还有多少人在忙于不断进修,考证。每项活动的背后,不但消耗大量的精力而且花费不菲的真金白银。一句话,教师职评的材料繁多,虚假太多,劳民伤财,对教育发展起消极作用。、现行职评制度滋生腐败上述列举的条条职评条件,就是拦在教师晋级路上的道道门槛,每道门槛不但消耗大量的教育资源,而且滋生大量的腐败。大家知道,教育行政人事主管部门执掌着职评大权,为攫取部门利益,他们为职评设下了道道门槛,而且还逐年增加,职评所要求的这证那证,这材料那材料,都是他们借提高教师素质之名而行的敛财之实,每年收取的大量评职费、考证费都进了谁的腰包,养肥了

6、那些人。当然上面有权要求准备这些材料,下面的教师就必须准备这些材料,为获得参评名额,要给有关领导送上一份心意,为获取有限的先进指标,也要拉关系,有的原不是教师的,现在也送礼往教师队伍中挤,等什么材料都集齐了,为保万无一失,还要给评委们送上一笔不菲的礼物,不送可能就会给毙掉,那可是一失手成千古恨了。这职评中明里暗里存在的行贿受贿之风,滋生了腐败,败坏了师德师风。、职评挫伤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职评原本是为了调动教师积极性,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现在反而成为阻碍教育发展,影响教师积极性的绊脚石。职评要写出那么多材料,还有那么多人事关系要打通,这要消耗多少精力,财力,能不影响教学工作吗?目前的职评由于

7、有编制名额的限制,一个单位的名额一旦评满,那后边即使够条件的年轻教师就要等名额,这一等要就是几年或十几年,活没少干,工资却上不去,工作起来没有积极性,还有一部分老教师,由于历史原因一直没能符合或赶上不断增加的评比条件,只好望高职兴叹,再过几年就要退了,一辈子只能是“老中一(医) ”了,虽然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也不愿多干。为了争夺这有限的晋升名额,有的教师之间明争暗斗,相互拆台,甚至妒恨,原来良好的同事关系也不复存在了,更有人依靠关系而评上高职的,大家都知道这人实在不行,却能评高职,领高工资,这些能不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吗。4、职评造假,有失诚信,败坏师德一谈到写职评材料,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说“又

8、造假去” ,这里的假常见的包括:论文造假,教师身份造假,评职材料造假等,单说评职材料造假,每年参评人员都要准备一大堆各项材料,要真让每个人单独真实地写出来,可真完不成,但办法有的是,把以前评过的人的材料拿过来,修修改改,甚至照搬都可以,学校各路人马盖章的盖章,签字的签字,不管假的真,一律是真的,通通同意属实,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材料造假的程度,一个学校若干年前一名评上的老师写了一篇教育叙事,今年参评的几位老师还在用,只是改了姓名,不但高级的用,中级的也用,语文的用,数学的也用,文化课的用,专业课的也用,反正又有是同一评委,同一时间,同一科目,真正做到了材料通用,假成一片,连年造假。教师被称为人类

9、灵魂的工程师,工程师都被逼着造假了,那他们所从事的教育事业还会好吗,教育出来的孩子还能诚实守信吗。这是对教师道德的严重背叛。5、现行职评制度容易造成一劳永逸,不利于教师的进取现行的职评制度规定,老师职称和教师薪酬挂钩,各级教师职称对应各级工资水平,教师的收入分配是按职称分配,而不是按劳动分配,这就造成多干不多得,不干也不少得的怪现象,教师一旦评上高级教师职称,就要以一劳永逸了,高级工资月月有,不少一分,不管干多干少,这样谁还愿多干,许多高级教师都尽量少干。职评早已失去激励教师积极性的机能,反到有害公平和效率。二、改善现行职评制度弊端的办法以上分析了现行职评中存在的种种弊端,这些弊端已严重伤害了

10、教师的积极性,阻碍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了革除这些弊端,现提出以下改善办法实行评聘分开,以实际工作绩效作为考核教师工作量和进行收入分配的标准,让晋升职称成为一种荣誉象征。前面已谈到,目前教师的收入是和教师职称 相联系的,每级的职称工资相差相当大,只要评上相应的职称,不管你的工作干多干少,都不会少拿一分钱,这样人人都尽量少干,学校许多工作安排不下去,甚至要聘请临时工做。解决这个难题的一个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实行评聘分开,实行以工作绩效来确定收入的机制,使职称和工资收入脱钩,职称评上了,如果工作量少,不出力,不敬业,就可以不聘或低聘,低职称的只要努力工作,做出成绩,可以低职高聘,取得高收入,从而调动广大

11、老师伯工作积极性,也解决了现在只为取得收入竞相争评高职,评上之后又一劳永逸,不思进取的职评弊端问题。同时实行评聘分开,不以职称高低论工资收入,让职称成为一种纯学术上的称号,成为荣誉象征,也就减少了大家争评职称的冲动,那么附着在职评上的其它弊端如腐败、造假也就不复存在了。、减少职评无用材料,为教师减负,让老师的精力多花在教育教学上前面列举职评所要的大量材料,有些根本是无关“紧要”的,如一年的教学设计,两大本总共有 2-3 百篇,每一篇又加上课例分析,分析后还要加上教学反思,再算上每个教案前面的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时设计,板书设计等,一篇教案净让这些无实质内容,又必须无病呻吟

12、的内容占去,其实真正的教学内容却没有多少,这些内容看起来很规范,却没有必要,还很浪费精力。还有听评课记录,评一个职称要 6 本,要听 60 个课时之多;公开课后所附的评课记录更是假的可以,全是临时拼凑的,讲的都大同小异;班主任工作手册是近两年增加的-等,从多年的职评实践来看,这些日渐冗沉繁复的材料在交到上面后,评委们能耐心地一一拜读吗,只要看看几个必备硬件材料,谁还管那么多重话,废话,假话罗列出来的一堆“必要”又无用的东西呢,有鉴于此,今后的职评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力求减少一些虚假无用的材料要求,给教师减负,为教学腾出时间,要想查教案,只要抓紧平时的教学管理就可以了。3、试行以考代评,使职评

13、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其它行业职称晋升,大多通过考试作为必备条件,如医卫类,经济类、工程类等,通过考试来检验水平,剔除人为的主观成分,成为这些行业职称晋升相对公平又比较简便的办法。老师职称也可以参照形式,以考代评,水平低的,你选择考低职位,高的考高职位,一张试卷,公平公道,既防止人为造假,滋生腐败,又能纯洁教师队伍,防止非教师身份的人混进教师队伍。当然教师行业有其特殊性,虽然有的人会考,但不一定会教,这样的情况只是个例,只要辅之一定时间的教学实践,大多娄人都会成为称职的教师的。还可以在考试之外,辅之以学生能力的测试,形成一个完整的职评新模式。4、坚决查处腐败,纯洁职评工作现在,围绕职评已经形成一个

14、以利益为核心的“产业”集群,他们看似都在为职评提供着各种正当或不正当的“服务” ,实际上这些服务都是要参评人员付出真金白银的。如手握了评大权的各个行政部门给职评设置了许多职评标条件,教师每年都要花费不小的职评费,考证费。权且把这些当成合法的利益输送,那么还有向中介交纳的论文发表费,向大小领导和评委们表示的人情关照费等,只能算作贿赂了,当属违法行为。别管是合法的、还是非法的,从利益上来说,教师职评的各种支出有的进了小集团的金库,有的直接纳入了个人的腰包,都属腐败和违法之列。清除职评腐败,一要有一个制度的顶层设计,如实行评聘分开,工资和职称脱钩,就直接杜绝了腐败滋生的土壤,二是规范各项收费,把所有收费全部进入国家金库,杜绝部门利益,减少各部门的收费冲动。三是严查腐败造假,对一些刊物造假,收受贿赂等行为,进行坚决打击,让职评工作透明化,阳光运作。每年的职评工作牵动面广,影响面大,它涉及老师们的收入高低,政府的公信,教师的积极性的调动,教育事业能否得到发展。职评在存在的各种弊端,使职评走向了歧途,偏离了原来设计的初衷,成了影响教育发展的绊脚石,必须加以改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规章制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