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 共 5 页如何正确理解统计岗位工作阴冬梅有人说:统计岗位工作,很简单,就是每天重复对数据做一些加加减减的工作,既枯燥又乏味,这能有什么意义呢?在理解统计岗位工作之前,我们就先看看数据统计究竟有哪些意义吧。一、数据统计的意义在开始之前,跟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一天,一位记者到建筑工地采访,分别问了三个建筑工人一个相同的问题。他问第一个建筑工人正在干什么活,那个建筑工人头也不抬,极不耐烦地回答:“你没看见吗?我正在砌一堵墙”。他又问第二个建筑工人同样的问题,第二个建筑工人直了直身子,回答:“ 我正在盖房子”.记者又问第三个建筑工人,这次他得到的回答是:“ 我在为人们建造漂亮的家园。 ”记
2、者觉得三个建筑工人的回答很有趣,就将其写进了自己的报道。 若干年后,记者在整理过去的采访纪录时,突然看到了这三个回答。三个不同的回答让他产生了强烈的欲望,想去看看这三个建筑工人现在的生活怎麽样。 等他找到这三个建筑工人的时候,结果令他大吃一惊:当年的第一个建筑工人现在还是一个建筑工人,仍然象以前一样砌着它的墙;而在施工现场拿着图纸的设计师竟然是当年的第二个建筑工人:至于第三个工人,记者没费多少工夫就找到了,他现在成了一家房地产公司的老板,前两个工人正在为他工作。想当年他们是同一工地的建筑工人啊,而现在呢,一个建筑工人,一个工程师,一个老板启示一:“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眼界,而一个人的
3、眼界直接决定了他的前途。 ”这是一个名人说的真理,从这则故事中充分得到体现。认真读起来,再想想,会给人很大的启示,成功的人目光远大,有理想,有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的,不会只看到眼前的困境而碌碌无为。如果象第一个工人那样,他只为砌墙而砌墙,目光短浅,结果到老还是一个工人。第二、第三个工人不但要砌墙,还要“盖房子” 、 “建造漂亮的家园” 。有远见卓识,目标远大,他们在为实现理想而奋发图强,最终有所建树,闯出了自己的路。启示二:砌墙是一件非常乏味的工作,就如同我们的统计工作中很多乏味的程序一样,只是我们对这一工作背后的价值和远景如何看待。 “我正在砌一堵墙。 ”感觉是连直起身子的欲望都没有了,言下之
4、意,我对这一堵墙负责就行了。 “我正在盖房子” ,感觉是站起来,看了看房子,言下之意,我要对建好这房子负责。 “我为人们建造漂亮的家园” ,感觉是目光远第 2 页 共 5 页眺,多么骄傲,多么神圣!言下之意:我对建设人们的家园负责。三重境界,三个结果。即使是砌墙这一乏味的工作也能发掘到一种神圣,何况其它的事业呢。当我们在工作的过程中,若也能帮助自己找出这一神圣,并能善用之,则威力无穷。现在我们来看,数据统计的意义有哪些呢?主要总结以下三点:1、统计为企业领导决策提供快速、高效、直观的数据信息。(1)集团可以根据各分公司提供的一系列数据的统计,制定合理集团目标及各分公司目标,分析市场优劣,决策投
5、资方向。(2)营销部经理可以根据我们提供的一系列数据的统计,及时发现市场的动向,以准确地对市场做出判断和进行把控。比如,目前由于国家宏观调控影响,以及资金市场的收紧,管桩销售市场处于低谷期,我们要以争取订单为主,尽量做到产销平衡;当管桩销售市场回暖处于高峰期时,我们要以利润目标为主,为公司创造丰厚的利润,并少做赊销,提高回款率。(3)各办事处可以通过对自己办事处的销量、回款率、利润率等数据的统计,对比目标销量、回款率、利润率,清楚自己办事处工作重点。销量指标没达到,要在市场上,争取订单,来提高销量。回款率没达到,要在以后合同时少做赊销合同,以及注重老款的清收。利润率没达到,要在以后合同时注意多
6、签甲方合同,尽量谈到高单价,来确保办事处的利润指标的完成。2、统计为企业在向国家政府等相关部门申报各种项目、获取各种荣誉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和必不可少的资料。企业在申报如国家名牌、驰名商标、高新技术企业、各种优惠政策、评优等活动,真实、准确、及时的统计数据是必不可少的。3、统计也促进企业财务管理和财务的现代化建设。财务管理的内容很多是企业统计的内容,财务分析、财务决策许多工作是靠统计工作来完成的,统计与会计工作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二、如何确保报表制作的准确性统计人员具体负责各种报表的收集、审核、汇总、上报工作,报送的各类统计报表必须全面、及时、准确,做到表种不缺、指标不漏、时间不拖、数字不错。统计
7、报表必须经内勤主管审阅。其中,准确性和及时性是整个统计工作的灵魂,是统计的生命。那么如何来确保报表制作的准确性呢,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考虑:仔细录入,认真复核,多方核对。(一)仔细录入需要从心态上,一定要有一颗平常心态,不要认为每天都是重复枯燥的工作而对录入数据产生懈怠感;比如:一张收款单,如果一个不留意入错合同号,出纳核对时,修改了表头内容第 3 页 共 5 页而忽略了表体内容,会计审核时,也没留意到还有这样的表头和表体的不符情况,到最后月底对数时,可能办事处也是总回款看下是对的,也没发现问题,最后,在月初要出报表时,检查应收款,才发现合同明细应收款对不上,究其原因,是收款单表头和表体数据录入不
8、符,这时,所有做了的后续工作要全部反做一次,改到收款单,再重新做复核,生成应收单及复核应收单,如果我们在第一环节上能够认真对待,仔细录入的话,我想很可能就免去我们后边一连串工作中的不便。(二)认真复核1、对自己手上现有的相关联报表的数据应一致。比如:(1)代销的入库与出仓数量是否一致,以及外购其他公司各桩型、桩长,库存数量是否都为 0;(2)内部报表 051 收款明细中回款金额,与财务 003 款项表或内部 049 业绩表中回款总额是否一致,看是否有漏审核掉的收款单;2、对办事处交回资料认真审核,及时查询,保证数据质量。比如提成表的核对及查漏:(1)根据签回结算明细表,核对提成表上桩型、数量(
9、减掉烂桩后的) ;(2)根据签回结算明细表电子档,筛选出有欠款的合同,计算回款率是否达到 80%:达到 80%的可提一半(另建表登记只提了一半的合同) 未达到 80%不提(另建表登记结算但未提提成的合同) 其他提全额;(3)根据分公司提成制度,按办事处核对提成单价;(特殊如分到苏州建华的苏州办、昆山办、吴江办、太仓办,在江苏公司没有固定工资,故他们提成单价按原来计提,且不扣储备金,不考核)(4)以前结算本月回款率达到 80%的可在本月计提 50%提成;(5)以前结算已提一半,本月收清货款,可在本月提另外一半提成;(三)多方核对1、与办事处核对比如:销售报表的核对(1)办事处内勤核对 ERP 内
10、部 045 表发桩数和销售额,内部 051 表回款明细(2)公司统计核对 ERP 财务 003 表的应收款明细。2、与兄弟公司核对代销公司导出 ERP 采购入库单列表第 4 页 共 5 页发出公司导出 ERP 内部 045 表各桩型发桩数和销售额明细3、与技术部以及开单房核对退桩记录数,是否有漏入或重入现象;三、对异常数据的分析对异常数据分析,我总结可以从以下四个步骤来操作:1、发现数据异常 2、分析原因,找出数据异常的根源 3、判断 4、修正;以上四个步骤中,最重要的就是分析原因,找出数据异常的根源,我们具体看以下几个简单案例具体案例分析(一)管桩销售单价取不到单价原因分析:1、配桩模式与配
11、桩号(桩长)不在辅合同范围,即所发桩长不在合同范围内,要看是不是计划发错了,开单房开错出仓单,合同桩长变更了,只是补几根短桩去配桩;2、桩型不在辅合同范围;比如代替桩,目前我们大多在生产新国标桩,而合同还在签老国标的合同或者是以前没执行完的合同,这时,我们看单价还可以,都拿新国标代替,这已属于普遍代替了,为避免我每次都要在出仓单上写原存货编码,在该辅合同上增加一行该桩型的新国标就可以了。(二)运费单价取不到单价原因分析:1、到达地/所属区域不在运费区域定价单的范围;2、发出堆场/区域不在运费区域定价单的范围;3、发运方式:自提;(三)出仓单无法保存原因分析:1、存货档案每米吨位没有;2、同一运
12、费区域,同时间段,运价不同;3、同合同的同种桩型、桩长、配桩模式,同时间段出现不同销售单价;(四)与办事处核对发桩数不符1、办事处退、烂桩漏减掉,办事处查询哪个合同漏减,调整办事处报表;2、公司代销的出仓单未录入,公司查询哪天的代销未入,与调度沟通复印代销的实发明细,补齐出仓单;(五)与办事处核对金额不符1、合同长、短桩取价不同2、代替桩为合同原有桩型3、补充协议调价,补充协议回来前,已经按调整过的单价发过桩,造成之前出仓单上所取第 5 页 共 5 页单价为原合同单价;(六)与办事处核对回款不符1、系统中有重复录入的明细未删掉;2、有重新换收据的已录入新的收款单,但原收款单在系统中未删掉;(七
13、)与办事处核对应收款不符1、转款(合同内转账)系统中已转,而办事处报表中未转,办事处调整报表2、转款(合同内转账)办事处报表中已转,而系统中未转,多因退款单签字手续未办好,办事处调整报表,当月未转,下月手续办好后,再在报表中调整3、办事处报表应收款公式不对,办事处报表多是手工的 EXCEL 的电子表格,应收款公式有些合并单元格会隐藏数据,而核对不到不符的情况。(八)与兄弟公司核对桩型数量不符1、代销公司漏录入调桩明细;2、代替桩可能导致双方录入桩型不符,故对应桩型的数量不符;(九)与兄弟公司核对金额不符1、双方单价录入不符,依据片区规定,一个合同一个单价执行到底2、代替桩双方取数单价不同,依据片区规定,按实际发出桩型调桩价来执行。我想,做为统计岗位的一员,首先要了解数据统计的意义,才能更好地做好统计工作,其次要摆正心态,不以所做的事情简单、微小,而不去做,因为所有大的成就都是从简单、微小工作的基础上才取得的,再次要热爱自己的统计工作,对领导交待的事情,应积极认真地去对待。以上是我对统计工作的浅显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