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如何提高物理实验的能力.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226677 上传时间:2019-02-13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4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提高物理实验的能力.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如何提高物理实验的能力.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如何提高物理实验的能力.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如何提高物理实验的能力.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如何提高物理实验的能力.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如何提高物理实验的能力,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在整个学习物理过程中至关重要。,在演示实验中仔细地观察,分析物理现象与物理过程。,在学生实验中自己动手动脑,设计实验方法和过程,探索解决有关问题。,我们才能获得更多的物理知识,发展科学探索的能力与智慧,养成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在总复习阶段,有的同学提出对物理实验复习束手无 策,无从复习,针对部分同学的困惑,我向大家介绍 物理实验复习的流程,供大家参考。,实验内容,常见问题,中考热点,1.实验仪器和器材 2.学生实验 3.演示实验 4.设计实验,实验内容:,仪器的使用要求 (1)熟悉仪器的名称和作用; (2)掌握

2、正确使用的方法; (3)了解仪器规格和性能。,实验器材 1,毫米刻度尺,量筒,弹簧秤,温度计,天平,溢杯,液体压强计,实验器材 2,电流表,电压表,电能表,滑动变阻器,电源,电键,实例1. 02年中考实验题第1小题,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则所测物体的长度为厘米。,正确答案: 2.55厘米 (2.532.57)厘米均对。,实例2. 02年中考实验题第2小题,如图所示是温度计,其测量范围为0C。 请你估计一下现在试场内的气温,并在图中标出该气温值所对应的液柱位置。 正确答案1050。,实例3. (03年实验题第1小题),如图所示的体温计的测量范围为_0C,此时它的示数为_0C。 正确答案是

3、35 42 ,36.6 。,实例4. (04年实验题第1小题),如图所示,常用温度计的最小刻度为 0C,此时它的示数为 0C。 正确答案是1, 25 。,问题 观察不仔细,不全面,比较马虎,不了解题意,答非所问。,1、实验操作程序,目的,原理,器材(电路图),步骤,仪器放置,调试,操作顺序,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分析、比较,归纳、结论,完成实验报告,学生实验,实验名称(12个),实例1. (01年中考实验题第2小题),在“研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器材有带刻度的杠杆,铁架台,钩码,线(弹簧夹)和弹簧秤等。,实例2. (01年中考实验题第3小题),在“研究平面镜的特点”实验中,在桌面上竖立

4、一块 作为平面镜,实验时,要使镜后的物体与镜前相同物体的像完全重合,这是为了。,平玻璃板,找像的位置,实例3. (03年中考实验题第3小题),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在玻璃板的一侧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当寻找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这一侧观察(选填“A”或“B”)。在得到像的位置后,应该用分别测量物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然后归纳得出结论.,A,刻度尺,实例4. (03年中考实验题第2小题),在“用托盘天平测质量”的实验中,测量前调节天平平衡时,应先把移到标尺的零刻度处。测量金属块的质量时,应将放在右盘。,砝码,游码,考查,对学生实验所需的器材是否熟

5、悉。 基本操作原理是否掌握。,实例5.(04年中考实验题第2小题),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况如图所示,图中A是 (选填器材名称)。放在“烛焰”上的手指 被烧焦。(选填“会”或“不会”),平玻璃板,不会,实例6. (04年中考实验题第3小题),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未挂钩码时,螺母A.B的作用是 。挂上钩码后,发现杠杆不平衡,则应 。,调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研究杠杆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应在杠杆处于 位置平衡后,记录实验数据。,水平,实例7. (05年中考实验题第1小题),实例8. (05年中考实验题第2小题),在“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实验中,实验原

6、理是 ,电流表应与待测电阻 联连接。为了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可采用的操作方法是 。,欧姆定律,串,改变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实例9. (03年中考实验题第5题),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定电阻RX的阻值,所用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02A”字样,电源电压不变。该同学实验步骤正确,闭合电键K ,观察到电流表的示数为0.14安。当他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中点位置(即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10欧)时,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2.5伏、0.20安。接着他又移动滑片到某点A,这时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如图(a)(b)所示。 通过分析可知A点在滑动电阻器中点的_侧(选填“左”或“右”)。

7、,请在下表中将该同学尚未记录的数据填写完整,并计算出电阻值。(计算电阻时,精确到0.1欧),1.要求会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能正确读取和填写有关数据。 2.填写数据时不要张冠李戴,电流与电压的对应关系是对同一个导体而言。 3.如果电源电压没有告诉你,解题时必须先求出电源电压. 4.“该同学实验步骤正确”,也就是说电键闭合前,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电阻最大.,实例10.(01年中考实验题第5小题),某同学做“测定小灯泡的功率”实验,电源电压是1.5伏的整数倍(即电源由几节干电池串联组成),滑动变阻器标有(“5,3A”字样,所用小灯是额定电压为“2.2V”、“2.5V”和“3.8V”中的一个,估计小灯的

8、额定功率在1.2瓦以内,该同学正确连接电路,闭合电键后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滑片在中点附近某位置时,小灯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求:(1)小灯正常发光时的电流,并简要说明理由;(2)小灯的额定电压,并简要说明(3)小灯的额定功率。,正确答案I额0.3安;U额2.2伏,3.8伏;P额0.66瓦,1.14瓦。,测小灯功率习题注意点: 1、小灯泡额定功率1瓦以内,1瓦左右(10%)区别。 2、初始阶段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电阻最大。 3、滑动变阻器滑片至中点(计算),中点附近(估算)区别。 4、解题程序: I额I变U变U灯P灯 U额U变I变I灯P灯 5、小灯的电阻随灯的亮暗是变化的。 6、小

9、灯的亮、暗是由小灯的电功率决定的。,实例11.(04年中考实验题第4题),甲、乙两同学分别做“测定小灯泡的功率”实验,电源电压都为6伏且不变,滑动变阻器上都标有“20,2A”字样,待测两小灯的额定电压相同,但额定电流分别为0.35安、0.2安。他们各自正确连接电路,闭合电键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至小灯正常发光。此时甲观察到乙同学的小灯比甲同学的小灯亮,且乙同学的滑动变阻器滑片恰好在中点上(即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10欧)。求:(1)乙同学所用小灯的额定电流。(2)乙同学所用小灯的额定功率。(3)甲同学所用小灯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值。,正确答案:0.35安,0.875瓦

10、,17.5欧,实例12.(05年中考实验题第3题),甲、乙两同学分别做“测定小灯泡的功率”实验,他们使用的电源电压相同且不变,选用的滑动变阻器上都标有“20 2A”字样,待测的两小灯额定电流均为0.35安。两位同学分别正确连接电路进行实验。甲同学观察到当小灯正常发光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12(a)所示,且变阻器的滑片恰好在中点上(即它接入电路的电阻为10欧),则甲同学所测小灯的额定功率P额甲为 瓦,所使用的电源电压U为 伏。乙同学观察到当小灯正常发光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12(b)所示,则乙同学所测小灯的额定电压U额乙为 伏。当两灯均正常发光时,乙同学所测小灯发光较 (选填“亮”或“暗”)。,0.

11、875,6,2.2,暗,实例13.,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时,他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无法在光屏上得到火焰的像。请你帮他分析一下其可能的原因是:(写出两种) 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凸透镜成像的操作方法,其不成像的原因就迎刃而解了。 正确答案: (1) 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和烛焰中心不在同一高度,同一直线。(2)物距小于焦距。(3)透镜焦距太大。,实例14.,某同学做“测定小灯泡的功率”实验时,实验器材完好,小灯上标有“0.25A”字样,滑动变阻器标有“20欧 2安”字样,该同学连接电路后闭合电键,当他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发现电压表示数始终是2伏,电流表示数始终是0.2安。该同学马上检查电路,重新

12、连接电路,再次闭合电键后,他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小灯正常发光,这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分析产生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始终不变的可能原因; () 简述该同学重新实验时是如何判定小灯正常发光的; () 求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答案:0.75瓦),实验故障分析,完好的仪器、正确的操作、合理的顺序是实验成功的关键。,电路故障分析,仪器完好 连接问题,安培表,伏特表,滑动变阻器,正负接线柱、量程、位置,连接正确 仪器问题,安培表伏特表电源,实验数据分析见普陀教育网初三物理复习(二),演示实验,1、演示实验是教师上课时为说明一个物理概念和一个物理规律展示的实验,课本中有实验50个左右,不包含老师自己

13、设计的实验。,三、演示实验,1、观察程序:实验条件 发生现象 分析结论,2、实验名称(不含教师自己设计的实验)(1)P17图2-7 匀速直线运动(2)P28图3-3 分子间存在空隙(3)P28图3-4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4)P29图3-6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5)P41图3-31 沸点与气压有关(6)P52图4-11 光的折射(7)P60图4-31 光的反射(8)P65图4-48 凸透镜成像,(9)P94图6-1 摩擦起电 (10)P94图6-2正、负电荷 (11)P100图6-16 电流 (12)P109图6-41 电阻大小因素 (13)P110图6-43 导体、绝缘体 (14)P111图6

14、-45 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导体 (15)P117图6-52 欧姆定律 (16)P120图6-56 串联电路特点 (17)P133图6-62 并联电路特点 (18)P133图7-3 磁 (19)P136图7-12 磁场,20. P137图713 磁感线 21. P140图719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22. P149图89 力的三要素 23. P153图817 重垂线 24. P154图819 重力跟质量的关系 25. P157图828 二力平衡的条件 26. P164图850 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27. P165图853 滚动摩擦 28. P169图864、65 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 2

15、9. P173图870 惯性定律 30. P10图923 定滑轮 31. P11图926 动滑轮 32. P27图962、63 能的相互转化,33. P32图102 密度 34. P38图107 压强 35. P46图1023 液体内部压强 36. P46图1025、26 液体内部压强 37. P51图1034 托里拆利实验 38. P60图112 浮力 39. P61图115 阿基米德原理 40. P63图117 物体的浮与沉 41. P74图1213 比热容 42. P78图1217 内能的改变 43. P86图135 电功 44. P87图136、7 电功大小的因素,实例1. (02年中

16、考实验题第3题),如图所示为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0点为入射点,ON为法线,面板上每一格对应的角度均为100。实验时,当入射光为OA时,反射光OB时;当入射光为CO时,反射光OD;当入射光为EO时,反射光OF。,分析上述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实例2. 95年中考填空题第8小题,在圆筒的不同高处开三个小孔,当筒里灌满水时,各个小孔喷出水的情况如图所示,这表明水对容器的侧壁有压强,而且压强随深度的增加面增大。,实例3.(03年中考填空题第11题),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磁与电的关系,请仔细观察图中的装置、操作和现象,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比较(a)、(b)两图可知:;比较(b)、

17、(c)两图可知:.,正确答案: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通电导线周围磁场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实例4(04年中考填充题第10题),某同学研究定滑轮的使用特点,他每次都匀速提起钩码,研究过程如图3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测量的结果,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比较(a)、(b)两图可知 。比较(b)、(c)、(d)三图可知: 。,正确答案:使用定滑轮提起重物不省力,但能改变用力的方向;使用定滑轮提起重物,沿不同方向的拉力大小都相等。,实例5(05年中考填充题第11题),在图2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电键S由断开到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将 ,电压表与电流表的比值将 。(均选填“变大”、“不变

18、”或“变小”),变大,不变,实例6(06年市质量抽查填充题第12题),某同学通过实验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他将蜡烛分别置于主光轴上物距大于两倍焦距的不同位置,成像情况如图6(a)、(b)所示。 (1)观察图6 (a)或(b)可知: 。(2)比较图6 (a)和(b)可知:。,当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通过凸透镜可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所得到的实像越小。,实例7(06年市质量抽查填充题第12题),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各小组同学都完成了各自的实验报告。以下是从不同实验报告中摘录出来的四句话: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一样; 玻璃板后的物体与玻

19、璃板前的物体的像完全重合; 当物体到玻璃板的距离为10厘米时,像到玻璃板的距离也为10厘米; 当物体到玻璃板的距离增大时,像到玻璃板的距离也增大,且像的大小不变。 这四句话中,属于事实的是 ;属于结论的是 。(均选填序号),1、4,2、3,注意答题的严谨,要用科学研究的方法来分析问题,得出在什么条件下,某因素跟什么因素的对应关系。,设计实验: 思考程序:原理,器材;步骤(操作);现象;数据;结论。 1、测定物理量实验 (1 物质密度(间接测量)器材 天平(任选一个) 量筒弹簧秤液体压强计 (2 电阻(间接测量)器材 伏特表 (任选一个) 安培表,实例1. 利用托盘天平、烧杯、水等器材测定某金属

20、块的密度。实验步骤:,A、用天平测出金属块质量m1; B、用天平测出杯子和水的质量m2; C、把金属块轻轻放入烧杯中 D、用天平测杯子、水、金属块质量m3。根据,算出金属块密度,实例2.,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键断开)。 闭合电键K1,读出电流表示数I1。 闭合电键K2,读出电流表示数I。 根据并联电路特点,I=U / R,算出待测电阻Rx=R0I0 / I-I0。,实验步骤:根据给你的电路图写出Rx表达式。,2、验证性实验:物理概念:大气压存在,光的折射现象,浮力产生原因等物理规律:液体内部压强规律,惯性定律,二力平衡条件,实验桌上有一只透明的玻璃茶杯、一张较硬的纸片(纸片尺寸比茶杯口大)和足够的水,请你用这此器材设计下列三个小实验(简要说明做法):惯性实验实验方法:,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实验方法:光的折射实验实验方法:,谢 谢,祝同学们中考取得好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规范标准 > 实验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