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9 课 新文化运动集备内容 第 9 课 新文化运动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论著;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2、能力目标:从课文和插图中搜集有关白话文的资料,理解原作者的主张,从而形成“新文学”的正确概念3、德育目标:用李大钊、鲁迅等人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作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感二、教学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三、教学难点: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的矛头对准孔教?四、学情分析:从年龄特点来看,初中生好动,好奇,好表现,应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
2、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生理上,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发挥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复习课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课标要求】1. 列举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2. 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3. 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4. 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五、教学内容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