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黄河颂崇阳县白霓中学 沈江平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提高朗读 能力;培养学生理解、 鉴赏诗 歌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反复诵读 ,理解 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3、情感与态度目标:感悟黄河的英雄气概,激发学生作为炎黄子 孙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振兴中华民族的豪情。教材分析:黄河颂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组诗黄河大合唱的第二部。 黄河大合唱 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 作品,光未然作 词,冼星海谱曲,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它以丰富的艺术 形象、壮 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 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在黄河颂中,诗人作为时代的歌手出 现,他
2、站在高山之 巅 ,代表祖国英勇的儿女,向着黄河唱出了颂歌。 黄河颂是歌词,同时也可当作优秀的文学作品来欣 赏,还可以当作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来读。这首诗以热烈的 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 语 言和抒情方式浅显易懂,情绪慷慨激昂,是初中一年级学生接受诗歌教育、 领略新诗艺术的好材料。黄河颂第一节是朗诵词,第二 节是歌词。第一 节作者以呼告的手法,直称读者为“朋友”,开宗明义地说出了要“ 歌颂黄河” 的主 题。第二节是全诗的主体部分,歌词的内容层次比较分明,并且有明显的关键词语可作为思路梳理的依据。首先,是“ 望黄河 滚滚”的“ 望”字,一直 统领到“ 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而这所
3、“望”的内容,既有写实的成分,也有雄奇瑰丽的想像,条理清楚,章法谨严:先是近镜头特写“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再是俯瞰全景式的总写“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然后是纵向描写黄河的流向“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最后横向展开到黄河流域两岸“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接着,开始赞颂黄河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进入“颂”的阶段。 “啊!黄河!”反复出 现 ,把从“ 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歌颂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历史贡献;像一道天然屏障保 卫着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地理优势;最后由实到虚,歌颂 黄河流域宽广, 泽被众生
4、,并且代表中华儿女发出要向它学习的誓言。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诵诗歌,理解 诗歌赞颂黄河, 赞颂 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教学难点:理解诗歌赞颂黄河, 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教学准备: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黄河的发源地,黄河的地理位置,黄河流域的 历史, 传说,有关黄河的诗歌等等),搜集黄河 颂音乐。教学方法及手段:诵读法, CAI 辅助教学。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一板块:朗读、感知1、 激情导入 ,营造氛围2、 、师: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长城是静脉,黄河是动脉。黄河,伟大的母亲河!、学生欣赏。CAI 出示黄河 动画。 师(配画音):这就是黄河!这就是勇往直前的黄河!这就是孕育了五千年华夏文明的黄
5、河!生:话说黄河各抒己见、师:1938 年,日本的铁蹄肆意践踏我国领土,黄河危在旦夕,中华民族危在旦夕。当抗日的烽火燃遍中国大地时,华夏民族的 优秀儿女们, 带着黄河的英雄气魄,投入了抗日战争的滚滚洪流之中。板书:黄河颂。生:熟知作家、作品背景2、欣赏黄河颂,感受激情、师:黄河颂,是黄河的颂歌,是时代的颂歌,是中华民族的颂歌,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坚忍不拔、永往直前的颂歌。让我们来欣 赏一曲黄河的深情颂歌。 CAI 出示黄河颂乐章。、师:同学们,欣赏了激情澎湃的黄河颂音乐,你们觉得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朗读黄河颂呢?同桌间讨论生明确:激昂、雄健、悲壮! 、CAI 出示, 黄河颂朗诵范 读。3、生
6、齐读,吟咏成诵师:同学们,面对母亲河,让我们激情吟咏吧!生:齐读之后自由诵读课文。第二板块:朗读、品味1、 品味语言,感悟诗情师:我们已被黄河所感染、所鼓舞,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诗篇,去聆听黄河的声音,去感悟中华民族的灵魂吧!、黄河颂由序曲、主体、尾声三部分组成,序曲展示了黄河的伟大坚强,主体歌 颂了黄河的伟大精神,尾声号召我们学习黄河的精神。板书:序曲、主体、尾声、让我们聚焦于黄河的主体部分吧!主体部分是由 绘黄河、颂黄河两部分组成。绘黄河,绘出了黄河的磅礴气势,绘出了黄河的英雄气魄。师:请男同学来读绘黄河部分,我相信,你们一定能读出气势的。、那么,同学们,颂黄河部分又在颂扬黄河的什么精神呢?我
7、们看,有一个句子反复出现了三次,那就是“啊!黄河!” ,是从哪三个方面来赞颂了黄河的英雄气魄呢?生明确:摇篮、屏障、臂膀。、诗人反复吟唱:“ 啊!黄河!”, 我们应该怎样来读出这三个小节的情感与气魄呢?分小组讨论,试读。生明确:第一节,舒缓深沉;第二 节, 坚强有力;第三节,高亢激昂。、分成三个小组来读这三个小 节。师:黄河是摇篮,养育了炎黄子 孙;黄河是屏障, 护卫了神圣国土;黄河是臂膀,激励着中华民族!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象征着我 们中华的民族魂!生明确:民族魂2、角色朗读、体味诗情、教师小结:黄河颂,以它充满斗争性的激昂旋律与黄河般桀 骜不驯的血性激励中华儿女与日寇英勇搏击,今天它仍然
8、以其气 势磅礴的史诗般的英雄气概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师朗读朗诵词,女生、男生分读绘黄河、 颂黄河部分,全班齐读尾声。第三板块:拓展延伸1、让生学唱黄河颂,再次激发民族豪情。 CAI 播放黄河颂音乐 MTV2、师:黄河中华民族的根,这根维系着我们,哺育着我们,它把中华大地串联起来。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它催发了最优 秀的文化,留下了思想和智慧。它 经历了最频繁的战争,造就了英雄与史诗。黄河就像母亲,黄河,我们的母亲河。每一个炎黄子孙心里都有一条黄河。同学 们,让我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读书吧!在我们的今天,近世以来,黄河屡次泛滥,造成了若干破坏。这是人为因素所造成的恶果,是不肖的炎黄子孙的
9、“ 杰作” 。植被的破坏,水土的流失,愈来愈形势严重,黄河怎能不频繁泛滥? 请同学们下课后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来保 护我们的黄河,我 们的母 亲河! 板书设计: 黄河颂 序曲 主体 尾声黄河伟大坚强 望黄河颂黄河 学习黄河精神教学反思:光未然的黄河颂,旋律激昂,气势磅礴,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我在讲黄河颂时,利用 CAI 辅助教学的优势,通 过直接诉诸视觉、听 觉的画面和音乐来激发学生胸中的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打动学生的心灵。古人云:“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们对于音乐的体验,是一种心灵的感受。 黄河颂音乐壮阔、 热情、深切,表现了险峡急
10、流、怒涛旋涡、礁石瀑布,歌颂了黄河气势宏伟,历史源远流长。黄河颂唱出了黄河的雷霆万钧之势,奔腾咆哮之声,更写出了中华民族不惧艰险,勇于开拓,勇往直前的精神。借助音乐,学生融入情景,激情澎湃,情不可遏,在其中激越飞腾,在其中濡染陶冶。在教学中主要借助了美读法,所 谓“ 美读”就是指“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主要通过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来体会诗歌语言的美和意境的美。 联系时代特征,读出激昂、雄健、悲壮。再根据诗歌意境,确定轻读重读及音长音短,读出诗歌的韵味。运用了朗诵范读,学生个别读、分角色读,分 组读、学生齐读等形式灵活多样的读, 让学生激情如行云流水般 畅通无阻,以 读启悟,品悟诗歌。在品读中
11、着重研讨,在品读中重点感悟 黄河颂的主体部分由绘黄河、颂黄河两部分组成。绘黄河,绘出了黄河的磅礴气势,绘出了黄河的英雄气魄。颂黄河,歌颂黄河是摇篮,养育了炎黄子孙;歌颂黄河是屏障,护卫了神圣国土;歌颂黄河是臂膀,激励了中华民族。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象征着我 们中华的民族魂。整堂课里,我借助画面、借助音乐、借助美读,丰富了学生的审美感知,使学生 对黄河颂的思想内容有了深刻的领悟和启迪,情感 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整个教学过程,在创造的特定的气氛和情调中,学生在和谐、热情、活泼 的课堂氛围中,感知到了美、欣赏到了美。但是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把 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生活动中来,在这方面我还是感到有 遗憾:没能放心大胆的把课堂交 给学生, 让他们充分的发挥自己的见解。没能让学生有强烈的合作探究意 识与充分的小组活动 。这些,在我的教学中是有待改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