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1尝试根据植物和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列举植物和动物的主要类群。2在尝试分类活动中,对动物和植物的主要类群的有关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体验分类的基本方法。3使学生在生活和工作中树立分类的意识。过程与方法:(1)讨论合作,老师点拨来源:学优高考网(2)通过梳理所学的生物知识,学习生物的分类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来源:gkstk.Com【重点难点】 重点: 1重点是通过梳理所学的生物知识,学习生物的分类方法。引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走出校园,走入社会调查,走进大自然实地考察。难点:2难点是学生对于分类知识,要建立感性的认识和达到较高的认知水准是很难的。应在尝试分类
2、活动中,体验分类的基本方法。【教具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准备七年级上册的“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观察记录表。学生记下所观察的 10 种生物的名称和形态特征。2教学器材:动植物类群的图片。3教学课件:CAI 课件。【教学过程】 (分课时备课)2 课时1班长出示猜物游戏,体验分类的方法。教学设计演示盒子,引起学生兴趣后质疑:里面有什么?1学生利用图片和文字等信息,通过小组讨论,复习这些植物的形态特征,解决问题。2学生根据病根据这些植物的形态结构方面的特征进行分类,完成填空。提出问题:你见过那些和大豆 2 个豆掰的植物?一个的有吗、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如何区别?所有的植物都有种子吗?所有植物都有根
3、、茎、叶的分化吗?假根有什么作用?平行脉和网状脉有什么特点?种子外面都有果皮包被吗?学生尝试模仿植物分类的表解方式将 11 种动物分开。小组讨论:如何对这些动物进行简单的分类?将不同的动物类群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列起来。 启发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看图复习这些植物的形态结构方面的特征。2提出问题:来源:gkstk.Com有种子的植物可以分为哪些类群?无种子的植物可以分为那些类群?能否把这些植物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进行排列?把种子植物排在最高等的依据是什么?教学设计小组尝试模仿植物分类的表解方式将 11 种动物分开。请学生判断它们的分类依据?演示课件示各种书,设疑:有一张非常漂亮的滇金丝猴图片
4、,藏在其中的一本书里。请你猜猜,最有可能在哪本书中? 提问:你根据什么选择这本书?演示图片。你知道吗?在不经意中你已经运用了生物分类的方法。全世界生物种类繁多,要了解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的多样性,都需要对生物进行分类。下面,我们来学习 第一节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指导学生看书 81 页。观察这些植物的形态结构有哪些特点?演示讨论题:1、菜豆、玉米种子的子叶片数一样吗?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如何区别?2、所有的植物都有种子吗?3、所有植物都有根、茎、叶的分化吗?4、假根有什么作用?5、平行脉和网状脉有什么特点?6、种子外面都有果皮包被吗?组织学生讨论,看图根据这些植物的形态结构方面的特征进行分类除
5、了这些分类方法和依据,还有根据其他的方法分类的吗?教学设计演示思考题:1、有种子的植物可以分为哪些类群?2、无种子的植物可以分为那些类群?3、能否把这些植物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进行排列?4、把种子植物排在最高等的依据是什么?5、通过分类活动,你认为植物分类应考虑植物的哪些特征?演示图片示不同种类的动物,引导学生观察,组织小组讨论:如何对这些动物进行简单的分类?看起来分类的方法有多种多样,目前生物学家普遍采用的是根据生物的相似性和亲缘关系将生物归入不同的类群,即通常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进行分类。演示思考题:1、对动物进行分类,填入表 1。 将不同的动物类群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列起来。2、提供资料 ,分析说明蝾螈归为两栖类而蜥蜴归为爬行类?小结:。作业:下节课室外观察植物,进行分类。要求认真观察,作好记录。教学反思:已经发现和命名的动物有 150 万种,学会了动物分类的基本方法,依据外部形态结构、内部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尝试了对生物的分类,体验了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