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学期第_ _课时课 题课 时本单元第 _课时日 期课 型 复习 主备人 郭平 复备人学习目标1、正确掌握汉字书写规律。2、准确书写。感知目标 重点难点书写注意规范。教学过程 时间 复备学习流程一、考情分析:题量 一般设 12 题分值 26 分题型 选择题、填空题,主要以选择题为主考点 成语(或词语)的辨析与运用;关联词语的辨析与运用;理解词语的语境义命题 纵观各地中考试题的走势可以预见,结合热点材料在具体语境中考查对词语的综合运用是考查的重点二、命题角度:成语的辨析与运用成语是一种固定词组,它有固定的结构,特定的含义,不能随便拆开或改变说法。它往往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并常带有感情色彩。三、成
2、语辨析方法:辨析方法 示 例1、看词义,忌望文生义 “告别时,这位服装个体户一定要送我几件高档的衣服,真是大方之家。”【“大方之家”指见多识广、懂得大道理的人。句中误理解为“出手大方的人”。】2、看色彩,忌贬褒颠倒 正因为他具有自命不凡的崇高理想,他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自命不凡”意思是自以为很了不起,不平凡,含有贬义。用在句中形容崇高理想不恰当。】看谦敬,忌词语错位 小明同学经常向老师请教,真是不耻下问。【“不耻下问”指不以向地位比自己1.(2013黄冈中考)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跆拳道,上英语兴
3、趣班,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B.站在罗布泊的边缘,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C.与他人交往时,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身临其境地为对方着想,不能只顾自己。D.三年的初中生活,我们师生相处融洽,相敬如宾,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答案:B。2.(2013丽水中考)选出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1)当白昼的一切迷雾都 了以后,黑夜要你用另一种眼睛看这个世界。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这里明显颠倒了师生之间的关系。】3、看对象,忌张冠李戴 舞台上这位亭亭玉立的小伙子是少数民族的歌手。【“亭亭玉立”形容美女身材修长或花木等形体挺拔。用在小伙子身上属于张冠李
4、戴。】4、看表达,忌重复赘余 他忍俊不禁地大笑起来。【“忍俊不禁”指忍不住笑。与句中的“大笑起来”重复。】5、看逻辑,忌自相矛盾 时下,网络文学蓬勃发展,痞子蔡就是屈指可数的网络写手之一。【“屈指可数”形容数目很少。与“蓬勃发展”矛盾。】看意思,忌正反不分 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事倍功半”形容花费的气力大,收到的成效小。与句意相反,应该改为“事半功倍”。】6、看程度,忌轻重失度 洪水冲垮了李老汉的房子,全村人都很难过,村前村后,哀鸿遍野。【“哀鸿遍野”形容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的悲惨景象。语境中只是李老汉的房子被冲垮了,用“哀鸿遍野”夸大其
5、词了。】四、审题推断题干信息:“解释有误的一项”。推断:要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仔细对比,反复推敲,找出解释有误的词语。选项信息:B 项,“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推断:结合语境,前后联系,可以推出“桑梓”一词的意思应为“家乡”,而不是“地名”。再把“家乡”放入到所在的语境中进行验证,确认“桑梓”在语境中应为“家乡”的意思。结论:选 B。(2)我们不能 于那片秋之收获,要把自己的汗水融入冬天的缓冲与再造,让我们憧憬的春天更富有魅力。(3)花一样的生命,一瓣一瓣地绽放她的美丽,使这个原本死寂荒凉的世界 ,充满快乐。A.消散 沉醉 五彩缤纷B.消逝 沉醉 姿态万千C.消散 沉溺 姿态万千D.消逝 沉溺 五彩缤纷答案:A。3.(2012广安中考)结合语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我母亲对我们拮据的生活感到非常痛苦。(拮据:手头紧,经济境况不好)B.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桑梓:地名)C.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愧怍:惭愧)D.我听见有人啜泣,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纳罕:惊奇,诧异)答案:B。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