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省滨州市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端午的鸭蛋1.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202783 上传时间:2019-02-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滨州市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端午的鸭蛋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山东省滨州市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端午的鸭蛋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山东省滨州市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端午的鸭蛋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实验中学语文教学设计课题 本学期总第 课时本单元第 课时日期课型 讲读 主备人 张丽君 复备人一、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课文,读出语气,读出风味,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2整体感知,把握文章结构,体会作者的美好情思。3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日常生活细节的习惯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加强朗读训练和品味语言特色。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学习、品味语言特色。三、教学过程课堂活动 时间复备一、营造氛围,导入新课。从中国的传统节日说起:1.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2你能说出端午节的来历吗?你的家乡的人民是怎样过端午节的?学生踊跃发言。教师适时引出课题端午的鸭蛋。3.出示本课的教学目标。二、初读感知课

2、文简介作者课件展示正音、正字课件展示指名配乐范读,熟悉内容,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三、再读感悟课文学生默读课文,合作探究学习:教师备案问题:(一)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习俗?这些习俗寄托了人们的什么愿望?学生复述端午节的风俗。明确:作者先介绍端午节的一般习俗: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而后又详细介绍了家乡特有的风俗:“放黄烟子”、吃“十二红”,进而引出家乡的特产高邮鸭蛋和“挂鸭蛋络子”的习俗。(二)家乡高邮鸭蛋有何特点?作者着重写了哪些内容?在写法上有何特点?学生讨论、交流。明确:家乡最有名的是咸鸭蛋,尤其是双黄鸭蛋,因此作者对此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述。第二自然段开头,作者采用连环承接的

3、方式,说明家乡盛产咸鸭蛋。接着用“肃然起敬”和“特别标明”两个短语,说明家乡咸鸭蛋的出名。高邮鸭蛋多出双黄鸭蛋,作者在这里采用对比的方法,说明家乡双黄鸭蛋“多”。“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门楣(me) 苋菜(xin) 籍贯(j) 硝药(xio)、 腌腊(yn) 络子(lo) 大襟(jn) 车胤(yn)2解释下列词语。门楣:门框上的横木。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籍贯:祖居或个人出生的地方。城隍:迷信传说中指主管某个城的神。肃然: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曾经沧海难为水:经历过沧海,对别处的水就难以看上眼了。

4、与有荣焉:因而也感到荣幸。囊萤映雪:囊萤和映雪分别指晋朝车胤和孙康利用萤火虫的光和雪的反光刻苦读书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这里用多重转折方法说明家乡双黄蛋的“奇”。第二自然段最后作者采用多层转折、层层铺垫的手法,说明家乡鸭蛋的“好”。第三自然段具体点明高邮咸蛋的口味特点,结合自己生活经历表现作者独特的生活感受。(三)为什么作者对家乡的咸鸭蛋久久不能忘怀呢?全班交流发言。师生评议,统一认识。四、理清文章思路:第一部分(第 l 自然段),对家乡端午节风俗的描写,十分富有地方特色,同时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怀念。第二部分(第 23 自然段),描述家乡最有名的是咸鸭蛋,尤其是双黄鸭蛋。第三部分(第 46 自然段),写孩子们如何吃和玩端午的鸭蛋。六、布置作业:的故事。汪曾祺,江苏高邮人。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剧。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发表小说受戒、大淖记事。著有散文集汪曾祺自选集。板书设计:端午的鸭蛋汪曾祺端午的风俗 怀念家乡的鸭蛋 赞美吃法和玩法 童趣教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