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试卷第 1 页,总 8 页1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A、将海带灼烧成灰 B、除去氯气中的 HClC、实验室制取 NO D、配制溶液过程2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选项 实验结论A 稀硫酸 Na2S AgNO3与AgCl的浊液 Ksp(AgCl)K sp(Ag 2S)B 浓硫酸 蔗糖 溴水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氧化性C 稀盐酸 Na2SO3 Ba(NO 3)2溶液 SO2与可溶性钡盐均可生成白色沉淀D 浓硝酸 Na2CO3 Na2SiO3溶液 酸性:硝酸碳酸硅酸3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图 1所示装置可制备氢氧化亚铁B图 2所示装置可电解食盐水制氯
2、气和氢气C图 3所示装置可验证氨气极易溶于水D图 4所示装置与操作可除去苯中的苯酚4下列有关实验装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 1装置可制取干燥纯净的 NH3B图 2装置可以完成“喷泉”实验试卷第 2 页,总 8 页C图 3装置可测量 Cu 与浓硝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D图 4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备 Fe (OH) 25下列实验装置正确且能完成实验目的的是6下图装置或操作错误的是A用装置甲验证在该条件下铁钉发生吸氧腐蚀。B装置乙用于 HCl的吸收,以防倒吸。C用装置丙验证实验室制得的乙烯中混有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D关闭活塞 a,从 b处加水,以检查装置丁的气密性。7下列选用的相关仪器符合实验要求的是A
3、B C D存放浓硝酸 分离水和乙酸乙酯 准确量取 9.50 mL水 实验室制取乙烯8、下表中,对陈述、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选项 陈述 陈述 判断A KSCN溶液可检验Fe3+待测液先后滴入足量氯水和几滴KSCN溶液后变为血红色,证明待测液含 Fe3+对;对;无B SO2具有还原性 SO2通入 Ba(NO3)2溶液中可见白色沉淀生成 对;对;有C NO2和溴蒸气都呈红棕色 用水可鉴别 NO2和溴蒸气 对;对;无D 反应物比例不同可导致产物不同 Na与 O2反应可能生成 Na2O,也可能生成 Na2O2对;对;有试卷第 3 页,总 8 页9下列装置合理,且能达到实验目的
4、的是10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11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图 1 证明酸性:CH 3COOHH2CO3苯酚 B图 2 用排水法收集 NOC图 3 萃取碘水中 I2,分出水层后的操作 D图 4 验证乙烯的生成12下列实验装置、选用的试剂或实验操作中,都正确的是A实验室用装置 A制取氨气 B用 B装置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C用 C装置稀释浓硫酸 D用 D装置除去 CO2中的 HCl13下列对于实验 IIV 的说法正确的是试卷第 4 页,总 8 页A实验 I: 逐滴滴加盐酸时,试管中立即产生大量气泡B实验 II:可比较氯、碳、硅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C实验 III:从饱和食盐水中提取 NaCl晶体
5、D装置 IV:酸性 KMnO4溶液中有气泡出现,且溶液颜色会逐渐变浅乃至褪去14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图 1所示装置除去 Cl2中含有的少量 HClB用图 2所示装置蒸干 NH4Cl饱和溶液制备 NH4Cl晶体C用图 3所示装置制取少量纯净的 CO2气体D用图 4所示装置分离 CCl4萃取碘水后已分层的有机层和水层15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只有 BC D全部错误16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的实验中,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试卷第 5 页,总 8 页A装置甲:气体从 a口进入,收集 NH3B装置乙:可制得金属锰C装置丙: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D装置丁:验证 HCl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
6、17下列装置能达到对应实验目的的是18下列装置或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19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试卷第 6 页,总 8 页20下列装置或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图 1中的实验现象能证明非金属性: ClCSiB图 2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并收集乙酸乙酯C图 3中,气体从 a口进入时,可用于收集 H2、CH 4、NH 3等气体D图 4中 X物质若为 CCl4,可用于吸收 NH3或 HCl21下图是某同学用 500 mL容量瓶配制 0.10 molL1 NaOH溶液的过程:该同学的错误步骤有A1 处 B2 处 C3 处 D4 处试卷第 7 页,总 8 页22下图所示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实
7、验制取的氨气溶解在饱和 NaCl溶液B实验通过观察右边试管有无倒吸现象说明铁钉是否发生吸氧腐蚀C实验可用于证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D图是实验室洗涤胶头滴管的操作23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A B C D除去附着在铁屑表面的铝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 实验室制乙烯 分离酒精和水24下列装置对应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25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不符合实验要求的是试卷第 8 页,总 8 页2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选项 实验 操作A 验证氯气和溴的非金属性强弱 将少量氯水加入盛有溴化亚铁溶液的试管中,用力振荡后加入少量乙醇,振荡,静置。B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 SO42- 用 HNO3溶液酸化后再加氯化钡溶液
8、C 证明浓硫酸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D 制取氢氧化铁胶体 将烧碱溶液滴加到氯化铁溶液中2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操作 现象 结论A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 BaCl2 白色沉淀 该溶液中一定有 SO42-B 将 SO2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变红后不褪色 SO2的水溶液显酸性C 向某溶液中滴加稀 NaOH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试纸不变蓝 原溶液中无 NH4+D 将过量 CO2通入 Na2SiO3溶液 无沉淀生成 CO2最后转化为 HCO3-28仅用下表提供的仪器和药品,就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编号 仪器 药品 实验目的A托盘天平(带砝码)、胶头滴管、量筒、烧杯、
9、药匙、玻璃棒NaCl固体、蒸馏水 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B 分液漏斗、烧瓶、锥形瓶、 导管及橡皮塞 盐酸、大理石、碳酸钠溶液 证明非金属性:ClCSiC 酸式滴定管、胶头滴管、铁架台(带铁夹) 已知浓度的盐酸、待测NaOH溶液 测定 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D 烧杯、分液漏斗、胶头滴管、铁架台 待提纯的 A1C13溶液、NaOH溶液 提纯混有 MgC12杂质的AlCl3溶液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答案第 1 页,总 6 页参考答案1C【解析】试题分析:A.灼烧海带用坩埚,不用烧杯,且加热烧杯应垫石棉网,A 项错误;B.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应用饱和食盐水
10、除去 Cl2中的 HCl,B 项错误;C.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NO 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C 项正确;D.用胶头滴管定容时,胶头滴管悬停在容量瓶的正上方,D 项错误;答案选 C。考点:考查化学实验装置及操作的正误判断2B【解析】试题分析:A、发生反应,产生的 H2S在试管中与中的遇 AgNO3与 AgCl的溶液,与Ag+结合生成 Ag2S沉淀,这与 Ksp(AgCl)和 Ksp(Ag 2S)的大小无关,A 错误;B、浓硫酸有脱水性,能够使蔗糖脱水碳化。然后浓硫酸与 C单质的反应,生成 CO2和 SO2,在试管中与溴水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得到硫酸和氢溴酸。因此证明了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氧化性,B
11、 正确;C、SO 2溶解在试管中使溶液显酸性,这时就与 Ba(NO 3)2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得到SO42-,再发生离子反应得到硫酸钡白色沉淀。若在中无氧化性的物质存在,则不能发生沉淀反应。C 错误;D、浓硝酸有挥发性,挥发出的硝酸也会与 Na2SiO3溶液反应得到硅酸沉淀。因此不能证明酸性:硝酸碳酸硅酸。D 错误。考点:考查了化学实验装置的设计与评价的相关知识。3B【解析】试题分析:A、苯隔绝空气,氢氧化钠的胶头滴管深入液体中再挤出,都可以防止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正确,不选 A;B、铜连接电源的正极做阳极,铜失去电子生成铜离子,溶液中的氯离子不放电,错误,选 B;C、氨气溶于水,是烧瓶中气压减
12、小,气球膨胀,所以正确,不选 C;D、苯酚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苯酚钠溶于水中,可以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正确,不选 D。考点:物质的制备和分离,电解原理的应用,苯酚的性质4B【解析】试题分析:图 1装置可干燥氨气但不能收集,选项 A不正确;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氯气,此装置可以完成喷泉实验,选项 B正确;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的 NO2能溶解于水并发生化学反应,故选项 C不正确;图 4电解装置铁做为阴极,通电时铁不能氧化成 Fe2+进入溶液,故也无法生成 Fe (OH) 2,选项 D不正确。考点:实验原理与实验装置的综合评价5D【解析】试题分析:A、氯化铁溶液中,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和氯化氢,加热促进水解
13、正向进行,最终生成氧化铁固体,错误;B、图 2装置中的温度计水银球应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错误;C、乙醇与乙酸乙酯互溶,不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错误;D、酸碱中和滴定时,酸盛放在酸式滴定管内,碱盛放在锥形瓶内,进行中和滴定,正确,答案选 D。考点:考查对实验装置的判断6A【解析】试题分析:A、通过注射器的读数可测出 H2的量,从而测定生成 H2的反应速率,正确;B、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答案第 2 页,总 6 页分液时长颈漏斗的下端用紧靠烧杯的内壁,错误;C、进气管应深入到液面以下,出气管口应在试管口处,错误;D、HCl 不是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合物,不能证明 Cl元
14、素与 C元素的非金属性,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实验方案的分析与评价。7C【解析】试题分析:A.潮湿的空气酸性较弱,该装置验证的是铁钉的吸氧腐蚀,A 项正确;B.HCl 极易溶于水,导气管伸入烧瓶中的上部,能防止倒吸,B 项正确;C.乙烯中混有的 SO2 用品红检验,然后用足量的高锰酸钾溶液除去,再用澄清石灰水检验 CO2 ,顺序不能颠倒,C项错误;D.关闭活塞 a,从 b处加水,右端液面高于左端,过一段时间,液面差不变,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D 项错误;答案选 C。考点:考查金属的腐蚀,HCl 的吸收,气体的检验和装置气密性的检查。【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浓硝酸见光分解,应保存在棕色试剂
15、瓶中,但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把橡胶氧化,因此不能用橡胶塞,应用玻璃塞,故错误;B、乙酸乙酯是不溶于水的液体,密度比水小,采用分液方法分离,故正确;C、量筒精确读数到 0.1mL,故错误;D、制取乙烯要求温度迅速上升到 170,此温度计最高温度是 100,故错误。考点:考查药品的保存、分离提纯、仪器的选取、仪器的精确度等知识。9B【解析】试题分析:A、制备乙烯时需要控制溶液的温度是 170,水银球需要放在溶液中,A 错误;B、该装置可以制备 CO2,B 正确;C、要比较不同催化剂对双氧水分解速率的影响,双氧水的浓度应该相同,C 错误;D、盐酸不是氯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含氧酸,且生成的
16、CO2中含有氯化氢气体,不能说明三者的非金属性强弱,D 错误,答案选 B。考点:考查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10D【解析】试题分析:A、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错误,不选 A;B、铜和银构成原电池时,铜做负极,应该将铜电极放在硫酸铜溶液中,银电极放在硝酸银溶液中,错误,不选 B;C、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互溶的液体混合物选择蒸馏的方法,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而不是在液面以下,错误,不选 C;D、向右侧加水,试管中气体压强逐渐增大,甲乙形成液面差,液面差不变,说明气密性好,正确,选 D。考点: 一氧化氮的制取和收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蒸馏操作,气密性的检查11 B【解析】试
17、题分析:醋酸易挥发,苯酚钠变浑浊,可能是醋酸与苯酚钠反应,应设计一个装置除去CO2 中混有的醋酸蒸气,选项 A 不正确;NO 不溶于水,应用排水法收集,选项 B 正确;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上层液体应该从上口倒出,选项 C 不正确;乙醇有挥发性,也能使酸性KMnO4 溶液褪色,应先除去挥发出的乙醇,选项 D 不正确。考点:实验操作的正误评价12B【解析】试题分析:氯化铵固体受热分解生成 NH 3 和 HCl,而当温度降低时,NH 3 和 HCl又重新化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答案第 3 页,总 6 页合成固体 NH 4 Cl,得到气体的机会不多,选项 A不正确; 氨气极
18、易溶于水按照装置图,倒扣的漏斗可防止倒吸,选项 B正确;量筒不能用来稀释或配制溶液,选项 C不正确;碳酸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会吸收二氧化碳气体,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D不正确。考点:结合实验装置评价实验操作的正误13D【解析】试题分析:A实验 I: 逐滴滴加盐酸时,首先发生反应:Na 2CO3+HCl=NaCl+NaHCO3,因此试管中没有立即产生大量气泡,错误;B.向 Na2CO3溶液中加入盐酸,发生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证明酸性:HClH 2CO3,产生的 CO2气体通入 Na2SiO3溶液中,发生反应:H 2O+CO2+ Na2SiO3=
19、 Na2CO3+H2SiO3,证明酸性 H2CO3 H2SiO3,由于盐酸不是 Cl元素的最高价态的含氧酸,因此不能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 ClCSi,错误;C.NaCl 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小,要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获得晶体,在蒸发皿中,而不能在坩埚中进行,错误;D.浓硫酸有脱水性、强的氧化性,将蔗糖脱水炭化,产生的碳单质被浓硫酸氧化为 CO2,硫酸被还原为 SO2,SO 2有还原性,容易被酸性 KMnO4溶液氧化为硫酸而使溶液的紫色褪色,CO 2不能反应,从溶液中逸出。因此会看到装置 IV:酸性 KMnO4溶液中有气泡出现,且溶液颜色会逐渐变浅乃至褪去,正确。考点:考查化学实验操作及实验目的
20、的正误判断的知识。14D【解析】试题分析:A氯气、氯化氢均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不能用图 1所示装置除去 Cl2中含有的少量 HCl,应该用饱和食盐水,A 错误;B氯化铵受热易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则不能用图 2所示装置蒸干 NH4Cl饱和溶液制备 NH4Cl晶体,B 错误;C纯碱不是块状固体,不能用简易启普发生器,即不能用图 3所示装置制取少量纯净的 CO2气体,C 错误;D四氯化碳不溶于水,密度大于水,则可以用图 4所示装置分离 CCl4萃取碘水后已分层的有机层和水层,D 正确,答案选 D。考点:考查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15A【解析】试题分析:过滤操作中应用玻璃棒引流,错误;分离固体 NaCl
21、和碘单质可以采用升华的方法,正确;稀释浓硫酸时应“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 ,不应用玻璃棒引流,且配制溶液时不能在量筒中进行,错误;胶头滴管在滴加液体时不能伸入容器内,错误。综上所述,A 正确。考点:基本实验操作16C【解析】试题分析:A、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小,所以应该用向下排气法,应该从 a进入,正确,不选 A;B、铝的金属性比锰强,可以置换出锰,正确,不选 B;C、乙酸乙酯和氢氧化钠反应,丙右侧的试管中不能用氢氧化钠,应该用碳酸钠,选 C;D、当水加入圆底烧瓶,氯化氢溶于水,压强减少,气球会膨胀,所以正确,不选 D。考点:实验方案的设计17C【解析】试题分析:A、要比较二者的催化
22、效果,双氧水的浓度应该是相同的,A 错误;B、CO 2的密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答案第 4 页,总 6 页度大于空气,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B 错误;C、如果 CO2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则压强减小,气球鼓起,所以可以利用该装置确认 CO2和氢氧化钠溶液已发生反应,C 正确;D、碱液遇酚酞试液显红色,因此形成的是红色喷泉,D 错误,答案选 C。考点: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设计和评价【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生石灰遇水放出大量的热,且利用浓氨水不稳定,受热分解,得到氨气,能达到实验目的,故说法正确;B、关闭止水夹,通过长颈漏斗向烧瓶中加入,当长颈漏斗中液面高于烧瓶液
23、面,停止加水,观察液柱变化,如果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能达到实验目的,故说法正确;C、苯和水是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通过分液进行分离,能达到实验目的,故说法正确;D、亚硫酸的酸性强于碳酸,饱和碳酸钠溶液能除去 SO2,但是Na2CO3CO 2H 2O=2NaHCO3,同时除去了 CO2,因此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一般用饱和碳酸氢钠,故说法错误。考点:考查实验的基本操作、物质的分离提纯等知识。19D【解析】试题分析:A、观察 U型管左右两端的红墨水液面的高低,钠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热,使试管中的气体膨胀,左端低于右端,故可以达到实验目的;B、形成喷泉,要求内部压强突然减小,CO 2和 NaOH反应,造成烧
24、瓶内部压强减小,外界压强不变,从而形成喷泉,可以达到实验目的;C、光洁的铁丝,蘸取纯碱在酒精灯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呈现黄色,能达到实验目的;D、外边试管应加碳酸钠,内部试管应放碳酸氢钠,故不能达到实验目的。考点:考查实验设计的评价。20A【解析】试题分析:A盐酸不是氯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因此图 1中的实验现象不能证明非金属性:ClCSi,A 错误;B.乙酸乙酯不溶于水,而乙酸和乙醇与水互溶,所以收集乙酸乙酯时导管口不能插入溶液中,即图 2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并收集乙酸乙酯,B 正确;C图 3中,气体从 a口进入时,可用于收集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例如 H2、CH 4、NH 3等气体,C 正确;D图
25、4中 X物质若为 CCl4,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水,因此可用于吸收 NH3或 HCl,D 正确;考点:考查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天平称量应是左物右码,现在是左码右物,故错误;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的下端应在刻度线下边,故错误;读数应平视,不能仰视,故错误。考点:考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实验、实验基本操作等知识。【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NH 4Cl= NH3HCl,NH 3和 HCl遇冷重新生成 NH4Cl,容易堵塞导管,发生危险,故错误;B、正极:O 22H 2O4e =4OH ,负极:Fe2e =Fe2 ,造成左端内压强减小,引起倒吸,但是左端试管没有密封,故错
26、误;有白色沉淀生成,产生硅酸,说明碳酸的酸性强于硅酸,最高价含氧酸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其非金属性越强,因此碳的非金属比硅强,故正确;D、应用蒸馏水洗涤,不能用自来水,故错误。考点:考查实验的基本操作、非金属性强弱等知识。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答案第 5 页,总 6 页23A【解析】试题分析:A、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铁不能,反应后过滤即可,A 正确;B、吸收乙酸乙酯时导管口不能插入饱和的碳酸钠溶液中,以防止倒吸,B 错误;C、实验室制乙烯需要控制温度 170,温度计水银球插入溶液中,C 错误;D、酒精和水互溶,不能分液,D错误,答案选 A。考点:考查实验方案设
27、计和评价24C【解析】试题分析:A.气体除杂应该是长管进,短管出,A 项错误;B.乙酸与乙醇互溶,不能用分液的方法,B 项错误;C.关闭分液漏斗的止水夹,向分液漏斗内加入水直至浸没分液漏斗内有一段水柱,过一段时间,水柱液面不下降,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C 项正确;D.NH 4Cl受热分解生成氨气和 HCl,离开热源,NH 3 和 HCl有重新结合生成 NH4Cl,得不到氨气,D项错误;答案选 C。考点:考查化学实验操作正误判断与评价25A【解析】试题分析:对于石油分馏,应该有温度计且温度计的水银球置于蒸馏烧瓶支管口附近,答案选 A。考点:考查化学实验装置或操作的正误判断。26C【解析】试题分析:
28、A 、由于亚铁离子比溴离子的还原性强,少量氯水加入盛有溴化亚铁溶液的试管中,只有亚铁离子被氧化,不能验证氯气和溴的非金属性强弱,A 错误;B、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 SO42-,不能用 HNO3酸化,B 错误;C、将浓硫酸滴到蔗糖上, 蔗糖首先脱水碳化,物质变黑,由于浓硫酸有强氧化性,会把部分 C单质氧化为 CO2,其本身被还原为 SO2,由于反应放热,产生的气体从固体中逸出,使固体呈蓬松状,因此证明浓硫酸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C 正确。D、将烧碱溶液滴加到氯化铁溶液中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得不到氢氧化铁胶体,D 错误。考点:考查了化学实验的设计与评价的相关知识。27B【解析】试题分析:A、向某溶液中加
29、入盐酸酸化的 BaCl2,产生白色沉淀,不一定说明该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还可能含有银离子,错误;B、二氧化硫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红色不褪色,说明二氧化硫溶于水显酸性,正确;C、向某溶液中滴加稀 NaOH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不变蓝,不能说明原溶液中不含铵根离子,因为未加热,产生的少量的氨气未逸出,错误;D、将过量 CO2通入 Na2SiO3溶液,一定有沉淀生成,与二氧化碳的量的多少无关,错误,答案选 B。考点:考查对实验现象、结论的判断28A【解析】试题分析:A、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天平称量固体氯化钠的质量,用量筒加水在烧杯内溶解、玻璃棒搅拌,正确
30、;B、药品中缺少硅酸钠溶液,不能完成实验,错误;C、氢氧化钠应用碱式滴定管盛放,仪器错误;D、氯化铝中的氯化镁杂质用过量氢氧化钠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答案第 6 页,总 6 页溶液除去,再向过滤后的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可得到氯化铝溶液,错误,答案选A。考点:考查对实验方案的评价【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硫酸铜溶液的浓缩结晶,需要加热,缺少酒精灯,故错误;B、此实验需要过滤,缺少漏斗、带铁圈的铁架台,故错误;C、配制溶液,缺少天平、药匙,故错误;D、此实验采用萃取和分液的方法,需要仪器: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分液漏斗,因此能实现,故正确。考点:考查物质的
31、分离和提纯方法、用到的仪器等知识。30BC【解析】试题分析:A陈述中,若待测液中含 Fe2 ,加入足量氯水后,2Fe 2 +Cl2 =2Fe3 +2Cl ,滴入 KSCN后溶液变红色,所以不能证明待测液中含 Fe3 ,A 项错误;BSO 2通入 Ba(NO3)2溶液可见白色沉淀生成,是由于 SO2溶于水形成 H2SO3 ,在酸性条件下NO3-将 H2SO3 氧化形成 H2SO4 ,进而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 BaSO4白色沉淀,B 项正确;CNO 2和溴蒸气都呈红棕色,当把二者分别通入水中,前者反应形成 HNO3 ,溶液是无色,后者形成溴水,溶液呈橙黄色,可以鉴别二者,二者没有因果关系,C 项正确;DNa 与O2在常温下发生反应生成 Na2O,若在加热或点燃时发生反应生成 Na2O2,但是不是因为反应物比例不同而导致的产物不同,D 项错误;答案选 BC考点:考查 Fe3 的检验,SO 2 的性质,NO 2 和溴蒸气的颜色鉴别,钠的性质等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