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一、学习目标1通过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初步建立地球自转的空间概念,认识地球自转的特点(绕转中心、方向和周期)。2通过演示、观察地球的自转过程,理解昼夜更替、各地时间差异等现象与地球自转的关系。3通过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初步建立地球公转的空间概念,认识地球公转的特点(绕转中心、方向、周期和地轴倾斜方向)。4通过演示、观察地球的公转过程,理解中午太阳高低的变化、白昼和黑夜时间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形成、五带的划分等地理现象与地球公转的关系。5在实验演示、观察思考、总结归纳等探究过程中,逐步树立求真务实的科学探究精神。二、教学重点、难点【学习重点】1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2
2、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学习难点】1通过演示、观察地球的自转过程,理解昼夜更替、各地时间差异等现象与地球自转的关系。2通过演示、观察地球的公转过程,理解中午太阳高低的变化、白昼和黑夜时间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形成、五带的划分等地理现象与地球公转的关系。三、教学方法【教法】创设情景法、实验探究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交流谈话法。【学法】情景感受法、实验体会法、地图观察法、问题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四、教学课时2 课时。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用小华和小明没有白天和黑夜的幻想创境导入,让大家思考世界上有这样的地方吗?为什么?如果怎样他俩的愿望
3、就有可能成为现实了?根据课前预习成果,小组成员展开讨论,引入地球自转运动知识的学习。讲授新课(实验探究,归纳提升)第一课时 地球的自转1、自主学习(1)地球沿什么方向绕地轴自转?(2)你知道地球自转一周是多长时间吗?(3)在北极上空俯视,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还是呈逆时针方向旋转?若在南极上空俯视呢?老师演示、点拨提升,帮助学生认识地球自转运动的特点,并强化对地球自转方向的绘图工作。2、合作探究小组长组织大家,用灯泡、手电筒或蜡烛等光源照射地球仪,并按照地球自转方向转动地球仪,观察、讨论昼夜更替、各地时间差异等现象的产生,探究这些地理现象与地球自转的关系。3、教师点拨老师用手电筒和地球仪演示画
4、图、点拨提升,帮助学生理解昼夜更替、各地时间差异等现象与地球自转的关系。昼夜更替现象的产生、体验和分析:4、教师总结5、板书设计6、课堂检测读下面地球表面的光照图,请回答问题。(1)这一天是_月_日,我国的节气是_。(2)太阳直射的纬线在_,北半球是_季。(3)B 地昼夜长短状况是_,B 点比 A 点单位面积上得到的太阳光热_,气温_。(4)用斜线表示出夜半球,此时非洲在_,我国在_。第二课时 地球的公转引入:今天我们通过一个活动来演示地球的公转。1四季的变化教师:同学们四人一组,在演示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行时,注意地球上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请同学们准备好小地球仪(每组四个)、硬纸
5、壳(提前准备好的四个)、十字光源(自制)、短绳、刻度尺等工具。学生:按照要求,开始活动。教师:地球在公转时,有两个突出特点:之一,地轴始终是倾斜的,并与公转轨道面相交成 665 度的夹角;之二,地轴的倾斜方向不变,北极总指向北极星附近。老师示意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公转情况,并在讲台桌上摆好地球的“二分二至日”的四个位置。教师:请同学们在课桌上摆好地球的“二分二至日”的四个位置,将自制的十字光源放在四个地球位置中间,观察太阳直射情况。学生:与老师一起画出地球公转示意图,边讨论边填出表格中的内容。填写下表:节气 日 期 太阳直射的纬度 北半球昼夜长短 获得太阳光热冬至春分夏至秋分教师:从图中指导学生
6、看出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四个特殊位置上,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白昼时间长短的变化过程,从而推理出四季的变化过程。学生:活动、思考等等。2五带的形成教师:(提问)在晴天的一天中,早晨、中午和傍晚三个时间相比,哪个时间我们感觉到太阳光照射得最厉害?为什么?(太阳光线照射地面的角度越大,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就越多)。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人们划分了五带。教师:(讲授新课)让我们先来完成教材上的活动:(活动 1)读课本的“地球上的五带”图,分组完成下列内容:1画出五带示意图,说出五带的名称?说出五带划分的界线名称?2我国大部分位于哪个温度带?还有一小部分位于哪个带?说出各带的突出特点?讨论后学生分组回答,老师补充相关内容。【教师总结】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四、地球公转及其产生的现象: 五、地球五带的划分:课堂检测: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标出地球公转和自转的方向。(2)在相应的位置标注北半球二分二至日的名称和日期。(3)由于地球公转,产生了_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