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考一轮复习化学精品课件(含中考真题)第10课时碳和碳的氧化物.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173852 上传时间:2019-02-12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一轮复习化学精品课件(含中考真题)第10课时碳和碳的氧化物.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中考一轮复习化学精品课件(含中考真题)第10课时碳和碳的氧化物.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中考一轮复习化学精品课件(含中考真题)第10课时碳和碳的氧化物.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中考一轮复习化学精品课件(含中考真题)第10课时碳和碳的氧化物.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中考一轮复习化学精品课件(含中考真题)第10课时碳和碳的氧化物.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10课时 碳和碳的氧化物,第10课时 碳和碳的氧化物,人教版,第10课时 知识网络,知识网络,人教版,第10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聚焦,人教版,考点1 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1金刚石:是_的正八面体的固体,是天然存在的_的物质,常用作裁玻璃的_,可作为璀璨夺目的装饰品。 2石墨:是_的细磷片状的固体,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可用于制成干电池上的_; 质软而滑腻,划一下会留下深灰色的痕迹,可用于制_; 3C60: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形似足球,这种足球结构的碳分子很稳定,可应用于材料科学、超导体等方面。,无色透明,最硬,玻璃刀,深灰色不透明,电极,铅笔芯,第10课时 考点聚焦,人教版,注意

2、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它们的性质存在差异。,4木炭、活性炭:主要是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木炭和活性炭都具有_,如木炭用来吸附工业中的色素和消除异味,活性炭用在防毒面具中吸附毒气。,吸附性,第10课时 考点聚焦,人教版,考点2 碳单质的化学性质,不活泼,CO2,2CO,2,第10课时 考点聚焦,人教版,实验装置:见图101,注意:在酒精灯上加网罩的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红色,浑浊,2,2CuCO2,CuO,C,第10课时 考点聚焦,人教版,考点3 自然界中碳的循环,注意 CO2不是空气污染物。CO2在自然界不断循环,是氧气的间接来源。但

3、是由于CO2的增多,会导致“温室效应”,只是影响环境,不能算污染。,氧气,二氧化碳,第10课时 考点聚焦,人教版,考点4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无,无,干冰,无,无,第10课时 考点聚焦,人教版,大,小,2,2CO2,第10课时 考点聚焦,人教版,CuCO2,H2CO3,第10课时 考点聚焦,人教版,CaCO3H2O,第10课时 考点聚焦,人教版,注意 CO有剧毒,在做实验时,应特别注意尾气的处理;用煤等含碳燃料燃烧时,一定保持室内通风,防止CO中毒。,第10课时 考点聚焦,人教版,考点5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1反应原理:CaCO3_HCl=_,注意 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中,不能用稀硫

4、酸与块状石灰石反应来制取CO2,这是因为H2SO4与CaCO3反应生成微溶的CaSO4,它会覆盖在CaCO3的表面,阻碍反应的进行。若用浓盐酸与石灰石反应来制取CO2,会导致浓盐酸中的氯化氢气体混入产生的CO2气体内,造成气体不纯。,1.2,CaCl2H2OCO2,第10课时 考点聚焦,人教版,2制取装置: 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型,装置图如图103(a)(b)。 收集装置:_排空气法,装置图如图(c)。,向上,第10课时 考点聚焦,人教版,3验满方法:将燃着的木条平置在_,如木条_,证明已收集满了。 4检验方法: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石灰水变_,则该气体为CO2。,瓶口,熄灭,浑浊,注

5、意 用图(b)制取CO2时,长颈漏斗要伸到液面以下形成“液封”,以防气体逸出; 伸入到反应容器中的导管稍露出胶塞即可,不宜太长,否则不利于气体导出; 集气瓶内的导管应伸入到集气瓶底部,利于排尽空气。,第10课时 考点聚焦,人教版,5实验步骤: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入大理石,塞紧胶塞;固定装置;从长颈漏斗加入稀盐酸至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液封;收集气体,导管一定要伸入集气瓶底部;检验是否集满。,第10课时 归类示例,归类示例,人教版, 类型一 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命题角度: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例1 2010株洲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C,第10课时 归类示例,人教版,方法点拨 碳单质的碳原

6、子排列方式不同,决定了它们的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但其化学性质基本相同。,解析 焦炭可以把铁从它的氧化物矿石里还原出来体现的是还原性。,第10课时 归类示例,人教版, 类型二 二氧化碳的循环,命题角度: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循环作用。,例2 图104是自然界碳循环简图,请回答:,第10课时 归类示例,人教版,(1)含碳单质的矿物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_; (2)海水吸收二氧化碳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3)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的作用下生成葡萄糖(C6H12O6)和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 _; (4)人类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二是_。,

7、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第10课时 归类示例,人教版,方法点拨 此类型题目通常把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循环的生物知识与化学联系起来,同时还涉及温室气体的环保知识。在解这类考题时我们要把握关键:二氧化碳的产生:动植物的呼吸,燃料的燃烧,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等;二氧化碳的消耗: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江河湖海的溶解作用。,解析 含碳矿物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二氧化碳和水在光和叶绿素的作用下生成葡萄糖和氧气;人类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措施主要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和增加对二氧化碳的消耗。,第10课时 归类示例,人教版, 类型三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性质,例3 2010重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8、只有一字之差。 (1)有人认为,两者就像孪生兄弟,这是因为_ (填序号)。 A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 B它们由相同的元素组成 C它们都有毒 D它们都能溶于水,B,第10课时 归类示例,人教版,(2)也有人认为,二者化学性质相差甚远,请给出一条支持他的理由:_ _; (3)其实,二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此过程:_。,一氧化碳能在空气中燃烧,而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其他合理答案也可),解析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但化学性质不同,如一氧化碳有可燃性,二氧化碳则没有,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则不能,其原因是它们分子里原子的构成不同;但两者之间可

9、以相互转化,如一氧化碳燃烧可以生成二氧化碳,反过来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下可以生成一氧化碳。,第10课时 归类示例,人教版, 类型四 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探究,命题角度: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和收集方法。,例4 请你和小明一起进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探究。 (1)选择药品。小明对三组药品进行了研究,实验记录如下:,第10课时 归类示例,人教版,CaCO32HCl=CaCl2H2OCO2,反应速率太快,不利于气体的收集,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或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与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相同),第10课时 归类示例,人教版,(3)制取气体。将药品装入所选装置制取气体,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验

10、满方法是_ _。 (4)气体检验。将生成的气体通入石蕊溶液中,溶液变 红,因此他确定该气体是二氧化碳。他的检验方法是否正 确?请说明理由。 _ _。,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火焰是否熄灭,不正确。其他气体也可能使石蕊溶液变红(或应该用澄 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第10课时 归类示例,人教版,解析 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所以可以选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发生装置;验满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火焰是否熄灭;由于其他气体(如HCl气体)通入石蕊溶液中,也可以使溶液变红,因此无法确定该气体是二氧化碳。,第10课时 归类示例,人教版,变式题

11、2011吉林请观察下列实验装置示意图,回答问题:,图105,第10课时 归类示例,人教版,(1)装置C中仪器a的名称是_; (2)在实验室里用A作发生装置,可制取CO2或_ _; (3)在制取CO2时,用_来检验生成的气体是CO2; (4)若用装置B干燥CO2,则瓶中盛放的液体应是_ _,要收集CO2,可选择的装置是_。,集气瓶,O2(或氧气或H2或氢气),澄清的石灰水(或石灰水),浓硫酸 (或浓H2SO4),D,第10课时 归类示例,人教版,方法点拨 实验室制取气体,要符合装置简单、反应物易得、价格便宜、反应速率适中,便于操作和控制等一些原则。制取二氧化碳所用的反应物状态为“固液”,反应又不需要加热,所以可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但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所以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解析 (1)装置C中仪器a的名称是集气瓶,用于收集气体用;(2)由于A装置是固液不加热装置,除了能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以外,还可用于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或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3)通常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4)干燥二氧化碳可在B瓶中装入浓硫酸,收集二氧化碳用向上排空气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