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回顾,1.实验室如何证明一瓶气体是二氧化碳,实验现象是什么?,2.实验室如何证明某物质燃烧产物有二氧化碳,同时说明该物质中一定含有哪种元素,可能含有哪种元素?,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集气瓶,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或含有二氧化碳),将内壁沾有澄清的石灰水的烧杯倒扣在火焰上,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燃烧产物有二氧化碳。此实验说明,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从生活走向化学,二氧化碳的性质,第六单元,一、二氧化碳为什么能溶于水?,回忆氧气/氢气的物理性质要点,总结归纳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并完成P117页表格的填写:,1.空气中是否有二氧化碳,由此可知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之一是
2、: _。,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一、二氧化碳为什么能溶于水?,回忆氧气/氢气的物理性质要点,总结归纳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并完成P117页表格的填写:,2.计算二氧化碳、氢气、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空气29),比较它们在相同条件下密度的大小。由此可知CO2的物理性质之一是:_。,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一、二氧化碳为什么能溶于水?,回忆氧气/氢气的物理性质要点,总结归纳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并完成P117页表格的填写:,3.阅读教材P118第一段,观察实验,由此可知CO2的物理性质之一是:_。,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塑料瓶变瘪了,二氧化碳溶于
3、水,使气体减少,气压减小大气压强把瓶子压瘪。,一、二氧化碳为什么能溶于水?,对照氧气/氢气的物理性质要点,总结归纳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要点如下:,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比空气大,能溶于水,认真观察实验,找出上下两支蜡烛实验过程中现象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并进行解释,填写下列表格:,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二氧化碳仅仅是溶于水吗?,相同点:上下层的蜡烛都熄灭,不同点:下层的先熄灭,上层的后熄灭,化学性质1: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物理性质: CO2的密度比空气大,回忆刚才的实验,根据你日常喝饮料的经验,你觉得二氧化碳仅仅是溶于水吗?说出你推断的理由!,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二氧化碳仅仅是溶于水吗
4、?,石蕊(Litmus) 为蓝紫色粉末,是从石蕊地衣中提取得到的蓝色色素,能部分地溶于水而显紫色。它是一种常用的酸碱指示剂,遇酸显红色,遇碱显蓝色。石蕊的水溶液呈蓝紫色;遇酸显红色,遇碱显蓝色。,石蕊试纸是将纸张浸于含石蕊试剂的溶液中制成。由于石蕊试纸在酸性液中呈红色,在碱性液中呈蓝色。故要检测酸性溶液时宜用蓝色石蕊试纸,检测碱性溶液时则用红色石蕊试纸。,阅读教材P118 实验65 ,与同学讨论交流图616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各步设计的目的是什么?请与同学讨论交流,预测各步的实验现象是什么?,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二氧化碳仅仅是溶于水吗?,纸花变红色,醋酸显酸性,纸花不变色,水不显酸性,纸花
5、不变色,二氧化碳不显酸性,纸花变红色,二氧化碳的水溶液显酸性,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二氧化碳仅仅是溶于水吗?,认真观察探究实验,分析产生现象的原因。,醋酸能使石蕊变红,水不能使石蕊变色,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色,碳酸使石蕊溶液变色,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二氧化碳仅仅是溶于水吗?,根据分析产生现象的原因,讨论实验结论。,根据观察的实验现象,讨论的实验原因及实验结论,你能得出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质,并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二氧化碳仅仅是溶于水吗?,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2:CO2+H2O = H2CO3,H2CO3 = CO2 +H2O,溶解在水中的CO2能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
6、(H2CO3)。使得蓝色的石蕊溶液由蓝紫色变为红色。,碳酸(H2CO3)不稳定,加热(或振荡或久置)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使得溶液又由 红色变回蓝紫色,1.往石蕊溶液中充入CO2的反应和现象,2.加热上述反应后的溶液发生的反应和现象,要检验某气体是不是二氧化碳或是不是含有二氧化碳 ,可将该气体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观察现象,根据现象即可判断。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3:能与石灰水反应已知二氧化碳与石灰水(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同时生成水。试根据所学知识,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想一想:为什么要在碳酸钙的化学式后面,打向下的箭头?(可参考教材P100最后一段)若二氧化碳也能与
7、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你会举一反三吗?,二、二氧化碳仅仅是溶于水吗?,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二氧化碳仅仅是溶于水吗?,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学习碳的还原性时,我们是不是学过碳能与二氧化碳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此可推断,二氧化碳还具有什么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4:能与碳反应,三、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2.能与水反应,3.能与石灰水反应,4.能与碳反应,CO2+H2O = H2CO3,CO2+Ca(OH)2=CaCO3+H2O,回归生活,从化学回归生活,回忆并识记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并完成作业本及训练案对应作业。,课堂巩固,二. CO2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无色
8、,比空气大,微溶于水,照光2小时,检查淀粉,A,B,甲,乙,甲、乙两套装置有什么主要区别?,甲中A内放的是氢氧化钙溶液 ,乙中B内放的是清水。,随着时间的延长,甲、乙装置的空间内,空气成分会发生什么变化?,甲装置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比乙内二氧化碳量大大减少。,实验现象和探究结果,现象,(1)A中叶片检查淀粉时,叶片; B中叶片检查淀粉时,叶片。,结论,(2)。,不显蓝色,显蓝色,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五、科学家还通过实验证明,光合作用还需要水,并且必须有叶绿素才能进行。,海尔蒙特实验1648 年,一位比利时的科学家海尔蒙特对此产生了怀疑,于是他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他把一棵重25kg的柳树苗栽种
9、到一个木桶里,木桶里盛有事先称过重量的土壤。以后,他每天只用纯净的雨水浇灌树苗。为防止灰尘落入,他还专门制作了桶盖。五年以后,柳树增重80多千克,而土壤却只减少了100g。因此,海尔蒙特作出何种推断? 水分是植物体自身制造的原料。但是当时他却没有考虑到空气的作用。是谁首先想到植物的生长与空气的作用有关的呢?是一位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普利斯特里实验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曾做过如下实验:在甲、乙两个密闭的玻璃容器内,甲中放一只小白鼠,乙内放了一盆绿色植物和一只小白鼠。分别给予足够的光照,发现小白鼠在乙容器中比在甲容器中的存活时间长许多。,问题: (1)此实验说明了植物 。 (2)实验中甲是乙的对照。为使实验更为可靠,这两容器内的小白鼠应该 。 (3)如果用黑布将乙容器完全罩住,那么这只小白鼠存活的时间比没罩时短,这是因为 。,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年龄、体型和健康状况相同,黑布罩住后,植物不能进 行光合作用,不能再释放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