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省东海县青湖中学中考生物一轮复习 八年级专题十三生物技术和显微镜学案基础知识1.转基因技术:把一种生物的某个 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遗传物质中,培育出的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 ,发生了 的变异。2.显微镜中的物像是 ,放大倍数= 物镜:有螺纹;镜头长,放大倍数大。目镜: 螺纹;镜头长,放大倍数 。3.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安装物镜的结构是 。 放大物像的结构是 、 。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 和 。反射光线的结构是 。升降镜筒的结构是 和 。4.显微镜的使用显微镜的使用可分为 、 、 、 四个步骤。从镜箱中取出显微镜,应放在实验桌 的位置。对光时应选取 物镜,大光圈,对准 ,转动 ,直到看
2、到一明亮的视野。观察玻片标本时将载玻片放到 上,使生物材料正对 ,用 压住。调节粗准焦螺旋,使玻片标本靠近载物台时眼睛从侧面观察 。观察时用眼通过目镜观察,再调节 ,使镜筒慢慢上升,直到看到物像,然后,再细微调节 ,使看到清晰的物像。 5. 从低倍镜换到高倍镜步骤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 ,将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调节 ,使视野变亮。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 。变化:视野 ,物像 ,范围 。能力激活1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时,想较大幅度地升降镜筒,他应转动的是( ).转换器 .粗准焦螺旋 .反光镜 .细准焦螺旋2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如右所示图像,且模糊暗淡。如何操作,才能使图像位于视野中央,且明亮、
3、清晰( )A装片向下移动,调大光圈,调节细准焦螺旋B装片向上移动,调小光圈,调节细准焦螺旋C装片向上移动,调小光圈,调节粗准焦螺旋D装片向上移动,调大光圈,调节细准焦螺旋3在以下四幅图像中,哪一幅是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 )4.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首先用 10物镜找到图像,再换用 40物镜找刭图像。后者与前者不同的是( )A视野变暗 B.视野范围扩大 C.细胞图像变小 D.细胞数目增加5.在低倍镜视野的左下方发现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在换上高倍镜继续观察前,应将该细胞移向视野的正中央,此时玻片的移动方向是( )A.左下方 B.左上方 C.右下方 D.右上方6.制作临时装片时应尽可能地避免产生
4、气泡,其操作的关键性步骤是( )A.撕取的洋葱表皮要尽量的薄 B.将撕下的材料平展在载玻片的水滴中C.在载玻片的中央滴清水时,大小要适宜D.先用盖玻片的一侧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再平稳放下盖玻片7.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下列哪组镜头下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 )A物镜 10 目镜 5 B物镜 40 目镜 10C物镜 10 目镜 16 D物镜 40 目镜 168.观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位时,高倍镜下与低倍镜下看到的物像、视野、细胞的数目( )A、小、亮、多 B、小、暗、少 c、大、亮、多 D、大、暗、少9.一株苹果树上能同时结出“国光” 、 “富士”等不同品种的苹果,采用的处理技术是( )A扦插
5、B压条 C嫁接 D播种10.小明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P”字, 请问透明纸上写的是( )A. p B. q C. d D. b11.下图是制作临时装片的四个步骤,这四个步骤的正确顺序应是( )A. B. C. D.12.观察植物细胞装片时,在低倍镜下视野明亮,物像清晰,但换成高倍镜后,物像不见了。导致该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A.没有移动装片,使物像在视野的中央 B.没有调节反光镜C.没有调节粗准焦螺旋 D.没有调节细准焦螺旋13.某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花生子叶切片时,有一部分细胞看得清晰,另一部分细胞较模糊,这是由于 ( )A.反光镜未调节好 B.标本切得厚薄不均 C.细准焦螺旋未调节好 D
6、.显微镜物镜损坏14.在光照明亮的实验室里,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在显微镜视野中能清晰看到细胞壁,但看不清楚细胞内容物。为便于观察,此时应( ) 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B.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C.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15.下图是某女生在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的动作,图中正确的是( )16.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所观察的生物材料必须( )A大而厚 B形态不规则 C薄而透明 D重叠17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要将刮取的口腔上皮细胞涂抹到 0.9%的生理盐水中,而不能涂抹到清水中,目的是( )A.防止细菌在装片中繁殖 B.防止细胞吸水过多而胀破
7、C.迅速杀死细胞以便观察 D.利用生理盐水粘住细胞18.某同学在观察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发现细胞有重叠现象不宜观察,可采取的方法( )A.换用高倍目镜或物镜重新观察 B.移动装片,寻找合适的观察视野C.选用较小的光圈和平面反光镜 D.换凹面镜并稍微调整细准焦螺旋19.某小组在探究“蚯蚓的运动”中,作出的假设是:蚯蚓在玻璃板上比在糙纸上运动速度更快,可是实验结果却相反。对此该小组应( ) A放弃自己的实验结果 B进一步查找资料并重新作出假设C适当修改实验结果以保持与原有假设一致 D不管实验结果,直接根据假设得出结论20.右下图为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从视野 A 转换到
8、视野 B 时,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是( )转动粗准焦螺旋 转动细准焦螺旋 调节光圈转动转换器 移动玻片A BC D21.某同学使用的显微镜有如下一些镜头可供选择,若要在同一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多,宜选用的一组镜头是:( )22.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下列步骤不正确的是( ) A将玻片标本用压片夹固定于载物台上,标本正对通光孔B转动反光镜,直到通过目镜能够看到白亮视野为止C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通过目镜看到物像为止D如果要观察的细胞位于视野左上方,可将玻片稍向左上方移动23. 若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 4 次,通过调整目镜、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如下四个图。试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2
9、4右图是显微镜结构图,读图回答:(1)对光结束时,从目镜中看到的视野应该是 A黑暗的 B彩色的 C暗灰的 D白亮的(2)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在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 (填图中数字),以免压破玻片。(3)如果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个“e”字母,透明纸上写的字母应该是“ ”(4)某同学将制作的洋葱表皮细胞装片放在低倍镜下镜检,结果什么也没有看到。请你帮助找出可能的原因(写出一点) 。(5)显微镜操作的正确步骤是 A.对光安放放片调焦距观察 B.安放对光调焦距放片观察C.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距观察 D.安放放片对光调焦距观察(6)在显微镜的结构中,可以调节光线强弱的是 和 。使镜筒升降范围较大的是 。如果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不够清晰,应略微转动_进行调节。35.下图表示人的生殖发育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回答:(1)a、b 分别表示父母的体细胞,他们的染色体数均为_条。(2)A 表示父母分别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生殖细胞 c、d 分别叫做_、_,他们的染色体数均为_条,比 a、b 减少了_。(3)B 过程为_。形成的 e 细胞叫_,它的染色体数为_对,又恢复到与细胞_一样的数量。(4)C 过程叫_。f 细胞是女儿的_细胞,其染色体数为_条,此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_,一条来自_。由此看出,人类上下代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_的,后代个体具有_的遗传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