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画山绣水学习目的:1、能说出本文在选材和组材上的独特之处。2、学习和尝试运用间接材料来丰富作品内容,表现事物的方法。3、理解作品中所表达的主题,并能有自己合乎理性的评析。重难点分析:1、学习和尝试运用间接材料来丰富作品内容,表现事物的方法。是学习本文的重点。2、品味杨朔散文诗化的语言是难点,因而在教学安排上要注意:一是反复诵读,在诵读中提升语言的感悟能力,二是参考评论家的评论,三可以和林中小溪比较。课堂学习:一、整体感知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1 由黄山导入。 交流手中有关资料2 朗读课文,说出本文在选材上和前面文章的不同。 读读、思思来源:xYzKw.Com3 组织交流 交流4问题
2、探讨:本文用了不少间接材料来写景,作者是怎样运用的,你认为哪一段用的最好,好在哪里?学生选择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地方,反复朗读,思考、讨论、交流二、反复诵读、品味语言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1由课题“画山绣水”的内涵,引出对杨朔语言风格的评析。 (教师可指导学生从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句式工整、笔墨凝练等方面探究)来源:学优中考网 xYzkw学生探究杨朔诗话的创作风格在文中的表现。并做好旁批2 组织交流 交流三、拓展迁移、质疑探讨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1问题设计:1、有人认为把眼前的美景和凄惨的故事联系在一起,很不协调,在自然美景和阶级教育联系在一起就更是牵强附会了,你怎么看?2、杨朔写散文是像写诗一样写的。普里什文称自己的散文为“诗体随笔”请比较一下两者的异同,你个人欣赏谁的作品。来源:xYzkW.Com学生可任选其中一个问题,小组内合作探究教学反思课后学习:把探究所得形成文字。来源:学优中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