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节 测量平均速度学习目标:1、学会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2、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学习重点:会用停表和刻度尺测量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学习难点:来源:学优高考网记时,绘制表格。教法:321 模式 学法:小组学习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想知道一个物体的平均速度,我们需要知道什么?需要什么工具来帮助我们?来源:gkstk.Com根据公式 我们需要知道的物理量是物体运动过程中走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路程可以用尺子测量,时间可以用表来测量。今天我们就用表和尺子来亲自动手测量平均速度。二、自主学习1.平均速度反映的是物体在 运动过程中的运动快慢。 2. 在“龟兔赛跑
2、”这个故事中,说乌龟胜了兔子,是指乌龟的( )速度快;而在它们比赛开始时,又说兔子跑得真快,是指兔子的_速度快。3.声音的速度是 340m/s,人喊话后 0.2s 能听到回音,人离山多远?4.物体做变速运动,前 10min 走了 3km,停止 5min 后,又以 240m/min 的速度运动了 5min来源:gkstk.Com求;前 10min 的平均速度;(2)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 三、合作探究1. 实验原理;2.测量平均速度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3.测量路程需要什么仪器?测量时间需要什么仪器?4分析自己跑步(竞走、行走)的三个阶段的平均速度特点,比较哪一段最大?为什么?5为测量运动员短跑时的平
3、均速度.在室外测出40m 的路程,每隔 10m 作一记号.选出 4 位记时员分 s别站在 10m、20m、30m、40m 处;让该运动员跑完 40m 路程即告实验完毕。(1)实验中所用的主要器材是_和_;(2)实验原理是_;(3)设计出实验记录表格。四、当堂检测1小明在利用图 7 进行“测平均速度”实验时,他记录的实验表格如下,请根据这些数据把表格填完整。实验次数 路程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1 S1=75 cm t1=2.6s来源:学优高考网 V1=28.85 cm/s2来源:学优高考网 S2=75 cm来源:gkstk.Com t2=2.5s来源:学优高考网 V2=_ cm/s3 S3=75
4、cm t3=2.4s V3=_ cm/sv=_ cm/s2.小明同学想利用图 8 中的器材探究:改变斜面的坡度,小车沿斜面由顶端运动到底端的平均速度是否发生变化?猜想:来源:gkstk.Com(1)你的猜想是: _。(2)请利用图 7 中所给器材来验证你的猜想,具体实验步骤是:3.小高参加学校田径队进行短跑训练,王老师为了帮他进一步提高成绩,对他的百米成绩进行了分析测试.在每隔 20m 处安排了一个计时员,各计时员在发令员鸣枪时起动秒表,跑经指定位置时按停秒表,他们的读数分别是 2.9s、5.5s、7.9、10.7s、12.8s.通过这些数据可知道:(1)小高跑 100 m 的平均速度是 ;(
5、2)小高在第 个 20m 速度最快,平均速度是 ;来源:gkstk.Com(3)小高在哪几个阶段的速度低于全程的平均速度?为了提高成绩,你对他有什么建议?来源:gkstk.Com五、课堂小结图 80 1 2 3 4 5 6 7 8 9 10我们今天测量了人行走或跑步或者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主要是把路程和时间测量出来就可以了。如果我们要测量其他物体如火车、汽车的平均速度,你会设计实验方案吗?其实是一样的,只要能够测量出路程和运动时间就可以利用公式了 。在实验过程中,每个小组成员的合作与协调也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原因,只有好的实验方案配合默契的协调,客观的记录才能得到科学合理的实验结果。6、布置作业 教师可根据教材和学生手中资料适当布置七、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