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浅析中国书法的艺术性.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137706 上传时间:2019-02-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中国书法的艺术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析中国书法的艺术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析中国书法的艺术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析中国书法的艺术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析中国书法的艺术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浅析中国书法的艺术性书法历经千年的沧桑,仍然光辉灿烂,并以不同的风格展现出来。书法艺术通过笔墨、笔法、布局、章法等技巧,凭藉着曲奇变化的线条,深邃幽雅的意蕴给人以理念和情感上的思考和享受,因而在书学上有”讲究墨法 ”、”计百当黑”、 ”动静之美”、 ”气韵生动”之说,从而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书法艺术讲究墨法计白当黑动静之美气韵生动 的书法艺术悠久,早在中华文明还处在萌芽时期,书法艺术就已经诞生,从结绳记事的蒙昧时期,到仓吉造字的转化,走过了数千年后,富有生命力的书法已成为公认的独立的艺术门类。 那么什么是书法呢?简单地来说,就是汉字的书写和方法。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

2、文字的书写技巧,但并不是所有的书写技巧都能成为艺术。中国人在长期的书写中不断地经验,并且分出不同的风格加以美化,从这点上来讲书法也特指”汉字的书写艺术” 。在今天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越来越多人喜欢书法,近而得以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练毛笔字,但是毛笔字和书法还有一定的区别。毛笔字只是指实用性和字体书写端正,而书法除了实用性还要有可供欣赏的艺术性,所以,有没有艺术性是区别毛笔字和书法的根本区别。 书法能作为独立的艺术门类,在于其汉字和毛笔的特殊性。毛笔是中国传统的书写工具,其主要的特点是柔软而富有弹性,因而能书写出粗细、刚柔、 浓淡、 顿 挫、干湿等种种不同的形态和意趣,并由此产生丰富的笔法体

3、系,正是这个特殊的工具才使中国人的书法有可能成为一门世界独特的艺术。 中国的文明从造字再到书法确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古人造字是由”象形、指示、会意、转注、假借” 来确立中国文字体系。 这一过程可以看出中国文字形成的基础是”依类象形” ,这实际上是一种原始的绘画,在书学中,历来有” 书画同源”之说,这是在文字产生的初期,随着历史不断地,书法已和绘画分成两门独立的艺术了。但是由于二者使用的工具相同,笔法相近,当这两门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又出现了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现象。 书法是一种艺术创作,他的艺术性表现在笔墨、结体、布局、神韵、情趣等,因而在书学上有”讲究墨法”、 ”计白当黑” 、”动静之美”、

4、 ”气韵生动”之说。 “讲究墨法 ”,才能写出各种各样、千变万化的书法。墨法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浓、淡、干、湿、燥、 润、沉、浮、虚、实,另外还有湮墨、枯墨、飞白等。一般来说, 书法讲究用墨的浓淡相宜,墨过淡则伤神采,墨过浓则用笔滞,应该做到”浓欲其活,淡欲其华 ”。墨法的表现形式对字的形质气韵有很大的影响,墨色的浓、干、燥、则易于表现阳刚之美;墨色的淡、湿、润则易于表现阳柔之美。墨色浓、干、燥,字的形体 则易得坚实、厚重险峭之形质;墨色的淡、湿、润则易得空灵幽深之境界。古人在绘画上,笔墨并重,但在书法上, 虽然也重视墨法,但和笔法相比,谈的少的多,以免有书画不分之嫌。 书法早已突破了这个框框,很

5、多书法家专门在墨法上做文章以求新意,创造出了风格独特的书法艺术品。 古人云:”书在有笔墨 处,书之妙在无笔墨处” ,所以”计白当黑” 是书法布局中极为重要的,它源于老庄。无论在书法的创作中或欣赏中须重视墨色所形成的线条,但也不可忽略空白处。书中线条美很重要,或飞舞、或圆润、或方正,都会 给人以美感,此叫有笔墨处,古人书论在布局上提过:”有字仅 存迹象,无处乃传神韵。 ”所以这个”无处” 也很重要,甚至是更重要的”传神韵”处。一般人在书法创作中注意笔下的字形,以墨统帅白,而高明的书法家却手不看笔,注意力全在空白处,因为手已经能极其熟练地运用笔了,注意空白留得有疏有密,有大有小,使章法具有强烈视觉

6、效果,并且又气脉贯通具有黑白对比之美感,这叫”以白统帅 黑” 就是要把 ”白”当作实际笔画一 样统筹考虑,妥善安排。人们欣赏黑字,同样欣赏空白,所以要把这黑和白统筹考虑,使二者既和谐又要有对比变化。书体要有疏可跑马而不觉得其空,密不透风而不觉其塞,书法中的空白给人以神秘飘渺的美的意境,其意味是深长的。 “计白当黑 ”是书法中的布局之妙,而书法作品中,表现出的动、静之美也是书法中艺术不可或缺的。 静态美是作品结构中要有立体感、层次感,要靠线条粗细、浓淡干湿的不同感受那变化的交叉组合之美;动态美是指作品中前后相继,有连续性,从而展示出美的动态的时间性,书写中,要从首行首字起,然后顺行而下,似美妙的

7、,节奏、韵律,就在这运笔的流动中体现出来,体现一种节奏感的美。 有了笔墨和布局,还要有”气韵生动” 之美,”气韵生动”是的本质,历来是我国绘画和书法艺术理论的一个重要课题,它包含有畅达的气息、浓郁的诗情与和谐的律动等等,气韵是书法的艺术的生命线和主要特征。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也说”若气韵不周,空陈形似,笔力未遒,空善 赋彩, 谓非妙也, ”而且谢赫提出”六法论”气韵生 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 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气韵生动” 居于首位。顾恺之在魏晋胜流画赞提出” 以形写神”可见”气韵”是艺术的普遍, ”气”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最高观念,从宏观到微观、从具象到抽象、丛客观到主观

8、、从生理到心里,天地、万物、心灵、艺术,都以 ”气”为万物之源、生命之本,它贯穿在书法家的心中,从而在创作作品中方能具有与宇宙相通的浑融之气。古人常有”一笔书”之说,并非指写一篇作品要一笔下来,而是指笔与笔之 间虽不相连而意连在一起,这样才会有充满运动的、像八卦一样回旋的气。神”气”已有,再加以”韵味” ,就更难能可贵了, ”韵”指的是旋律、韵律,在书法中即指笔墨形体等等,如同诗歌般般的和谐,也是主体通过书法的创作、欣赏对线条的一种有节奏的抒发、感受,这当然要求对笔试笔意的熟练掌握与运用,如果技巧不纯熟,气势不相连,笔意不得心应手,还谈什么神韵?谈什么书法艺术性?然而运笔乃是受”心” 所指挥的

9、,它的目标是实现意境构思中的情趣和格调,一切笔墨都和这一目标相统一,韵味也就产生。我们可以欣赏一下王羲之的兰亭序,初看很平淡,若细致观察,便觉其笔势脉脉相通,清新活泼,显示出一派封建士大夫逸然自得的神态。这种神态就是韵律,控制韵律的意念出现在创作前和创作中,也就有了”意在笔先” 、”意在笔后” 之说, ”意”即构思,也就是想法,无论做什么事情,事前 总要有一个构想,计划采取什么方式方法达到预想的目标。书法也是如此,动笔之前,对字体、用笔、章法、以及最后要达到的情趣等等,都要有一个酝酿、构思的过程,这种书写之前的形象构思,就是常说的”腹稿” 、”成竹在胸” ,也就是”意在笔先”,这个”意” 有时

10、是清晰而完美的,有时只是有个大致而朦胧的轮廓。这个朦胧的构思有时需要长时间的思考才能逐渐明确起来,但是,不少时候是在挥毫的实践中才逐渐明确起来的,还有的时候,并没有什么明确的想法,只是随便写一写,而于某一点,使灵感受到突然地撞击而发出火花,这种事后的完善,以及实践中的偶然触发,便是”意在笔后 ”,总而言之,无论是” 意在笔先” ,还是”意在笔后”,都是积极的创作欲望的产物。 书法艺术伴随着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一起走过坎坷和辉煌,他的书法魅力至今流传并随时代进步而得以和改革。要想成为一个真正书法家不仅要从用笔、结体、布局这些技术上要熟练把握,更要丰富文化知识、提高艺术修养,从而才能继承发扬书法艺术的优良传统,进而能更好的创作出杰出的书法艺术作品来。 : 1贾 涛美学教程 环境出版社 2001、7 2丁文隽书法通论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6、5 3张 道森彭 亚中国美术史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5、3 4季伏昆中国书论辑要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0、12 5茹桂 书 法十讲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6、6 6邱振中书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1 7蒋 勋汉 字书法之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11 8方 闻新印 -中国书 画风格与结构分析研究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