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融服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需要解放思想大力创新江西是一个农业大省,但却不是一个农业强省。农业产业化是从整体上推进江西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速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全省各地围绕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带动能力明显提高,推进了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民增收。一、辐射带动:龙头企业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积极作用截至 2008 年,江西省省级以上龙头企业总数达 407 家(含 27 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省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基地+ 农户 ”、“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户” 等多种利益联结模式,辐射带动农户数 430 万户
2、,直接带动合同订单农户 316.25 万户,20052008 年均增长 20.2%;农户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收入 71.44 亿元,20042008 年均增长 17.4%;农户户均增收 1660.11 元,20042008 年均增长 17.4%。很多龙头企业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提升农产品科技含量和企业素质,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新生力量;部分龙头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研发机构,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建立了标准化生产基地,率先与国际标准接轨,在采用国际标准、引进设备、加强检测等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增长方式的变化,大大提高了江西省农业科技含量,提升了农产品加工水平,增加了农产
3、品产品附加值,拓展了江西省农产品的市场空间。二、力度不足: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现实状况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江西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也出现一大批工农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生产经营体系,但仍然面临龙头企业少、规模小、带动农户增收能力弱,产业发展层次较低,科技含量不高等问题。制约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快速发展,并形成强大带动作用的一个非常主要的因素就是信贷资金和金融服务的缺失。农业产业的产出水平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投入的资本,发展农业产业化,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然而从我们江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情况来看,金融支持的力度不足,是制约江西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突出问题。一是信贷资源投放少
4、。近年来,江西省农业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例约为 10%,低于江西省农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约 6 个百分点,农业贷款规模仅为山东的约 1/5,浙江的约 1/3,其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仅占农业贷款的 15%左右,金融在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方面,投入明显不足。二是贷款期限结构不合理。由于农业生产投资周期长的特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中长期贷款的需求远大于短期融资。但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获得贷款的期限结构看,短期贷款占全部贷款的约八成,中长期贷款比重仅为两成左右,不少龙头企业由于中长期贷款不足,不得不占用流动资金贷款,使得企业流动资金贷款更加紧张。三是金融服务单一。县域和农村地区金融网点少,金融产
5、品少,金融服务的范围受到限制,仅能提供开户、结算、小额贷款等服务,难以满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资金需求量大、金融服务效率高的要求。四是金融服务成本高企。为补偿农业贷款较高的信贷风险,金融机构在发放涉农贷款时,利率大幅上浮,加上抵押担保 1.2%2.0%的费用,10%20%的保证金,使得涉农贷款的利率大大高于其他贷款。五是龙头企业获取贷款难度大。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时,普遍要求提供资产抵押,而龙头企业大量资金投入到农业基本建设和农地经营权的租赁中,这部分投入形成的资产不符合金融机构的抵押要求。因此,不少龙头企业由于缺乏金融机构接受的可抵押资产,难以获得贷款。三、对接障碍: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面
6、临的主要问题目前,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获取信贷资源少、有效资金需求满足率低的同时,金融机构尤其是县域的金融机构资金却非常充裕,县域金融机构存贷比普遍低于 60%,有的甚至不到 40%,加上金融机构从业人员收入与其业务规模和效益直接相关,县域金融机构既具有增加信贷投入的供给能力,也具有扩大金融服务的强烈意愿。之所以难实现信贷资金供需双方之间的对接,主要是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障碍。(一)政策法律的障碍。一是龙头企业以租赁方式取得的土地经营权不允许抵押。根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 物权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可以设定抵押权的只限制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通过招标、拍卖、协商方式取得的“四荒” ,而 龙
7、头企业 通过发包方与集体 组织成员签订合同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允许设定抵押权。目前江西省不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营的土地均是以租赁方式取得,不具有对该土地的承包权,只享有约定期限的土地经营权,法律上没有明确该土地经营权可以设定抵押权。由于土地经营权缺乏法律支持,当贷款出现风险时,抵押物就难以变现,因此,不能以此作为抵押取得贷款。二是龙头企业租赁农地征用补偿未明确。按照现行国家征用农地补偿有关法规,土地补偿款主要是针对依法取得农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或村集体,对于龙头企业通过租赁方式取得的的农地经营权,其补偿标准并未明确,因此一旦出现政府因公共利益需要征用农地等不确定事件发生,不仅影响龙头企业的正
8、常经营,也会给银行信贷资金带来风险。如南昌县龙头企业江西国旺实业有限公司共租赁了 1 万亩耕地和 5 万亩水面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其中大多数地块和水面是通过一次性支付 30 年或 50 年租赁使用费获取的,并且在这些土地和水面上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农业基础建设,但这些大量投入形成的资产,由于法律政策的障碍,既不能进行抵押,其流转也受到严格限制,银行基于政策法律和风险的考虑大多不愿介入,这就大大制约了龙头企业的融资能力。(二)经营管理体制的障碍。一方面是龙头企业自身经营管理体制的障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绝大部分是民营企业,普遍存在财务管理和操作不规范,财务报表数据与实际经营情况出入较大,有的企业甚
9、至只有流水账,或公司资产与个人资产、公司收支与个人收支不分,使银行信贷人员的贷款“三 查 ”制度很 难落实 ,直接影响了龙头 企业在信贷市场的准入。另一方面是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体制的障碍。在承担支持农业发展重任的“三 驾马车” 中,农业银 行前些年对发展战略进行了调整,大量收缩了县域和农村地区的网点,上收了业务权限,对农村经济的支持作用日渐减弱。农业发展银行业务范围狭窄,专注于粮棉油等农副产品收购,功能发挥不充分,其服务于农业产业化的功能不全。农村信用社支农积极性高,但其资金来源渠道较窄,资金规模有限,无法满足龙头企业日益高涨的大额贷款需求。由于经营管理体制的障碍,造成金融机构运作机制僵化,特别
10、是对于涉农贷款的风险控制非常谨慎。一是信贷门槛较高。过于追求足额抵押担保等“硬指标” ,忽视龙头企业经营情况及资金使用效益等“软指标” 。二是信 贷决策链过长。层层审批、手续繁杂、时间过长,大大降低了服务效率。三是信贷激励机制缺失。责任追究对于管理激励,缺乏免责条款,对信贷员实行贷款终身责任制,因此影响其对农业放贷积极性。(三)经济环境的障碍。一是信用环境的障碍。相对于城市工商业而言,农村地区是信用严重缺失,部分农户、涉农企业缺乏诚信意识,仍然存在逃废贷款债务的现象,涉农信贷业务的不良率大大高于平均水平。二是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的障碍。农业具有天生的弱质性,属于风险比较高的产业,除受到龙头企业自
11、身经营风险的影响外,还要受到变幻莫测的气候变化和市场波动的影响,如果没有必要的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的配合,基于风险和收益的比较,金融机构普遍不愿介入涉农产业。三是中介环境的障碍。目前江西省尚无统一专业的农地经营权流转和租赁市场,农地经营权要成为商业信贷的抵押物,需要有农地确权、登记、颁证的机构,需要专业的评估机构评估和依法履行抵押登记手续。如果贷款出现风险,抵押物的处置需要有较强流通能力的交易市场,这是开办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不可缺少的前提。四、大力创新:破解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困局的重要手段要突破阻碍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重障碍,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立足地方经济发展实际的前提下,
12、围绕如何克服现有体制、机制缺陷,打通农业产业化信贷资金供给和需求渠道这个核心大胆创新,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和发展环境,促进江西省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充分发挥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就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一)加快制度创新,破除农地经营权抵押瓶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方式,是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延续和发展,是农村改革、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建议按照中央文件的有关精神,在国家有关土地经营权法律法规的基础上,遵循平等协商、依法
13、、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开展江西省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地方性法规的制定工作。一是扩大可用于抵押的土地经营权的范围。使通过转包、租赁、互换、入股等形式获取的土地经营权可用于贷款抵押。二是将土地经营权上附着的龙头企业投资形成的农业基础设施纳入信贷抵押物的范围。三是明确土地征用补偿制度中涉及土地经营权流转的规定,从法律上保护龙头企业的投资权益。(二)推进机制创新,建立农业信贷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通过提高农业产业化投资收入的稳定性,使农业产业化信贷成为金融机构眼中风险可控、商业上可持续的业务领域。一是要建立健全农产品保护价收购制度,尽量减少市场供需波动和价格波动对农业经营风险的影响。二是建立农业信贷风险
14、的补偿机制。在综合测算涉农贷款损失率情况的基础上,对农业贷款损失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偿或税收减免。三是通过区域市场准入统筹的手段来补偿农业保险承保损失,吸引有实力的保险机构开发农业保险产品。(三)探索机构创新,完善农业金融服务体系和环境。着力扩大金融机构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的能力,搭建起金融机构与龙头企业之间信贷供需的桥梁。一是增强现有涉农金融机构服务水平。鼓励农业银行在新一轮改制中再造支农功能,恢复部分乡镇机构,扩展农村市场;引导农业发展银行进一步拓展业务范围,加大对龙头企业农业开发投资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水平,加快金融产品创新步伐,进一步发挥农村信用社支农主力军作用。二是加
15、强各涉农金融机构间的合作,创新金融支持方式。如农业银行或农业发展银行等资金充裕的大型金融机构按照市场运作的原则,将贷款批发给资金来源有限、规模小的农村小额贷款机构或农村信用社用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投放,同时对资金的流向和风险进行密切监测。三是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中介机构。建立非营利性的政府农业产业化担保基金,专门为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提供担保,重点支持“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经营管理机制健全的龙头企业,并对贷款资金的用途和流向进行实时监控。完善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建立农地经营权交易市场,培育为土地流转服务的各类中介机构,为龙头企业农地经营权抵押和变现创造条件。 (作者系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副行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