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上的错误和配错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指望用第二次和第三次去补救,它们的影响是终生清洗不掉的。” - 洛 克,中国的孩子很累,中国的父母更累。因为他们只有一个孩子,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家长们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为他们设计好了人生。每个人都曾为人子女,每个人大都会为人父母。为了孩子,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自己:作为父母,我们够格吗?当我们责骂孩子不爱学习时,我们自己是否做好了榜样?当我们指责学校教育有问题时,我们是否意识到很多问题其实出在自己身上?,家庭教育手册之一 -重新思考家庭对孩子的意义,苦恼,厌烦,失望,欣慰,生气,幸福,无奈,快乐,疲倦, “你们穷,是因为你们无能。”
2、“谁说饼子不好吃?现在的农家院多火?” “我要结婚了,你们为什么不给我嫁妆?” “我是给我爸、我妈学习的。” “我考研究生就是为了能在学校多待几年。” “生了我,就有权向我发火?” “你以为你买的衣服人家喜欢穿!”,有这样一些人并非找不到工作,而是主动放弃了就业的机会,赋闲在家,不仅衣食住行全靠父母,而且花销往往不菲,知名快餐店、时尚卖场、环球嘉年华成了他们的聚集地。,啃老族(傍老族),谁是啃老族?, 高校毕业生(20%):对就业过于挑剔,总认为找不到满意的工作。 工作太累太紧张、不适应为由自动离岗离职(10%)。 “创业幻想型”的青年人(20%):虽有强烈的创业愿望,但没有目标,缺乏真才实学
3、,总是不成功又不愿“居人篱下”当个打工者。 频频跳槽者(10%):跳来跳去“漂”到无事可做。 单位里下岗的年轻人(10%):习惯用过去轻松工作与如今紧张繁忙相对比,越比越不如意,干脆不就业。 文化低、技能差的人(30%):只能在中低端劳动力市场找苦脏累工作,因怕苦怕累索性在家“啃”父母。,我们的孩子怎么了?,每个人都有烦恼,这话说得不假。 在学校里,我快活地像个小天使,不过有时也会因为某个同学而落泪。 在家里,严厉的妈妈整天在我耳边唠叨,不是叫我做这套卷子,就是叫我做那本练习。 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从一名一年级的小学生变成了六年级的学生。那些烦恼就像约好了似的,接二连三的向我袭来。 “方方!你怎
4、么没有做作业?”妈妈站在我面前,大声叫着。锐利的目光盯着我。我意料之中的事发生了。我沉默了一会儿,大脑正在搜索着逃避的借口。“方方,你听见没有!”妈妈再次提高嗓门叫道。我突然灵光一闪,用眼睛斜了一下壁钟,嬉皮笑脸的说道:“现在已经九点半了,该睡觉了,明儿再补吧。”妈妈嘴唇微微抽动几下,蹦出几个字来:“我不管,今晚你就得补,另外再加一张。”我听了这沉重的附加作业,不由吐了吐舌头。无奈,只好取出笔做了起来。,我是一个刚读完初一的学生,下学期将入初二了!你们可知道吗,我的烦恼有多深?放假了,本该是我们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的时间,可是为什么我们的父母要把他们的压力强加到我们身上!天天要讲一大堆道理给我们听
5、,难道我们不懂吗?你们说,我们学生能在被人烦吵的情况下念书吗?不能嘛! 他们有时甚至听了别人说自己孩子咋样的事,就信以为真,我想问这些愚蠢的大人吗,你们被人耍了,知道了吗? 他们有曾表扬自己的孩子吗,只懂得嫌东嫌西的,还会什么?不然就是说一些什么“粮食给你吃真没用!”“真是白养你!”等一些不堪入耳的话,要是你们的话,你们受得了吗?我真很想问大人吗,唠叨对你们有什么好处吗?只是在害了你们的孩子啊!换作你们,你们愿意被讲一辈子吗?,有谁知道我们高中生的烦恼呢? 我们每节课都是满满的,几乎没自习,作业多得没办法,平常也没有放假,五一仅仅放七天作业还要开夜车才能做完,说实话我现在最怕放假,在学校除了每
6、天跟着老师转啊思考啊都没有自己的时间,放假也没用,哎真的好累啊,早知道我死也不来这破重点,我一个月已经瘦了6公斤了。面对着那些无情的考试,晕!革命尚未成功,我们怎能放弃啊!呵呵,这就是所谓的幸福?不会吧? 又是谁说高中生没有感情的烦恼?奇怪!我们这个年龄阶段不正是感情交织、彷徨和丰富多彩?谁都知道高中的恋爱是不好的!但又有谁会去否定那不是很美好的呢?爱的朦胧,爱的轻易,爱的大胆,爱的自由;没有外界的干涉,那种纯真的爱,又有多少大人想拥有和体会?但是不可能了!时间是不会倒流的!现在不再是我们选择社会,而是社会选择了我们!, “我们长大了,真的可以照顾自己。就让我们自己碰碰钉子吧。” “你们对我的
7、期望好高,我总是达不到,觉得对不起你们。我希望你们能够接受一个平凡的我。当你们看到我以尽力而为后,可否鼓励鼓励我?” “我不想做一个读书的机器,我想找到自己的兴趣,希望父母能支持。” “我真的好想和我的父母成为朋友,但是我不知如何启口。”,我们的家长怎么了?,家长的不聪明行为, 期待孩子的感谢 和孩子没有亲密接触 对孩子缺少耐心 喜欢和别人的孩子做比较 忽略孩子的自尊 打扰孩子做他喜欢的事情 忽视爱、性、金钱的教育 不肯赞美孩子 缺少有效的沟通 家庭教育思想不一致 在孩子面前争吵, 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玩具 把孩子的消极理解为懒惰 不让孩子参与家庭事务 把成绩看得太重要 挑剔孩子的朋友 让孩子只关
8、注自己 不与孩子分享 使用语言的暴力 埋怨孩子的怯懦 急于下结论 窥视孩子的秘密,原因分析:, 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养尊处优 家庭结构简单化-溺爱、儿童社会化迟缓 家庭的稳定程度降低-心理伤害 考试与就业压力-家庭教育的片面性 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孩子是父母的私有财产 大众传媒的冲击-诱惑是难免的,我们该 ?,怎么办,你 孩子吗?,爱,请思考下面的问题: 你与孩子最常谈论的话题是什么? 你的孩子对你最满意的地方是 什么? 你的孩子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 你的孩子将来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成功的人 健康的人 快乐的人 高尚的人 礼貌的人 宽容的人, 独立的人 充实的人
9、聪明的人 勤奋的人 自信的人 正常的人,家庭的功能, 产生感情 认可家庭成员并提供个人保障 使家庭成员满意和有目的感 为家庭成员提供长期的伴侣 为家庭成员提供社会地位和使家庭成员社会化 规范家庭成员行为并使之感受权利、义务和责任,养育的目标是什么?是帮助孩子成为一个正派的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能承担责任、关心他人的人。 -孩子,请把你的手给我,当孩子离开家庭的时候, 他们仍然可以从容地活着。,家庭教育的作用在于:,What do you want in life?人生目标,What is right? 诚信 正直 责任,How to work with others? 沟通
10、、团队,How to do things? 勇气、自信、积极、毅力、自省、胸怀,How to get what you want? 计划、自律,What do you love? 激情,责任 榜样 耐心 智慧 反省,我的建议,责任, 孩子是自己的 尽量不要隔代抚养 与教师形成合力 不要以牺牲自己为代价, 容易使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任性的不良个性 容易泯灭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冒险性和创新精神 容易导致孩子视野狭小,缺乏活力,心理老化,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家庭(遗传、父母教养方式) 社会(价值观、大众传媒) 学校(教师) 伙伴(与谁在一起) 个人(能动性),榜样, 先做好自己 请用实际
11、行动告诉孩子你所希望的,曾国藩身居要职公务繁忙,长年在外,无法经常督促子女,于是写信成为他教育子女的重要手段。即使工作到深夜,他也要抽空阅读子女书信。在家庭中提倡勤俭谦劳精神,反对奢侈懒惰。曾国藩本人虽位列三公,但他对兄弟、子女总是严格要求。他从不准许子女睡懒觉,不准子女积钱买田,衣勿华美,不准子女斥仆佣、轻慢邻居。在家教育子女敬老爱幼,出嫁后尊敬公婆,不能仗势欺人。在家里男要扫地、种菜,女要做饭、织布。妻子女儿跟他同住江宁(今南京)两江总督府时,他规定她们白天下厨做饭菜,夜晚纺纱织麻到深夜,而且天天如此。曾国藩的日常饮食,总以一荤为主,非客到,不增一荤。其穿戴更是简朴,一件青缎马褂一穿就是三
12、十年。身教重于言教,曾国藩每天日理万机,自晨至晚,勤奋工作,从不懈怠给子女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主要公文,均自批自拟,很少假手他人。晚年右目失明,仍然天天坚持不懈。他所写日记,直到临死之前一日才停止。,智慧, 不要拿爱当幌子而随心所欲 了解孩子是让孩子接受你的最好方法 让父亲参与教育之中 适当地“逆向关怀” 发挥孩子的作用 不同的问题、不同的孩子方法不同, 精力过剩的孩子 听课不专心的孩子 追求金钱与物质享受的孩子 对长辈教育抱无所谓态度的孩子, 适当放手、管教适度 耐心疏导, 训练让孩子听一遍就马上做到; 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注意力,和孩子讲话,一定要让孩子看着你的脸听; 告诉孩子一些听讲的小窍门
13、; 尽量要求孩子复述课堂内容,或谈上课中印象最深的问题。, 以身作则 把家庭收支计划告诉孩子,并适当征求孩子的意见 有效地教育孩子计划用钱, 让孩子理解:任何一种教育方法都是为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在感情融洽的气氛中进行教育 给孩子以说话的权利 多一点宽容 教育孩子的语气要坚定,父母两人说话口径要一致,青春期的矛盾性, 美好的愿望与心理准备脱节的矛盾 浓厚的享受意识与劳动观念淡薄的矛盾 心理闭锁与渴求理解的矛盾 独立意识与依赖心理的矛盾 情感与理智的矛盾 进取心强与自制力弱的矛盾 信息视野的扩大与鉴别能力不足的矛盾 乐于助人与道德水准不高的矛盾 兴趣广泛与兴趣中心缺乏的矛盾 成才欲望与厌学心理的
14、矛盾,青春期孩子的需求, 合理的物质需求 异性关注需求 朋友的交往需求 获得帮助的需求 对自己认知的需求 独立的需求,2007年,北京市中小学生心理咨询热线对18000个咨询电话记录进行分析,发现本市中小学生的心理疑难问题主要集中在14个方面: 交往适应、学习困难、情感挫折、娱乐限制、择业茫然、生理发育烦恼、性心理偏差、亲子矛盾、社会环境适应、理想追求、宗教影响、法律保护、行为不良、心理严重障碍等。其中交往问题、学习问题、情感问题所占比重最大。青少年成长中的烦恼集中在14岁至18岁这个年龄段,17岁的孩子烦恼最多。,如何对待孩子提出的问题, 请记住:问是一种好奇、吸引甚至担心 不要回避或以种种
15、借口糊弄 关于金钱、性的问题要谨慎回答 通过问题发现问题,及时引导,如何表扬与奖励孩子, 不要轻易做判断与评价性表扬 针对行为进行表扬 表扬要及时 社会性奖励更有效 表扬的方式应多样化,批评孩子注意事项, 冷静最重要 低声、无人时进行 就事论事、不翻旧帐 沉默也是一种批评 适时、适度 必要的指导,胡适母亲对胡适既是慈母兼严父,又是“恩师“兼“严师“。她从不溺爱独子。胡适说: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望一眼,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目光,就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学习指导, 学习习惯的养
16、成 学习兴趣的培养 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习动机的激发, 孩子在场,父母不要吵架; 对每个孩子都要给予同样的爱; 父母之间互相谦让,相互谅解; 任何时候,父母都不要对孩子撒谎; 父母与孩子之间要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 孩子的朋友来做客时,父母要表示欢迎; 对孩子提出的问题,父母要尽量予以答复; 不要当面教子; 注意观察和表扬优点,不要过分强调缺点; 对孩子的爱要稳定,不要随意发脾气。,了解孩子对父母的要求,父母与孩子说话的艺术,1、把自己也变成孩子,和他融成一片。 2、和孩子密切相处,从他们的语言及行为中了解他们的想法、喜好、内在需要。 3、仔细地把孩子的话听完,了解他们的想法及立场。 4、体会孩子
17、感受。 5、了解孩子的发展。 6、认真回答孩子的问话。 7、避免用“我警告你”,“你太让我失望了”等带有指挥、命令、警告、责备、拒绝等负面意义的语气说话。 8、经常变换新鲜的话题,引起孩子的兴趣。 9、充实孩子的生活经验。,孩子说谎的原因, 担心父母的反应 长大了 不想给父母添麻烦 觉得自己可以处理,耐心, 克制自己的情绪 用平静化解孩子的烦躁 帮助孩子调节情绪, 以愉快、喜悦的情绪感染孩子 细心了解孩子的需求,给予恰当的满足 给孩子留有“情绪准备”的时间 引导孩子去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体验“成功”的欢乐情绪,反省, 教育方法的多样性 多读点书 勇敢地承认错误,给女儿的一封信-母亲节收到女儿礼
18、物有感,我们的宝贝女儿-样样,你已经十岁了。回想过去十年多的时间里发生在我们之间点点滴滴的故事,心中的感受万万千。这其中,有甜蜜也有苦涩;有惊喜也有失望;有快乐也有无奈这大概也是大多数父母共同的感受吧。,有人说:孩子是父母的高级玩偶;也有人说:孩子是父母甜蜜的负担;还有人说:孩子是累赘。而我们觉得:孩子是大自然赐予我们最珍贵的礼物。因为你的存在,让我们的生命从此发生了改变。我们不再孤单;我们不再幼稚;我们不再无所事事。过去,我们总是对你说这说那,今天我们首先想对你真诚地说一声:谢谢。,感谢你让我们终于懂得了当年父母的唠叨与责骂是源于心中的挚爱。曾几何时,父母因我们而操劳、担忧,而我们却不懂珍惜
19、。你的到来,让我们亲眼目睹生命成长中的不易;亲自体会抚育生命的复杂。,感谢你给了我们享受“给予”的快乐。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人所能得到的最大幸福最自由最快乐的心境莫过于爱别人和为爱献身”。你的到来,让我们有机会给予一个生命成长中所需要的各种养分。尽管它们有时候不那么新鲜、不那么体面、不那么完美,你却丝毫不嫌弃。在你的眼里,我们是最好的。你给了我们勇气,让我们不再担心自己够不够好,只要努力去做就行。,感谢你总是问我们问题:你们小时候喜欢玩吗?你们小时候被老师表扬过吗?你们小时候上课溜号吗?这件事情应该怎么办?就好象我们是无所不能一样,极大地满足了我们自尊心的同时,一次又一次地把我们送回那久远的快
20、乐童年。除了你,还有我们的父母,有谁是这样的关心我们的童年呢?,感谢你对我们的宽容与忍耐,你总是能够原谅我们不理智的教育行为。那脸上的泪滴尚未拭去,就又在父母的声声呼唤中露出了笑脸。这带泪的笑容是我们心中最美丽也最痛心的画面。,感谢你每天都快快乐乐地学习、生活、玩耍,并且毫不吝啬地把快乐传递给我们。做父母的,最大的心愿就是孩子的快乐。如果你真的懂得快乐的含义并且是真的快乐了,还有什么不可以的呢?,除了感谢,我们还要说说我们的责任。其实,在你还没有出生的时候,我们就在你的成长日记中许下了这样的诺言:一定要让你健康、有智慧。我们曾经给你讲了许多你不大能够听的懂的道理,也曾经代替你做了一些你或许并不
21、满意的选择,甚至做过一些让你很伤心的举动。你有过疑问,也有过反抗或许还有过怨恨。也许,到现在你也不明白我们为什么那样做。今天,我们要告诉你:因为我们有责任让你健康而有智慧的活着。总有一天,你会离开我们独自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挑战又孕育着机遇的时代,我们希望你不会因为离开我们而感到孤独和无助。拥有了健康与智慧,你就能够找到新的希望与寄托。,为了履行我们的责任,我们自己必须健康而有智慧的活着。工作的时候,我们兢兢业业;生活的时候,我们快快乐乐。还记得你问过爸爸妈妈:你们觉得无聊吗?我们怎么会觉得无聊呢?当时我们真的想笑啊,因为你小小的年纪怎能懂得无聊的含义呢?可是,我们严肃的告诉你:我们一点都不无
22、聊。你又问:为什么?我们故做轻松地说:因为我们有你呀,因为我们每一天都有新的收获啊。,为了履行我们的责任,我们没有忘记要经常与你进行交流。每天早晨出门之前,爸爸总会对女儿说:加油!每天晚上入睡前,妈妈总是给你一个拥抱:希望今天晚上做个美梦!还有,你是否发现,爸爸妈妈很少把不好的情绪带回家?而当你不开心的时候,我们总会送上一句:一切都会过去的。,亲爱的女儿,爸爸妈妈很久没有给你记成长日记了。一方面是因为你每一天都在变化,爸爸妈妈无暇一一用文字记录。但是,我们已经记在心里了。另一方面,我们是希望你能够自己体验成长的各种滋味。做个约定吧:我们一起成长。永远爱你的爸爸、妈妈2007年5月16日晚,与孩子一起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