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工業工程與管理的概念,1.1 工業工程的定義 1.2 管理的定義 1.3 工業工程的歷史發展 1.4 今日的工業工程與管理,1.1 工業工程的定義,工業工程是對有關於人員、物料、資訊、設備及能源的整合系統做設計、改善及設置。 它需要數學、物理及社會科學的專業知識與技能,以及工程分析與設計的原理和方法,以說明、預測及評估此種系統可獲得之結果。,1.1 工業工程的定義(續),由此定義,可看出工業工程師從事的工作有兩種特性:* 處理系統:系統乃由一組元件所組成,各元件間彼此有一定的關係,並且經由互動以達成某種共同的目標。工業工程所處理的 不是單一的元件,而是由多個元件所組成 的系統。,1.1
2、工業工程的定義(續),整合:工業工程師必須讓人員、物料、資訊、設備及能源等資源互相配合,以整合成一個順利的程序,以利將輸入轉變成有價值的。,1.1 工業工程的定義 (續),工業工程與其他工程科學之異同 工業包含製造業及其他各行各業機構。因此工業工程師所設計的就是製造業及各行各業的系統。 工業工程從以前傳統產業到當今自動化和科技產業都受到重視。,1.2 工程的發展,工程與科學是相關並平行發展的,科學是為了追求基本知識,而工程則將科學知識加以應用以增進人類福址。* 電學理論 1870年Thomas Edison開發直流發電機 用以支援家庭照明用的電力配 送,並開創了一個由發電站到用戶的配電概念(電
3、機工程),1.2 工程的發展(續),數學與物理的進步 1776 年瓦特發明蒸汽機 以機器代替人力的目的。(機械工程) 工業革命後,產品需求大量增加,工業組織規模日趨龐大,傳統小型產業的管理方式已不適用於大又複雜的製造業,較有效率的管理方式因應而產生。(工業工程),1.3 管理的演進,管理就是一種任務,管理者運用管理程序與技能,使組織內各成員能有效率結合組織內各種資源,共同達成組織的各項目標。 管理程序包括規劃、組織、領導、用人及控制。而資源則包括人力、物料、設備、資訊及金錢。 人類運作管理已有千年歷史如埃及金字塔與中國的長城。然而,卻直到最近兩、三世紀中管理才經由有系統的研究,而成為一門正式的
4、學問。,1.3 管理的演進(續),18世紀的工業革命對管理影響最深遠。機械力的使用與分工的觀念使得有效率的大型機器工廠出現 需要管理者來預測需求、確定原料的供給、分配與指導工作、協調任務、確定產品標準以及為產品尋找市場等 需要管理的運作,於是相關管理理論於產生。,1.3 管理的演進(續),管理理論的演進可分為六個學派:* 科學管理* 程序管理* 行為管理* 計量管理* 系統管理* 權變管理,科學管理,科學管理理論1911年由美國泰勒提出 泰勒有感於當時工人工作無效率,以及管理者與工人彼此對立,因此決定以科學方法來改善當時廠房中的狀況。,1.3 工業工程與管理的歷史發展,工業工程與管理經歷四個重
5、疊的時期: * 科學管理:19001930,包括大量生產、標準化、勞務分工與標準化、時間研究及效率專家等。* 工業工程1920至今,這時期發展有等候線理論、獎工制度、組織概念、庫存模式、 、時程圖、管理計劃、管理控制、統計管理、工程經濟及人因工程。,1.3 工業工程與管理的歷史發展,* 作業研究:19401970, 源於第二次世界大戰,英美兩國藉由科學、數學、行為科學、機率理論及統計學的使用,來解決戰爭相關的困難問題,結果成效良好。 * 工業及系統工程:1970左右,在原有基礎下加入回饋控制理論、電腦科學、行為理論及模控學等。,1.4 今日的工業工程與管理,服務產業興起:1970後服務業的重要
6、程度愈來愈高(先進國家就業人口與GDP都已高達70%80%),由此可見,服務業的重要程度愈來愈高。 服務業的管理方式仍大部分來自製造業式。也就是工業工程與管理已經不再侷限於生產有形產品的工廠,它同樣可應用到生產無形產品的服務業。,1.4 今日的工業工程與管理(續),服務業的管理除要求品質與成本外,還極重視對顧客服務的反應速度,所以其管理理念與製造業稍有差異。因此,如何應用工業工程與管理的各項技術於服務業,將是現在及未來的重要課題。,1.4 今日的工業工程與管理(續),電腦工具:經過半世紀的發展,由於功能精進,體積縮小,成本降低,現在已經成為普及化的工具。 由於電腦能快速精確處理大量數據,又能隨
7、時存取大量資料,因而使工業工程的相關技術因使用電腦而更增強其功能及效用,例如作業研究、模擬學、自動化.等,1.4 今日的工業工程與管理(續),資訊系統:一般企業組織內各部門都朝向資訊化管理,而且各部門的資訊可以互相流通 而形成互動並達成企業共同目標。,1.4 今日的工業工程與管理(續),網路商務與虛擬企業整合:由於網際網路 (internet) 與 企業內部網路 (intranet) 、全球資訊網(www) 、電子資料交換(EDI)及電子轉帳等工具相繼出現,企業為了因應競爭,必須對內部與外部資源整合,以因應顧客除要求產品品質外 ,且要求以正確時間、地點、方式與數量和合理的價格送達他們的手上。,因而產生了供應鏈與虛擬企業整合的觀 念。,課程涵蓋內容,製造程序 自動化系統 工作研究 人因工程 全面品質管理、生產計畫與管制 設施規劃、企業資源規劃 作業研究、工程經濟 財務管理、供應鏈管理、服務業管理、科技管理,製造程序,市場調查,概念設計 產生,設計,製造,檢驗 (品管),裝配組立,包裝,運送與 銷售,售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