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大学生抑郁的现状与原因的调查研究.pdf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058251 上传时间:2019-02-02 格式:PDF 页数:54 大小:1.7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抑郁的现状与原因的调查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大学生抑郁的现状与原因的调查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大学生抑郁的现状与原因的调查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大学生抑郁的现状与原因的调查研究.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大学生抑郁的现状与原因的调查研究.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北京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大学生抑郁的现状与原因调查研究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大学生是社会中最敏感的群体,也代表着社会的未来,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是倍受关注。以往的研究多是综合地论述心理问题的各个方面。本研究是在以柱研究的基础上,就大学生抑郁这一个问题进行深入地探冻了 本研究旨在了解大学生抑郁的现状,找到大学生抑郁的原因,为心理健康工作提供一些有价值的资料。 本研究采用测量法、访谈法以及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地区的40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大学生抑郁的情况比较严重,有84%的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抑郁。影响大学生抑郁的因素主要有

2、学业、适应、人际关系、恋爱、自我意识、人生观、择业和其他这八个方面;其中自我意识、人生观、人际关系的影响更为显著。关键词:大学生抑郁_现状原因北京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大学生抑郁的现状与原因调查研究ABSTRACTPeople seem to have paid more and more close attention to Mental Health withthe social progression. The college students, which represents the social future, is themost sensitive group of the soci

3、ety. So, their mental health has been paid more attentiontomost of past research have systematically discussed every aspect of psychologicalquestion. Based on the past research, the cause of this study is to make a deeper probeinto the ques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depression.This article for the pur

4、pose of understand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collegestudent depression, finding out the reasons, and providing some useful data for mentalhealth research.Measure, interview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were employed. 400 studentswere sample in different region.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situation o

5、f the college students depression is serious,and about 84 percent college students have different degree depression. The main factorwhich impress the depression includes such as school work. adaptation, inte甲ersonalrelationship, love, self-consciousness, philosophy of life、career choosing and others

6、.At the same time ,the impression of self-consciousness, philosophy of life and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re significant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depression; present situation; reasons北京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大学生抑郁的现状与原因调查研究大学生抑郁的现状与原因调查研究引言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一直以来是心理学者们比较关注的问题,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也是从多层次、多角度进行探讨。在以往的研究中虽然学者们已经注意到了在大

7、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是方方面面的,但就某一方面的深入探讨还不多见。本研究正是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同时注意到抑郁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大学生心理问题中极重要的,而且又是相对容易隐蔽到其它心理问题中的。因此本研究试图从抑郁这个角度,来深入了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以及其存在的原因,希望能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提供一些有价值的资料。第一部分:综述1.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正经历着一场全方位的变革,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选择、生活方式等正发生着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变化。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加剧,人际关系也越来越复杂;由

8、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知识爆炸性地增加,迫使人们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工业化、都市化、人口高度集中,造成了居住和交通的日益拥挤等等。这些都可能给人们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从而给当今人类的心身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作为现代社会的组成部分,在大学院校生活和学习的大学生们在心理健康方面当然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这种威胁。况且,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还有他们许多特殊的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大学生抑郁的现状与原因调查研究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对大学生的心

9、理健康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造成大学生的心理困惑与矛盾。大学生是社会中最活跃、最敏感的知识者,他们往往最敏锐地感受到各种变化的冲击。由于他们正处于个性与观念的成熟期,生理与心理的趋于成熟与社会性的不成熟的矛盾,使社会的变化与冲突在他们心灵中引起的波澜也最明显、强烈和动荡。他们一方面欢迎这种变化,另一方面又对某些变化感到迷茫,难以适应。同时,由于面临的挑战多,使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沉重,各种心理问题日益突出。近年来,众多学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的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要远远低于同年龄阶段的其他群体,在总体上,大学生有20%-30%左右的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存在较严重心理障碍的

10、大学生约占总体的10%左右。 1999年11月在北京举办的中国/世界卫生组织精神卫生高层研讨会的宣言中也提出:各类精神疾患和心理行为问题等精神障碍是严重威胁人民身心健康的一类重要疾病。自8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各类精神障碍总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大、中学生心理卫生问题的发生率也有上升的趋势。从以上的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严重的同时社会各界也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尤其是受到心理学者和高校工作人员的重视,很多院校相继建立了服务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机构或有专门人员负责这方面的工作。因此,在目前对大学生心理卫生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非常必要。北京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大学生抑郁的现状与原因调

11、查研究1.1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简要分析根据调查资料,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1994年国家教委对全国12.6万大学生进行抽查结果显示,有20.25%的人患心理障碍;北京理工大学于1992年对新生测试,结果发现34.3%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云南省于1993年对4421名大学生采用SCL-90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同年龄的其他青年人差;安徽大学在1995年对1至4年级学生抽样,采用SCL-90测试结果,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全国成人,大学生心理卫生不良的检出率越来越高,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特别是在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竞争机制和

12、经济杠杆作用的日趋明显和强化,使相当一部分学生感到困惑和迷惘。1.2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 有关研究表明大学生心理的困境主要是:难以适应生活环境的转变;学习紧张与竞争压力造成心理负担过重;人际关系失调造成的社交恐惧;情感危机促成的心灵苦闷;理想、目标失落造成的内心困惑;等等。除了这些心理的困惑和迷惘外,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还给大学生们带来了不可避免的且影响致深的心身症状。连长贵(1990)在大学生群体心理卫生四年回顾的调查中显示,(调查采用康奈尔健康调查表)大学生心理问题中有心身症状者巧%;各种心理症状的出现率:头痛、头昏10.5%,多梦22%,失眠11%,注意力不集中22%,记忆力减退16%,心悸

13、气闷9%,容易发怒及感情冲动14%,焦虑不安9%,忧郁17%.表明在青年学生中有相当数量的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失调。令人担忧的是:因心理问题自杀的比率也在成倍增长。1.3大学生因心理障碍休、退学的比率呈上升趋势北京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大学生抑郁的现状与原因调查研究 很多大学的休、退学统计表明,因心理障碍或精神病导致的休、退学人数在休、退学总人数中占相当高的比例,基本都在30%左右。例如,北京大学近10年来因心理障碍休、退学的人数占休、退学总人数的1/3左右。中国人民大学校医院的统计表明,1978-1988年本科生共34358人中,因病休、退学的总人数为128人,其中心理障碍共31人,占24.2%

14、.最近,据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李淑然等(1989)根据北京16所大学本科生的调查结果,自1978一工987年10年间,大学生中因心理障碍休、退学的人数及在休、退学总人数中的比例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休、退的大学生所患的精神疾病主要是神经症。据报导,我国大学生中有为数不少的人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精神疾病的患病率高于一般人群,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的发现和治疗,则会影响大学生的正常生活与学习。因此,在大学生中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开展心理咨询服务,解除大学生情绪困扰,及时发现和治疗一些早期病例,则是降低大学生因病休、退学率的重要措施。1.4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原因的有关研究人的心理健康是一个极为复杂

15、的动态过程,包括许多相对独立的特质。因此,影响心理健康、造成心理障碍的因素也是复杂、多样的。王登峰等人(1992)的观点认为从生物遗传因子的作用到个体自我心理冲突、不良人格特征,早期教育与家庭环境问题以及应激性生活事件等心理社会因素都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 年轻大学生忧虑的问题,应对策略和寻求帮助的行为(陈琦,1999)一文中提出引起大学生忧虑和压力的问题有10个方面:(1)物质欲望;(2)家庭问题:(3)学业问题(包括学业失败;学业成就);(4)自我同一感(包括自信、成长):(5)性;(6)恋爱:(7)人际问题:(8)北京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大学生抑郁的现状与原因调查研究情绪情感;(9)自

16、我实现;(10)利他主义(拜物主义)。在徐长江(1999)关于大学生心理紧张的产生原因与对策的研究中运用压力和紧张的有关理论,对大学生心理紧张产生的内部和外部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影响大学生心理紧张的外部因素主要有:社会环境的变革;学习生活问题的困扰;择业的苦恼;人际关系的困惑。内部因素主要有:青春期的烦躁与忧虑以及个性方面的因素。 在大学生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孙清萍,1998)的研究中认为: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内因主要来源于自我意识发展不平衡:而社会文化环境变迁所带来的压力,则是导致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外部诱因。林岳新(1998)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压力源的调查结果表明:学习压力、经济压力、择业压力、生

17、活压力、社交压力是当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压力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八个问题及对策探讨 (段鑫星,1998)的调查中发现:学业问题、情绪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焦虑问题、情感问题、性教育问题、特殊群体心理健康问题和大学生适应问题是目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1.5大学生中抑郁情况不容忽视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医生维克多,弗兰克尔(Viktor Frank)认为一个人如果找不到生活的意义就会导致一种存在上的空虚,从而引发存在性精神病。这类症状会引起绝望情绪,常常导致人的自毁,在年轻人中尤其普遍。弗兰克尔在20世纪60年代曾对维也纳大学听他讲课的学生问过这样的一个问

18、题:“你是否认为生活是极端荒谬、无聊的?”40%的学生对此持肯定态度。当他在美国讲学询问美国学生时,对此问题持肯定态度的人高达81%0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近期在中国/世界卫生组织精神卫生高层研讨北京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大学生抑郁的现状与原因调查研究会介绍,精神疾病正在对人类和社会造成越来越严重的负担。世界上前10种致残或使人失去劳动能力的主要疾病中,精神抑郁症列第5位,预计到2020年它将跃升到第2位。抑郁症在中国是三种重要疾病之一,要给予特别的注意。(殷大奎,2000) 段鑫星(1998)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八个问题极其对策探讨的调查中发现稳定的情绪、积极良好的情绪反应,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因素

19、,也是学生心理健康中值得重视的问题。中国矿业大学连续三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的结果表明:列在第一位的心理不适是抑郁,家庭经济状况差、家庭亲和感差、某种原因如连续的考试失败、失去亲人、失恋、同学感情失和等都是抑郁的直接诱因。大学生抑郁情绪与家庭环境的关系(谢爱武,1994)一文中的调查结果也说明:190名大学生中48名(25.26%)有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这与国内外关于某些成人、青春期学生、低年级医科学生的研究结果相似。大学生抑郁情绪者重度、中度、轻度、之比为1: 3: 8. 抑郁是大学生中常见的情绪困扰,是一种感到无力应付外界压力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常常伴有厌恶、痛苦、羞愧、自卑等情绪体验。抑

20、郁就象其他情绪反应一样,人人都曾体验过。对大多数人来说,抑郁只是偶尔出现为时短暂,时过境迁很快就会消失。但也有少数人长期处于抑郁状态,导致抑郁症。情绪抑郁的大学生的主要表现是:情绪低落、思维迟缓、郁郁寡欢、闷闷不乐、兴趣丧失、缺乏活力,干什么都打不起精神;不愿参加社交,故意回避熟人,对生活缺乏信心,体验不到生活的快乐;并伴有食欲减退、失眠等。长期的抑郁会使人的心身受到严重损害,使大学生无法有效地学习和生活。2.抑郁的概述北京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大学生抑郁的现状与原因调查研究 抑郁是世界范围内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之一。据统计,美国有2000万到4000万人有过严重的抑郁经历,每年至少有20万人因抑郁症

21、而住院。并且在任何特定的时间内,美国人口的巧%会表现出某种抑郁的症状。在我国,虽然没有确切的数字,据有关资料,患程度不同抑郁症的人数比例也是相当大的。抑郁这样一种常见疾病,每四、五个人中就有一人在人生某一阶段患过抑郁症。它可以出现在人生各个时期,但是青年晚期、成年早期和晚年是抑郁发病的敏感时期。某些社会群体更容易患抑郁。新近有研究表明:本世纪抑郁的发病率呈缓慢上升趋势.一另外,抑郁症的病程和患病率也有其特点。抑郁症有些会在几个星期或几个月内症状完全消失,而有些病人可能病程迁延,持续几年的时间。一般认为,“屋性抑郁”要持续两年以上,它的患病率在所有抑郁中占10%一20%,而且抑郁症的复发性也是值

22、得重视的。如果人在年轻的时候觉得自卑、无价值,终会有一天这种自卑感会完全战胜他,使他觉得自己是个生活的失败者。尽管药物能帮他缓解症状,但潜在的失败感、自卑感仍是存在的,药物不能使他们变得成熟,也不能使他们摆脱潜在的错误观念。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抑郁对人的影响是非常是大的。2.1抑郁的概念及分类抑郁症(depression) :(1)一般指这么一种心境状态其特点是有一种不适感、沮丧感,活动性或反应性降低,悲观,忧郁以及有关的症状。从这个意义上说,种种抑郁都是相当正常的,持续较短的,最糟的是它是常有的。(2)在精神病学里,指许多情感障碍当中的一种;在这些障碍里,上述心境诸特点都达到极端的,严重的程度

23、。在这个意义上,抑郁变成了某种其他心理障碍的一项症状,成了相关的一部分或者这些症北京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大学生抑郁的现状与原因调查研究状的一个在群,它伴随着另一种特殊的障碍本身。许多精神病学家认为快感缺乏(anhedonia)即全面失去对生活的乐趣,乃是抑郁症的一个决定性的特征;甚至还认为,无须一个人主诉其抑郁消沉,单凭快感缺乏这一点就足以做出诊断了。 抑郁症被称为精神病理学上的“流感”,但只是就其很高的发病率而言的,并不表示这种症状的严重程度或持续的久暂。大部分的抑郁症的患者保持对其周围世界的了解,但却失去了与之交往的愿望。他们的自我意识削弱了;过去给他们带来内疚和自责,现在似乎总使他们感到压抑

24、,而未来又是黯然的。不仅如此,抑郁是一种能影响整个机体的病症。 在生命的各个时刻,许多人都有轻度的或者瞬变的压抑经历。对丧失(死亡、工作、金钱)或分离(离婚、地理环境上的迁移、毕业)所感受到的短暂的反应性抑郁是正常的。达尔文假定:短暂的抑郁状态发展成抑郁行为,是因为在一种暂时的形式下,他们以此方式来缓解矛盾和冲突,使社团对危险产生警觉。当抑郁很强烈而且延续很长时间时,便出现了障碍。(卢因森和霍伯曼,1982) 抑郁的发生有其相应的症状表现。抑郁的第一症状表现有以下几点;.烦躁不安(感觉不适)或者冷漠的情绪。.回避刺激。.长期没有体验快乐的能力或者缺乏快感。抑郁还常伴有大量第二性症状:.停止与别

25、人接触。.反复思考自杀和/或者死亡。北京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大学生抑郁的现状与原因调查研究.睡眠不安,特别是早醒。.精神运动不安或者迟钝。.食欲减少和/或者遭到破坏。.自责:无价值感;没有理由的内疚感.缺乏决定能力;思想迟钝;缺乏专注力。.饮酒或用药增多。.没由来地哭叫。由于抑郁症可表现为多种形式和不同深度,由轻度的忧愁到严重的痛苦乃至自杀,这样就对“抑郁”一词是否确实描述了一种单一的疾患提出了疑问,同样地在临床上也存在相当多的分歧。关于诊断的可信度的研究表明,两个医生不易做出一致的诊断,因此只具有中等的可信度。对于同一病例,一个精神科医生可以认为是神经症性的抑郁症,另一个可能认为是情感性精神病,

26、而第三者可能又坚持说它是在正常抑郁范围之内。为了缓解这些问题,研究者们又提出了几个不同的分类方案来协助描述抑郁症。内因性一外因性(endogenous-exgenous);精神病性一神经病性(neurotic);单相一双相;激越性的(agitated);更年期。但没有一个作为确定的术语被普遍地接受(Kendell 1976;Kerry威诺克,1979),也许是由于跨细胞的组胺可转移性和/或铿盐可转移性间接造成的。但是别的资料(威诺克,1979;费比,1980:卢因森和霍布曼,1982)则表明在多数抑郁症患者身上遗传并非主要的变异因素。象精神分裂症一样,抑郁症也含有几种单独症状,而任何一种症状一

27、般都有种种致病因素。充其量只有一小部分的抑郁症患者是由先天遗传因素造成的。2.2.3心理动力理论自本世纪初卡尔亚伯拉罕的经典文献发表以后(亚伯拉罕,1916),精神分析学家就把受挫的无意识攻击行为看作抑郁症的原因。弗洛伊德认为:丧失自我(ego)是引起抑郁症的原因(刘易斯,1981)。该理论认为,一个人把丧失的他人的各个方面吸收到他/她的人格中,便是对实际的丧失(如家庭成员的死亡)做出了反应。同时,这个人又对丧失的他人怀有无意识的憎恨,因为这种丧失暗含有遗弃。然后,这种憎恨转而又与现在己成为自身之一部分的,从他人吸收来的方面作斗争。弗洛伊德还假定,社会的性约束也可以引起抑郁症,但有资料已明显地

28、否定了这一理论。因为,即使在明显的性解放时期,抑郁症的发病率也未减少。2.2.4行为主义理论首先弗尔斯特(1965)彻底阐明的,行为主义观点的主要前提是,北京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大学生抑郁的现状与原因调查研究当个人被剥夺了已习惯的积极强化,便会出现抑郁症。在弗尔斯特的研究基础上,行为主义者得出这样的结论:抑郁症可由两个过程之任何一个造成(弗尔斯特,1965;弗尔斯特和卡尔伯森,1982;雷得等。1979)0在一个过程中,环境的变化(如家庭成员的死亡或者失业),削减了即将到来的强化程度。依赖一两种主要强化来源的人,尤其易患源于强化肖弱后的抑郁症。2.2.5认知理论“认知歪曲模型”的理论试图说明这一事

29、实,即:相同的刺激对不同的人可以产生不同的影响。通过替代性示范和自身标识,抑郁病人发展了以几种歪曲性的思维模式为标志的认知类型。他们同时1)把任何积极的成就都看得微不足道,2)把任何问题都夸大成“毫无指望”,3)还容易“两极分化”(即:从两个极端来看待事物),4)还容易把一两个孤立的事件看成是普遍的(贝德鲁西安和贝克,1979)。由于这些认知上的歪曲,抑郁症患者对他们自身、周围环境和未来都产生了一种消极的看法。艾伯特.埃利斯(1973)指出,象:“我需要每个人的爱”和“我必须有能力做我所做的事”,这样一些非理性的但具有诱力的信念,容易使任何一个人产生压抑反应,而且,这些信念正是临床抑郁症患者的

30、表现特征。2.3抑郁对心理、行为的影响 人一旦处于抑郁状态,可能会注意到抑郁不仅仅是情绪不振。事实上,它不仅影响了我们的感知、思维,也影响了我们的精力、注意力的集中程度、睡眠状况,甚至性欲望。下面是从几个方面分析抑郁对人心理、行为的影响。2.3.1抑郁对动机的影响北京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大学生抑郁的现状与原因调查研究 抑郁影响人做事的动机,使人处于无兴趣状态。人们会感到自己态度冷淡、无精打采,对许多事情都缺乏兴趣似乎没有什么事情值得去做,甚至觉得连尝试都没有必要。人们曾经热衷的活动这时也会变得枯燥乏味。人会感到自己无力做任何事,即使将每天的活动压缩至最少,仍为之感到痛苦。2.3.2抑郁对情绪的影响

31、人们通常认为抑郁仅仅是情绪低落或是感觉饱和这只是抑郁的一部分。事实上,抑郁的核心症状被称为“缺乏快感”(anhedonia,起源于希腊文),意指丧失体验快乐的能力。人会感到生活变得异常空虚,毫无快乐可言。然而,尽管他们丧失了体验快乐的能力,但他们对不快乐的感受却是与日俱增,变得易激惹。他们或许会将满腔的不满与愤怒闷在心里,有时却又变得异常暴躁,甚至对亲人、孩子大打出手。过后,他们又会因之而悔恨,抑郁症状是焦虑和恐惧。抑郁的时候,他们会变得脆弱。对过去很容易应付的事情,现在却莫名其妙地令他们感到恐惧。因此,焦虑和恐惧是抑郁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与抑郁相关的其他消极情绪还有悲伤、内疚、羞耻、嫉妒等

32、。2.3.3抑郁对思维的影响抑郁通过两种途径影响人的思维。首先,它影响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和记忆力。人们会发现自己无法集中精力去做任何事情,他们的注意力也变得很差,容易遗忘。即使他们回忆起一些事情,也多半是消极和令人不愉快的。抑郁影响人思维的第二种途径是,它影响人们对自己、对未来乃至对整个世界的看法。人在抑郁的时候自我感觉很糟。通常他们都会将自己视为没有长处、满身缺点、毫无价值。象许多强烈的情绪一样,抑郁北京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大学生抑郁的现状与原因调查研究也会使我们产生极端的思维方式,人们的思维变成了“全或无”的模式他们要么是个完美的成功者,要么是个彻底的失败者。2.3.4抑郁对想象的影响当人们陷入

33、抑郁状态时,他们产生的想象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他们或许说自己像在一片乌云的笼罩之下或说自己像是陷在深坑里,或被关在黑暗的屋子里。抑郁时的想象无外乎是黑暗、无法挣脱束缚。2,3.5抑郁对行为的影响当人们抑郁时,行为方式也产生了一些变化,他们不大会参加积极的活动,相反,他们尽量避免交往,将自己隐藏起来。许多以前他们乐于从事的活动,现在却变得难以忍受,因为任何事情做起来都太费力,他们做的似乎比以往更少。他们对待别人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他们会发现自己与别人正向的交往减少了,与别人的冲突不断增多。如果他们因之感到焦虑,就会避免交往,进而丧失对交往的信心。抑郁的人有时会变得紧张不安,难以放松。他们感觉自己如

34、同困兽,四处走动,想做点什么,却不知道该做什么。有时,想逃出去的想法非常强烈,但是对逃到哪里去,去做什么却不清楚。另一方面,有些抑郁的人变得反应迟钝,他们走路缓慢,时走时停。他们的思维也会变得迟滞对任何事情都感到“沉重”2.4目前我国对于大学生抑郁的研究目前我国对大学生抑郁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认知领域。贝克 CA.lBeck 1979)提出了抑郁认知模式的信息加工理论,认为抑郁病人症状的产生、发展、维持来源于认知模式的功能失调,而这种功能失调根源在于抑郁者具有深层次的负性自我图式,负性自我图式应是稳定的,并决定了抑郁者对抑郁状态的易感性。关于抑郁的认知理论中自北京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大学生抑郁的现状

35、与原因调查研究我图式的实验研究(肖丰,1996)得出的结论是:(1)中国被试的自我成分中负面成分相对比西方人多,对自己的评价偏低。(2)随着抑郁程度加深,消极内容的比例增大。(3)所有被试的自我成分实际是由积极成分和消极成分共同构成的。因而将抑郁者与正常者分别标以“消极自我”与“积极自我”的两分法(Beck,1967)是不大恰当的。轻度抑郁者在自我相关编码任务中的加工偏向(钱铭怡等,1998)也是从认知加工的角度来分析。此研究是从认知加工的特点来研究抑郁者的自我图式(self-schemata)即对自我的认知概括,组织和指导关于自我信息加工。研究的结论是:(1)轻度抑郁者的回忆偏向小于非抑郁者

36、,其对负性词的认可量大于非抑郁者,说明抑郁者存在相对负性的自我图式。(2)轻度抑郁者对状态词的回忆偏向和反应偏向均小于非抑郁者,而对特质词的回忆偏向和反应偏向无差异。说明轻度抑郁者的自我图式中仅有状态成分发生了负性偏向,尚未发展的特质成分。 抑郁倾向大学生的作业期望改变和社会比较特点(陈珊钱铭怡,1998)文中的结论是:成功后,抑郁倾向的大学生的自我评价与正常大学生社会比较结果没有显著差异;失败后,抑郁倾向的大学生社会比较结果是自我贬低的,正常大学生的社会比较是相对积极的;同时,抑郁倾向大学生自我评价以消极性为特征,而不是以真实性为特征。另外,还有一些研究是从抑郁者的归因方式来分析的。 抑郁者

37、操作任务中目标设立与自我评价的特点(钱铭怡等,1999)文中认为抑郁症、抑郁性神经症被试消极的自我归因倾向明显高于正常组。这些研究都是从认知加工角度分析了抑郁者与正常人认知加工的差别,但是都没有从抑郁的原因的角度去考虑:如何找到抑郁原因并加以北京师范大学学位论文控制,以减少抑郁的发生。第二部分:研究目的 现代“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大学生抑郁的现状与原因调查研究”认为不能用单一的因素解释,而必须从生物学因素、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决心理学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等多方面、多维度去考虑和认识。目前一致认为,重型抑郁是由生物学和心理社会原因交互作用的结果,而非单一病因所致。心理社会和生物因素简单地说只是一个硬币的

38、两个面(Beck, 1983)0以往对抑郁症状的研究表明抑郁症状的原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主要是生物失调在心理上的反映。这类疾病需要采用医学科学所提供的一切独特的专门知识及疗法去医治。另一类抑郁症状的原因则来自心理、情绪、行为等多方面的问题。它们是个体需要摆脱各种思想、情绪和选择束缚的需求以及对健康和全面成长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通过躯体传达的信息。大学生抑郁的原因多属于后者。 抑郁是一种复杂的、多方面的疾病。因为有关研究表明:目前,尽管我们发现各类抑郁的性质不同,临床也有差别,但这种区分仍是没有意义的。在心理治疗中,对病人经过深层次的了解后就会发现,那些看似根源于忧郁的抑郁病人也有着相应的早期

39、经历。这表明,即便内因性的抑郁也是因为外在的心理社会原因引起的。因此,只有找到大学生抑郁的心理社会原因,才能真正解决大学生的抑郁问题。 综上所述,本研究的目的是调查目前大学生的抑郁的现状并找到抑郁的原因,希望能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提供更有实效性的资料。第三部分:研究方法1,被试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宁夏大学,西北第二民族学院,中国人民解北京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大学生抑郁的现状与原因调查研究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在校大学生。为使样本具有代表性,本次取样兼顾了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综合性大学与专门性大学;以及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样本数。样本包括了理工科、文科、师范专业的一至四

40、年级大学本科生,详细资料见表1。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58份。表1.样本的详细资料滋f$ X1X 71f,/ *All辛穷人数358百分比6017%理工18524%回族10630%尼9汉族(其他)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25270%一年级10028%76 7821% 22%:;文173做女20658%男152儡2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3研究程序:3.1使用Beck抑郁量表(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或BDI)测查大学生的抑郁情况。Beck抑郁量表是在临床心理学的基础研究中广为使用的度量正常大学生被试抑郁状态的一个量表,该量表也被用于临床上度量抑郁

41、症或抑郁性神经症病人的抑郁程度。量表的分半信度指标二0.874;内部一致性指标a =0.890超过了常定的0.80的标准。3.2访谈法 在使用Beck量表测量之后,邀请20名大学生进行深度访谈。访谈的目的:一是通过大量的访谈找到大学生抑郁的可能因素,为设计调查问卷提供依据;二是为分析影响大学生抑郁的因素提供第一手材料。本研究采用的是半结构式访谈。北京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大学生抑郁的现状与原因调查研究访谈提纲:(1)你最近有没有情绪比较低落,对什么都不感兴趣?(2)请你详细谈谈这种心理体验?(3)什么原因导致你产生这种体验?3.3影响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原因调查本研究中自编影响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原因调查问

42、卷,此问卷的项目编制根据大量访谈的记录以及参考大量当前有关大学生心理的研究。问卷设立了八个维度:学业,适应,人际关系,人生观(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信仰),自我意识,恋爱(包括性心理),择业,其他(其他中包括大学生家庭中的经济情况、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近期是否有亲密的人重病或死亡等)。每个维度中有6-8个问题,八个维度的问题分别排列;问卷采用是否回答,设立正向问题、负向问题以减少学生的习惯性回答。另外,还有一个开放性问题为补充。问卷经过一次前测,筛选、淘汰出一些不能明确代表大学生心理状态的一些问题,最终保留55个问题。同时,问卷为避免对学生的暗示作用,没有明确是对抑郁的调查。(问卷

43、见附录)调查结果全部输入微机,使用视窗版SPSS8.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第四部分:研究结果1.Beck量表的分析 对358名大学生的Beek量表得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出大学生的抑郁得分情况,不同类型大学生的抑郁得分以及他们之间是否存在差异。1.1 Beck量表的得分的基本情况由表2可见,大学生抑郁的总体抑郁情况严重。完全无抑郁的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大学生抑郁的现状与原因调查研究学习成绩总是不理想,因而感到自卑,十分压抑。”还有一部分同学认为“进大学是中学时期的学习目标,进了大学就不知为什么学习了为此很仿徨。”(2)在适应问题上,有相当一部分大学新生存在适应不良。有很多大学生不习惯一个宿舍里

44、住7, 8个人,没有自己单独的活动空间。更多的大学生存在的是生活上的不适应,他们抱怨没有可口的饭菜、目己不会洗衣服。还有大学生认为在大学里自己做自己的事,没有人关注自己,很不习惯。这些问题都会使他们产生烦躁不安、郁闷而又无法解脱。 (3)在人际关系问题上,许多大学生都表示他们希望和别人交往但又不知应如何做,他们渴望交往又害怕交往。有一部分大学生认为大学同学中不会有知心朋友。心理有话没地方诉说,压在心里很憋闷。(4)在自我意识问题上,很多的同学表现出过高的估计自己,对自己的能力没有正确的认识,因此,在现实中常常会体验到失败,而又找不到真正的原因所在。还有同学要求过分完美,总是对自己不满意。“现实

45、中别人眼中的我是,我认为我是一,我希望我是一,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我存在?”“为什么我做的和我想做的不一样?”这些问题不深想还好,仔细想一想似乎掉进了一个永远也走不出来的怪圈,使大学生们深刻体会了郁闷。 (5)在人生观上,大学生们也表现出很多的矛盾。“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是困扰他们的主要问题。“我们的道德准则是,而现实生活中却是;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等等问题,说明了他们的人生观还很不成熟。这也恰恰是他们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抉择的最大阻碍,为此,他们仿徨、忧虑、不知所措。北京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大学生抑郁的现状与原因调查研究 (6)在择业问题上,大学生毕业分配制度的改革以及改革不完善所带来的弊端是困扰大

46、学生的主要问题。部分学生因为看到了一些不正常的事情,进而对社会失望、对学校失望。认为:“学与不学都是一个样,学习好不如有个好父母?”有同学认为自己的专业不好分配,失去了学习的动力。 (7)在访谈中我还发现,大学生家庭的亲和力是导致大学生情绪低落的重要原因之一。有同学因为父母关系紧张(或家庭其他成员关系紧张)而失去了快乐。再有,家庭的经济条件也是导致大学生抑郁的主要原因。同时发现重要亲人、朋友的丧失是大学生对现实生活失去兴趣的原因。3.调查问卷的得分情况根据大量访谈材料和文献资料确立的抑郁原因调查问卷的八个维度是否能够代表产生抑郁的原因?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说明抑郁的原因?以下分析能够说明。表5.抑

47、郁得分与问卷八个维度的相关学一A .-C入原峦爱序捞人全露产醚,真Lh巾郁得分.501* .461* .587* 312* .707* .604* .587* .412*注:* *p0.01;*p0.05表5的结果显示:抑郁的得分与抑郁原因调查的八个维度都有显著相关,其中自我、人生观、人际、择业、学业、适应在.01水平上有显著相关;恋爱和其他在05水平上有显著相关。由此表明问卷设计的八个维度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代表大学生抑郁的原因。 从访谈中还了解到引起不同年级大学生抑郁的原因不同,因此,表6就进一步显示出不同年级大学生认为影响其抑郁的原因倾向。北京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大学生抑郁的现状与原因调查

48、研究表6.不同年级抑郁大学生在八个维度上的百分比一”一4A Al又厉一牙一一兀不获一人生矛忍-辛级二李0三字诬歹四年级20.70% 18.40% 10.80% 2.90%16.90%15.30% 9.60% 11.901 10.00%16.10%11.20%13.40% 10.50% 15.60%又60%16.30%!0$螂10$10.80% 7.30% 10.20% 13.20% 7.30% 15.20%j擎业12.50%了了夕0%15夕0%22.80%不同年级抑郁大学生对调查问卷八个维度的百分比显示,影响不同年级的大学生抑郁的因素不同。一年级大学生受适应、人际关系、人生观、自我的影响比较多

49、,受恋爱的影响比较少:二年级大学生手人生观、择业、适应、学业的影响比较多,且各因素的影响比较平均;三年级大学生受人生观、择业、自我、适应的影响比较多,而受学业和恋爱的影响比较少;四年级大学生受择业的影响最多,其次是人生观、自我,而其它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少。 从以上影响大学生抑郁原因的八个维度的相关分析中,可以看得出它们之间存在显著相关,为了进一步研究这八个维度对抑郁的影响程度,本研究运用多元回归对它们进行了线形回归分析。表7影响抑郁的八个维度与抑郁得分的回归分析 下一Bate一R2一一一一一F一一学业适应人际恋爱自我人生观择业其他.060.209*.370*.032.385*374*83110.134*北京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大学生抑郁的现状与原因调查研究 表7结果显示:自我、人生观、人际、适应对抑郁得分的预测达到显著水平。为了进一步研究这八个维度中哪几个维度的预测水平高,本研究采用逐步回归对它们进行了分析。 表8.影响抑郁的八个维度与抑郁得分的逐步回归分析一!Beta一一R2一F石43.588.49181314.228*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调研文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