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吉化一中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现代文阅读 (30 分)1.A(B“不仅在于不断开发新产品,更在于它融入了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错,原文是“一方面另一方面”C 强加因果 D“都要独立完成”错)2.B“说明牙舟陶艺术的神秘感”错。3.C“因为才”错。4.【参考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散文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层级为 D 级。D 项,“文章借此表达了命运难测、造化弄人的感慨”,夸大了命运的威力,对主题的理解有误。从文章内容来看,方快因朗读而找到自信与尊严,年老卖豆腐时仍认为自己不比莫言差;莫言因朗读、呐喊而改变命运,都反映了在
2、文中命运所起的作用是次要的,主观的努力远比命运更加重要。5.【参考答案】(1)为了深化文章主旨。“吟唱”表现“我”心态的成熟,“我”更认可用自己腔调来吟唱,也不害怕登台放腔,比以往更加勇敢自信,深化了文章的主旨。(2)为了丰富文章内容。“吟唱”是对前面的“朗诵与呐喊”的有效补充,反映“我”由追随他人到迎难而上、再到勇敢自信的成长历程,丰富文章的内涵。(3)为了让文章笔法灵活,跌宕起伏。“吟唱”宕开一笔,却又与前文意脉贯通;以“朗诵与呐喊”之外的“吟唱”收结全文,看似闲笔,却巧妙回应文章主旨,体现散文形散神聚的妙处。(每点 2 分,共 6 分)6.(3 分)A A 项对应的是材料一的第一句话,由
3、这句话中“得以”二字可知,“大众旅游的兴起以及全域旅游的加速发展”与“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撑能力持续增强”构成因果关系。A 项改因为果,不正确。 7.(3 分)D 曲解文意。本选项对应材料三的第一句,原文并未说明“大众旅游的旅游者注重观光游览”,且材料四可知,注重异域文化体验的个性化旅游正在成为主流,大众旅游未必都注重观光游览。8 (6 分)现状:文化旅游迅速崛起,发展潜力巨大;出现了同质化的效仿现象,以及为了旅游利益而争夺历史文化发源地等无序化竞争现象。途径:(1)结合区域特色,使文化旅游产品具备相应主题,杜绝效仿,避免重复;(2)结合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开发具有体验性、创意性的文化旅游产品;
4、(3)结合业态的发展趋势,以无限创意和科技创新为驱动力,做到“无中生有、变废为宝” 。二、古代诗文阅读(40 分) 9. B 试题分析:本题在 A 项设置两处错误, “据险厄” “立关堡”应该为并列的举措, “以备不虞”为目的。C、D 项各设置三处错误, “不白正使”为动宾搭配,不可断开;“为缓急用”中的“为用”搭配不可断, “据险厄”与后“立关堡”为同一结构。原文为“副使吴曦蔑视松,易置将兵,不白正使。咸忧之,复说松收义士为缓急用;据险厄,立关堡,以备不虞。松又不能用” 。10. C A 项考查漕运方面的知识。 “漕”字的本义即为“利用水道转运粮食” ,“计” ,根据原文中“亏”可知“数量”
5、 。B 项考查古代考核政绩方面的内容,“闻”指得名,被知晓等。C 项考查是是关于古代地理、户籍的词语。根据原文“考图籍以疏财用之源” ,可知这“图籍”应该与理财有关,可见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书籍。(荀子荣辱:“循法则、度量、刑辟、图籍,不知其义,谨守其所,慎不敢损益也。 ”杨倞 注:“图谓模写土地之形,籍谓书其户口之数也。 ”)D 项“檄”字比较熟悉,但也要结合文意判断。文中“檄咸议事,咸不往” ,可见并不是文书之意,可以理解为用文书征召。11. B B 项分析概括的主要内容为陈咸任迁利路转运判官期间。当时身为四川宣抚副使的吴曦叛宋投金、造成乱局,陈咸为稳定局势,主要做的工作有“督促收集军粮” “
6、檄其守杨震仲” ,但是具体的“发布文告赈济流民、防备奸盗”的行为都是“太守杨震仲”所为(在实施),这是第一处错误。第二处错误则是对安定民心效果的概括,原言为“民稍安” , “百姓最终安定下来”的表述不准确。 12.(1)安丙暗中把吴曦投金弃宋的谋反计划告诉陈咸,陈咸马上就派人告诉程松,程松却不去核查这个情况。(2)陈咸说:“敌人来了再去考虑,可能就来不及了。 ”不久,金人(果然)侵犯上津,金州靠提前的准备来固守不失。第(1)小题关键词有“密”“察”两处。“密”意是暗中,暗地里;“察”意为了解。关键虚词有“以”和“即”。“以”的宾语是“曦反谋”,动词是“告”,可知“以”为介词“把”;“即”意为“
7、就”,“马上”。重点句式“松不之察”,为宾语前置句,即“不察之”,指“曦反谋”一事。第(2)句关键实词有“无及”“未几”“犯”“赖”;关键虚词有“而”“以”;重点句式“赖以固”。参考译文:陈咸字逢儒,南宋淳熙二年(1175 年)中进士。(初)调内江县(属四川)尉,当时县吏受贿,不能公平收取民赋,陈咸把这种情况上报部使,让他授权地方官吏听取百姓反映陈述弊端,部使官员委托陈咸平均民赋。后改南充(属四川)知县,转运司征召陈咸主管文书。那年大旱,朝廷税司部门免除百姓两种税赋,转运使安节认为这样会影响朝廷的漕运收入,陈咸禀告安节说:“如果这项措施是对下户平民有好处的,违备它是不应该的。”安节听从了陈咸的
8、建议。蜀地每年强行征收绢钱,致百姓怨声载道,陈咸禀告安节,应该核定收入,节约开支,并奏请上司每年减免 20 余万缗。陈咸还大修学宫,政绩卓著,改任普州(今四川)知州。开禧元年(1205 年)边关发生战事,四川宣抚使程松视其才华出众,授陈咸主管机宜文字,他向程松写书信建议程松拿出金帛,招募为国效死的将士,网罗人才,考查土地和户籍(材料)以疏理财用之源,根据险要的地势情况来决定攻守的策略。程松复信深表接受,实际上没有采用。副使吴曦瞧不起程松,调动将兵,不告诉正使。陈咸对此深感忧虑,又劝程松收纳义士作为战情紧急的备用,要据守险要扼口,建立关隘战堡,来防备意外的变故,程松仍然没有采纳。陈咸后来迁任利路
9、转运判官。吴曦叛宋投金,关外四州(阶、成、和、凤)相继被割给金国,民情大惊。陈咸留下大安地区的军队来督促军粮,发布文告给大军地区的太守杨震仲让他赈济流民,防备奸盗,百姓才稍稍安定。安丙暗中把吴曦造反的阴谋告诉陈咸,陈咸立即派人告诉程松,却不去深入了解(侦察、核查)这个情况。吴曦觉得陈咸是蜀地名士,就想欲先胁迫他让他来影响其他将兵(投降金人)。他向陈咸用公文征召请他来议事,陈咸(觉察到其中的阴谋)没有前往,于是就去了利州。安丙不久又上奏朝廷让陈咸总理蜀地赋税财政,陈咸接受了这个建议。当时国家动乱之后,国库出现赤字。陈咸到武兴,与安丙商讨(现实中)赋税政策的利弊,把军事和行政财政合为一体,请安丙上
10、奏朝廷。(陈咸)又查核诸司财政盈余,移支常平广惠粮仓的米粮。减弱兵二万多,精心规划,所以用于发展军队的新增支出的资金,全不从百姓收取。陈咸日夜精心理财,调度有方,不到两年,钱粮布帛充盈富足。嘉陵江流量突然减小,有人说这是金人在上游截流造成,陈咸并不为所动,在当地疏通河道引导流向,从宜昌到鱼梁,确保粮草运输无阻。金州地势险要,陈咸增拨金州粮草来充实战斗力,人们都说:“金州地势那么险要,金人根本不可能有进攻的可能,那给金州增加粮食有什么必要呢?”陈咸说:“敌人来了再去考虑,可能就来不及了。”不久,金人(果然)侵犯上津,金州靠提前的准备来固守不失。(后来)被朝廷征召为司农少卿。去世后,安丙上报他的功
11、劳,赐谥“勤节”。13D( “风格粗犷豪放”错)14对官场凶险的恐惧、惊觉;对炙手可热、得意忘形的高官的提醒;对脱离官场、远祸全身的渴望。 (每点 2 分)15.(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2)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3)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4)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5)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6)悟已往之不谏(7)门衰祚薄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16.C A 成分残缺,在“校外培训机构”前加上“严禁” ;语序不当,应是“给功利化的奥赛学习降温”B、语序不当,应是“给功利化的奥赛学习降温” D、成分残缺在“校外培训机构”前加上“
12、严禁” ,句式杂糅“目的是”与“是为了”17.D 第二段强调奥赛存在的必要性,即顶尖高校看重学生的奥赛成绩。为了与下文“顶尖高校青睐学生的学科竞赛经历”对应,补写的句子应是“顶尖高校”为主语陈述,排除 C 项,A B 两项侧重表达“自主招生资格审核” ,故选 D 项较为合适。18.B(1)奋不顾身:奋勇向前,不顾生命。全力以赴:把全部力量投入进去。原文指家长不计成本送孩子上奥赛培训班,没有“不顾生命”的语境,应选“全力以赴” 。(2)无济于事:对于事情没有什么帮助;对于解决问题没有什么作用。无力回天:形容事态的发展,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比喻局势或病情严重,已无法挽回。原文语境为地方政府难以
13、为奥赛热降温,没有表明“已经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应选“无济于事” 。(3)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亲疏厚薄。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原文中并未说明高考奥赛加分的“差别” ,因此选“一视同仁” 。(4)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无可厚非:不可过分指摘,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理解或原谅。自主招生关注奥赛,是合乎情理的事情,应选用“无可非议” 。19.“百忙”改为“匆忙” ;“光临”改为“前往” ;“惠赠”改为“奉上” ;“盛情”改为“存心” ;“府上”改为“家里” 。20.最遥远的距离,是广袤无边的银河,是天人永隔的分别,还是心灵之间的隔膜?最宝贵的财富,是车
14、载斗量的金钱,是美轮美奂的房屋,还是充实人生的知识?最美丽的风景,是雨过天晴的彩虹,是虚幻缥缈的海市,还是儿时故乡的山水?四、写作(60 分)21.(1)追求完美、精益求精。茶园之所以能够从古走到今依然享有盛名,是因为它一直秉承的追求完美、精益求精的精神。可以由这个角度来谈谈产品如何才能畅销不衰,品牌怎样才能建立,企业如何才能生存,国家如何才能强盛等问题。(2)严谨认真,高度负责。西大寺僧人这种严谨认真,高度负责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也引发我们的思考。我们要以认真的态度做好每一件事,克服我们敷衍、投机、急功近利的劣根性。(3)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不唯功利。古茶园不收门票、不收小费角,体现的是不功利,不为利,做事应恪守原则,不为俗世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