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题三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外交成就、科技教育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2017 广东中考必备 历史,考点精讲,考点1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 1. 含义: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在 .的地方设立自治区,由当地民族行使自治权。 2. 行政设置:分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 3. 地位: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少数民族聚居,经典例题,【例1】“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的建立体现我国实行( ) A. 民族区域自治 B. 政治协商制度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社会保障制度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聚居地
2、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全国已建立了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个省级自治区。 答案:A,考点2 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1. “一国两制” (1)提出: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提出“ .”的方针。(关注度) (2)含义: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我们国家大陆主体部分坚持 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 仍然保持资本主义制度。(关注度),一国两制,社会主义,特别行政区,2. 港澳回归 (1)依据“ ”。 (2)史实:1997年7月1日,中英两国政府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下图);中葡两国政府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关注度),一
3、国两制,【例2】“几小时前我还是皇家警察,但现在我已是一名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了。”该警察说这句话是因为几个小时前( ) A. 举行了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的会谈 B. 中英两国政府举行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C. 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D. 中英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香港回归的变化。“皇家警察”指的是香港在英国统治之下的警察;“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指的是回归后的警察。而A、C、D三项都是发生于香港回归之前。 答案:B,考点3 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 基本方针:“ ,一国两制”。(关注度) 2. 原则:相
4、互尊重、 。 3. 目标:积极推进两岸经济合作和各项交往,为国家和平统一创造了条件。 4. 成果:经过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一个良好的局面正初步形成。,和平统一,互补互利,【例3】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提出:“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反映了( ) A. 民众要求打破两岸隔绝状态 B. 两岸民间团体开始政治对话 C. 香港澳门回归产生重大影响 D. 两岸三通局面已经完全形成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两岸关系的变化。抓住题干中的时间与“生”“死”“回去”等信息分析,这是台湾人民对大陆的思念,体现了民众要求打破两岸隔绝状态的强烈愿望。 答案: A,考点
5、4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 1.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提出:1953年12月, 接见印度代表时首次提出。(关注度) (2)内容:互相尊重 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关注度) (3)意义:后来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周恩来,国家主权,1. 周恩来与万隆会议 (1)召开: 年,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2)内容: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问题。 (3)贡献:周恩来提出“ ”的方针,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关注度),1955,求同存异,【例4】2015年4月13日,李克强总理出席“亚
6、洲非洲法律协商组织”第54届年会开幕式,并发表讲话时说:“亚非法协是万隆会议结出的硕果万隆会议确立了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十项原则,给我们留下了团结、友谊、合作的宝贵精神财富。”万隆会议召开距李克强总理出席此开幕式( ) A. 54周年 B. 60周年 C. 66周年 D. 70周年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万隆会议召开的时间。万隆会议召开于1955年,距2015年已有60年。 答案: B,考点5 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 1. 重返联合国 1971 年10月第 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中国在联合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关注度) 2. 中美建交 (1
7、)1972年2月,美国总统 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关注度) (2)1978年12月,中美双方发表建交公报; 年1月1日,中国于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26,尼克松,1979,【例5】1972年,经国务院批准,广州春交会向38户美商发出邀请,应邀到会42人,这是中美贸易中断20多年后美商首次到中国参会。与这一事件有直接关系的是( ) A. 中日关系改善 B. 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C. 中美正式建交 D. 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中美关系走向缓和。从题干中的时间、国家名称判断,这是中美关系走向缓和后的事情。选项中与之相关的是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答案: B,
8、考点6 以我国参与有关国家和地区组织的活动等史实为例,说明我国在国家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1. 史实:1991年,我国作为主权国家加入 组织;2001年,我国加入 组织。(关注度) 2. 作用:中国在 世界格局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树立了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良好形象。,亚太经合,世界贸易,多极化,【例6】2014年11月5日至11日APEC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是继2001年APEC会议在上海举办后,时隔13年后重回中国。APEC的全称是( ) A. 亚太经合组织 B. 世界贸易组织 C. 欧洲联盟 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亚太经合组织。抓住题干中“APEC”“2001年”“上海”等
9、信息判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简称APEC)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 答案: A,考点7 “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等标志性成果、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科教兴国”战略。 1. 科技成就,1964,1966,1967,东方红1号,航空,2. 科学技术 籼型杂交水稻:1973年, 培育,被称为“东方魔稻”。 3. 教育发展 (1)目的:振兴科技,繁荣经济。 (2)战略:实施“ ”的发展战略。 (3)举措: 普及 教育,发展高等教育。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 1977
10、年恢复高考制度,设立学位制度,发展 教育。,袁隆平,科教兴国,九年义务,高等,【例7】听到“东方魔稻”“杂交水稻之父”“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这些赞语,你会想到的人物是( ) A. 袁隆平 B. 钱学森 C. 焦裕禄 D. 王进喜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袁隆平与籼型杂交水稻。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这种水稻被誉为“东方魔稻”,袁隆平被世界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答案: A,考点8 以人们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为例,说明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例8】20世纪70年代,中国城乡居民的衣着主要是单调的“灰蓝黑”。进入90年代,人们的服饰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日益多元化、个性化。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 A. 思想观念不断解放 B. 西方文化影响深远 C. 服饰品味逐渐提升 D. 服装产业迅猛发展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社会生活的变迁。20世纪70年代,中国经济基础较差,人们的衣着单调;进入9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人们的物质水平极大提高,衣着服饰变得丰富多彩,其实这也是一种伴随着对外开放,人们思想观念不断开放的表现。 答案:A,